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出口

第882章 出口

1894年3月2日。

基苏木市。

“今天总共清点了十四辆汽车,还有大量货物,主要以工业产品为主,这批货将全部发往季马市,然后出口给阿比西尼亚帝国。”

在基苏木火车站,从蒙巴萨汽车制造厂建造的崭新汽车,在昨天抵达基苏木市,蒙巴萨是北方工业带当前唯一具有整车制造能力的城市。

而基苏木和内罗毕等北方工业带城市,则只负责生产部分汽车零件,随后通过铁路运往蒙巴萨,再进行武装。

东非目前汽车产业形成了五个中心,分别是蒙巴萨,达累斯萨拉姆,姆贝亚,哈拉雷,布拉瓦约,除此外在上次恩斯特考察完后立项的新法兰克福市汽车产业,未来可能成为东非汽车生产第六城。

除此外上下游产业城市总共涉及七十八座东非城市和地区,以便于催化国内大市场的统一,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东非汽车产业实力。

在几座汽车生产基地中,东非内陆地区的汽车产业生产能力显著强于沿海地区,并且优先满足内陆地区建设发展需求。

这就是将高端产业布局内陆地区的一个好处,就算技术和管理模式外溢,也会优先向东非外围区域扩散,等到传导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时,东非内陆已经又完成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技术升级。

当然,沿海地带的蒙巴萨和达累斯萨拉姆凭借综合实力,当前发展不错,但未来随着竞争者增加,其优势会进一步缩小,就比如新汉堡港,贝拉港,卡宾达港,罗安达港,本格拉以及附近的洛比托港等,增速都排在达累斯萨拉姆和蒙巴萨之前。

随着东非对莫桑比克和安哥拉的征服,蒙巴萨和达累斯萨拉姆市对东非沿海外贸的垄断形式,未来将会被分流,形成一点多面的东非经济格局。

所谓一点多面,即东非中部为中心,辐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目前除了英国开普敦殖民地以外,东非在东,西,北三个方向全面发力。

北部虽然是大陆,但是也已经设立多个内陆口岸,其中同阿比西尼亚帝国交界处的季马市就是佼佼者。

除此外还有杰济拉市,德雷达瓦镇,萨尔市分别对接埃及,红海沿岸,锡格马林根殖民地。

不过埃及是英国殖民地,德雷达瓦镇北面红海沿岸经济偏弱,锡格马林根也正在开发中,暂时无法和历史悠久的阿比西尼亚帝国大市场竞争。

所以阿比西尼亚帝国是东非经济圈中重要的一环,在过去三十年时间,两国经济贸易持续走强,尤其是在阿比西尼亚帝国同埃及,意大利关系恶劣之后,没有出海口的阿比西尼亚帝国只能彻底倒向东非。

当前,阿比西尼亚帝国的军工产品,工业产品,高奢产品基本都是东非货,成为东非产品倾销地,东非也成为阿比西尼亚帝国第一大贸易国。

而这趟从基苏木开往季马市的火车上,就是今天东非销往阿比西尼亚帝国的工业产品,东非和阿比西尼亚帝国的贸易日益繁荣,也带动了图尔卡纳铁路周边城市的发展。

早在数年前,随着图尔卡纳铁路建设完成,其起点位于基苏木市,经过图尔卡纳省腹地,图尔卡纳湖西岸,然后经过埃塞俄比亚高原南部进入东阿边境的季马市,再从季马市进入阿比西尼亚国内。

“算上今天这批汽车,阿比西尼亚帝国今年从我国进口的汽车恐怕已经突破五十辆了,现在才三月份,看来很有可能超过去年一百六十七辆。”铁路员工阿尔韦德说道。

“这说明阿比西尼亚帝国经济体量大,即便穷,但是上层社会的消费能力强,而且阿比西尼亚帝国资源也丰富,现在铁路上每天都有从阿比西尼亚帝国进口的农业产品和矿产,这些农产品和矿产出口为阿比西尼亚帝国创造了巨大价值,所以阿比西尼亚的权贵才能这么奢侈。”工友安德鲁回复道。

可以说阿比西尼亚帝国的农业和矿产资源,极大部分都便宜了东非,尤其是北方工业带和图尔卡纳省。

虽然前些年因为和意大利的战争,导致国土进一步缩水,但是阿比西尼亚帝国依旧是仅次于埃及的东北非大国。

国土依旧维持在三十多万平方公里以上,且大部分是前世核心区域,除了东北部丧失了传统核心国土以外,其他地区大多是适宜农耕的地区,且资源物产丰富。

意大利红海殖民地则是在厄立特里亚的基础上扩增了德赛以东的阿比西尼亚帝国领土,大部分为沙漠和高原平原过渡带。

东非虽然侵吞了前世埃塞俄比亚不少领土,但以南部山地(东非裂谷带)和欧加登的干旱区域为主。

所以阿比西尼亚帝国的整体体量依旧十分可观,高原地区本来就易守难攻,这是意大利无法吞并阿比西尼亚帝国的根本原因。

当然,意大利以后也没有这个机会了,本质上现在的意大利和前世不一样,只能算欧洲一个中小国家,现在又有东非平衡区域稳定,意大利侵吞阿比西尼亚帝国的机会已经不复存在。

而且丧失东北部国土后,彻底断了阿比西尼亚帝国夺回红海出海口的想法,使其彻底成为内陆国家,只能同南部的东非展开经济活动。

当然,阿比西尼亚帝国在两国经济中,也不算完全吃亏的一方,作为东北非地区的重要十字路口,阿比西尼亚帝国近几年同埃及关系恢复,间接打通了埃及同东非之间的贸易联系。

而埃及同阿比西尼亚帝国关系恢复,归根结底是因为意大利的搅局,从而使得原本两国争议领土问题不复存在。

阿比西尼亚帝国在改善周边国家关系后,这些年经济发展整体平稳,搞起了“二道贩子”的生意,将东非的商品向北非地区输送。

有铁路的加持,运输成本并不比海运高太多,尤其是埃及内陆交通较差的苏丹地区。

整体上,阿比西尼亚帝国已经彻底并入东非经济圈,而东非同阿比西尼亚帝国的贸易虽然有经济殖民的嫌疑,但是符合阿比西尼亚帝国需要。

首先就是在经过多年动荡,以及殖民者入侵之后,阿比西尼亚帝国政府依赖东非的军火来维持社会稳定和国家领土主权完整。

其次,东非在同阿比西尼亚帝国贸易中,采取的手段并不强烈,同现在美国一样,以隐性的经济殖民为主,而非直接掠夺和侵略。

虽然东非侵吞了不少前世埃塞俄比亚领土,但阿比西尼亚帝国不等同于埃塞诶比亚,这些土地本来就并不属于阿比西尼亚帝国,顶多属于其附属甚至敌对势力范围。

前世阿比西尼亚帝国是在学习西方强大之后才通过武力征服南方区域,并最终形成埃塞俄比亚。

第647章 准备第179章 总部第142章 三区一改第546章 许可第485章 战争推演第955章 莱茵宫地铁站第1188章 废物利用第876章 白面阎罗第156章 焚烧(内容可能引起不适)第375章 第一镇市的安全形势第383章 引入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务局第853章 秘密进入第165章 拉斯坎坡里贸易市场的发展第1351章 士兵的“奋斗”第766章 集结第1353章 博尔纳局长第1223章 “疗养”第843章 《黑(东),德经济合作开发协议》第29章 艰苦行军第126章 边境巡逻队第959章 南美国家关系第524章 幸福第570章 投降!第573章 海陆之争第779章 登陆成功第1159章 交易和威胁第515章 狗咬狗第188章 维斯特宫第1201章 经济体制优势第863章 三纵三横第166章 招聘广告第69章 黑兴根王室领地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1035章 二五计划第766章 集结第565章 海军合作第1203章 车展第879章 军方的重视第1190章 南方国家盛会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购物第1271章 燎原之火第1189章 邀请第172章 扩张和移民问题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883章 全面东非化第991章 抵达第26章 远道而来的人们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917章 东,法边境冲突第1150章 罗德斯公司第1063章 推力第36章 滨海区第883章 全面东非化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813章 马达加斯加岛第829章 逮着一只羊薅第505章 提速第1315章 交接第779章 登陆成功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1146章 趁虚而入第985章 第一大路桥第1350章 达成一致第565章 海军合作第266章 罗马二次光复第361章 k001第906章 东非计划经济委员会第1362章 医疗产业第1333章 1919年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笔第1316章 对话第1286章 心生傲慢第879章 军方的重视第244章 转败为“胜”第387章 初交手第232章 裁区设省第1223章 “疗养”第544章 奎河拱水坝第779章 登陆成功第706章 东阿外交关系升级第265章 战前准备第1315章 交接第450章 人口危机第1259章 同意第438章 倒计时第54章 美泉宫谈话第810章 海岸线第323章 恩德贝莱大起义第1141章 学习第987章 经济危机和一五计划第798章 东非气象局第549章 自行车产业第621章 欧亚果篮计划第608章 会面第409章 比属刚果第483章 新民族第328章 境外势力第494章 假情报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
第647章 准备第179章 总部第142章 三区一改第546章 许可第485章 战争推演第955章 莱茵宫地铁站第1188章 废物利用第876章 白面阎罗第156章 焚烧(内容可能引起不适)第375章 第一镇市的安全形势第383章 引入第540章 文化宗教事务局第853章 秘密进入第165章 拉斯坎坡里贸易市场的发展第1351章 士兵的“奋斗”第766章 集结第1353章 博尔纳局长第1223章 “疗养”第843章 《黑(东),德经济合作开发协议》第29章 艰苦行军第126章 边境巡逻队第959章 南美国家关系第524章 幸福第570章 投降!第573章 海陆之争第779章 登陆成功第1159章 交易和威胁第515章 狗咬狗第188章 维斯特宫第1201章 经济体制优势第863章 三纵三横第166章 招聘广告第69章 黑兴根王室领地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1035章 二五计划第766章 集结第565章 海军合作第1203章 车展第879章 军方的重视第1190章 南方国家盛会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购物第1271章 燎原之火第1189章 邀请第172章 扩张和移民问题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883章 全面东非化第991章 抵达第26章 远道而来的人们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917章 东,法边境冲突第1150章 罗德斯公司第1063章 推力第36章 滨海区第883章 全面东非化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813章 马达加斯加岛第829章 逮着一只羊薅第505章 提速第1315章 交接第779章 登陆成功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1146章 趁虚而入第985章 第一大路桥第1350章 达成一致第565章 海军合作第266章 罗马二次光复第361章 k001第906章 东非计划经济委员会第1362章 医疗产业第1333章 1919年第927章 高等教育大手笔第1316章 对话第1286章 心生傲慢第879章 军方的重视第244章 转败为“胜”第387章 初交手第232章 裁区设省第1223章 “疗养”第544章 奎河拱水坝第779章 登陆成功第706章 东阿外交关系升级第265章 战前准备第1315章 交接第450章 人口危机第1259章 同意第438章 倒计时第54章 美泉宫谈话第810章 海岸线第323章 恩德贝莱大起义第1141章 学习第987章 经济危机和一五计划第798章 东非气象局第549章 自行车产业第621章 欧亚果篮计划第608章 会面第409章 比属刚果第483章 新民族第328章 境外势力第494章 假情报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