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道之为本名之为衣

3道之为本,名之为衣

本章叙述的是老子一章的内容。

本章老子提出了两个最有名的概念,那就是“道”与“名”。“老子”的“道”与“名”的观念与孔子的“道”与“器”的观念是大为不同的。易之系辞上传曰“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可见孔子之“道”是由“形”得来,通过对万物之“形”的归纳提炼而得到的,是人的主观能动的结果――请注意,孔子的“道”是人的主观能动的结果。而孔子之“器”则是人对万物之“形”不假思索的自然反应,即由“形”而向上追本溯源是做了一番努力才达到“道”的状态的,而由“形”而向下照葫芦画瓢是不假思索的模仿,这是孔子的“道”与“器”,而“老子”的“道”与“名”显然是与之不同的。

我们说过,老子之“道”表的是万物之真,自然之本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世界的物质性,不管你相信也罢,不信也好,努力也罢,不努力也好,老子之“道”其天然就存在着,万物之真、自然之本其天然就存在着。你可以人为地说谎,编瞎话,否认和漠视万物之真实、自然之本性,但大自然依然不会因此而失去他任何的真实性,这就是老子的“道”。老子的“道”意指的是宇宙万物间的那个绝对真理,是永恒的,不变的。

当然我们人追求的是绝对真理,是真正的大自然的真实,但我们真正能追求到手的却只是相对真理。就是说,真正的自然之真实是无法用任何东西衡量,也无法用确定的语言说出的。真理一经说出,一经表达就只能是相对真理而不是绝对真理。就象拿一把尺子去测量桌子的宽度,桌子的宽度绝对有一个真实的长度,但这个长度是可以测得到说得出吗?不是,测得到的,说得出的,只是具体的某个精确度下的相对真实的长度,而这个长度一经测出就根本不是桌子的那个宽度。这一点想必不用做太多的解释,杨振宁的测不准原理说的正是此意。

我们再来说名。对本章人们通常总是过于地留意老子“道”的观念,而几乎忽视和忽略了“名”的观念。其实“道”之为真、之为本是很好理解的也是很好得出的结论。而名却是隐在其中的最为关键的一个概念,甚而至于在我看来,对“名”这个概念的理解关乎整部书老子的思想。下面让我们具体地来展开论述“名”。

“名”是什么?名是命名。还是测量桌子的宽度,尽管我们得出的只是一个相对真实的长度,但桌子的宽度一经测量,便有了自己在名义上的“宽度”,这个过程就是由“道”万物之真实到“名”万物之名义的过程。所以,“名”是一种人为,而“道”是一种天然,在天然与人为之间是有必然的区别的,区别在哪儿呢?

先,天然就是说万物之真实自然之本性原本是没有名字的,天然只有经过人为的测定之后才会相对地给他定义下一个名字。比如大地本就是个球体,其天然并没有上下左右四面八方之区别,这是地球这个东西天然之存在,自然之真实。但我们自己为了更好地生活人为地规定哪一方是东,则必有反一方是西,哪一方是南,则必有反一方是北。就是说“名”之为名的过程不是孤立出现而是一对一对地出现的,地球之天然是没有上下四方观念的。而且这没有方位概念的状态是地球更加真实的“道”的状态,而后来我们人为地定出了方位,这种有了方位的状态是远离了其自然之真实的“名”的状态。就是说“道”是“太极环”原始的混沌,而“名”则开始系统分裂。系统愈分裂则概念愈清晰,但系统本身则愈混乱。

其次,“无名”的混沌状态是大自然更加真实的原始状态,而“有名”的系统分割状态是大自然由自然统一走向混乱的开始。通过生之易的前两部书我们应该明白,老子所述的“道”与“名”的状态大概就是处在系统在屯蒙时正要开始分割或已经分割出第一个概念时的状态。所以,“无名”时太极环的原始结构老子是看得到的,而“无名”时太极环开始分割从而出现了混乱老子也是看在眼里的。所以看到这些,老子就以为系统进行分割分化似乎是不好的,因为在这时系统出现了大量的混乱,而系统的原始混沌状态却又是那么多完美。于是老子便竭力推崇“道”,竭力推崇回到太极环的原始状态,从而不愿意也反对系统分裂,当然这显然是错误的。

第三点,由于系统的分割分化是不可避免的,是大自然生息运行的大趋势,所以老子虽然对之感到迷茫感到困惑,但仍然不得不在事实上接受他。这样“老子”本身就有了一个硬伤,就是在理论上老子不接受混乱,但在事实上老子却被迫接受了混乱。但实际上,我们知道混乱是正常的,所以老子在事实上被迫接受的混乱并且为解决这些混乱所提出的方法反而成了老子一书中最为精华的东西。就是说,当初老子被迫向世界妥协而提出的种种中和(中和自己的理论与现实世界的矛盾)的方法到后来反而成了正确的有益的真理,而当初老子自认为精华和得意的东西,比如说回归到原始“道”的混沌状态,反而成了错误的糟粕的东西。具体到本章,具体到“名”这个概念老子对之做出了怎样的判定呢?

“名”是人为的命名,而“无名”是万物的自然之真实,所以,对于万事万物,能不命名就不命名。老子从根本上反对概念的分裂,而且“名”是一对一对出现的。比如“无名”之与“有名”,就是最大的一对,“无名”体现道,是好的;“有名”体现了混乱,是不好的。而为了消灭不好的,所以连好的那个也可以不要,就是说老子主张甚至连“无名”之“名”最好也不要有那个意念。比如善之与恶,美之与丑,亦是如此。所以老子主要的还是围着“道”转,万物最好还是永远地停留在太极环的原始状态,原始但完美,简单但真实。当然,老子本就是半璧,这一点从其第一章就是充分体现出来的。

综上所述,小景给出本章在生之易意义上的大概的释义,小景文言文不怎么样,见笑大方了。

老子一章 释义

附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之为万物之真,是说不出来的),而说的出来的所谓的万物之真,也就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万物之真了;(名之为万物之真对立统一下的名字,是说不出来的),而说的出来的所谓的万物之真对立统一下的名字,也就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万物之真对立统一下的名字了。

万物之真的对立统一是没有名字的,那是天地之初的混沌,(全部的概念只是一个概念,不能说出);而万物之真的对立统一一旦有了具体的名字,天地万物就开始由混沌而创生出概念,(同时也创生出混沌,因为没有任何具体的概念足以有能力来形容那全部的概念。)

所以要经常地保持万物之真没有名字的道的状态,以此来体察万物的真实之妙;当然还不得不处在万物之真有分别有名字的状态,以此来体察万物之真实被破坏的混乱的界限。

道与名实际上都是对万物之真实所做出的不同层次和方面上的描述。可是同源的东西竟然能够得出如此不同的奥妙论断,是有点奥妙啊,而这个奥妙是一切奥妙的秘密。

41 太阳照在地平线上晋10 论虚无状态的强大48 宁做雪中送炭事无为锦上添第15章 不详之吉讼第16章 水土之争吉祥之凶2728 君子之门也必贲压60 发展乌龟精神38 内在与外在贲60 发展乌龟精神26 师比无相论45 上帝为什么发笑60 发展乌龟精神36 非常体系66 失衡与平衡蹇35 财路说蛊临44 俗大过2728 君子之门也必贲压第4章 王者之道方圆天下乾52 何以聚才萃45 妄之险坎71 聚才之道萃49 财富论三财富的获得36 成长的困惑观6 老子的道是不是原创38 内在与外在贲63 治国九策其六巽62 治国九策其五旅59 治国九策其二渐2 老子说什么第5章 永远的龙马精神坤73 如何脱困困74 解困的唯一方法革44 点石成金睽39 君子隐居隐之有道36 非常体系第12章 聪明莫过帝王家老祖42 日食明夷71 聚才之道萃43 由实力到势力颐47 货当其值人当其用无为而52 何以聚才萃第5章 永远的龙马精神坤8 论决定因素48 宁做雪中送炭事无为锦上添35 财路说蛊临第22章 龙隐于泽随55 论治与政22 言天征人论38 内在与外在贲33 安全感豫第7章 内外有别中孚与小过20 印度论50 财富论四管理财富论虚拟第14章 当生之维艰时需55 论治与政29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52 何以聚才萃75 天下鼎震1 算卦的秘密周易预测学三大基石第11章 罗马即将建成大畜47 货当其值人当其用无为而44 俗大过34 龙泽说随21 欧洲论及关于朝鲜的补充第14章 当生之维艰时需第10章 罗马正在建造大有54 绝处逢生回天逆转困18 俄国论56 天子要做的第一件事鼎第11章 罗马即将建成大畜63 论不确定因素明夷51 财富论五财富与需求的绝对第17章 水土之亲互为唇齿比60 发展乌龟精神31 强国论6 老子的道是不是原创64 治国九策其七兑49 财富论三财富的获得76 治国九策代后记3 第二原则21 欧洲论及关于朝鲜的补充31 做你自己的上帝颐第二十三二十四章 挡门之木第20章 天下之火用诸天下之66 治国九策其九节22 言天征人论39 君子隐居隐之有道第17章 水土之亲互为唇齿比13 本性论6 老子的道是不是原创62 治国九策其五旅第7章 内外有别中孚与小过44 俗大过61 大壮及小人之诡道论65 治国九策其八涣71 聚才之道萃37 我拿什么来打动你咸30 转折说同人之与大有无妄
41 太阳照在地平线上晋10 论虚无状态的强大48 宁做雪中送炭事无为锦上添第15章 不详之吉讼第16章 水土之争吉祥之凶2728 君子之门也必贲压60 发展乌龟精神38 内在与外在贲60 发展乌龟精神26 师比无相论45 上帝为什么发笑60 发展乌龟精神36 非常体系66 失衡与平衡蹇35 财路说蛊临44 俗大过2728 君子之门也必贲压第4章 王者之道方圆天下乾52 何以聚才萃45 妄之险坎71 聚才之道萃49 财富论三财富的获得36 成长的困惑观6 老子的道是不是原创38 内在与外在贲63 治国九策其六巽62 治国九策其五旅59 治国九策其二渐2 老子说什么第5章 永远的龙马精神坤73 如何脱困困74 解困的唯一方法革44 点石成金睽39 君子隐居隐之有道36 非常体系第12章 聪明莫过帝王家老祖42 日食明夷71 聚才之道萃43 由实力到势力颐47 货当其值人当其用无为而52 何以聚才萃第5章 永远的龙马精神坤8 论决定因素48 宁做雪中送炭事无为锦上添35 财路说蛊临第22章 龙隐于泽随55 论治与政22 言天征人论38 内在与外在贲33 安全感豫第7章 内外有别中孚与小过20 印度论50 财富论四管理财富论虚拟第14章 当生之维艰时需55 论治与政29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52 何以聚才萃75 天下鼎震1 算卦的秘密周易预测学三大基石第11章 罗马即将建成大畜47 货当其值人当其用无为而44 俗大过34 龙泽说随21 欧洲论及关于朝鲜的补充第14章 当生之维艰时需第10章 罗马正在建造大有54 绝处逢生回天逆转困18 俄国论56 天子要做的第一件事鼎第11章 罗马即将建成大畜63 论不确定因素明夷51 财富论五财富与需求的绝对第17章 水土之亲互为唇齿比60 发展乌龟精神31 强国论6 老子的道是不是原创64 治国九策其七兑49 财富论三财富的获得76 治国九策代后记3 第二原则21 欧洲论及关于朝鲜的补充31 做你自己的上帝颐第二十三二十四章 挡门之木第20章 天下之火用诸天下之66 治国九策其九节22 言天征人论39 君子隐居隐之有道第17章 水土之亲互为唇齿比13 本性论6 老子的道是不是原创62 治国九策其五旅第7章 内外有别中孚与小过44 俗大过61 大壮及小人之诡道论65 治国九策其八涣71 聚才之道萃37 我拿什么来打动你咸30 转折说同人之与大有无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