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祭祀崇祯

在枢密院当中,针对战俘的处置手段有多种多样,其中特别执行便是一种,针对一些罪大恶极的战俘会采用的手段,即通过战时军事法庭宣判其罪状,然后在最短的时间里进行对其处决。

通常来说,够得着特别执行的战俘都不是一般人,像八旗里面至少得是个佐领以上才有资格,而打完八里桥之战后,复汉军的战俘营里,便积累了这么一批战俘,人数也不多,大概只有四百多人出头。

很显然,翟礼对特别执行还是有所耳闻的,他的眉头轻轻皱了一下,可是最终又摇了摇头,叹气道:“眼下着实是缺人,虽然说他们都是特别执行的,可是也没关系,到时候本官会给矿上打声招呼。”

所谓打声招呼,便是往死里使,尽早消耗完了就算完事。

孟祥恩点了点头,便招呼来了一队士卒,带着翟礼走向了战俘们所在的区域。

瞧见一大堆复汉军的士兵们走过来,那些鞑子或者是二鞑子的脸上便露出几分紧张神色,随后又变成了凶狠之色,他们虽然精神都十分萎靡,可是嘴里却丝毫不怂。

“你们这些蛮子,逆贼,将来有你们的下场!”

“宁贼,你爷爷我绝不投降!”

“狗贼,奸贼!士可杀,不可辱!我为大清殉国又何妨!”

瞧见这群俘虏还在口出狂言,孟祥恩的脸上便有些难看,他指了指其中叫嚣得最为厉害数字,冷冷道:“死到临头还敢狂言,拉出去斩了!”

只见十几名复汉军士兵冲进俘虏当中,一顿拳打脚踢之后,却是将那数人如同死狗一般拖出来,随后拉到营外给一刀斩首,片刻之后便将头颅挂在了旗杆之上。

见了血后,俘虏们这才安静了下来,他们冷眼望着孟祥恩,虽然嘴上没有说话,可是心里估计已经骂翻了天。

孟祥恩也不在乎,高声道:“你们这些人,个个罪大恶极,按照惯例都应该拉出去给杀了,然而我大楚陛下仁德厚恩,决意再给你们一次机会,发遣诸位并一家老小,到矿上讨个饭吃,不用再待在这里了。”

听到孟祥恩话语中要放他们走,大部分俘虏的脸上终究浮现出一丝喜色,他们自然是不想死的,要不然也不会做了俘虏,只是少数人听到矿上时,脸上出现了一丝恐惧。

然而就在翟礼清点俘虏数目的时候,从营外却是传来了一阵马蹄声,只见一名复汉军军官骑着马飞速奔到营地中,待到马儿稍稍停下来时,他才从马上直接跳了下来,朝着孟祥恩的方向走来。

“孟少校!奉枢密院特别密令,此地俘虏挑选八十二人,暂且候着不许移送,标准专捡祖上官职高的,作恶多的,其余人可以直接移交......”

军官的脸上带着几分凝重之色,很显然这道命令来自于最上层。

孟祥恩没有想那么多,他行了一道军礼,随后在密令上签字,随后才无奈地对翟礼说道:“特别执行就是这么麻烦,还请翟大人稍后,待我们挑出八十二人之后,其余的都将交给你带走.......”

俘虏们似乎也意识到了不对,他们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惶恐,随后又被深深的绝望所笼罩,即便能出去又能活多久呢?无非就是早死与晚死的区别.......

只有一些年纪大的俘虏,在听到八十二人时,心里却是一凛,这个数字似乎代表着什么.......

“八十二年了.......”

宁渝坐在桌案前,他望着众人轻轻叹口气,“自前明既亡已有八十二年,朕于公于私都要去祭奠崇祯皇帝一二,到时候自然也不能空着手去,就带八十二颗鞑子的脑袋去当见面礼。”

宁忠义抚须微笑,“陛下所言极是,休说是八十二颗鞑子的脑袋,就算是八百二十颗、八千二百颗,咱们也不是没有,哪怕是八万两千颗,凑一凑也能凑出来了........”言语之间,一片腥风血雨之气。

崔万采却是连忙摇了摇头,急急道:“八十二颗够了,其他的都弄去当劳役吧,眼下南京、汉阳、上海这些地方,都缺劳力缺得要紧,这修路、挖矿、开驱、修城......哪一处不要劳力?”

宁渝微微一笑,“次辅这话说的对,眼下这人才是最值钱的,崇祯皇帝那边也就是表个意思,可是咱们自己的建设不能落下去,不过将来内阁也无需担忧,关外咱们终究是要打过去的,到时候还能抓好多俘虏......周边人口也多,总也不怕的。”

听到宁大皇帝这意思,倒好像要把大楚周边国家的人口都弄过来搞建设,这下却是把崔次辅吓了一跳,眼看着到三月后他就要正位首辅,可是皇帝的思路都有些跟不上了.......

“陛下的意思是?将来咱们还要继续打下去?”

宁渝摇了摇头,摆成一副悲天悯人的模样,“打仗终归是太过于消耗国力,能不打仗自然不用打仗,咱们可以想办法通过贸易的方式,吸引他国百姓来当这个特别劳工.......至于那些不听话的,自然要出兵教训教训了。”

宁忠义的脸上带着笑,只要能出兵打仗,那么枢密院的军费就只会越来越高,他这个枢密使做起来也容易一些。

景山,如今重新被命名为煤山,宁楚君臣此时站在了崇祯自尽的那颗槐树前面,只见那株槐树上已经被人用铁链加锁,还命名为‘罪槐’,然而这些都已经没有了什么意义,因为这并不是原来的那颗槐树,只是后来补栽的一颗,树边上还有一块石碑,刻有‘明思宗殉国处’等几个大字。

“啪啪啪——”

一排排复汉军士兵斜斜地举着火枪,在军官的统一指挥下,齐齐扣动了扳机,一阵火枪声随之响起,却是惊走了林中的一只只扑腾而飞的乌鸦。

宁渝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感叹,对于他来说,祭祀崇祯皇帝只是政治上的一次作秀行为,对于崇祯本人,他是极为看不上眼的,毕竟为君者,最大的弱点就是无能。

即便是当一个人人辱骂的暴君,都胜做一个处事无能的昏君,因为无能,便是最大的罪过。

过了片刻之后,一辆辆囚车被押送了过来,从上面解下来了许多人,他们一个个脸色苍白,在如今这般苍凉肃穆的环境下,更是吓得双腿发软,甚至还有人跪在地上哭嚎不止。

然而并没有任何人搭理他们,望着他们的眼神里更是带着赤裸裸的杀意,却是让这些人不由自主止住了哭声。

这些囚犯自然不是一般人,他们其中大部分都是当年的那些汉奸后代,其中像《贰臣录》上的名单,几乎人人没有遗漏,而他们的大部分家属都被发遣为特别劳役,其中剩下的男子则都被囚禁于此。

除了这些汉奸之外,还有一批人便是之前抓到的鞑子后裔,他们相对来说,比起汉奸们倒地上有骨气许多,一个个虽然没有叫嚣,可是也并没有太多的害怕之色,只是坦然地跪在了那里。

“朕带你们来这里,祭祀崇祯皇帝只是其一,其二是要告诉你们,倘若我们的子孙不思进取,骄奢淫逸,将来这里便是我们的下场!”

宁渝望着大楚众臣冷冷开口道,随后便挥了挥手,“开始吧。”

祭祀宗庙往往都有一套很成熟的礼仪,可是祭祀前朝皇帝却极少看到,因此宁楚的官员们只是选用了寻常的祭礼,伴随着枪鸣之声,三牲敬上,诸臣礼拜。

而后在远远一处,数十名临时充作军法队士兵,却是将那一名名汉奸后裔抑或是鞑子后裔,给牢牢固定在桩上,随着声声令下,却是直接猛地挥刀斩了下去。

宁渝放声大笑,他用极为蛮横的眼神望着那些血腥之处,“前车之鉴,后车之师。今日朕于此地祭祀崇祯皇帝,过些日子便要去盛京,祭祀大明战死的将士!”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阵阵高呼声从煤山之上响起,他们的眼神里,已经彻底没有了过去的怯懦与悲哀,剩下的便是无尽的荣耀与尊崇。

第二十一章 铸炮坊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下英雄谁敌手第二百一十六章 决战练潭镇(九)第四百零九章 督帅,我愿留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四百五十六章 长剑在手第三百三十一章 效仿班定远第四百四十二章 开始收网第三百六十三章 欧洲的中国热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协的艺术第四百九十六章 辽东屯田策第二百一十二章 决战练潭镇(五)第四百五十四章 天命昭昭第三百五十二章 扩八旗,开满洲第二百五十一章 掷弹营,万胜!第二百七十七章 东进之路第四十四章 雷式炮第二百六十章 福祸所依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八)第六章 雏鹰营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四)第二十一章 铸炮坊第三百八十九章 老十四的请求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三)第五十四章 拒绝第五百四十五章 长缨在手缚蛟龙第二百八十三章 坐断东南战未休第三百六十一章 致命一击第二百七十六章 君父之忧第三百二十四章 宗室之议第五百一十一章 重建都护府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大吉第五百七十二章 恬不知耻第三百三十章 大清真的要完了第五章 家族产业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军第三百六十五章 孔家第四百五十一章 联合大义军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手段第一百四十七章 何为臣道第三百七十九章 良机已至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式火器第一百九十七章 琢磨琢磨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六)第十八章 收徒第四百六十五章 对比的烦恼第六十二章 举大白,听金缕第四百九十五章 祭祀崇祯第三百五十三章 攻占西安第五章 家族产业第五百零四章 进攻盛京第五十三章 祸事第五百八十章 毕其功于一役第四百二十五章 最后一击第三百零五章 亲征杭州第二百三十七章 战康熙(七)第三百七十三章 毒丸计划第三十一章 大怒第四百三十五章 李绂辞官第五百零七章 要跑路了第四百四十六章 没时间了第八章 何为教书?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时代第四百二十章 天朝货币第八章 何为教书?第四百九十二章 前途未卜第五百二十九章 利于千秋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税制改革第三百二十一章 废除贱籍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旧碰撞第四百六十四章 要打就打山海关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服就打第二百三十六章 战康熙(六)第三百七十五章 请君上路第五百零五章 二万万银元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一代武器第一百三十二章 朕难道错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给资本套上笼子第二百一十一章 决战练潭镇(四)第六章 雏鹰营第三百九十五章 联土抗楚第五十一章 圣眷第五百一十章 飞蛾扑火第三百五十章 水陆齐攻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大隐患第四十九章 白鹤道第四百章 忠臣义士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四百六十章 难当的大清官第一百三十三章 用还是不用?第五百七十二章 恬不知耻第三百一十三章 捞钱是王道第三百七十一章 凤翔之变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需要谈判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九十五章 陈小公子第四百五十五章 朕也要亲征第一百一十五章 称王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下?东进?第五百七十二章 恬不知耻
第二十一章 铸炮坊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下英雄谁敌手第二百一十六章 决战练潭镇(九)第四百零九章 督帅,我愿留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四百五十六章 长剑在手第三百三十一章 效仿班定远第四百四十二章 开始收网第三百六十三章 欧洲的中国热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协的艺术第四百九十六章 辽东屯田策第二百一十二章 决战练潭镇(五)第四百五十四章 天命昭昭第三百五十二章 扩八旗,开满洲第二百五十一章 掷弹营,万胜!第二百七十七章 东进之路第四十四章 雷式炮第二百六十章 福祸所依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八)第六章 雏鹰营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四)第二十一章 铸炮坊第三百八十九章 老十四的请求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三)第五十四章 拒绝第五百四十五章 长缨在手缚蛟龙第二百八十三章 坐断东南战未休第三百六十一章 致命一击第二百七十六章 君父之忧第三百二十四章 宗室之议第五百一十一章 重建都护府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大吉第五百七十二章 恬不知耻第三百三十章 大清真的要完了第五章 家族产业第三百零三章 八旗新军第三百六十五章 孔家第四百五十一章 联合大义军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手段第一百四十七章 何为臣道第三百七十九章 良机已至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式火器第一百九十七章 琢磨琢磨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决战之八里桥之战(六)第十八章 收徒第四百六十五章 对比的烦恼第六十二章 举大白,听金缕第四百九十五章 祭祀崇祯第三百五十三章 攻占西安第五章 家族产业第五百零四章 进攻盛京第五十三章 祸事第五百八十章 毕其功于一役第四百二十五章 最后一击第三百零五章 亲征杭州第二百三十七章 战康熙(七)第三百七十三章 毒丸计划第三十一章 大怒第四百三十五章 李绂辞官第五百零七章 要跑路了第四百四十六章 没时间了第八章 何为教书?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时代第四百二十章 天朝货币第八章 何为教书?第四百九十二章 前途未卜第五百二十九章 利于千秋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税制改革第三百二十一章 废除贱籍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旧碰撞第四百六十四章 要打就打山海关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服就打第二百三十六章 战康熙(六)第三百七十五章 请君上路第五百零五章 二万万银元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一代武器第一百三十二章 朕难道错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给资本套上笼子第二百一十一章 决战练潭镇(四)第六章 雏鹰营第三百九十五章 联土抗楚第五十一章 圣眷第五百一十章 飞蛾扑火第三百五十章 水陆齐攻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大隐患第四十九章 白鹤道第四百章 忠臣义士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四百六十章 难当的大清官第一百三十三章 用还是不用?第五百七十二章 恬不知耻第三百一十三章 捞钱是王道第三百七十一章 凤翔之变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需要谈判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九十五章 陈小公子第四百五十五章 朕也要亲征第一百一十五章 称王第一百三十五章 南下?东进?第五百七十二章 恬不知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