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老子说什么

2老子说什么

“老子”说什么?

这不难回答,是道与德。但道指的是什么呢?而德又指的是什么呢?这就不那么容易鉴别了。道指的是什么呢?道指的是万物之真实,是自然之本性,可见道表的是一种真。而德指的是什么呢?德指的是一种对万物之真实的真实反应,是对自然之本性的真实反应,可见德表的是一种诚。冬天气温低就说冷,肚子空了就说饿,都是一种德的表现。可见道与德都是依附于并表现着自然之本性的某种属性。

道之为真,德现其真,则为诚。而关于诚,老子仍然有详尽的论述。诚有个度,那就是信。今日诚,明日诚,后日诚,日日诚,诚积累的久了,就成为了信。诚不足,则信不足,所以老子曰“信(诚)不足焉,有不信焉。”你自己的诚与信积累的还不足够多,所以就不要嗜求人们一下子就相信你。

所以,老子的第一要义就是道与德,就是道与德所体现出来的真、诚、信。真是自然之本,诚是人为对自然的认知,而信则是这种认识正向的积累。

除了真、诚、信之外,老子讲的最多的就是他的辩证统一,正与反,彼与此,对与错,爱与费,藏与亡,都是辩证统一的,而且是绝对辩证统一的。绝对辩证统一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正与反,美与丑,善与恶,其本身除了名字和叫法不同之外,是绝对对立对等的地位的。就是说,有一美出来,就一定有一丑与之对应,有一恶出来,就一定有一善与之对应。所以为了消灭假、丑、恶、错、费、亡等诸多不好的因素,老子主张连与之对应的真、美、善、对、爱、藏等诸多美好的因素也不要产生,我们知道这是半璧。万物在屯蒙时的贫乏是只在屯蒙时才具有意义的,我们固然反对和厌恶假、丑、恶,但我们仍然要全身心地去追求真、善、美。我们不是依靠在概念上不产生真、美、善而消灭假、丑、恶,而是依靠扩大真、美、善的地盘来消灭假、丑、恶。我们同样不是依靠保持在弱小的状态来使自己因没有敌手而处于无敌的状态,我们真正要依靠的是借助实势子系统强大自己的实力从而真正让自己处于无敌的状态。所以,从根本上来讲,老子的绝对辩证统一是错误的,不管他在自己的这半块璧上是多么的完美。从根本上,他否认了辩证统一的相对性,否认了系统的分割、分化与运转。所以,从细微处老子的辩证统一无一句不正确,而从整体上老子的绝对辩证统一却无一句是正确。

所以,老子的绝对辩证统一是老子的第二重点,只是他是错误的。

第三点就是老子的亲民思想。老子与易同源,自然少不了有“身为帝王之师”的意向。但“易”是言传身教处处为帝王为系统考虑,而老子处处考虑的则是普通的民众。显然“老子”的作者是真正来自民间并真正关心民众的疾苦,而易的作者显然就比不了“老子”,易的作者当然也关心民众,只是易作者把民众当作系统的要素之一去关注,而不是把民众当作一个主体来关注。而且老子之关心民众已经到了一个舍身忘我的程度。老子十三章曰“吾所以有大患,为我有身,及我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看看,如果我没有了“我”的意念,以天下人为我念,则我就是天下,那么我还会有忧患吗?只有真正以天下为我念的人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老子的“我就是天下”是化小我而入大我,是真正忘我的表现,当然这与某些后来者“我就是天下”化大我而入小我是截然不同的,化大我而入小我是极端自私的表现,是私欲的膨胀而非消亡。

老子对下层民众的亲厚还表现在对上层奢侈浮华生活的反感上。上与下是绝对辩证统一的,在老子那里亲厚下层与反感上层是一致的,这并不矛盾。

第四点我们要特别留意,那就是“老子”章句中处处体现了“老子”作者那种溢于言辞之外的高尚与尊贵。这一点易作者是无法望其项背的。“老子”之指点江山,俯仰天下,其从容自若,恰似闲庭信步。易作者对事理的叙述虽然至为深刻简洁,但其言语间总充满了一种对上天对自然的敬畏和谨慎。而老子显然要泰然的多,就像是闲来无事的涂鸦,不必看任何人都脸色,从容而又镇定,高尚而又尊贵。我们说一个人及他的文字的尊贵不在于别的,而在于他本身的气度。高尚的人做不出卑贱的事,“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如此大慈大悲的文字一定不是出自劫匪路霸泼皮阿三之手。任何人的书,设若没有自身特有的那种气度与尊贵,则一定会被历史的洪流所淹没。而“易”与“老子”显然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易与老子,你可以读不懂他,可以讨厌他,烦他,但你就是无法贬低他。他们的高尚与尊贵是由其自身的文字建筑起来的。万里长城的长是由其一块一块的砖石磊就的,而易与老子的尊贵也是由一方一方的汉字码成的。而易作者身为巫师地位在君王之下,所以易作者是尚而不高,贵而不尊,而“老子”的作者就不同了,“老子”一书本就是直舒胸意的,所以“老子”一书集高与尚、尊与贵于一体,读起来让人甚是舒服、洒脱。

以上四点并不能真正从整体上概括老子的基本内容。但我们总该一开始就给读者一个抓手吧。因为在以下一章一章的叙述中,我们会发现老子的文字并不是那么的体系,而象是随处散落的珍珠。所以我们最好从整体上先大略地归拢一下,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而且,同“易”比起来“老子”一书从文字上更容易理解些,从思索上也略略简洁些,但正因为此,我们必须更加地准确精细才足以清晰地描述出老子的思想。所以对老子的解析,表面上看来我们的任务是减轻了些,但实际上我们的任务是加重了。易比较难写,但只要心中有话终归还是可以写出,而老子就不同了,老子比较好写,但你必须字斟句酌写出的话是不是先前“老子”作者的意思。

当然,对老子的解析属于小景大易经系列的一部书,所以,小景不会放弃,这一点请各位放心。春天来了,天也也暖了,正是写书的上佳时节。

第二十三二十四章 挡门之木70 后之德2728 君子之门也必贲压51 财富论五财富与需求的绝对58 没有谁是一无所有咸73 如何脱困困68 国之大策损益之道损益37 噬嗑指数6 老子的道是不是原创59 坚守理念恒第15章 不详之吉讼66 治国九策其九节12 论沙与珠第19章 序卦上经一家之言30 转折说同人之与大有无妄74 解困的唯一方法革第2章 独霸天下的秘密井第8章 蝴蝶效应屯第二十三二十四章 挡门之木65 有眼光睽第21章 躺在母亲的怀里豫49 损益之道益在所益益41 心性自然说无妄40 钱多的忧虑美滋滋的烦恼44 点石成金睽2526 风行大地无孔不入29 签约者说同人52 家国论一什么是家62 晋德为国晋41 心性自然说无妄1 算卦的秘密周易预测学三大基石第17章 水土之亲互为唇齿比第1章 生之大原则易23 论等需47 货当其值人当其用无为而66 治国九策其九节61 治国九策其四丰6 实力论19 日本说21 欧洲论及关于朝鲜的补充36 非常体系第5章 永远的龙马精神坤2 老子说什么43 由实力到势力颐49 损益之道益在所益益42 登高望远大畜74 解困的唯一方法革60 治国九策其三归妹第21章 躺在母亲的怀里豫34 前途光明离第17章 水土之亲互为唇齿比37 噬嗑指数45 妄之险坎20 印度论16 中国论30 转折说同人之与大有无妄64 适应性从哪里来家人63 治国九策其六巽27 亲和论比54 绝处逢生回天逆转困6 实力论49 财富论三财富的获得第18章 手段与目的揭示帝王60 治国九策其三归妹第19章 序卦上经一家之言第22章 龙隐于泽随第17章 水土之亲互为唇齿比36 非常体系60 治国九策其三归妹36 非常体系第12章 聪明莫过帝王家老祖22 言天征人论46 福祸相依龙虎之气蹇1 老子是半璧43 炊烟袅袅家人49 财富论三财富的获得59 治国九策其二渐39 论剥之为难的自然选择剥第13章 没有谁一开始就是易的3 道之为本名之为衣33 安全感豫第13章 没有谁一开始就是易的30 祸福之源无妄67 易的无为与老子的无为58 治国九策其一艮19 日本说30 转折说同人之与大有无妄第14章 当生之维艰时需33 安全感豫43 由实力到势力颐37 噬嗑指数第18章 手段与目的揭示帝王61 治国九策其四丰5 论进取心31 强国论第9章 罗马是怎样建成的小畜30 转折说同人之与大有无妄4 第三原则31 强国论
第二十三二十四章 挡门之木70 后之德2728 君子之门也必贲压51 财富论五财富与需求的绝对58 没有谁是一无所有咸73 如何脱困困68 国之大策损益之道损益37 噬嗑指数6 老子的道是不是原创59 坚守理念恒第15章 不详之吉讼66 治国九策其九节12 论沙与珠第19章 序卦上经一家之言30 转折说同人之与大有无妄74 解困的唯一方法革第2章 独霸天下的秘密井第8章 蝴蝶效应屯第二十三二十四章 挡门之木65 有眼光睽第21章 躺在母亲的怀里豫49 损益之道益在所益益41 心性自然说无妄40 钱多的忧虑美滋滋的烦恼44 点石成金睽2526 风行大地无孔不入29 签约者说同人52 家国论一什么是家62 晋德为国晋41 心性自然说无妄1 算卦的秘密周易预测学三大基石第17章 水土之亲互为唇齿比第1章 生之大原则易23 论等需47 货当其值人当其用无为而66 治国九策其九节61 治国九策其四丰6 实力论19 日本说21 欧洲论及关于朝鲜的补充36 非常体系第5章 永远的龙马精神坤2 老子说什么43 由实力到势力颐49 损益之道益在所益益42 登高望远大畜74 解困的唯一方法革60 治国九策其三归妹第21章 躺在母亲的怀里豫34 前途光明离第17章 水土之亲互为唇齿比37 噬嗑指数45 妄之险坎20 印度论16 中国论30 转折说同人之与大有无妄64 适应性从哪里来家人63 治国九策其六巽27 亲和论比54 绝处逢生回天逆转困6 实力论49 财富论三财富的获得第18章 手段与目的揭示帝王60 治国九策其三归妹第19章 序卦上经一家之言第22章 龙隐于泽随第17章 水土之亲互为唇齿比36 非常体系60 治国九策其三归妹36 非常体系第12章 聪明莫过帝王家老祖22 言天征人论46 福祸相依龙虎之气蹇1 老子是半璧43 炊烟袅袅家人49 财富论三财富的获得59 治国九策其二渐39 论剥之为难的自然选择剥第13章 没有谁一开始就是易的3 道之为本名之为衣33 安全感豫第13章 没有谁一开始就是易的30 祸福之源无妄67 易的无为与老子的无为58 治国九策其一艮19 日本说30 转折说同人之与大有无妄第14章 当生之维艰时需33 安全感豫43 由实力到势力颐37 噬嗑指数第18章 手段与目的揭示帝王61 治国九策其四丰5 论进取心31 强国论第9章 罗马是怎样建成的小畜30 转折说同人之与大有无妄4 第三原则31 强国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