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治国九策其五旅

(公告栏) 62治国九策,其五 旅

62治国九策,其五:旅

旅卦下艮上离,青天白日之下行走。天子巡视天下,光明磊落,有冤者可当面诉冤,有情者可当面陈情,全都暴露在青天化日之下。所以旅的原则也就是旅的卦象,就是:青天白日之下办事,不夜行。

光天化日之下行动,首先自己是安全的,再者别人的行为也一目了然。旅的方圆图,上卦是个太阳,下卦是个锁。锁则意味着坚守,保护,或者说信念要坚定,毫不动摇。

旅(卦五十六)

?(艮下离上)

《旅》:小亨。旅贞吉。

《彖》曰:“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止而丽乎明,是以“小亨

旅贞吉”也。旅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

初六,旅琐琐,斯其所取灾。

《象》曰:“旅琐琐”,志穷灾也。

六二,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贞。

《象》曰:“得童仆贞”,终无尤也。

九三,旅焚其次,丧其童仆,贞厉。

《象》曰:“旅焚其次”,亦以伤矣。以旅与下,其义丧也。

九四,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

《象》曰:“旅于处”,未得位也。“得其资斧”,心未快也。

六五,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

《象》曰:“终以誉命”,上逮也。

上九,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丧牛于易,凶。

《象》曰:以旅在上,其义焚也。“丧牛于易”,终莫之闻也。

旅,虽然“旅”本身非常的利于下一步的行动,但旅却只是小有亨通。为什么?天子巡视天子、兴利除弊,是必然会遭到某些利益集团的反对的。而只要有人反对,这事做起来就不会太顺当。但兴利除弊乃国之大计,是任何人任何事都无法阻挡的,所以易作者才用“小亨”来形容。

初六:鉴于“旅”本身就可能会遭到某些人的反对,所以“旅”的目的就更要光明正大。如果“旅”本身怀了不可告人的目的,必定会招致灾祸。

六二:“旅”的各个据点要提前安排好,而且还要携带上足够的钱财,因为说不定在旅途中会遇到年轻有为的有用之才,到时候,没有金钱的赏赐,定会失之交臂。

九三:“旅”的据点被破坏,新得到的青年才俊也受到恐吓而逃走了,如此十分严厉。某些利益集团必然会干扰和破坏天子的巡查,这早就是意料之中的事。

九四:天子的巡察被迫中止,虽然得到了某些利益集团的金钱和承诺,但我的内心却是十分的不高兴。此举于天下人无益啊。

六五:一场意气风发的巡察后来竟变成了狩猎行动,虽然射到了野雉,天子算是挽回了面子,但对于“巡察”这件事来说,可真是太失败了。人生而在世,即便是贵为天子,也有无可奈何之事。

上九:鸟儿们燃烧起自己的巢穴,以吸引我好奇的目光,等我心中奇怪而放声高笑时,敌人却趁机牵走我的牛,等我回过神来,发现敌人的计谋,不由然放声大哭,但为时已晚,太失败了,敌人也太狡猾了,如此必遭凶险。

旅之为旅,其实是两种力量的较量,在天子一方固然是代表了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各位读者明白,在建国之始,以我方为主的这一势力就兼蓄并包了许多各派不等的势力,那些势力少不得拥有自己的利益空间,当天子的巡察损害到他们的利益时,他们明里暗里少不得采取光明或黑暗的手段来加以阻止。于是就形成了旅卦的力量的斗争。当然这旅卦中以天子为代表的一方最终被迫妥协,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巡察就变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狩猎。而对此,天子也只好无奈地摇摇头,心中不快但嘴上却又说不出。更有甚者,他们甚至干脆用卑鄙的手段偷走天子的物资,进而威胁到天子的安危,逼迫天子让步。对此天子也只有让步。可见天下事原本就有无可奈何之事。

第18章 手段与目的揭示帝王第16章 水土之争吉祥之凶第15章 不详之吉讼35 财路说蛊临49 损益之道益在所益益第15章 不详之吉讼36 成长的困惑观49 损益之道益在所益益51 财富论五财富与需求的绝对64 治国九策其七兑43 由实力到势力颐第22章 龙隐于泽随43 炊烟袅袅家人50 建国大业在此一举5 为什么说老子的治是半璧63 论不确定因素明夷63 治国九策其六巽40 钱多的忧虑美滋滋的烦恼43 由实力到势力颐31 强国论第二十三二十四章 挡门之木28 三个目标说比否大畜及第17章 水土之亲互为唇齿比32 过犹不及大过32 过犹不及大过第12章 聪明莫过帝王家老祖13 本性论62 晋德为国晋67 后记易是一部史诗69 国之大计非决不行51 女人必读你够不够格成为一51 财富论五财富与需求的绝对58 治国九策其一艮31 强国论57 文明论东西方文明之比较32 过犹不及大过43 由实力到势力颐31 强国论52 何以聚才萃69 国之大计非决不行33 安全感豫27 亲和论比62 治国九策其五旅65 有眼光睽第20章 天下之火用诸天下之13 本性论28 三个目标说比否大畜及第15章 不详之吉讼5 为什么说老子的治是半璧1 老子是半璧11 论冬日在四季中的重要性75 天下鼎震6 实力论44 点石成金睽67 易的无为与老子的无为75 天下鼎震2 老子说什么50 建国大业在此一举67 易的无为与老子的无为64 治国九策其七兑44 俗大过43 炊烟袅袅家人28 三个目标说比否大畜及44 俗大过第3章 善恶之源谦第20章 天下之火用诸天下之3 道之为本名之为衣29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40 钱多的忧虑美滋滋的烦恼31 强国论第11章 罗马即将建成大畜22 言天征人论1 算卦的秘密周易预测学三大基石49 损益之道益在所益益47 货当其值人当其用无为而42 日食明夷10 论虚无状态的强大48 财富论二什么是财富第2章 独霸天下的秘密井第3章 善恶之源谦71 聚才之道萃第21章 躺在母亲的怀里豫41 心性自然说无妄4 老子的德是什么9 论发展因素3 第二原则62 晋德为国晋1 老子是半璧30 祸福之源无妄61 大壮及小人之诡道论57 不战而胜天子以声威慑于人第4章 王者之道方圆天下乾67 后记易是一部史诗40 钱多的忧虑美滋滋的烦恼20 印度论74 解困的唯一方法革47 货当其值人当其用无为而59 治国九策其二渐54 论法与律62 晋德为国晋
第18章 手段与目的揭示帝王第16章 水土之争吉祥之凶第15章 不详之吉讼35 财路说蛊临49 损益之道益在所益益第15章 不详之吉讼36 成长的困惑观49 损益之道益在所益益51 财富论五财富与需求的绝对64 治国九策其七兑43 由实力到势力颐第22章 龙隐于泽随43 炊烟袅袅家人50 建国大业在此一举5 为什么说老子的治是半璧63 论不确定因素明夷63 治国九策其六巽40 钱多的忧虑美滋滋的烦恼43 由实力到势力颐31 强国论第二十三二十四章 挡门之木28 三个目标说比否大畜及第17章 水土之亲互为唇齿比32 过犹不及大过32 过犹不及大过第12章 聪明莫过帝王家老祖13 本性论62 晋德为国晋67 后记易是一部史诗69 国之大计非决不行51 女人必读你够不够格成为一51 财富论五财富与需求的绝对58 治国九策其一艮31 强国论57 文明论东西方文明之比较32 过犹不及大过43 由实力到势力颐31 强国论52 何以聚才萃69 国之大计非决不行33 安全感豫27 亲和论比62 治国九策其五旅65 有眼光睽第20章 天下之火用诸天下之13 本性论28 三个目标说比否大畜及第15章 不详之吉讼5 为什么说老子的治是半璧1 老子是半璧11 论冬日在四季中的重要性75 天下鼎震6 实力论44 点石成金睽67 易的无为与老子的无为75 天下鼎震2 老子说什么50 建国大业在此一举67 易的无为与老子的无为64 治国九策其七兑44 俗大过43 炊烟袅袅家人28 三个目标说比否大畜及44 俗大过第3章 善恶之源谦第20章 天下之火用诸天下之3 道之为本名之为衣29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40 钱多的忧虑美滋滋的烦恼31 强国论第11章 罗马即将建成大畜22 言天征人论1 算卦的秘密周易预测学三大基石49 损益之道益在所益益47 货当其值人当其用无为而42 日食明夷10 论虚无状态的强大48 财富论二什么是财富第2章 独霸天下的秘密井第3章 善恶之源谦71 聚才之道萃第21章 躺在母亲的怀里豫41 心性自然说无妄4 老子的德是什么9 论发展因素3 第二原则62 晋德为国晋1 老子是半璧30 祸福之源无妄61 大壮及小人之诡道论57 不战而胜天子以声威慑于人第4章 王者之道方圆天下乾67 后记易是一部史诗40 钱多的忧虑美滋滋的烦恼20 印度论74 解困的唯一方法革47 货当其值人当其用无为而59 治国九策其二渐54 论法与律62 晋德为国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