第40节 入寇(下)

除了已经抵达忠县的部队外,还有三万清军早就渡过嘉陵江,随着李国英一声令下他们就开始向东进发。不过和遮遮掩掩的先遣队不同,这些清军正大光明地沿着江岸前进,完全不怕被过往的明军船只发现。在已经渡江的陆军向东进发的同时,李国英还突然打开了封锁嘉陵江的铁链障碍,在重庆后方躲藏了一年之久的嘉陵江水师涌出江口,毫无顾忌地驶入长江。

在清军松开锁链,让船只一艘艘驶出江口之前,过路的明军船只就发现了清军的异常。而看到清军水师一反常态地驶出江口,而且后面似乎还有大量船只跟进的时候,明军的船只也都选择了保守战略,分别向上下游避让开。

主持誓师的李国英会带着标营和后队在几天内渡江东进,开出嘉陵江的清军船只中有不少满载着辎重,它们会在战舰的保护下直奔忠县,在那里卸下粮秣、火药和辅兵。李国英煞费苦心地筹划这次进军,为了更高效和迅速地向万县进军,必须利用水运,而为了保护船只,李国英派出了先遣队到预设地点搭建水营,让陆军给船只提供掩护。

这些陆军搭建的水营能够让嘉陵江水师休息、躲避,获得补给和修理的机会,有了陆军配合,明军水师如果优势不大的话,不能给清军的水师和水运构成太大的威胁。相反,清军的水师反倒能够严重地威胁那些远离基地的明军船只,如果它们负伤受损,周围都是清军陆军出没,这些明军船只很可能会被李国英直接俘获。

不过若是陆军出现得太早,那就会引起万县的警惕,一旦发现清军在忠县周围大肆修筑水营,那袁宗第肯定会知道嘉陵江水师打算大举出动,这既会让万县提高警惕,也可能导致袁宗第向邓名求助。因此李国英仔细设计了一番,先遣队秘密出发,尽可能保证在先遣队开始建设水营的时候才让嘉陵江水师出发。

看到清军水陆并进后,万县和川西水师都感觉来者不善,这些本来就是为了护航而出动的战舰实力也不算雄厚,未必啃得动抱团而进的嘉陵江水师。而且嘉陵江水师和甘陕绿营紧密配合,顺流而下的水师后面就是三万沿着江岸东进的绿营,明军就算打伤了清军的船只,它们也很容易获得帮助和修复。

就这样,长江航运被暂时一分而二,见到清军一年来首次的大举出动后,位于重庆西面的明军船队都停止了继续下行,护航的战舰挡在前面掩护身后的盐船,让返回叙州的货船向叙州知府衙门报告军情,申请更多的援军。被迫停下来的明军舰队当机立断,在綦江周围建立了一个临时营地,等待后方的进一步指示。

不过开出嘉陵江的清军水师并没有丝毫向上游发起进攻的模样,他们一窝蜂地涌向下游。根据李国英的命令,当他们在忠县卸下货物后,还要尽快折返帮助清军陆军东进。而战舰应该以忠县为基地,设法建立起一道针对万县的江面屏障。

确定清军舰船大举东进后,重庆下游的明军水师也不断后退。重庆周围没有明军的基地,一旦航线被切断,那上下游的明军就失去了联系,不知道另外一侧的水师如何行动。而在这种情况下,稳妥的后退显然是更好的抉择。

明军的水师一直撤退过忠县,发现清军正在这里大举修筑水营,几天前还是哨所、驿站规模的清军据点突然出现了数千人马,水营的营墙以可见的速度被修筑起来,甚至还有两门小铜炮也被拖上了炮位。

顺流而下的清军水师和江岸上的清军陆军行军速度相差极大,前者甚至可能达到后者的十倍。在不断的后退中,明军也注意到清军很多船只都是满载,里面不是装着大量的珍贵辎重就是整船的士兵。在需要掩护的货船全速驶回万县后,几艘更强大也更坚固的明军战舰就有阻击一下清军水师的念头。但他们一开始还指望清军水陆两军因为行军速度差异而自行分离,让明军有更好的机会攻击那些清军的船只,但看到忠县的部署后,明军发现嘉陵江水师依旧没有远离他们陆军同伴的掩护。

至此明军战舰也就放弃了所有的求战意图,和货船一起全速返回下游万县——虽然清军的战舰比较小,但数目众多,万一桅杆被清军水师打坏就会影响速度,而再大的战舰若是搁浅就会被围上来的清军步兵消灭。

在清军出兵的十几个时辰后,第一艘报警的船只就赶回了万县,再过了不久,袁宗第就得知忠县的清军都出现了异动。

“来势汹汹啊,李国英想干什么,是想增援忠县吗?”这一年来重庆附近的清军过得很不好,由于水师的劣势,导致重庆难以补给忠县这个先头阵地。为了减少负担李国英把忠县的大部分驻军都撤回了重庆,只留下最基本的防御兵力。

而川西水师返回后,忠县的清军更是苦不堪言,有了余力的万县水师在忠县两边频繁登陆侦察,让重庆到忠县的补给线变得更加不稳定。而且袁宗第还把从邓名那里获得的战马补充给了斥候部队,得到大大增强的明军侦察部队进一步压制忠县的守军,让清军出外樵采和狩猎的范围都严重缩小。

曾经有好几次,袁宗第都在考虑动员部队去攻击忠县,拔掉这个前沿钉子了。只是因为航运繁忙,而且忠县也没有清军的任何船只,陆军也很有限,所以袁宗第才没有立刻发起攻击;再说忠县的侦察能力也极度萎缩,顶多能起到一个为重庆预警的作用,在明军水师、斥候均拥有巨大优势的情况下,就连预警范围也很有限。因此在袁宗第看来,忠县的易手也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如果李国英坚持不肯放弃的话,秋收后袁宗第说不定就随手拿下它。

得知水师正全数返回万县后,袁宗第对部下们的决定也感到很满意。并不是说万县的水师不能与嘉陵江水师交战,而是在袁宗第看来这完全没有必要。他觉得,一旦邓名知道李国英胆敢从嘉陵江里跑出来后,川西水师就会蜂拥而至,到时候清军水师会被统统憋在他们的临时水营里。就算明军不能把躲进巢穴里的老鼠们拍死,这些清军船只也休想逃回嘉陵江去,等清军陆军撤退时,嘉陵江水师的命运无非是烧毁或是被俘获。

“可是,逆流而上的船只还要些天才能到达叙州。”重庆的西面没有明军的据点和驿站,只能指望船只返回报信,不过叙州和成都之间有预备马匹的驿道。袁宗第估计月底前邓名就能得到消息,然后就会命令川西水师出动,再过不了几天,遮天蔽日的川西水师就会杀到重庆城下,留给李国英水师的时间并不是很多:“他肯定还得乖乖地自己回去,我等水师撤退时寻找机会追击一下就好。”

在李国英发起攻势的两天后,万县对清军的攻势规模、意图依旧一无所知,袁宗第还在等着更多的情报。

而这时李国英已经带着本部渡过了嘉陵江,向着忠县进发。

“总督大人,忠县的铜炮已经部署好了,贼人的水师尽数退到了忠县以东。”

经过李国英事先的精心策划,忠县到重庆的驿站系统在两天内就宣告恢复,现在下游的重要情报已经可以用驿马全速送回重庆。

“很好。”李国英点点头。说起铜炮,川陕总督全是辛酸泪啊。第一批实验的超级大炮失败了,第二批超级大炮还是没有成功。极大地加厚炮壁后,倒是没炸膛,但口径比之前的炮其实也没大多少,重量提升了六、七倍,但射程只是从二、三百米提高到了三、四百米,别说放在重庆城里封锁江面,就是放在岸边都不行。

而且由于炮壁大大加厚了,新式大炮的散热能力也差得一塌糊涂,几次射击后温度就开始居高不下,开完一炮好几分钟后,炮膛内还是热得不行,绝对无法再次填装火药。

射程提高得很有限,但射速可是大大降低了,川陕总督有大炮之前能做的事就是坐在城头数过往的船只,大炮造好了以后还是没有丝毫的变化。现在水营用的铜炮还是之前的旧型号——虽然口径小点,但是射速快,重量轻。

但这几门超级大炮也都被李国英装上了船,尽管给朝廷的奏章只是说去抢粮,李国英也把抢粮定位为最低目标,但他并不打算放过可能的机会。据李国英所知,知袁宗第很穷,以前的领地大宁算得上是贫瘠,新领地万县也从来没有多少时间去经营。

“万县城被文安之彻底破坏过,熊兰没有认真修复,高明瞻也就是对付了一下,直到袁宗第来之前,依旧是破破烂烂的样子。”忠县最后一次侦察万县附近时,发现袁宗第在万县周围有一小片军屯,都是熊兰开垦出来的,袁宗第在继续经营——李国英认为袁宗第不可能只有这么一点,肯定会持续接受熊兰的经营成果,并进一步扩大垦殖,现在规模至少是熊兰那时的四、五倍以上。只是忠县后来再也无力渗透到万县周围了,所以无法确认李国英的推断。

“袁宗第又要军屯,又要修理船只、码头,不太可能有余力修复城墙。”李国英印象里的大穷鬼袁宗第,肯定是无力同时承担这么多项工作的,而强大的川西水师可能会给袁宗第虚假的安全感:“如果有机可乘,我就用大炮轰开万县城墙的缺损处。嗯,利用邓名、袁宗第的麻痹大意,拿下万县可以称得上是虎口拔牙了。”

第60节 人心(上)第27节 派系(上)第44节 失踪第51节 紧俏第41节 遭遇(上)第17节 政策(上)第27节 围攻(下)第8节 纷乱第60节 算盘(上)第37节 刺客第32节 意外第29节 功名第6节 事变(下)第8节 进军第57节 观感(下)第5节 密信第55节 报纸(下)第10节 麻将第26节 兄弟(下)第59节 撤军第56节 突击第15节 出降(下)第41节 遭遇(下)第58节 遗孤第35节 表态第49节 风气(上)第29节 道破第15节 出降(上)第35节 面谈第40节 印象(下)第55节 压力(上)第13节 勇气(下)第32节 才能(上)第33节 试探第3节 信号(上)第19节 忠心(上)第22节 抢攻(上)第11节 劫营(上)第33节 固执第21节 受降第48节 专利(上)第60节 约法第23节 江防第7节 变脸(上)第2节 竞争第32节 才能(下)第39节 冲突(下)第21节 受降第3节 信号(上)第15节 相识(下)第31节 呆仗(上)第46节 证券(上)第60节 人心(下)第10节 锁喉(上)第26节 生意(上)第15节 战象(上)第5节 协作(上)第17节 挖坑第57节 夜战(下)第9节 买路第56节 离去第35节 会面(上)第37节 干涉(下)第17节 冲击(下)第47节 自救第6节 事变(下)第43节 风向(下)第9节 授权(上)第12节 强渡(上)第29节 解围(上)第52节 私心第35节 请客(上)第16节 冲击(上)第13节 提督第57节 分赃(下)第38节 迎敌第27节 合作(上)第54节 官衔第3节 压力(上)第42节 升级(下)第30节 剑阁第1节 秘旨第28节 盟军(下)第18节 对手第25节 压力(上)第15节 战象(上)第25节 投奔(下)第15节 军心第7节 演变(下)第68节 混乱(下)第46节 战备(下)第58节 断后(上)第1节 精明(下)第53节 冲锋第41节 遭遇(上)第35节 巩固(下)第32节 突围第57节 观感(上)第10节 决议(上)第20节 万县
第60节 人心(上)第27节 派系(上)第44节 失踪第51节 紧俏第41节 遭遇(上)第17节 政策(上)第27节 围攻(下)第8节 纷乱第60节 算盘(上)第37节 刺客第32节 意外第29节 功名第6节 事变(下)第8节 进军第57节 观感(下)第5节 密信第55节 报纸(下)第10节 麻将第26节 兄弟(下)第59节 撤军第56节 突击第15节 出降(下)第41节 遭遇(下)第58节 遗孤第35节 表态第49节 风气(上)第29节 道破第15节 出降(上)第35节 面谈第40节 印象(下)第55节 压力(上)第13节 勇气(下)第32节 才能(上)第33节 试探第3节 信号(上)第19节 忠心(上)第22节 抢攻(上)第11节 劫营(上)第33节 固执第21节 受降第48节 专利(上)第60节 约法第23节 江防第7节 变脸(上)第2节 竞争第32节 才能(下)第39节 冲突(下)第21节 受降第3节 信号(上)第15节 相识(下)第31节 呆仗(上)第46节 证券(上)第60节 人心(下)第10节 锁喉(上)第26节 生意(上)第15节 战象(上)第5节 协作(上)第17节 挖坑第57节 夜战(下)第9节 买路第56节 离去第35节 会面(上)第37节 干涉(下)第17节 冲击(下)第47节 自救第6节 事变(下)第43节 风向(下)第9节 授权(上)第12节 强渡(上)第29节 解围(上)第52节 私心第35节 请客(上)第16节 冲击(上)第13节 提督第57节 分赃(下)第38节 迎敌第27节 合作(上)第54节 官衔第3节 压力(上)第42节 升级(下)第30节 剑阁第1节 秘旨第28节 盟军(下)第18节 对手第25节 压力(上)第15节 战象(上)第25节 投奔(下)第15节 军心第7节 演变(下)第68节 混乱(下)第46节 战备(下)第58节 断后(上)第1节 精明(下)第53节 冲锋第41节 遭遇(上)第35节 巩固(下)第32节 突围第57节 观感(上)第10节 决议(上)第20节 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