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全面东非化

第883章 全面东非化

所以早期阿比西尼亚帝国对东非的感观,无非是恐惧和不爽居多,大家没有根本性利益冲突,毕竟当时阿比西尼亚帝国在经过英国远征后四分五裂,对西方人有着强烈的恐惧。

同时,东非趁着阿比西尼亚动荡时期,将其南部广大区域纳入版图,作为当地千年霸主的阿比西尼亚人心里有些不平衡也是应该的。

但是阿比西尼亚帝国对东非的行为完全无法指责的,毕竟阿比西尼亚帝国只是区域霸主,对南部土地并没有直接的法理归属权,所以埃塞俄比亚南部被东非并入,阿比西尼亚帝国只能恨自己没用。

而且在意大利这个域外势力进入东北非地区,以及宿敌埃及的衬托下,东非在阿比西尼亚帝国看来简直是人世间“伟,光,正”的化身,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国家,在两国签署边境划定协议后更是如此。

……

巴赫达尔市。

位于阿比西尼亚帝国塔纳湖南部,阿比西尼亚帝国中央省内,自从约翰尼斯四世迁都于此后,迅速成为帝国新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阿比西尼亚帝国中央省即原阿姆哈拉州,而之所以会出现中央省这个行政区划,则是阿比西尼亚帝国“东非化”的体现。

没错,这个所谓中央省,就是仿照东非首都所在的中央省所设立的,这体现着东非在阿比西尼亚帝国强大的影响力。

19世纪是落后国家向西方世界学习的时代,而阿比西尼亚帝国的学习模板就是东非。

而今东非在阿比西尼亚帝国眼中,就是“强大,富强,文明”的代名词,毕竟近代阿比西尼亚帝国的悲剧完全由英国远征阿比西尼亚帝国开始,而在1890年,东非击败强大的英国之后,对阿比西尼亚帝国的震撼可想而知。

加上东非就在阿比西尼亚旁边,两国都是高原为主国家,气候条件相似,两国关系,阿比西尼亚帝国外围政治环境等等原因,东非就成为了阿比西尼亚首要学习对象。

当然,同为君主制国家这一点也十分重要,如果是美国或者法国那样的共和政体,那阿比西尼亚帝国皇室恐怕就睡不着觉了。

巴赫达尔作为一座新城市,处处显示着东非风格,是约翰尼斯四世迁都后,专门邀请东非设计师建造,而模板就是东非的姆万扎市。

巴赫达尔位于阿比西尼亚第一大湖泊,塔纳湖湖畔,这一点姆万扎市一样,所以东非人直接照抄姆万扎市的设计,复刻了巴赫达尔。

所以在巴赫达尔处处可见东非的痕迹,甚至连公共厕所,垃圾桶等基础设施在市区内都随处可见。

当然,最显眼的还是偶尔在路上驶过的从东非进口的汽车,让巴赫达尔根本不像一座传统非洲国家的城市,反而是一座欧洲或者东非小城。

当然,巴赫达尔作为阿比西尼亚帝国的首都,上限并不算高,毕竟阿比西尼亚帝国整体比较贫困,所以虽然照着姆万扎市设计,但是城市规模还远达不到姆万扎市的标准,所以妥协方案比较多。

就比如东非那种豪气的道路建设方案,在巴赫达尔就大幅缩水,不过同欧洲相比,巴赫达尔的道路依旧显得宽敞整洁,同时注重道路两边的绿化。

值得一提的是,巴赫达尔皇宫,也基本上复刻了东非斯维特宫,并且整体上丝毫看不出差别。

斯维特宫在世界王宫中本身就规模偏小,毕竟恩斯特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把东非首都一直放在第一镇市,所以为了减少“浪费”,斯维特宫的规模只有欧洲一些中小型国家大小。

这也是阿比西尼亚帝国能轻易营建巴赫达尔皇宫的原因,不过皇宫虽然规模小了一点,对于阿比西尼亚帝国而言依旧是极为“雄宏壮观”的建筑。

并且,自来水,电话,电报,照明设备的普及,让这座宫殿的体验感极强,富有现代化气息,毫无疑问这些产品都是来自东非的工厂。

除了皇宫以外,巴赫达尔市的建筑形式全部仿照东非形式,如果不是阿比西尼亚人和印度那样偏深色的皮肤在这里完全看不出这里和东非有什么不同。

在巴赫达尔东南部,正在建设阿比西尼亚帝国第一条铁路,这条铁路对阿比西尼亚帝国和东非都极为重要。

该铁路从东非季马市西北部的阿加罗,直达阿比西尼亚帝国首都巴赫达尔,因此被东非铁路设计人员称为阿加罗—巴赫达尔铁路,简称阿巴铁路,当然,这是东非对该铁路的称呼。

阿比西尼亚帝国对该铁路的称呼则是“中央铁路”,在东部领土丧失后,阿比西尼亚帝国国土中心向西偏移,阿巴铁路确实位于国土中心位置,所以这样称呼没有问题,不过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显然还是受到东非国内铁路大动脉“中央铁路”的影响。

作为阿比西尼亚帝国第一条铁路,其被约翰尼斯四世称为“阿比西尼亚帝国现代化第一步”的象征。

而对东非而言,这条铁路是国外第一个完全由东非承建,且按照东非标准施工的铁路,该铁路和东非国内标准完全相同,除了枕木,渣石等就地取材以外的全部设施都由东非国内出口。

当然,阿比西尼亚帝国出于国防安全考虑,该铁路并未和东非的图尔卡纳铁路直接连接,所以从阿加罗到季马市三十多公里没有铁路线连接。

当然,东非也没有侵吞阿比西尼亚帝国的想法,毕竟这是东非周边唯二人口过千万的国家之一(另一个是埃及),所以东非不可能对阿比西尼亚国土感兴趣。

而阿比西尼亚帝国采取东非标准铁路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埃及和意大利都是英国标准,所以他们也有类似沙俄的考虑。

至于东非,虽然也是提防的对象,但是当“敌人”过于强大的时候,这都不是问题,东非可不是意大利这种小国能碰瓷的,即便不依靠铁路也能轻松将阿比西尼亚帝国灭国,也正是清晰知道这一点,所以阿比西尼亚帝国当局对东非完全采取“逆来顺受”的态度。

除了建筑,基础设施,城市规划等等方面,阿比西尼亚帝国全面学习东非以外,东非的政治制度也是阿比西尼亚帝国学习的重点。

尤其是约翰尼斯四世对于东非的中央集权非常羡慕,在前几年阿比西尼亚帝国饱受军阀割据之苦。

所以约翰尼斯四世上位之后,一直忙于集中中央政府权力,尤其是其基本盘格雷提地区被意大利直接威胁后,被迫迁都巴赫达尔。

所以约翰尼斯四世迁都后,全面加强巴赫达尔在本国内的地位,包括阿巴铁路修建也是为了拉拢和制衡靠近东非的部族势力,防止他们彻底倒向东非。

东非在阿比西尼亚帝国南部影响力巨大,所以防止南方势力分裂是约翰尼斯四世重要工作之一,这也和他出身于北方传统门阀有关。

在以前阿比西尼亚帝国的核心是北部,但在同意大利战争之后,北方势力遭到严重削弱,如今北部更是直接成为边境,这才是巴赫达尔这座原本毫无存在感地区成为新首都的重要原因之一,顺带着北部门阀势力以及约翰尼斯四世将北部的资源向巴赫达尔集中。

第227章 缺大德的东非人第1360章 防疫和经济并重第857章 一分为二第392章 战略安全第1282章 学习营第736章 第九旅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达瓦市想法第843章 《黑(东),德经济合作开发协议》第1273章 尼古拉二世下台第108章 历史课第1305章 封赏第267章 各自战场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1000章 两条腿走路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778章 跨海作战第78章 奥匈帝国第519章 百万黑奴第676章 摩托第1296章 接见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伤的世界第480章 英法合谋第563章 热心肠第29章 艰苦行军第1114章 抉择第713章 不畏战第376章 作战会议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961章 危与机第1271章 燎原之火第1007章 准备插手第903章 莱茵宫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厂第944章 赛尔号起飞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1295章 巴拉诺夫大使第859章 登陆,被俘,遣返第740章 古战法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299章 预判第245章 我的总督舅舅第250章 敌在巴黎第712章 铁路所见第339章 加大投资第982章 达累斯萨拉姆城市圈第1015章 市场第688章 巡逻兵第844章 鲁道夫第536章 间谍第158章 闭塞的东非第355章 安卡村第571章 封锁宫古海峡第1180章 东华商业联盟第542章 生个舰队第323章 恩德贝莱大起义第56章 平衡第1053章 波斯湾第417章 炊事车第813章 马达加斯加岛第1058章 英国关注第1115章 农村大发展第628章 引入外资第376章 作战会议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881章 经济作物机械化的可行性第254章 不欢而散第271章 新海军基地选址第754章 东非海军困境第1055章 东非向北第904章 卡宾达第1330章 选定地点第872章 棉花扩产第32章 霍亨索伦城堡第809章 事后第1000章 两条腿走路第816章 1890年农业发展报告第594章 矛盾第700章 龙骑兵第670章 人口流动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147章 橡胶种植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1252章 军事安排第288章 内罗毕新市民第738章 双方谋划第1031章 军火贸易第893章 天然气产业起步第877章 合作办学第605章 奥兰治人起义第44章 新欧陆局势第878章 无线电第889章 远东战火第925章 造船业第1330章 选定地点第428章 谈论第230章第872章 棉花扩产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478章 马普托的情报
第227章 缺大德的东非人第1360章 防疫和经济并重第857章 一分为二第392章 战略安全第1282章 学习营第736章 第九旅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达瓦市想法第843章 《黑(东),德经济合作开发协议》第1273章 尼古拉二世下台第108章 历史课第1305章 封赏第267章 各自战场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1000章 两条腿走路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778章 跨海作战第78章 奥匈帝国第519章 百万黑奴第676章 摩托第1296章 接见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伤的世界第480章 英法合谋第563章 热心肠第29章 艰苦行军第1114章 抉择第713章 不畏战第376章 作战会议第155章 沙俄移民的特殊待遇第961章 危与机第1271章 燎原之火第1007章 准备插手第903章 莱茵宫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厂第944章 赛尔号起飞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1295章 巴拉诺夫大使第859章 登陆,被俘,遣返第740章 古战法第102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299章 预判第245章 我的总督舅舅第250章 敌在巴黎第712章 铁路所见第339章 加大投资第982章 达累斯萨拉姆城市圈第1015章 市场第688章 巡逻兵第844章 鲁道夫第536章 间谍第158章 闭塞的东非第355章 安卡村第571章 封锁宫古海峡第1180章 东华商业联盟第542章 生个舰队第323章 恩德贝莱大起义第56章 平衡第1053章 波斯湾第417章 炊事车第813章 马达加斯加岛第1058章 英国关注第1115章 农村大发展第628章 引入外资第376章 作战会议第391章 羊入虎口第881章 经济作物机械化的可行性第254章 不欢而散第271章 新海军基地选址第754章 东非海军困境第1055章 东非向北第904章 卡宾达第1330章 选定地点第872章 棉花扩产第32章 霍亨索伦城堡第809章 事后第1000章 两条腿走路第816章 1890年农业发展报告第594章 矛盾第700章 龙骑兵第670章 人口流动第1001章 王子婚事第147章 橡胶种植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1252章 军事安排第288章 内罗毕新市民第738章 双方谋划第1031章 军火贸易第893章 天然气产业起步第877章 合作办学第605章 奥兰治人起义第44章 新欧陆局势第878章 无线电第889章 远东战火第925章 造船业第1330章 选定地点第428章 谈论第230章第872章 棉花扩产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478章 马普托的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