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3章 重提巴士达铁路

第1163章 重提巴士达铁路

对于弗朗茨四世的话,弗里德里希表示道:“东非如今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一亿多国民的共同努力,而这也正说明了德意志民族的韧性,毕竟巴西也是世界上有数的大国,建国历史比我们更早,却只能沦为欧洲经济上的附庸,所以东非发展是多种因素的共同结果,而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总结清楚的……”

遥想当年,黑兴根王室殖民东非的时候,东非草原上的马赛人还在和非洲草原上的动物们进行会战,可以说整个非洲的文明发展的都相当原始。

让土著跳过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工业社会根本是难如登天,而进入农业社会,东非也不过大号版的巴西,所以引入相对文明的移民,才是东非能够快速崛起的关键,这样节省了大量教化时间。

WWW▪ t t k a n▪ ¢ Ο

在闲聊了几句后,弗里德里希还是将话题引入正轨:“大公阁下,不知道你们一行人这次来到东非的目的是什么?毕竟你们三国组团到东非的情况可是很少见。”

何止是少见,这本来就是历史上的第一次,由德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组团到东非展开外交活动,而且这次领队的弗朗茨四世身份也相当高,如今欧洲局势纷乱,主要领导人要坐镇欧洲,所以德国能派出弗朗茨四世一位大公到东非来,足以看出德国的诚意。

弗朗茨四世开门见山的说道:“这次我们三国前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巴格达铁路问题。”

“现在英法等国仗着地理优势,对我们同盟国进行封锁,所以为了战争的胜利,我这次代表三国政府就是希望重启巴格达铁路最后一段,巴士达铁路的建设。”

巴士达是奥斯曼帝国在波斯湾最重要的港口,也是战前德国规划的柏林—巴格达—巴士达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个世纪德国就开始筹划该铁路的建设。

但是因为英国和俄国的干预,最终该铁路只实现了柏林—巴格达段的总体建设。

可以说这条铁路就是德国版的“中欧班列”,毕竟德国政府也不是傻子,早在上个世纪,德国就知道如果得罪英法,英法两国肯定会通过封锁德国的海上贸易路线来对德国进行打击。

而柏林—巴格达—巴士拉铁路就是通过陆地运输,打破英法海上封锁的重要一环,如果在战前德国能打通这条陆地通道,那么毫无疑问,将会对整个欧洲战局造成重大影响。

当然,英国显然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在英国百般阻拦下,德国的2B(柏林,巴士达)铁路计划终究成了断头路,没有实现直达波斯湾的战略目标。

而现在,恶果就展现出来,随着欧洲战场形势日益恶劣,德国越发依赖波斯湾地区的货物运输,但是这条贸易航线却因为巴格达和巴士拉铁路计划的中断,而并非畅通无阻。

弗朗茨四世接着说道:“随着英法两国收紧海运上的封锁,如今贵国和我国之间的贸易终究受到了影响,所以重启巴格达和巴士拉铁路建设,对于我们几个国家都是十分有利的。”

这一点倒是没错,虽然东非凭借实力,硬生生打通了东非和德国,奥匈帝国的海上贸易,但是英法也能通过各种手段进行阻拦。

如果不是东非海军将七成的海上力量投入到大西洋地区,东非货物想直接抵达德国和奥匈帝国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而英法虽然碍于东非的实力,没有切断贸易航线,但是只要将货物运输到同盟国的时间延长一些,也能达到相应的结果。

总的来说,东非对德奥两国做到了仁至义尽,甚至已经狠狠得罪了英法两国。

而这一切的基础都是建立在东非威慑力上的,虽然东非对欧洲贸易被两国阻拦,但是也有限度,毕竟东非同样控制着两国的海外物资运输通道,尤其是英国,在战争期间十分依赖印度输血,而从印度到英国本土,就绕不开东非。

这是一种脆弱的平衡,一但英法在欧洲输急了眼,那肯定要鱼死网破,三国之间的默契也就难以保持,当然,最受伤的肯定是德国。

所以德国现在迫切需要巴士拉段铁路来保证英法封魔之后,本国的贸易通道畅通,而2B铁路就是最重要的一环。

其中,奥匈帝国,奥斯曼都是德国的盟友,而只要巴士达铁路开通,东非的物资就能通过2B铁路向三国稳定供货,这是三国后勤最后退路。

“从巴格达到巴士拉长达数百公里的线路上,依靠人力和骆驼,很难完成大规模的交通运转,现在我们有必要重启这条铁路的建设,这样三国同盟之间的胜算也能大大增加。”一位奥斯曼帝国官员也在这个时候插嘴道。

看来奥斯曼帝国坐不住了,这是打算彻底和德国,奥匈帝国结盟,弗里德里希看着眼前的奥斯曼帝国官员心里盘算到。

目前奥斯曼帝国还是中立国,既然能和弗朗茨四世一起跑到东非,显然是两国已经彻底达成一致。

这也很好理解,如今同盟国在战场上局势可以说一片大好,所以奥斯曼帝国内部已经笃定同盟国将取得最终胜利。

而给奥斯曼帝国下定决心的关键原因也不难猜测,除了德国在战争初期的优良表现以外,奥匈帝国才是真正出人意料。

或者说出乎恩斯特的预料,前世奥匈帝国在一战中可以说十分狼狈,所以一开始恩斯特就并不看好奥匈帝国。

但是,恩斯特没有预想到自己当初埋下的许多暗子,对奥匈帝国造成了巨大影响,如今奥匈帝国和前世奥匈帝国虽然许多问题相似,但绝对不能划等号。

就比如鲁道夫皇储,如今鲁道夫已经彻底从弗朗茨手中接管了了战场指挥权,这在前世是不存在的,而鲁道夫显然比弗朗茨皇帝年轻,对战场的指挥和掌握更加精力充沛。

就拿鼓舞士气来说,鲁道夫皇储亲临前线,这一点老迈的弗朗茨皇帝就很难做到,而且鲁道夫也比弗朗茨更加敢启用奥匈帝国的年轻将领,毕竟任何人年纪大了顾虑也更多。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本时空的奥匈帝国远比前世要强大的多,领土上多出了威尼斯,伦巴第,人口上,恩斯特往奥匈帝国塞了不少移民,算上内雷特瓦地区,这些年东非往奥匈帝国移民了至少六十多万人,而这些人口进入奥匈帝国还会持续增长,就比如内雷特瓦地区的人口就增长了两倍。

奥匈帝国的工业也强过历史同期,这也是因为东非出现,弥补了奥匈帝国在能源,矿产等方面的不足,就比如东非企业对奥匈帝国境内石油产业的开发,亦或者东非本土棉花,橡胶等物资对奥匈帝国的出口。

海军方面,奥匈帝国也有一些进步,毕竟奥匈帝国多出了威尼斯地区的海岸线,即便匈牙利反对帝国海军扩张,奥匈帝国海军也有合理的理由多增加几艘军舰。

总而言之,奥匈帝国算是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加强,这使得奥匈帝国虽然无法展现出德国那样的强悍军事能力,但是战斗力至少发挥出了原本的水平。

而目前奥匈帝国的主要对手只有俄国,在奥匈帝国正常发挥下,两国只能算半斤八两,已经提前在边境地区陷入僵持,这和历史上奥匈帝国被俄国打的溃不成军可不一样。

第621章 欧亚果篮计划第512章 给俄国人提供舞台第1127章 创业团队第536章 间谍第850章 移民第1077章 汽车订单第134章 第一阶段作战任务结束第90章 新行政区划(彩蛋章地图供参考)第156章 焚烧(内容可能引起不适)第617章 行动第1189章 邀请第919章 东非国土面积和行政区第357章 索加第975章 外交风云第799章 威尼斯会议第747章 费特河战役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833章 拖拉机第600章 尝试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伤的世界第639章 不对等交易第1003章 铁路系统调整第1218章 占领扎林盖第584章 黑森铁路设想第906章 东非计划经济委员会第548章 东非历史课第99章 岸防炮第336章 东非菜?第171章 1868年发展情况第773章 消极的英军第313章 盗版“斯图加特”第1009章 新型战列舰第175章 村落选址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559章 诬陷第936章 军售第227章 缺大德的东非人第435章 钢铁和人口第717章 南非版“三国同盟”第57章 探险队第700章 龙骑兵第412章 买造结合第952章 “雄狮”版图第150章 投资和挑拨第774章 搬迁第797章第93章 姆特瓦拉第352章 东印度洋的海上马车夫第338章 幕后黑手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374章 热闹的南非第738章 双方谋划斐迪南大公第12章 战场间隙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357章 索加第837章 台风第981章 捷径第823章 西海岸开发第1153章 雷霆手段第321章 基图伊煤矿第1199章 讨论第771章 安哥拉遗产继承(续)第815章 马达加斯加岛军事管控区第871章 “莱茵”市第886章 落后产业转移第548章 东非历史课第1208章 黑奴的归途第824章 机械化和开荒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1099章 钢铁第829章 逮着一只羊薅第639章 不对等交易第1232章 仇恨的种子第99章 岸防炮第986章 农民进城第1042章 工业反哺农业第918章 《东,法领土确认协议》第800章 威尼斯变化第663章 混乱西非第526章 文明灯塔第803章 威胁第1132章 皇室商讨第834章 1890年各国铁路情况第1169章 战场问询第1161章 带毒的诱饵第1086章 以法国为底线第1060章 积极外交政策第817章 东非粮仓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816章 1890年农业发展报告第470章 奥兰治投英第842章 优势互补第383章 引入第361章 k001第1009章 新型战列舰第435章 钢铁和人口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1156章 软刀子第692章 差距悬殊
第621章 欧亚果篮计划第512章 给俄国人提供舞台第1127章 创业团队第536章 间谍第850章 移民第1077章 汽车订单第134章 第一阶段作战任务结束第90章 新行政区划(彩蛋章地图供参考)第156章 焚烧(内容可能引起不适)第617章 行动第1189章 邀请第919章 东非国土面积和行政区第357章 索加第975章 外交风云第799章 威尼斯会议第747章 费特河战役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833章 拖拉机第600章 尝试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伤的世界第639章 不对等交易第1003章 铁路系统调整第1218章 占领扎林盖第584章 黑森铁路设想第906章 东非计划经济委员会第548章 东非历史课第99章 岸防炮第336章 东非菜?第171章 1868年发展情况第773章 消极的英军第313章 盗版“斯图加特”第1009章 新型战列舰第175章 村落选址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559章 诬陷第936章 军售第227章 缺大德的东非人第435章 钢铁和人口第717章 南非版“三国同盟”第57章 探险队第700章 龙骑兵第412章 买造结合第952章 “雄狮”版图第150章 投资和挑拨第774章 搬迁第797章第93章 姆特瓦拉第352章 东印度洋的海上马车夫第338章 幕后黑手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374章 热闹的南非第738章 双方谋划斐迪南大公第12章 战场间隙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357章 索加第837章 台风第981章 捷径第823章 西海岸开发第1153章 雷霆手段第321章 基图伊煤矿第1199章 讨论第771章 安哥拉遗产继承(续)第815章 马达加斯加岛军事管控区第871章 “莱茵”市第886章 落后产业转移第548章 东非历史课第1208章 黑奴的归途第824章 机械化和开荒第907章 三通政策第1099章 钢铁第829章 逮着一只羊薅第639章 不对等交易第1232章 仇恨的种子第99章 岸防炮第986章 农民进城第1042章 工业反哺农业第918章 《东,法领土确认协议》第800章 威尼斯变化第663章 混乱西非第526章 文明灯塔第803章 威胁第1132章 皇室商讨第834章 1890年各国铁路情况第1169章 战场问询第1161章 带毒的诱饵第1086章 以法国为底线第1060章 积极外交政策第817章 东非粮仓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816章 1890年农业发展报告第470章 奥兰治投英第842章 优势互补第383章 引入第361章 k001第1009章 新型战列舰第435章 钢铁和人口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1156章 软刀子第692章 差距悬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