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6 风行大地无孔不入

发现易经――生之大原则(公告栏) 25、26风行大地,无孔不入 …

有个老问题是:人为什么长了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一直嘴巴?通常人们会说:是让你多看多听少说。其实长眼睛长耳朵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看和听,嘴巴呢?吃饭!所以除非万不得已、不得不讲和吃饭时才用的到嘴巴,其他的时候只用眼观耳听就行了。只用眼睛看很少会暴露你的心思,只用耳朵听甚至连行踪都可以隐藏起来。观察别人,听闻别人在干什么,可以很好的改进自己。有些事,看到别人在默默地衡量一下自己,谁先谁后,孰轻孰重就一目了然了。

观(卦二十)

?(坤下巽上)

《观》:盥而不荐。有孚?若。

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六二,窥观,利女贞。

六三,观我生,进退。

六之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

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

观,风行大地,无孔不入,君子非观不行。“盥而不荐”,盥,古代举行祭祀大典时临祭前洗手成为盥。荐,进献,指进献酒食以祭祀先祖和神灵。表意为,一切都准备好了,但却什么也不进献。为什么呢?“有孚?若”,是因为有一个个头很大的俘虏作为人牲啊。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观,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初六:像小孩子那样观看,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但却对一切都漫不经心,漫无目的。一般人也就罢了,欲成大事者这样做就预示着行事艰难。

六二:暗中观望,有利于坤阴方面就是物质方面实力方面的增长。

六三:详尽地观看和察听自己部落这一方的情况。知己,则知进退。

六之四:详尽地观看和察听自己诸侯国这一方的情况,这样有利于知道该如何朝见诸侯王。

九五:详尽地观看和察听我部落我国家这一方的情况,没有过错。

上九:详尽地观看和察听别人的部落和国家的情况,没有过错。

观卦从文字上并没有什么难理解的。但有几个概念因为时代的不同,我们还是要特别说明一下的。

先是祭祀,帝王的祭祀大典要求各诸侯王都要参加,诸侯的祭祀大典要求各部落首领都要参加,这里的祭祀应该是诸侯的祭祀,因为各部落都要献祭。无非是些猪、牛、羊、鱼之类的东西。但文中指出,这一次我们部落要献的却是一个大个的俘虏做“人牲”。“人牲”应该是一切祭品中级别最高的。

其次是文中“我”与“国”的概念。我指的是自己的部落,领导者是部落首领。国指的是诸侯国,领导者是诸侯王,即文中的“王”。当然更进一步还有更大的国家观念,领导者是帝王,天子。

第二十六章 天不藏奸:噬嗑

纵观谦后各卦,不过是在讲一条又一条到游戏方法,就像在解释界面上一个又一个的按钮,这一个按钮做什么用,那一个按钮又做什么用。这些按钮只是游戏的要素,并不包含易作者的倾向。噬嗑卦亦是如此,所谓有赏就有罚。噬嗑属于象形卦,象征刑罚,本意为咬,啃得是那些硬骨头。

话说干什么都的讲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生之易讲规矩、将律法的地方只有在师卦。师卦初六爻“师出以律”,说的就是师出则律出,律不出则师不出。师者,众人之事。众人之事,必帅之于律。犯律者,必罚。所以噬嗑卦迅雷先于闪电,天道有先警后罚之情。

噬嗑(卦二十一)

?(震下离上)

《噬嗑》:亨。利用狱。

初九,屦校灭趾,无咎。

六二,噬肤灭鼻,无咎。

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

九四,“噬干?,得金矢。利艰贞,吉。

六五,噬干肉得黄金。贞厉,无咎。

上九,何校灭耳,凶。

噬嗑,师出以律,先警后罚,所以噬嗑是亨通顺利的。有利于典狱之事。噬嗑表刑罚,打屁股、割耳朵、挖膝、砍头、剁手脚,刑罚也。“狱”,典狱,触犯了法律,就要把人关起来。关起来之后就要按律量刑了。所以本卦中刑罚与典狱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而刑罚有利于典狱之事,就是这个意思。

一下各爻,惨不忍睹。“遇毒”,表示会受到反击。“得金矢”,表示会从力量上从乾阳动力上得倒好处。“得黄金”,表示会从物质上从坤阴实力上得到实惠。

上九:肩上戴了木枷碰伤了耳朵。何意也?肩膀犯了错,所以要处罚它,给它戴上木枷,但木枷却因此而碰伤了耳朵。表意为,刑罚过重会伤及无辜,必有凶险。

噬嗑源于师。水土之争,土不胜水,君子不得已而师,所以师卦本就是个凶卦,而噬嗑又根生于师,更非善类,主大凶,九四之吉亦是艰贞之吉,不在吉祥之列。卦象上噬嗑迅雷先于闪电,雷电交加,象征刑罚。所以,人生而有三不可不畏:头上苍天,当心闪电;脚下大地,当心坎陷;人间法律,当心噬嗑。共勉之。

39 君子隐居隐之有道48 宁做雪中送炭事无为锦上添16 中国论52 家国论一什么是家66 治国九策其九节29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55 论革命及革命的力量革38 内在与外在贲65 有眼光睽56 天子要做的第一件事鼎15 小议复兴38 内在与外在贲67 易的无为与老子的无为50 建国大业在此一举47 货当其值人当其用无为而第7章 内外有别中孚与小过第3章 善恶之源谦56 论腐之败之47 财富论一真正的财富第1章 生之大原则易30 祸福之源无妄36 非常体系6 老子的道是不是原创第1章 生之大原则易72 旋风扬尘安得不升升第11章 罗马即将建成大畜第12章 聪明莫过帝王家老祖55 论革命及革命的力量革第12章 聪明莫过帝王家老祖17 美国论53 家国论二家天下的国38 内在与外在贲12 论沙与珠69 国之大计非决不行61 大壮及小人之诡道论16 中国论第二十三二十四章 挡门之木第22章 龙隐于泽随18 俄国论第16章 水土之争吉祥之凶63 论不确定因素明夷17 美国论10 论虚无状态的强大20 印度论72 旋风扬尘安得不升升71 聚才之道萃46 福祸相依龙虎之气蹇18 俄国论14 生命论54 论法与律33 天降大任坎32 战争论64 治国九策其七兑60 治国九策其三归妹第7章 内外有别中孚与小过8 论决定因素48 宁做雪中送炭事无为锦上添3 道之为本名之为衣32 过犹不及大过33 安全感豫49 损益之道益在所益益65 治国九策其八涣43 由实力到势力颐5 论进取心38 没有永远的盟友恒72 旋风扬尘安得不升升第7章 内外有别中孚与小过19 日本说72 旋风扬尘安得不升升20 印度论50 财富论四管理财富论虚拟第6章 乾元动力与永远动力既48 宁做雪中送炭事无为锦上添59 治国九策其二渐56 天子要做的第一件事鼎17 美国论14 生命论52 家国论一什么是家第5章 永远的龙马精神坤63 治国九策其六巽第1章 生之大原则易61 大壮及小人之诡道论61 治国九策其四丰35 统一论两千年一月二十九3 第二原则68 国之大策损益之道损益51 财富论五财富与需求的绝对33 安全感豫50 财富论四管理财富论虚拟第16章 水土之争吉祥之凶59 坚守理念恒第11章 罗马即将建成大畜第7章 内外有别中孚与小过60 发展乌龟精神第13章 没有谁一开始就是易的第5章 永远的龙马精神坤36 非常体系69 国之大计非决不行第6章 乾元动力与永远动力既27 亲和论比
39 君子隐居隐之有道48 宁做雪中送炭事无为锦上添16 中国论52 家国论一什么是家66 治国九策其九节29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55 论革命及革命的力量革38 内在与外在贲65 有眼光睽56 天子要做的第一件事鼎15 小议复兴38 内在与外在贲67 易的无为与老子的无为50 建国大业在此一举47 货当其值人当其用无为而第7章 内外有别中孚与小过第3章 善恶之源谦56 论腐之败之47 财富论一真正的财富第1章 生之大原则易30 祸福之源无妄36 非常体系6 老子的道是不是原创第1章 生之大原则易72 旋风扬尘安得不升升第11章 罗马即将建成大畜第12章 聪明莫过帝王家老祖55 论革命及革命的力量革第12章 聪明莫过帝王家老祖17 美国论53 家国论二家天下的国38 内在与外在贲12 论沙与珠69 国之大计非决不行61 大壮及小人之诡道论16 中国论第二十三二十四章 挡门之木第22章 龙隐于泽随18 俄国论第16章 水土之争吉祥之凶63 论不确定因素明夷17 美国论10 论虚无状态的强大20 印度论72 旋风扬尘安得不升升71 聚才之道萃46 福祸相依龙虎之气蹇18 俄国论14 生命论54 论法与律33 天降大任坎32 战争论64 治国九策其七兑60 治国九策其三归妹第7章 内外有别中孚与小过8 论决定因素48 宁做雪中送炭事无为锦上添3 道之为本名之为衣32 过犹不及大过33 安全感豫49 损益之道益在所益益65 治国九策其八涣43 由实力到势力颐5 论进取心38 没有永远的盟友恒72 旋风扬尘安得不升升第7章 内外有别中孚与小过19 日本说72 旋风扬尘安得不升升20 印度论50 财富论四管理财富论虚拟第6章 乾元动力与永远动力既48 宁做雪中送炭事无为锦上添59 治国九策其二渐56 天子要做的第一件事鼎17 美国论14 生命论52 家国论一什么是家第5章 永远的龙马精神坤63 治国九策其六巽第1章 生之大原则易61 大壮及小人之诡道论61 治国九策其四丰35 统一论两千年一月二十九3 第二原则68 国之大策损益之道损益51 财富论五财富与需求的绝对33 安全感豫50 财富论四管理财富论虚拟第16章 水土之争吉祥之凶59 坚守理念恒第11章 罗马即将建成大畜第7章 内外有别中孚与小过60 发展乌龟精神第13章 没有谁一开始就是易的第5章 永远的龙马精神坤36 非常体系69 国之大计非决不行第6章 乾元动力与永远动力既27 亲和论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