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梦里梦外

bookmark

大清康熙五十八年春,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湖北汉阳府孝感县城外突来异霞,红光漫天,城中百姓谓之奇景,纷纷出门观看,以致于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可是城西宁府中却是一片寂静,下人们只顾着低头做事,谁也不敢发出言语,连这城外的霞光都不敢偷瞄一眼。

六重院落的大宅子显得异常空旷,府中祠堂上摆放着佛像,青烟袅袅,倒也颇有几份禅韵。

一名身着锦缎大袄的老妇此时正跪在绣墩上念念有词,身旁服侍的婢女也都跪成一片。

突然从门外闯进来了一名汉子,身着黑色劲装,剃光的额头上冒着青茬,一根又细又短的金钱鼠尾辫子缠在脑后,脸上的神色有些焦急。

“娘,你已经跪了半日了,再跪下去怕是身子受不住.....”汉子在一旁跪着轻声道。

老妇无动于衷,只是长叹一口气,念道:“阿弥陀佛,大慈大悲,保佑我宝贝孙儿早日康复,老身愿余生礼佛,青烟不绝。”说话间却是看也不看那身旁跪下的汉子。

若是让这外人知晓汉子身份,看到这幅唯唯诺诺的模样,怕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此人乃大清汉阳府城守营从三品游击宁忠源,年不过三十有六,之所以能受此职,也是祖上从龙入关的遗泽,数代人在这汉阳府经营,早已如同坐地虎一般。在这汉阳府一地,除却那么寥寥几位军政大员,其余人等没有不敬不怕的。

可就是这么一位,如今也是一脑门子官司,前几日宁忠源独子宁渝在府中玩耍时突发高烧,随后便昏迷不醒,却让老太太惊慌不已,连夜派人去汉阳府城告知宁忠源,随后更是重金请来汉阳城名医陈德久,如今这名医病也看了,药方子也开了,可宁大少爷却一直未醒,急坏了府中上上下下。

就在宁忠源不知如何是好之际,一道娇小的身影从门外飞奔过来,嘴里叫着:“少爷醒了,少爷醒了。”

原本跪着的老妇人此时长舒一口气,念道:“佛祖显灵啦,佛祖显灵啦。”不过这心口的一口气放下,整个人就垮了下来,有些摇摇欲坠的感觉。

宁忠源喜不自禁,连忙爬起来扶起自己老母亲,让身旁的婢女好生照料,然后便快步走向了宁渝的院子。

可是,此时的宁渝,却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小少爷。

来自后世2019年的小白领宁渝,占据了这个生活在18世纪的宁渝的身体,二者的灵魂在不断的融合,尽管意识还没有彻底清醒,可是这种来自灵魂的痛楚却依然让宁渝低声呻吟。

守在一旁的宁夫人默默垂泪,听到儿子的动静更是心如刀绞一般。

宁忠源望着正在把脉的陈德久,低声问道:“神医,我儿到底如何了?”

陈德久轻轻抚须,脸上虽然平淡如水,心中却翻天覆地,因为此病症他平生从未所见,初时脉象凝滞无比,离鬼门关也只是一线之遥,陈德久无奈之下,只好先开了一剂退热宁神的方子,可如今发现,这脉象又变得平稳无比,竟好似从未生过病一般,简直怪哉。

不过陈德久也不会砸自己的招牌,只好含糊道:“宁大人,贵公子如今脉象平稳,身体已无大碍。只是重疴初愈,还需几日好生休养。”

宁忠源和一旁的宁夫人一听此话,心中感恩戴德之下,连忙送上纹银一百两,并请陈德久给府中的老夫人看病。

尽管已有名医诊断,可是宁渝还是过了整整一日一夜方才醒来。

宁渝尽管闭着眼睛,可是感觉阳光仿佛穿过了自己的身子,整个人都暖和了起来。

两世的记忆交织之下,让宁渝如同历经百年,无数陌生而熟悉的场景在他的脑海中盘旋不止,来来回回不曾停歇。一直过了良久,宁渝才感觉到自己的意识终于慢慢清醒过来了。

在一旁守着的婢女轻声叫了起来,连忙招呼屋内屋外的婢女过来,将这一好消息告知了宁忠源夫妇,二人大喜过望,将老夫人也请了过来,一家人眼泪婆娑,不过考虑到宁渝初愈,未曾久待,便吩咐婢女好生伺候休息。

只是躺在病床上的宁渝却一直恍恍惚惚,如是这般养病三日,才渐渐弄清楚了自己如今的身份和状况。

原来自己已经穿越到了康熙年间,还是康熙五十八年,如果用公历来算,那今年就是公元1719年,也是波澜壮阔的18世纪开篇。虽然出生的地域跟前世没有区别,可是身份却大大不一样,从一个三十出头的上班族变成了一个货真价实的土豪二代。

可千万别以为这土豪二字是现代人发明的,早在《宋书·殷琰传》中记载:“叔宝者,杜坦之子,既土豪乡望,内外诸军事并专之。”

何为内外诸军事并专之?说白了,妥妥的地方地主豪强,手里有人有钱有枪。

根据宁渝对自己身份的了解,发现自己还真是不一般的金贵,这宁家虽然明面上在官场上是一个从三品武官之家,可实际上远远不止于此,宁氏休说在这汉阳府橫霸一方,就是在这湖广地带也堪称一方豪强。

宁渝这一代人丁不算深厚,宁忠源仅有三子一女,其中宁渝为嫡长子,还有两个庶出的弟弟以及嫡出的姐姐,但是家族实力却极为雄厚,宁忠源有兄弟七人,姐妹五个,这些兄弟们分别在湖广地带从军从商,还有一个更是中了举人,在地方为官。

虽然这些叔伯兄弟没有占据高位,但是手中握的资源却是实打实的,盘根错节之下,才让宁氏一族越发强盛,奠定了如今的赫赫声威。

除此以外,宁夫人娘家程氏一脉也是赫赫有名的大族,程老太爷是以户部右侍郎的身份致仕归来的,在这湖广地带,也能堪称是大人物,除了等闲高官,这旁人也是难得一见。宁夫人的几个哥哥如今也身处高位,高的如今已是知府知州这样的高位,低的也是县令县丞一流,家中权势显赫无比。

在这个年代,做官的权势已经深入人心,正所谓破家县令,灭门府尹,这普通的百姓如同草芥一般,任人欺压也是无力反抗,这钱财自然如海一般流了过来,享尽了人间富贵。

因此宁忠源安安心心在汉阳府做游击,拿着那份微薄薪资,可家族的商铺矿山田地奴仆却日益多了起来,就仅仅在这孝感一县,就有良田三千余亩,在汉阳全府中,所有的良田加起来早已超过了两万亩地。

宁渝此时已经彻彻底底接受了自己的身份,在前世的他本身就是一个孤儿,从小吃足了苦头,受够了磨难,孤身一人毫无牵挂。如今有幸重生在大富大贵之家,更是彻底抛却了心中最后一丝羁绊。

宁渝美滋滋的想着未来的豪门少爷生活,却不经意间摸到了头顶的那根金钱鼠尾辫子,额头上的青茬断发有些扎手,那根辫子似乎正在提醒他,你只是一个奴才。

奴才,一个很刺眼的名词,在宁渝脑海里蹦跶出来,他心里有些发慌。

作为一个现代的灵魂,宁渝无论如何自我欺瞒,都不能掩盖他此时只是一个奴才的事实。

哪怕良田万亩,哪怕权倾一方,在如今的大清盛世,就是一介奴才。

在如今的大清圣君康熙皇帝眼里,这三千里江山,哪一处不是自家的牧场?哪一人不是自家的奴才?

予取予夺,只在一念之间。

宁渝终于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会发慌,因为无论他拥有再多,在这个八旗亲贵掌天下的时代里,他也只是一介草芥,在八旗的铁蹄下,一切都是虚幻。

可是在这大清的盛世下,自己又能做什么呢?

宁渝提醒着自己,如今不是1898,不是皇朝末期,而是一个所谓的康雍乾盛世时期。

第五十六章 密谋第一百一十七章 出征第三百一十五章 议定国号第一百七十八章 劝降可行?第三百四十章 县令们也要多学习第四百二十八章 风雨欲来第一百三十六章 兵出江西第三百一十一章 你来当皇帝第二十三章 炮响第五百七十一章 统合漠北第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思变第一百九十四章 战前摩擦第二十六章 宁家别院第二百六十二章 图穷匕见第二百五十六章 康熙醒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傅尔丹第三百二十六章 风云之变第四十五章 湖广商会第五十九章 壮志雄心第二百三十二章 战康熙(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或死第五百六十六章 战漠北(一)第九十三章 仙桃营第二十四章 严肃军风第一百四十章 备战第四百四十三章 谁都逃不了第二百六十章 福祸所依第六十七章 抉择第两百零二章 孤城日渐危第二百四十一章 王对王第四百六十四章 要打就打山海关第三十三章 后患第五百六十五章 猫捉老鼠第五百二十七章 蒙古大汗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旧迎新第四十章 出鞘第一百七十二章 九江血(五)第五百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管大军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决战之再战宁锦第三百一十六章 差了点什么第五百六十三章 惨烈搏杀第三百五十二章 扩八旗,开满洲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的科考制度第三百三十一章 效仿班定远第一百九十五章 身后名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路会攻第四百五十六章 长剑在手第五百七十七章 进军星星峡第一百三十二章 朕难道错了?第六十七章 抉择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战桐城(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庙算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业革命的前夜第一百五十一章 成与败第九十六章 高价第二零五章 白莲内斗第五百八十二章 猎熊计划第十五章 宁氏钱庄第三十三章 后患第二百一十七章 决战练潭镇(十)第四十四章 雷式炮第五百三十三章 海上霸权第二百一十一章 决战练潭镇(四)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战桐城(上)第二百一十五章 决战练潭镇(八)第二百一十九章 奔袭北硖关(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敲诈勒索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银本位制度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机的野望第五百五十章 大帐惊变第二章 奴才第三百三十五章 眼里还有君父吗第四百二十四章 拿下鹤丸城第二百三十二章 战康熙(二)第四十一章 铁与血第五百八十章 毕其功于一役第二百七十七章 东进之路第二百零九章 决战练潭镇(二)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国之道第四百六十六章 隆科多之死第一百七十一章 九江血(四)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五)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战桐城(中)第四百一十一章 工业1.0计划第五百三十七章 瓷器与火枪第三百零八章 摊丁入亩第二百三十九章 战康熙(九)第二百八十九章 劝进第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思变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战桐城(中)第五百五十八章 混乱的俄罗斯第两百零二章 孤城日渐危第两百零一章 看试手,补天裂第十六章 拜师风波第五百零五章 二万万银元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战起第五百三十八章 广州码头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业革命的前夜
第五十六章 密谋第一百一十七章 出征第三百一十五章 议定国号第一百七十八章 劝降可行?第三百四十章 县令们也要多学习第四百二十八章 风雨欲来第一百三十六章 兵出江西第三百一十一章 你来当皇帝第二十三章 炮响第五百七十一章 统合漠北第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思变第一百九十四章 战前摩擦第二十六章 宁家别院第二百六十二章 图穷匕见第二百五十六章 康熙醒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傅尔丹第三百二十六章 风云之变第四十五章 湖广商会第五十九章 壮志雄心第二百三十二章 战康熙(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或死第五百六十六章 战漠北(一)第九十三章 仙桃营第二十四章 严肃军风第一百四十章 备战第四百四十三章 谁都逃不了第二百六十章 福祸所依第六十七章 抉择第两百零二章 孤城日渐危第二百四十一章 王对王第四百六十四章 要打就打山海关第三十三章 后患第五百六十五章 猫捉老鼠第五百二十七章 蒙古大汗第九十九章 受降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旧迎新第四十章 出鞘第一百七十二章 九江血(五)第五百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管大军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决战之再战宁锦第三百一十六章 差了点什么第五百六十三章 惨烈搏杀第三百五十二章 扩八旗,开满洲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的科考制度第三百三十一章 效仿班定远第一百九十五章 身后名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路会攻第四百五十六章 长剑在手第五百七十七章 进军星星峡第一百三十二章 朕难道错了?第六十七章 抉择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战桐城(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庙算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业革命的前夜第一百五十一章 成与败第九十六章 高价第二零五章 白莲内斗第五百八十二章 猎熊计划第十五章 宁氏钱庄第三十三章 后患第二百一十七章 决战练潭镇(十)第四十四章 雷式炮第五百三十三章 海上霸权第二百一十一章 决战练潭镇(四)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战桐城(上)第二百一十五章 决战练潭镇(八)第二百一十九章 奔袭北硖关(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敲诈勒索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银本位制度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机的野望第五百五十章 大帐惊变第二章 奴才第三百三十五章 眼里还有君父吗第四百二十四章 拿下鹤丸城第二百三十二章 战康熙(二)第四十一章 铁与血第五百八十章 毕其功于一役第二百七十七章 东进之路第二百零九章 决战练潭镇(二)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国之道第四百六十六章 隆科多之死第一百七十一章 九江血(四)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五)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战桐城(中)第四百一十一章 工业1.0计划第五百三十七章 瓷器与火枪第三百零八章 摊丁入亩第二百三十九章 战康熙(九)第二百八十九章 劝进第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思变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战桐城(中)第五百五十八章 混乱的俄罗斯第两百零二章 孤城日渐危第两百零一章 看试手,补天裂第十六章 拜师风波第五百零五章 二万万银元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战起第五百三十八章 广州码头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业革命的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