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节 微服重游济南府

不过湛江王家作为女方,差新娘的弟弟带着一辆卡车给吴大官人家中送来的南货就太丰盛了。王家的子侄先向充当男方家长的孟洛川老爷子道喜,再去新娘房内送食品。也就是“送小饭”,目的是娘家人来看望新娘婚后情况。当然看着一边在和段祺瑞、吴子玉他们研究国防军驻军补给问题的新郎官,还有吃着简单的甜面包圈、土香肠和黑咖啡的德式早餐的王蕴宁妹子,这几位北方十一省的国舅爷也不禁苦笑一下,一对工作狂的夫妻你还指望什么恩恩爱爱的吃顿早餐啊。在老弟的监督下,喝完了老妈特意炖的花旗参乌鸡汤,王大小姐继续她的实验室生活,吴宸轩也该出门去主持今天的联省自治的议会了,只好麻烦孟家的几位老兄招呼好这些贵客了。

三朝回门,又曰归宁,这三朝是指婚後的第三天,新娘要由丈夫的陪同下,带上烧猪及礼品回娘家祭祖,然後再随丈夫回到夫家;相传在先秦时已有这样的习俗。归宁,就是回娘高向父母报平安的意思。在古时,交通没、][现代的方便,如果女子要夫家是离娘家後远的话,所谓出嫁从夫,女子到夫家後就可能没有机会再回到娘家了。所以回门可能是女子踏足娘家的最後一次机会。亦因为如此,人们十分重视归宁这一个婚礼习俗,回门时,男家需要预备:烧猪一只、西饼两盒、酒一对、竹庶两支、鸡一对、生菜、生果两篮、荵、伊面两盒、鸡仔灯笼金、猪肚及猪肉各两斤。这些当然没有问题,也不劳吴宸轩安排,度娘就根据当时习俗安排的妥妥当当的,倒让岳母对这位女婿名义上的侍妾非常满意,看来是个伶俐人,只要不和女儿争宠,定然是女儿在吴家的一大助力,毕竟自家事自家知,这王大小姐是个油瓶倒了不知道扶一下的主,要不是有这么一位能干的女主人在家里撑着,这吴府还不一定会被这一对高智商的奇葩搞成什么样子,不是军营就是实验室,反正就算成了第一家庭,当上国内家庭表率的可能性也几乎为零。

本来婚后第三天清晨,新娘先去厨房祭灶并做饭菜侍奉公婆,老孟童鞋好伺候,就由王蕴宁敬上一杯清茶算是代替了。这当然主要是考虑到王大小姐的厨艺实在难以启齿,不过也是为了孟洛川孟老的身家性命着想,这大喜的日子,别因为吃了王大小姐一顿早餐再搞出个辞旧迎新的局面可就不好收场了。

而后就该新娘和新郎一同回娘家。新郎在岳家被称为“贵客”,这位当然更加的尊贵一些。吴宸轩也依照礼节去给岳家祖先的神位前行叩头礼,不过王家的祠堂远在千里之外的湛江,只好由徐菊人这位书画大家题了一副王氏祖先的中堂作为替代了。吴宸轩叩拜了王家列祖列宗后,就要再向岳家长辈们行礼,这改口费可省不得,话说回来吴宸轩每年送出去的红包没有十万也有八万,不过收红包还是来到大清国以来的头一回。岳家当然也要设酒宴招待,略过不提。当天日未落即回,谓之“躲瞌睡”。此称“三日回门”。

婚后第六天,新郎新娘还要再同去岳家,俗称“六日遛腿”。这次就算一回生二回熟了,吴宸轩也和老岳父和王晟等人谈了今后王家的发展布局,王家现在榜上了吴宸轩这棵擎天巨木,当然家族的势力都要做调整,湛江的局面维持着,王家的精锐都要北上,在吴宸轩

的这一亩三分地上生根发芽,这北方十一省的头号外戚可不是吹出来的。王家祖上也是十三行之外的海商世家。虽然耕读传家的祖训也有,不过见过大世面的王家人当然不会坐享外戚的威风,在陆征祥、阿尔弗雷德等人的介绍下,王家也开始走实体外贸的路子,不仅买卖做大,自己也搞来料加工,订单经营等新的出口业态,进口方面也尽量和商会的其他企业避开,主要在东南亚地区进口资源型商品和一些土特产品直接到北方的港口,断了南方通过转口贸易赚差价的机会。

按照广东的习俗,新婚蜜月之后,新娘方可1人回娘家“住对月”,并有“一月不空房”之说。不过王蕴宁惦记着自己的导师在会议上提出的那些课题,婚后就搬进实验室去搞科研了,连回门都是应付公事而已。至于婚后第七天,新娘开始做衣服、鞋袜等针线活的风俗,吴宸轩等人就没有这方面的打算,天知道这位智商180的女士会不会把缝衣针忘在袜子里。本来山东有些地方的新媳妇住对月时,要把裁好的衣料带回娘家去做,其中必须要给新郎做裤子1条,也改成了亲自从大观园卖了几条裤子(也是鞠晓霞幕后指导的结果,不然对于分子量记忆的丝毫不差的王大小姐能记起夫君的腰围才是怪事呢)给吴宸轩吴大官人。

婚后第四五天,新娘由婆母带领,前往曾来贺喜的各亲友家回谢和认亲,各亲友赠给新娘见面礼,称“拜亲”。再选一好天气的日子,领新娘到婆家的祖坟莹地祭祖,在坟头上压以粉红色的坟头纸,称“上喜坟”。这一切在吴宸轩王蕴宁这一对夫妻这里就算省下了,要不怎么说孟洛川主持完整个婚礼程序后,闭门谢客修养了半年才算重出江湖,主要是这对奇葩夫妻太过大大咧咧,给他们主持婚礼累心啊,不过就算折寿老孟觉得也值得了,毕竟今后在史册上说不定就有主持主公婚礼的记载,他孟洛川的名字名垂青史就看这一遭了。

不过也不能说这对夫妻就是一对人形工作机器,这不婚后度蜜月虽然不能去旅行(不知道如果吴宸轩和王蕴宁带着一个师的护卫到江浙沪度个蜜月,乔大总统会不会心脏病突发啊?)这不这对夫妻趁着买裤子的空,在大观园里玩起了微服私访的戏码。这大观园本来就是综合商场,几年下来,现在已经成了济南市井文化的一大胜迹。现在全国各地能来济南的人不多,来济南没去大观园的却几乎没有。

后来的济南地方志称,“大观园商场坐落在商埠经四路、经五路之间,东临纬二路,西临小纬二路,方园百十余亩。建场之前,一片坑洼,是一个聚居着百十户劳苦群众的棚户区”。兴建大观园时,这片棚户区被袁大头平掉,不过住户倒是都迁移到大金庄的平地上居住了,劳动力还都安排进了老营附近的标准兵工三厂。现在的大观园,中央还是那座花园;南区的建筑群有:第一剧场(荣光戏院)、第二剧场(大观电影院)、共和厅书场、晨光茶社。第一剧场最初由“小达子”李桂春主演京剧,现在是由山东福连成戏班演出京剧,北平谭家巷混不下去的京剧名家也开始到济南府讨生活,这荣光戏院也是他们的首选。第二剧场于宣统元年建成,上演着有声电影、评剧等等。吴宸轩陪着夫人逛街,很没节操的提议看电影,想把“压马路、看电影、哩羊肉串”的济南把妹三部曲要一一体验一遍。不过一看得半个时辰才有场次,只得作罢。

在大观园北区广场上,多为露天或临时搭棚演出的江湖艺人,东北角有一家小型的马戏团,随团展出笼养的虎豹等野兽;西北角有几家说书棚、杂耍场;其他各处散布着一些练武术的、卖野药的和摆地摊的小商小贩。大观园不要门票(废话,你家商场还收门票),进入大观园后,除花园、共和厅书场外,听戏、看杂耍等需另行购票。其中,票价最贵的是第二剧场电影票,楼上每位7角,楼下5角。看着一个个安逸富足的济南人,吴宸轩总算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至少有人因为自己而摆脱了困

苦的生活,王蕴宁也看着这一派和谐安宁的生活场景,更为自己的夫君骄傲了。

从大清国倒台后,大观园发展的更是一日一新了。这个时期有名气的饭馆,有大观楼、赵家好米把子肉铺、清真马家馆、狗不理包子铺等,名演员有京剧孟丽君、孟丽蓉、韩少山、陆少楼、耿永奎;京韵大鼓郑蝶影;单弦何芝臣等。而大观园东侧的专演相声的晨光茶社,马三立、刘宝瑞、白全福、郭全宝等名角曾来此献艺。活跃在大观园演武场的武林好手则有“一撮毛”刘仲山的飞叉、“老杠子王”王少臣的杠子、“大力丸”佟顺禄的摔跤等。大观园可以说是一派文化荟萃、艺人竞芳的繁荣景象。

现在的大观园的生意兴隆,渐渐把周围的五条街道和东西两个坊的地面都盘下来开成了济南第一百货商场和富华大酒店,在整个北方乃至全国都首屈一指。现在的大观园地区已经拥有店铺约2000家、固定摊贩4500来家,行业共60多种,包括布匹绸缎、洋广杂货、钟表、眼镜、南纸、文具、电器、瓷器、工艺品、书籍、烟酒糖茶、干鲜果、糕点、冷食店、酒吧、咖啡馆、国药、镶牙、台球房、照相馆以及修鞋的、擦皮鞋的、算命的……一时大观园里店铺林立、人头攒动,各种买卖真是“洋洋大观”。

这时候吴宸轩夫妻俩逛进了北厚记,这是一家老酱菜铺子,作为地道山东人的吴宸轩无咸不欢,对老济南的酱菜很是钟爱。这家北厚记将北头的醴泉居“吞并”,北厚记成了前店,醴泉居成了后厂。其实醴泉居才是济南酱菜行业的“老前辈”,它始建于清顺治十七年,吴大官人在清河开厂的时候就曾经从他家订购整季的酱菜给厂里的上上下下。

这“醴泉居”的门市是临街的几间平房,是个穿堂屋,过道在中间,两边是柜台。穿过后门,有一个院子,院子东边墙角上,有处石砌泉池,上有“醴泉”两字。两米见方的池子里养着近1米长的特大鲤鱼,据说寿命很长,鱼鳃上的还有一副耳环,是当年随慈禧到济南避难的隆裕皇后来逛大观园的时候看到这条鲤鱼十分喜庆才命人特地为其订做的,显然把这一怪物当成了神灵。很多人到醴泉来,不一定是为了买酱菜,而是为了看看这条神鱼,而这醴泉居的酱菜一直以鲤鱼作为商标。王子衿很没形象的趴在井口往里探头观瞧,吓得吴宸轩抱着她的芊芊细腰,好像一个要跳井一个死命阻拦的样子,差点没把周围的卫士们给笑抽抽了。

或许是粤菜里喜甜味清淡的习惯,王子衿对这些酱菜到不感冒,不过这家的甜面酱、原汁黄豆酱油、虾油咸菜、黄米清酒、二锅头、五香豆豉、五香豆腐干、豆腐丝等,颇受百姓欢迎。这里用江家池水制作的原汁黄豆酱油也不错,而磨茄、包瓜和水晶甘芦(当地人也称“地环”)被称为“三绝”。

说句题外话,磨茄是济南人的发明,做起来很有些讲究。他们发明了用新砖磨去茄子皮的工艺,于是便有了磨茄之名。铁流(邹容)在济南府已经居住了七八个年头,对济南印象最深的就是大明湖的残荷和北厚记的磨茄。残荷好看,磨茄好吃,这些都写在他的随笔小品里,或许这就是他心目中的济南。

包瓜也是济南酱菜的一大特色。甜瓜去瓤,用瓜皮装入花生米、核桃仁、杏仁、姜丝、葱丝和水晶咸菜等馅料酱渍,口感爽脆,咸甜适宜。

这时候买酱菜,量少者给你用大明湖产的干荷叶包裹,酱菜伴着荷香;量大时则给你用柳条篓子装好,贴上大红纸签儿,用纸绳打个双环莲花扣,提它走在街上,也挺招眼的。

这吴宸轩吴大官人就挑了几样济南特产的日常物件买下来,大包小包的拎在手上陪着满嘴糖葫芦渣子的夫人一起回娘家去“住对月”了。这里其实就三样东西:大明湖的白莲藕、北厚记的酱菜和华光牌肥皂。没有让卫士们帮忙,或许这是吴宸轩和王子衿少有的能体会一般市井小民走亲戚的感受的机会吧!

(本章完)

第二百三十七节 养精蓄锐三两事第一百零一节 奈何齐鲁不识君第一百三十九节 河间秋操比军容第二百八十九节 共和万象千里行第一百六十节 八角台幸会雨帅第十二节 强揽买卖酿冲突第四百二十三节 石原兵败麟蹄城第五百五十六节 黯然收场仓皇望第二百八十一节 威震敌胆战青马第四百六十六节 隐蔽战线的斗争第四百三十三节 穷途末路日本岛第四百三十三节 穷途末路日本岛第三百二十一节 帝国雏形凌霄阁第二百五十四节 武翼出手定中原第五节 买卖不成看风景第五百七十二节 败犬扣门入中华第四百一十二节 铁翼击鲸战扶桑第二百三十四节 中药之殇谁能解第二百八十七节 乔夫发飙要整军第二百三十二节 闲里偷忙来泡妹第五百四十一节 小亚细亚攻略忙第四百二十九节 烈焰升腾的岛国第五百二十三节 英伦争夺陷僵局第五百三十一节 美国宣战入盟军第五百四十九节 晨曦行动在东线第一百二十八节 二下江南为求才第二百二十三节 吾家有妹科技狂第五百六十一节 血肉磨坊山地战第二百五十二节 革命大潮起三镇第二百八十四节 青马覆灭鸟兽散第七十三节 君臣对建军武翼第一百零五节 中流砥柱是度娘第五百零五节 中国的渐进介入第四百一十九节 平壤城头旗变幻第七十四节 俘虏是个大问题第一百五十五节 诱敌深入金州城第四百六十五节 春和景明赶山会第三百五十八节 饮马珠江定两广第一百九十三节 新军战术终大成第四百四十三节 泉城万像开国后第四百四十四节 帝国架构终成型第一百九十节 试看齐鲁新面貌第五十节 伏击战以十破百第三百八十二节 开启新海军时代第五百二十六节 蠢蠢欲动北极熊第一百零三节 诡秘风云兴亚会第四百四十二节 全民公决选帝王第一百一十三节 进京之前先准备第七十节 北地烽烟南国浪第五百七十九节 曾被遗忘的指针第五百零六节 中路突破说阿登第五百八十一节 美利坚的国耻日第一百三十四节 吾之喉舌是铁流第三百九十二节 会前讨论找病根第三百五十六节 攘外安内事从权第四百九十五节 国防体系之大成第四百五十六节 抗震救灾建家园第二节 时间错位难脱身第五百一十八节 以力破巧强攻战第四百七十二节 黑色风暴大萧条第四百二十六节 轮战三韩练兵忙第二百八十八节 共和万岁与万*税第四百五十七节 太初元年的落幕第九节 灵药救命又一村第一百九十七节 停职留岗受排挤第五百一十七节 北极熊半岛之殇第二百一十二节 洪门会友识明堂第五节 买卖不成看风景第五百七十节 菊水特攻血战酣第一百一十一节 救难商会菩萨心武卫右军编制演进(赠阅)第二百零四节 吴乔初逢枭雄会第一百八十九节 大通学堂不速客第四百零二节 世家反扑起萧墙第五百七十六节 穷兵黩武德意志第三百九十四节 产业调整定大计第七十八节 编练新军建军校第一百四十五节 两淮崩坏谁堪用第三百三十五节 远东雄鹰初试翼第四百三十三节 穷途末路日本岛第二百九十六节 微服重游济南府第三百四十节 中国统治着天空第二百五十三节 武昌首义两湖风第五百一十一节 争夺海峡制空权第三百二十四节 欧战爆发卖货忙第一百五十七节 穿插歼敌挡俄军第八十三节 辛丑和谈初启幕第二百二十四节 中华雏鹰练铁翼第四百六十三节 惊天血案的波澜第一百二十九节 说服鹤卿谈合作第二十六节 科学推理辩忠奸第四百五十三节 八方支援汇甘陇第五百四十三节 贯通欧亚大陆桥第二十节 大观园里有乾坤第一百一十四节 武翼新军有新枪第三百节 宋案惊天有黑幕第四百四十八节 燧人后羿大计划第四百六十节 十五年海军假日第三百七十二节 巴黎和会预备会第四百零九节 炮兵集群显神威
第二百三十七节 养精蓄锐三两事第一百零一节 奈何齐鲁不识君第一百三十九节 河间秋操比军容第二百八十九节 共和万象千里行第一百六十节 八角台幸会雨帅第十二节 强揽买卖酿冲突第四百二十三节 石原兵败麟蹄城第五百五十六节 黯然收场仓皇望第二百八十一节 威震敌胆战青马第四百六十六节 隐蔽战线的斗争第四百三十三节 穷途末路日本岛第四百三十三节 穷途末路日本岛第三百二十一节 帝国雏形凌霄阁第二百五十四节 武翼出手定中原第五节 买卖不成看风景第五百七十二节 败犬扣门入中华第四百一十二节 铁翼击鲸战扶桑第二百三十四节 中药之殇谁能解第二百八十七节 乔夫发飙要整军第二百三十二节 闲里偷忙来泡妹第五百四十一节 小亚细亚攻略忙第四百二十九节 烈焰升腾的岛国第五百二十三节 英伦争夺陷僵局第五百三十一节 美国宣战入盟军第五百四十九节 晨曦行动在东线第一百二十八节 二下江南为求才第二百二十三节 吾家有妹科技狂第五百六十一节 血肉磨坊山地战第二百五十二节 革命大潮起三镇第二百八十四节 青马覆灭鸟兽散第七十三节 君臣对建军武翼第一百零五节 中流砥柱是度娘第五百零五节 中国的渐进介入第四百一十九节 平壤城头旗变幻第七十四节 俘虏是个大问题第一百五十五节 诱敌深入金州城第四百六十五节 春和景明赶山会第三百五十八节 饮马珠江定两广第一百九十三节 新军战术终大成第四百四十三节 泉城万像开国后第四百四十四节 帝国架构终成型第一百九十节 试看齐鲁新面貌第五十节 伏击战以十破百第三百八十二节 开启新海军时代第五百二十六节 蠢蠢欲动北极熊第一百零三节 诡秘风云兴亚会第四百四十二节 全民公决选帝王第一百一十三节 进京之前先准备第七十节 北地烽烟南国浪第五百七十九节 曾被遗忘的指针第五百零六节 中路突破说阿登第五百八十一节 美利坚的国耻日第一百三十四节 吾之喉舌是铁流第三百九十二节 会前讨论找病根第三百五十六节 攘外安内事从权第四百九十五节 国防体系之大成第四百五十六节 抗震救灾建家园第二节 时间错位难脱身第五百一十八节 以力破巧强攻战第四百七十二节 黑色风暴大萧条第四百二十六节 轮战三韩练兵忙第二百八十八节 共和万岁与万*税第四百五十七节 太初元年的落幕第九节 灵药救命又一村第一百九十七节 停职留岗受排挤第五百一十七节 北极熊半岛之殇第二百一十二节 洪门会友识明堂第五节 买卖不成看风景第五百七十节 菊水特攻血战酣第一百一十一节 救难商会菩萨心武卫右军编制演进(赠阅)第二百零四节 吴乔初逢枭雄会第一百八十九节 大通学堂不速客第四百零二节 世家反扑起萧墙第五百七十六节 穷兵黩武德意志第三百九十四节 产业调整定大计第七十八节 编练新军建军校第一百四十五节 两淮崩坏谁堪用第三百三十五节 远东雄鹰初试翼第四百三十三节 穷途末路日本岛第二百九十六节 微服重游济南府第三百四十节 中国统治着天空第二百五十三节 武昌首义两湖风第五百一十一节 争夺海峡制空权第三百二十四节 欧战爆发卖货忙第一百五十七节 穿插歼敌挡俄军第八十三节 辛丑和谈初启幕第二百二十四节 中华雏鹰练铁翼第四百六十三节 惊天血案的波澜第一百二十九节 说服鹤卿谈合作第二十六节 科学推理辩忠奸第四百五十三节 八方支援汇甘陇第五百四十三节 贯通欧亚大陆桥第二十节 大观园里有乾坤第一百一十四节 武翼新军有新枪第三百节 宋案惊天有黑幕第四百四十八节 燧人后羿大计划第四百六十节 十五年海军假日第三百七十二节 巴黎和会预备会第四百零九节 炮兵集群显神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