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节 风气(下)

金圣叹是哭庙案的主角,这位才子因为名头响亮,所以邓名打算给他特别优惠,给他一笔秘密贷款帮助他购买军火抵抗——贷款是邓名为金圣叹担保的,而保持秘密性是邓名为了不给自己造成太大的负担。不过金圣叹却谢绝了邓名的好意,当安乐思返回吴县时,金圣叹明确表示他不会诉诸武力。

“步枪的威力非常可观,足以保护金先生和你们的朋友。”安乐思等军火商给邓名的报告里,就称金圣叹为哭庙案众多当事人中最勇敢的,也是众人的领袖,所以只要金圣叹愿意振臂一户,吴县周围的缙绅一定会群起响应。

“这并非我所愿。”金圣叹摇头道:“我不能让本地父老因为我的一念之私而遭遇兵灾,我也不愿意为了自己活命就打死衙役,何况安老板不是向我保证过,保国公会设法救我们出去四川吗?”

“保国公确实这样保证过,但事情不一定能够办妥啊。”安乐思更希望金圣叹能够领到吴县缙绅和蒋国柱打起来,这对他的军火生意会有益处,而且根据安乐思现在的理解,邓名似乎也希望和东南督抚作对的人越多越好。

“那也是我一人性命不保罢了,要是我为了自己活命就去杀伤无辜,我又算什么呢?”金圣叹在这个问题上非常坚决,明确表示他绝不会参与任何抵抗官府的运动,更不会去领导它。

“如果金先生不肯做这件事,那也许您的朋友也会被诬陷入狱,最后死在狱中或是被处死,我可不敢保证保国公一定能够把你们都救出去。”安乐思进行了最后一次尝试,他也听过说金圣叹对清廷对清廷始终心存幻想,当初顺治曾称赞过金圣叹的才学,听说此事后金圣叹还因为被满清皇帝赏识而生出感激之情。

“那也不会比引起战火死的人更多吧?”金圣叹反问道:“不过其他人要和官府对打,我也不会拦着他们。”

安乐思轻轻叹了口气,虽然他认为在有了浙江庄允城的前例后,只要吴县缙绅表现得足够团结就能让两江总督衙门谨慎从事,但这同样是他的猜测,并不能给百分之百的保证。而且金圣叹信佛,和很多僧侣论经说法,对战争和暴力有一种严重的排斥心理。

“既然如此,我当然也不能强求金先生,不过你们不反抗的话,我敢断定哭庙案必定被翻案,你们都会被抄家流放。你们赶快把行走不便的幼儿托付给亲朋照顾把,然后收拾细软上路去四川,省得被锁拿下狱,遭受酷刑后再走。”安乐思说着就掏出了另外一封信,这是朱之瑜托人送到江南的,如果金圣叹他们决心抵抗的话,朱之瑜交代过就不用把这封信拿出来了:“舜水先生打算在叙州开办一座书院,保国公和叙州官府已经答应全额提供书院所需的费用,这是舜水先生给您的信,他希望您肯去叙州做书院的教授,最好立刻动身。”

而且只要金圣叹肯老老实实地离开江南,蒋国柱都愿意提供一些方便,最好金圣叹能把其他起到领导作用的朋友也都带走,这样吴县的缙绅、士人就是一片散沙了,蒋国柱就可以放心大胆地罗织罪名——反正金圣叹也没有多少钱,放他一个人没什么大不了的;再说这样还给了四川一个面子,金圣叹是蒋国柱翻案后势必要捉拿的祸首,要是他倔脾气上来了说什么也不走,而四川还一定要保他的话,搞不好江南和四川又会发生冲突。

“我没有教过书。”金圣叹有些不知所措。

“舜水先生知道,他说没有人天生就会教书,就像他以前也没有办过书院一样,他想请金先生到叙州教授文学诗词。待遇不足以让金先生大富大贵,但肯定足够一家老小衣食无忧了,如果您肯入川的话,叙州书院会支付您一家路上的所有开销。”

……

到七月底的时候,庄允城和杭州已经基本完成招安谈判,除了允许湖州和嘉兴两府暂时控制在靖难军手中以外,还有一些人被当做替罪羊推出来让靖难军安心。

明史案是吴之荣揭发的,多年来一再向县、府、省上告——吴之荣曾在湖州任职,明史案也是发在他的任上,政治嗅觉灵敏的吴之荣感觉如果不首告撇清自己的关系,那将来就会跟着一起倒霉——在邓名的前世吴之荣的猜测很准确,湖州府只有他作为首告没有倒霉还分到了庄家的家产。在这次的招安条件中,吴之荣因为无事生非的罪名被剥夺一切官身、问绞——北京的意思本来是夺官了事,将来或许还可能起复,但杭州方面觉得此事都是因为吴之荣而起,而且此人身为朝廷官员居然没有正确判断出庄允城造反的危害,直接造成了杭州全面误判形势,不把他绞死了赵国祚实在难以咽下这口恶气。

除了吴之荣还有査继佐,如果没有査继佐一早检举庄氏明史狂悖忤逆,吴之荣根本不会注意到此事,也不会为了撇清自己向杭州举报。不过査继佐并不是满清的官员,对于庄允城的造反并没有直接责任,赵国祚琢磨了一下,就大关给査继佐定一个流放的罪。根据事先和四川的协议,浙江的流放犯都可以销售给四川,所以赵国祚就询问张韬要不要这批犯人。

“现在大明天子南狩,根据四川先行的法律,这大概是蓄意谋杀。”张韬评价道,他已经把四川的法典送给了赵国祚一套,所有罪名都可以通过意愿和行动来确定:“査先生的智力如果能意识到他的举报可能会害死数百上千人的话,那他的举报行为在四川就是蓄意谋杀。当然,帝国不会管发生在江南的事,不过庄先生、朱先生等人都和帝国关系良好,如果我们收留査先生在四川教书的话,可能会让庄先生他们误会。”

说完张韬摆手表示放弃:“査先生的家人我们都愿意接去四川,并为此向赵总督付钱,但査先生本人还是去宁古塔吧,我们不好连他都管。”

由于嘉兴府不在杭州的控制中,所以嘉兴府沿海地区也无法向明军移交,讨论完查继佐的事情后,张韬就提此此事:“浙北的禁海区被庄先生他们自己用了,所以我们希望能赵总督能够补偿,于行长提出把宁波府的镇海县全部化为禁海区。”

“整个镇海吗?”赵国祚没有马上拒绝,而是反问道:“那本官能得到什么好处?”

“赵总督希望获得什么?”

“本官需要一个保证,如果李率泰和耿继茂来打浙江的话,明军不会袖手旁观。“赵国祚显然盘算过这个问题很久了,飞快地答道。

“如果福建绿营和耿继茂的藩兵进军浙江的话,那多半赵总督已经被宣布为叛贼了吧?”张韬痛快地答道:“没问题,只要赵总督和清廷或是打着清廷旗号的军队交战,我们就会坚决站在赵总督一边;如果赵总督在作战目的是独立或是接受招安,我会联系军火商出售步枪和大炮给赵总督;只要这些武器真的被用来和清军交战,我们就会继续出售更多的武器给赵总督。”

在张韬和赵国祚谈判的同时,庄允城和他的靖难军同行也在商议下一步的行动。

“几百年来,我们江南士人就是全力供子弟读书,学习诗词。”庄允城对着大群从明史案死里逃生的同伴说道:“只要有子弟考得功名,家族的安全就有了保障,就不会被官府欺负,不会被栽赃陷害。”

正是因为这些好处,所以在士人心目中,读书是唯一的正经事,只有把书读好才是有出息、有家族责任感的孩子,家族的安全和延续也完全寄托在这些子弟身上。就算不能考取功名,只要在士林中有良好的名声,官府多半也会给面子,真要遇到事也不会找不到门路。

“不过现在不是这样了,既是有功名在身,即使在士林享有盛誉,朝廷也是想打就打,想杀就杀,这次要不是我们奋起反抗,仅靠科举得来的功名是保不住我们的。”庄允城虽然年纪不小了,但头脑很清醒,知道这次若是束手就擒绝对要全族覆灭:“这次保住我们族人、产业的是什么?是步枪!是大炮!”

差点因为家产丰厚而招来灭顶之灾的朱佑明深有同感,他从来就没有参加过明史案,但大祸来临时无论是明哲保身、万贯家财还是缙绅身份都帮不了他,现在朱佑明也在庄允城身边附和道:“正是如此,乱世还远远没有过去,而三百年来的规矩恐怕也不复存在了,逢此大变之时,如果不知变通就会成为宗族的罪人。”

庄允城把儿子庄廷钺叫了出来,展示给朋友们看:“小儿这就要去四川,老夫交了一笔银子让他去保国公的军校学步科。”

“犬子也要去四川,他学的是炮科。”朱佑明跟着大声说道,他和庄允城一样给四川交了一笔银子,让儿子朱念绍成为了四川军事学院的另外一个士官留学生:“还有愿意同行的吗?”

“算我一个,我好几个儿子都成年了。”

“还有我的儿子和侄子,他们也得为宗族出力。”

“还有什么科,马科也得有人学吧?犬子从小就喜欢骑马!”

庄允城和朱佑明的号召,得到了湖州、嘉兴缙绅地主的热情响应。

第9节 送神(下)第36节 修路第31节 侧击第18节 拒绝第37节 回返第52节 纵火第34节 糊涂(上)第53节 惨痛(上)第47节 证据(上)第58节 同盟(下)第46节 战备(上)第31节 裁军(上)第28节 人心第34节 经济第54节 投机(下)第26节 兄弟(中)第61节 未来第58节 狙击第48节 融洽(下)第3节 压力(下)第15节 出降(上)第34节 攻势第50节 挫折第52节 壮士第16节 龙骑(下)第32节 争夺(上)第13节 困兽第10节 爆破第15节 双赢第38节 牵制(下)第39节 哨探第56节 突击第57节 观感(下)第38节 买卖(上)第44节 中介第20节 伪诏(上)第6节 事变(下)第13节 勇气(下)第16节 冲击(上)第33节 搜索第1节 失忆第44节 中介第37节 干涉(上)第45节 处置第4节 国民(下)第56节 宣战(上)第60节 烽火第13节 困兽第34节 动摇第12节 围困(上)第46节 计划第20节 康熙(上)第23节 江防第46节 接触第20节 困兽第8节 升级(下)第28节 盟军(上)第18节 激战第6节 鲁王第55节 俘虏(上)第6节 疑惑第22节 抢攻(上)第2节 VIP第54节 授权第65节 援助(下)第36节 宿命(下)第43节 风向(上)第42节 中立(下)第51节 求战(上)第6节 密议(上)第35节 捆绑第53节 擒贼第27节 饮血第35节 捆绑第34节 诈降第45节 移民第12节 围困(上)第6节 勇士第58节 接触(上)第54节 官衔第41节 献计第50节 债券(下)第25节 压力(上)第60节 人心(上)第9节 买路第5节 润滑第15节 相识(上)第1节 秘旨第50节 债券(下)第43节 续战(上)第28节 盟军(上)第4节 一致(下)第54节 权变(上)第41节 争夺(下)第39节 哨探第43节 续战(上)第68节 混乱(下)第60节 争夺(上)第40节 困境第29节 功名
第9节 送神(下)第36节 修路第31节 侧击第18节 拒绝第37节 回返第52节 纵火第34节 糊涂(上)第53节 惨痛(上)第47节 证据(上)第58节 同盟(下)第46节 战备(上)第31节 裁军(上)第28节 人心第34节 经济第54节 投机(下)第26节 兄弟(中)第61节 未来第58节 狙击第48节 融洽(下)第3节 压力(下)第15节 出降(上)第34节 攻势第50节 挫折第52节 壮士第16节 龙骑(下)第32节 争夺(上)第13节 困兽第10节 爆破第15节 双赢第38节 牵制(下)第39节 哨探第56节 突击第57节 观感(下)第38节 买卖(上)第44节 中介第20节 伪诏(上)第6节 事变(下)第13节 勇气(下)第16节 冲击(上)第33节 搜索第1节 失忆第44节 中介第37节 干涉(上)第45节 处置第4节 国民(下)第56节 宣战(上)第60节 烽火第13节 困兽第34节 动摇第12节 围困(上)第46节 计划第20节 康熙(上)第23节 江防第46节 接触第20节 困兽第8节 升级(下)第28节 盟军(上)第18节 激战第6节 鲁王第55节 俘虏(上)第6节 疑惑第22节 抢攻(上)第2节 VIP第54节 授权第65节 援助(下)第36节 宿命(下)第43节 风向(上)第42节 中立(下)第51节 求战(上)第6节 密议(上)第35节 捆绑第53节 擒贼第27节 饮血第35节 捆绑第34节 诈降第45节 移民第12节 围困(上)第6节 勇士第58节 接触(上)第54节 官衔第41节 献计第50节 债券(下)第25节 压力(上)第60节 人心(上)第9节 买路第5节 润滑第15节 相识(上)第1节 秘旨第50节 债券(下)第43节 续战(上)第28节 盟军(上)第4节 一致(下)第54节 权变(上)第41节 争夺(下)第39节 哨探第43节 续战(上)第68节 混乱(下)第60节 争夺(上)第40节 困境第29节 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