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四百一十五章 雍正立祠

bookmark

数日后,四阿哥弘历随同大学士弘历,连同京内其他各部官员,在数千名京营八旗兵的护送下,以祭扫祖陵的名义,从京城出发前往盛京,一路上浩浩荡荡,却是令许多人不由得不多想了一番。

西南之战的结果,在京城里面并没有酿成太大的风波,毕竟对于京城的百姓而言,前面打的败仗也够多了,丢江南的、丢福建、乃至于丢两广,已经让百姓们都习惯了,甚至连八旗内也只是一片人心惶惶,再没有了其他的情绪。

原因很简单,你说他不行,你行你上啊!

在之前但凡觉得自己行的八旗子弟,如今都已经死在了战场上了,至于剩下的,都是知道自己不行那一类,以至于让雍正在下狱平郡王纳尔苏之后,竟然连个能率领八旗新军的将才都找不到,不得不重新起复纳尔苏,让他戴罪立功......

养心殿中,纳尔苏跪在了地上,脸上涕泪横流,好歹也是在天牢里经历了这么一遭,整个人都有些颓唐了。

“皇上,奴才死罪.......奴才死罪啊!”

“哼,你也知道你是死罪?若非他人告发,你还要贪墨到什么时候去?”

雍正一想到这里,心里就止不住的想砍人,他只能专注到奏折上面去,不去看跪在地上的纳尔苏,可是再看看奏折上的文字,却是更加心烦,索性便将笔往桌案上一丢,发出哗啦啦的滚动声。

“奴才不敢......”

纳尔苏被吓了一大跳,只能紧紧将额头贴在了地上,脸上不免带着几分愧疚之色。

雍正深深叹了口气,“朕革去你的王爵,都是轻饶了你,我大清如今变成这个样子,也有你们这些人的责任!”

纳尔苏磕头如捣蒜,额头上都变得青紫一块,只是心里也颇为奇怪,这个‘你们’指的还有谁?

“朕不会赦免你。”

雍正冷冷地说道:“但是也不会免去你八旗新军的差事,你得替朕把八旗新军给练好了,到时候若是功成,自然会重新恢复你的爵位,若是不成,朕告诉你,这迟来的一刀也会砍在你的脖子上!”

“奴才再也不敢了!”

纳尔苏这一次是真的吓到了,他是从康熙年过来的臣子,那时候的康熙皇帝对于宗室大臣们都很纵容,略有贪腐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已,因此都是大手大脚地捞钱捞习惯了。

可是眼下的雍正是真真不一样了,他从上位开始,就将刀子对准了宗室和大臣们,谁敢捞钱他就敢剁谁的爪子,特别是到了这个节骨眼上,纳尔苏知道雍正是真真想杀他的,若非还有八旗新军这档子事,怕是早就被赐死了。

“下去吧。”

“嗻,奴才告退。”

等到纳尔苏从宫殿中出来后,只觉得一阵头晕,整个人便是一个趔趄,差点栽倒在地上,而后背不知何时出了一身的冷汗,心里对于雍正的敬畏更是不知不觉多了几分。

而此时殿中的雍正皇帝,却是发出了一声咳嗽,整个人的脸色都苍白了几分,他从怀里掏出药丸,就这么干着用了两丸,这才幽幽道:“且先留此人一条狗命。”

只是殿中空荡荡的,却是除了雍正再无他人,却不知雍正这一番话是说给谁听的。

雍正脸上浮现出一丝阴狠之色,低声道:“那几位最近怎么样了?”

“一个每日里在府中读书,没有见其他人,另一个在景山守着,也没有见别的人,可唯独还有一个,最近在四处见人,这是他见到的所有人的名单,还有他们说过的每一句话。”

不知何时,雍正面前站着一名看似极为普通的侍卫,此人手里拿着一本奏折,呈递了上来。

实际上这名侍卫就是宫里粘杆处的执事人粘杆侍卫,在京城直隶布下了好大一张天罗地网,以此保证雍正能够知道自己应该知道的一切事物。

“哼,那两个暂时让他们先活着......剩下的那个,你去安排,做的干净点。”

雍正脸上流露出一丝厉色,既然敢挡路,那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

在四阿哥弘历离开京城之后,对于其他人自然是生活照旧,可是对于三阿哥弘时而言,却有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痛快。

弘历去了盛京,这里面不管代表着什么意思,可是弘时心里知道,自己唯一接近皇位的时机到了。

在他看来,弘历去了盛京几乎等同于十四爷去了西北军前,哪怕你是天下第一的抚远大将军又如何?在近水楼台的老四面前还不是丢了皇位!

现在别看弘历似乎已经成了皇帝心中的太子人选,可是只要当今出现点什么变故,那最接近皇位的人还有谁?还不是只有他三阿哥弘时!

一想到了这里,弘时心里便是一阵颤栗,他实在是有些等不及了......那个老不死的还不去死,他也很为难啊......

“好好好,小爷今个痛快啊!”

在京城的燕鸿楼里,三阿哥弘历脸上带着几分酒意,正在跟自己的那些狐朋狗友勾搭在一块,他们大多都是京城里那些豪门的庶出子弟,或者是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倒也喝得一通烂醉。

“三阿哥如今时来运转,奴才当为三阿哥贺!”

“三阿哥吉人自有天相,这旁人就算怎么想害三阿哥,那都是妄想!”

“奴才为三阿哥贺!”

一通吵吵嚷嚷,气氛却是越发热烈起来,所有人似乎都看到三阿哥登基的那一天,到时候他们这些从龙功臣岂不都要发达了?

弘时脸上带着几分醉意,望向了酒席角落中的一名青年,“阿济勒,为何不饮酒?本阿哥还要同你多喝几杯呢!”

那名青年脸上带着几分歉意,低头轻声道:“三阿哥,来时大哥专门嘱咐奴才,绝不能在主子爷面前失了态,因此这酒奴才还是少喝为妙。”

弘时脸上顿时有些阴沉,他最不喜欢这种装模作样的人,可是也不会去发脾气,因为阿济勒并不简单,乃当今九门提督阿其图的弟弟。

对于弘时来说,他今天办这个酒宴,就存着拉拢阿其图的意思,可是他一个闲散皇子,想要同九门提督打交道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还会引起一些有心人的注意,因此弘时便想着从阿其图的弟弟,也就是阿济勒的身上着手。

“无妨,等到下次,本阿哥专门找你一同饮酒,就不用担心失态了哈哈哈哈......”

弘时脸上有些扭曲,又重新端着酒杯同其他的狐朋狗友喝了起来,却是没有再理角落的阿济勒。

可是阿济勒此时却微微低着头,双手略略有些发抖,他这一次来赴宴并不是他自己想来,而是在他的大哥阿其图的授意下过来,其目的也不是别的,只是为了确认是不是三阿哥本人到场,若是到场了,在席间做一个隐蔽的手势即可,然后就什么都不用做了。

阿济勒从心里感到害怕,他知道这是一个牵涉到很多人的阴谋,甚至是关系到皇家的一个阴谋,可是他又不敢不做,因为没有了他大哥阿其图的帮助,他凭什么能够在京城里这么逍遥自在?

只是等到阿济勒做完手势后许久,却也没有见到什么动静,当下心里便有些放松了下来,只当这是一次普通的宴会。

可是等到曲终人散之际,所有人都醉成了一团,便有弘时的奴才小厮要去扶他起来,却没想到弘时整个人的身体发沉,再一看却是亡魂大冒,几个人直接瘫软在了地上。

原来不知从何时起,三阿哥弘时竟然已经醉死在当场,却是没有被任何人给发现!

阿济勒更是吓得浑身瘫软,尽管他没有做任何其他多余的动作,可是即便他也同处于席上,都没有发现弘时是什么时候死的,更不知道弘时是怎么死的,这一切发生的太过于诡异,也太过于顺其自然了。

由于涉嫌到皇子神秘身亡,燕鸿楼很快燕鸿楼就被九门提督给接管了,连同宗人府以及粘杆处的人都过来查探情况,这件事并不是一件小事,不管弘时再怎么受冷落,那也是当朝皇帝的子嗣!

阿济勒和那一群狐朋狗友都被严令待在了原地,连椅子都不能挪动分毫,至于燕鸿楼内所有进进出出的人,也都被控制了起来。

而燕鸿楼掌柜徐掌柜,却是整个人瘫软在了地上,这件事不管怎么收场,他和其他的小二伙计,怕是都难逃一死,甚至还会连累到家人。

过了许久之后,九门提督阿其图便带着人到了燕鸿楼,他四十多岁的年纪,整个人都显得十分严肃冷厉,不同于前任隆科多那般张扬,低调仿佛才是他的本色。

“今日在场诸人,谁都脱不了干系,若是找不出原因来,你们所有人,都得死。”

一番话却是差点把其他人都给吓得尿了裤子,连阿济勒都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他相信若是有必要,他大哥阿其图也会将他丢出去,绝不会保他一命。

毕竟在家族面前,他一个小小的阿济勒死了也就死了,根本不会有人在意。

щшш●Tтká n●℃o

........

发生在燕鸿楼里的皇子死亡事件,并没有牵连到很多人,最终得到的官方结果是弘时乃酒醉而卒,与他人无关。

这使得其他人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对这件事变得讳莫如深,丝毫不敢提及给自己招惹祸患,既然现在朝廷都说了是酒醉而卒,那就是酒醉而卒吧。

只是酒醉而卒的弘时,却是到死都没明白是谁杀的他,或者说他心里已经明白了,却是再也没有机会说出口。

然而,弘时的死亡也让所有知情人都提起了一颗心,那就是当今皇帝,已经是越发让人看不透,越发让人感到畏惧了。

别说其他人如何如何,就连是他自己的亲生儿子,该下狠手时也会下狠手,冷酷无情已经成为了雍正的代名词。

十月,雍正在养心殿内,亲自特赐陈德华等三百九十九人进士及第出身有差,这一次的人数堪称是历届最多,以此来收纳已经残存不多的士林之心。

特别是在眼下跟宁楚争锋的关键时候,雍正赐下的好歹也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头衔,因此这其中的意思也就不那么难懂了,只是雍正的这一番媚眼,却是抛给了瞎子看,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原因很简单,只拥有北方数省的清廷,已经腾不出那么多的位子,来给这些进士们去填坑了,大伙虽然拿到了进士金晃晃的招牌,但是并没有任何实际的作用。

反倒是复汉军那一头,虽然大伙只能考个秀才,可是考中的无一不参与授官,还都是授的实缺,尽管官位小了点,可那也是官不是,也是能吃官俸的人上人了。

再说了,根据宁楚那边的意思,明年科举将会下放到各省,由各省组织考试并进行录用即可,其中名额可就不是几百人了,而是数千人,人人都有官当。

对于士林而言,大家为的都是当官,那么宁楚所释放的这个诱惑力,自然不是雍正放几百个有名无实的进士头衔能比的,毕竟搞不好过两年大清都没了,考中大清的进士又有什么用呢?

天下人没有傻子,而雍正的这一番作为,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大家伙一边冷眼旁观者雍正的手段,一边却是准备好了铁锹,就等着大清嗝屁的那一天,好去给坟头上添上几把土。

见赐进士这一着没起到应有的作用,雍正无奈之下,却是打起了朱明的主意,他封明裔朱之琏为一等侯,世奉明祀,并且还在京师建造忠义祠,祭祀明末时的那些忠臣义士,比如孙承宗、卢象升这些人,并反手将原先投靠清廷的那些大汉奸们给打入了另册。

不得不说,雍正这一番骚操作,却是晃瞎了不少人的眼睛,因为这些事严格来说是要宁楚统一之后才应该干的,如今雍正却是提前自己干了......这里面的个中滋味,却是只有当事人能够明白。

而这一举动也使得几大汉奸家族如丧考妣,比如范文程的范家、祖大寿的祖家、李永芳的李家以及洪承畴的洪家,都变得沉默寡言,他们尽管心里深以为耻,可是也不得不将自己的另一半脸伸出去给雍正反抽。

只是,在这些汉奸子孙的心里面,也隐隐有了一番对祖宗的埋怨之意,早知道今日,又何必当初呢?

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决战之遗诏留书第一百九十八章 长枫岭第五百七十一章 统合漠北第三百七十章 年羹尧的决心第四百零八章 你们想造反吗?第四十四章 雷式炮第四十七章 宁千秋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战落幕第一百九十六章 身前事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手段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杀第四百章 忠臣义士第一百零五章 头疼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旧迎新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六)第二百二十二章 针锋相对第三百一十三章 捞钱是王道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占拉萨第二百八十二章 年少万兜鍪第四百一十八章 重任在身第三百六十一章 致命一击第三百五十二章 扩八旗,开满洲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军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轨马车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决战之天津登陆第四百九十九章 黄河清,圣人出第四百三十八章 为万世开太平第四百二十五章 最后一击第二百一十三章 决战练潭镇(六)第七十七章 大胜第四百四十二章 开始收网第一百五十三章 傅尔丹第一百零二章 以血换铁第一百九十三章 缓兵之策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业革命的前夜第三百二十三章 枪和骰子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整军第四百零五章 土司内乱第一百二十五章 堂堂正正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决战之不惜一切第一百一十二章 湖南攻略第四百二十一章 达成协议第三章 论禅不论心第一百四十七章 何为臣道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不想再跑了第二十九章 炸了第五十三章 祸事第九十三章 仙桃营第二百四十四章 决死之争第四百三十章 俄人来使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协的艺术第六十九章 城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把来个大的第四百五十四章 天命昭昭第四百二十一章 达成协议第九十三章 仙桃营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服就打第三百五十七章 水师的末日第二百一十章 决战练潭镇(三)第三百三十章 大清真的要完了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一百二十八章 还能怎么打?第四百二十一章 达成协议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军第二百零八章 决战练潭镇(一)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决战之血雨山海关第五十八章 危局第五百三十一章 证券交易所第五百零一章 清兵入寇第五百七十四章 当大王的机会第三百八十六章 进展顺利第一百九十三章 缓兵之策第二十一章 铸炮坊第四百四十二章 开始收网第三百九十一章 让人心跳的数字第六十七章 抉择第两百零三章 坚城不可拔第五十一章 圣眷第四百五十章 北伐前夕第二百零四章 汉阳造第五百七十章 靠不住的准格尔第四十五章 湖广商会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八)第五百零三章 济州岛第四百零五章 土司内乱第五百零六章 共君之制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击开始第三百三十一章 效仿班定远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进江南第三百八十九章 老十四的请求第四百九十八章 政争纷纷第二百四十四章 决死之争第二百五十章 照样打崩第一百二十章 后路第五百六十三章 惨烈搏杀第三百九十二章 西南鹰计划第二百九十五章 密折参奏
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决战之遗诏留书第一百九十八章 长枫岭第五百七十一章 统合漠北第三百七十章 年羹尧的决心第四百零八章 你们想造反吗?第四十四章 雷式炮第四十七章 宁千秋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战落幕第一百九十六章 身前事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手段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杀第四百章 忠臣义士第一百零五章 头疼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旧迎新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六)第二百二十二章 针锋相对第三百一十三章 捞钱是王道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占拉萨第二百八十二章 年少万兜鍪第四百一十八章 重任在身第三百六十一章 致命一击第三百五十二章 扩八旗,开满洲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军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轨马车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决战之天津登陆第四百九十九章 黄河清,圣人出第四百三十八章 为万世开太平第四百二十五章 最后一击第二百一十三章 决战练潭镇(六)第七十七章 大胜第四百四十二章 开始收网第一百五十三章 傅尔丹第一百零二章 以血换铁第一百九十三章 缓兵之策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业革命的前夜第三百二十三章 枪和骰子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整军第四百零五章 土司内乱第一百二十五章 堂堂正正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决战之不惜一切第一百一十二章 湖南攻略第四百二十一章 达成协议第三章 论禅不论心第一百四十七章 何为臣道第六十三章 反旗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不想再跑了第二十九章 炸了第五十三章 祸事第九十三章 仙桃营第二百四十四章 决死之争第四百三十章 俄人来使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协的艺术第六十九章 城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把来个大的第四百五十四章 天命昭昭第四百二十一章 达成协议第九十三章 仙桃营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服就打第三百五十七章 水师的末日第二百一十章 决战练潭镇(三)第三百三十章 大清真的要完了第四百五十八章 孤臣之道第一百二十八章 还能怎么打?第四百二十一章 达成协议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军第二百零八章 决战练潭镇(一)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决战之血雨山海关第五十八章 危局第五百三十一章 证券交易所第五百零一章 清兵入寇第五百七十四章 当大王的机会第三百八十六章 进展顺利第一百九十三章 缓兵之策第二十一章 铸炮坊第四百四十二章 开始收网第三百九十一章 让人心跳的数字第六十七章 抉择第两百零三章 坚城不可拔第五十一章 圣眷第四百五十章 北伐前夕第二百零四章 汉阳造第五百七十章 靠不住的准格尔第四十五章 湖广商会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八)第五百零三章 济州岛第四百零五章 土司内乱第五百零六章 共君之制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击开始第三百三十一章 效仿班定远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进江南第三百八十九章 老十四的请求第四百九十八章 政争纷纷第二百四十四章 决死之争第二百五十章 照样打崩第一百二十章 后路第五百六十三章 惨烈搏杀第三百九十二章 西南鹰计划第二百九十五章 密折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