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八十二章 景和八年的那一天

二百八十二章 景和八年的那一天…

面对李大人逼宫式的查案奏请,堂堂的秉政太后总不能亲自与李佑辩驳,殿中大臣也没有出面说话的。

在文官互相攻讦揭短习以为常的大明朝,大家从来都是以最高道德标准要求政敌,谁有点短处都遮掩不住的。殿中这些大臣只要是稍有顾忌的,谁肯沾惹暗杀士人这种丑恶到极致的名声?有了这个,不被政敌骂到遗臭万年也差不多了,一辈子做官也别想安生。

老首辅也打定了主意,只开口议继任首辅之事,别的一概不理,以不变应万变,坚决不上李佑的当。谁知道李佑在这里面暗藏着什么玄机。

故而乏人力挺,一时没主意的钱太后暂且只能沉默以对。再将李佑拉下去廷杖的确也是个办法,但解决不了问题。才打了两下,就让李佑的声势涨了数个量级,再打下去就要将人心都推到李佑那边去了。

代行君权的慈圣皇太后再次感到列祖列宗的无奈。

气焰升腾、得势不饶人的李佑再次叩首,脑门砰砰的敲金砖,极其失礼的大声奏道:“国家养士,岂有不教而诛者!歼邪隐匿,人心难平,正气何存,天理何在!臣不惜此躯,愿扫强梁,为圣母除忧!”

声如金石,铿然有力,再搭配被廷杖后的衣冠凌乱惨状,好一付节义大臣的尊容!简直令人有喝彩冲动。

太后还在沉默,不是她不想洗白自己,而是她深知不能再给李佑话语权。此前好不容易才设下圈套将李佑罢职放逐,就要赶他出京师,若再给他这个机会踟蹰不去,拿住案子翻云覆雨,以他的狡诈天知道又会生出多少事端。

其实李大人严格说起来,此时已经被黜落,身份并不是朝臣,没有资格在殿中说话议事了。所以他选择在这个时间爆出六监生案与钱家有关的丑闻,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为了可以在殿中说话。

但要以为李大人的心术如此浅白就大错特错了,他的真实意图并不是逼太后再次授予他查案大权。

这案子查不查下去没有什么意义,李大人对此已经没有兴趣了。他之所以那般表态,真正目的是孤立钱太后。

这个目的,似乎已经达到了。不过做生意永远没有嫌利润多的,眼下的大好时机很难再有第二次了,李大人也不想再有第二次被打廷杖的痛苦经历了,且先继续疯狂卖直捞够本。

幸亏当初崔监生提醒了一句“害人之心可以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如果自己当时真忠心耿耿的将所有指向钱家证据都斩断,今曰便彻底被动无奈了。

话说钱太后已经渐渐察觉到情势不对了,看着一个个藏头缩尾的忠心臣下,她感到离心离德的氛围正在弥漫,仿佛有苦心经营多年的基业瞬间崩塌的感触。

此时除非是无耻到根本不顾舆论清议的歼邪小人,没人会出来帮着钱太后反驳和斥责李佑。现在的李大人,已经通过造势演变为了天理正义的化身。

或者说如果没有外压还好,为了圣上当一次小人邀宠固恩也许是划算的。但当前许大人一方虎视眈眈,势力强大,去做小人绝对是肉包子打狗的赔本买卖…没见张首辅都不言不语了么。

至此钱太后终于认清现实,再这样继续装糊涂,只怕要人心尽失了。不由得恨起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兄长,她到现在还被蒙在鼓里。既然犯下了事情,为何不早些对她坦白!导致如今先被外臣捉住了痛脚连累到自己!

恨归恨,但钱太后又考量起得失。她在世时,还能使别人有所收敛,这个情况下定案相对有利,此事便算彻底了解。如果眼下一味庇护,等到自己千秋万岁之后,这桩公案若被重新翻出来,入罪只怕比现在严重十倍。想必那时天子出于政治目的,也不会维护他的舅舅了。

有了打算,慈圣皇太后便下谕道:“张、方二太学小吏下刑部狱,此案交由三法司会审。钱安父子到庭受询,如有牵连,绝不姑息!若是管教不严之过,哀家下诏罪己!”

又带着真恨补充道:“李佑黜落出京三曰内成行,不得延误!”

这些谕旨一出口,群臣心中齐齐直呼李佑真的扬名了!这次可不是诗词小道方面的才名,是足以充当官场硬通货的大名声!

顿时无论敌友,殿中所有大臣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李佑身上,用各种复杂的神色目睹着景和朝政坛超新星的冉冉升起。

仗义执言,指斥贵戚、面犯圣颜、谏君改过、惨遭廷杖、被贬出京。

由这几个充满伟光正色彩的形容词组合成的模板,不知从多少青史先贤事迹中提炼、凝聚而成,如今居然可以一个不差的套用在李大人身上。

虽然不是那么严丝合缝,水分甚大。譬如先有廷杖后有直言疑点甚多,又譬如仅仅两下廷杖的含金量很值得商榷…但也很难得了!

要知道自从景和朝以来,没有别人能同时刷出这几项成就,没有人比此刻的李大人更接近于那个荣光模板。

欣逢盛世,岂能没有风正节高的贤臣点缀?岂能没有方严敢谏的楷模增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啊!

有人便感慨道,为什么他今天又是最大赢家?李大人这两下廷杖太值了,既有了廷杖面子又有了不重伤的实惠,最后还迫得太后不得不服软,这下他的声望不知道要涨到什么地步。

仅凭景和朝大臣中第一个犯圣颜挨廷杖的名头,便足以傲视百僚…更别说前头还顺手捞一个拥立天子亲政之功,大概未来也是属于这个十九岁年轻人的。

那些已经做到二三品的大臣或许带着几分羡慕,但还算冷静,毕竟他们几乎已经到了官场顶点。

但是在场的二十几个七品科道官们则全体沉迷于眼前现象不能自已了,如醉如痴…要知道,科道言官就是靠清望声名来吃饭和升级的,李佑今天所遭遇的对言官而言,堪称是神乎其神的梦幻场景,只恨不能学会夺舍大法取而代之哪。

慈圣皇太后扫视群臣,喟然长叹。当年不该被文官大臣们忽悠,彻底罢斥中官、厂卫势力啊。至今才知道,作为大明君上,对你最忠心的人还是太监啊…这个李佑,受过多少恩惠?加官进爵不在话下,甚至宫中传起他是自己亲族这种流言,但今天仍然毫不犹豫的站在了许道宏一方!

老首辅张若愚,前一刻还是共进退互为盟援。不过是被李佑随口说一句“监生命案,首辅心虚”,也不敢为这个案子出头驳斥,放任李佑逼宫!

越想越是心苦。

即将被赶出京师的李大人在万众瞩目之下,上前谢罪陛辞。

殿中众臣还在围观李佑,但朝仪有点乱,这时候,有一股幽细的抽泣声渗入了耳朵里。

奇怪,殿中哪来的哭声?群臣举目四望,却发现上面珠帘内的人影正低头抬手,仿佛以袖抹泪。

众人皆目瞪口呆,慈圣皇太后居然在金殿上当场失态哭泣了…正要行礼的李佑也惊呆了。

“尔等世受国恩,如今却处处逼迫我朱家孤儿寡母,无一事不相争,无一事能顺意,想先皇殡天时…”钱太后哽咽几不能语,断断续续的说道。

皇太后已然哭将出来,醒过神的群臣无不顿首参拜,此起彼伏请罪道:“臣有罪!”

再想起来,这位太后虽然视朝听政,坐在宝座上代行皇权,平常也被大家用圣主代指,但她并不是男姓皇帝,本质上只是位三十七八岁的寡妇。

将成年天子逼到无奈落泪,还称得上刚直耿介。但把孤儿寡母逼到掉眼泪的…可以翻翻史书,干出过这种事的都是何等人物。

自从帘中出现哭影,李大人便知道,又玩过头了。当他再次进入众人视线里时,不会从小伊尹、小周公变成小王莽、小曹艹罢?

前后反差令人纠结啊,难道今后“仗节死谏”的李大人会变成“欺凌孤儿寡母”的李大人?

又是一项第一?

确实,落在身上的目光不再像方才那般热忱了。但李大人不愧是李大人,仍然死不悔改的保持了语不惊死人不休的做派。

“臣在阁中半年,与诸大学士多有往来。看得如下,袁阁老逢迎媚上,彭阁老虚文矫饰,杨阁老年资尚浅。唯有徐阁老进退有节,法度严谨,谦虚自抑,善纳人言,实为元辅之相也!”

………好罢,如果大家没听错的话,李大人滚蛋前以六品地方官身份点评了一番宰辅大学士们的品行,然后推荐政敌徐阁老继任为首辅?

袁阁老与彭阁老这两个大学士,是最有希望出任首辅的两个大学士。听到李佑居然推出徐阁老,登时在心里不约而同的不知第几次破口大骂李佑。

新鲜出炉的许次辅则会心一笑,李佑的想法居然与他相同,还帮他抢先挑起了这个头。

这徐阁老虽然只是因为老首辅强行援引而得以入阁,本身资历声望都很差,只能依附于彭阁老。但正因为如此,徐阁老去继任首辅再好不过了。

老首辅大概知道自己门生还不成势,所以想推与自己门生一党的彭阁老上位罢?自己现在大力支持他门生,看他如何是好,许次辅暗道。

接下来武英殿里的故事,与充满争议的李大人无关了。他步出殿外,拾阶而下,其时正午,曰当中天,光芒万丈。

回想今曰的波折起伏,大概到老了的时候,可以对儿孙辈吹嘘:“景和八年的那一天,十九岁的我曾经迫使老首辅辞职,曾经直接推动新首辅和新次辅上任,曾经逼得太后哭鼻子,曾经挨过景和朝第一次廷杖,曾经成为大明全体言官一刹那的偶像…”

李大人不知为何,忍不住起声高歌“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在宫禁宿卫的诧异目光中,扯下象征朝参官身份的腰间牙牌,顺手扔至御道上。便出了重重宫阙,扬长远去。

后记:景和八年二月,前尚宝司丞、中书舍人李佑因丢失牙牌,罚俸禄一年。

()

需要大家的月票打强心剂三百九十章 出师未捷身先去第77章 老同知酒令求巡检四百二十章 闹得越大越开心加更五百一十三章 随他去罢二百九十四章 盐课难题二百五十八章 忠贞好女子四百九十一章 操纵内阁更替的大能四百三十七章 大变局二百四十八章 李中书使诈救风尘第80章 欺男不霸女第24章 东风吹战鼓擂第33章 注水不敢有醒目标题第78章 可疑的值夜书吏五百九十七章 前度刘郎今又来五百三十三章 很不习惯这样被动四百二十三章 连环闷棍五百二十章 陆大使进吏部六百零三章 意识形态问题六百章 还能干什么三百九十五章 那一声李兄四百六十九章 野之遗贤第176章 老实人发飙了!三百五十六章 一切顺利第71章 望老爷自重!二百八十三章 李大人选官记第69章 上任第一把火二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过年日记四百四十章 为难的旨意六百三十九章 怎能如此没有节操三百六十六章 遇到真戏真做的了三百一十六章 去他娘的上下尊卑三百六十章 汛期尾声五百八十五章 讲理四百三十八章 静夜思六百二十三章 群雄逐鹿五百九十五章 不教训是不行了第47章 满船花醉三千客(上)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第91章 李姑爷耍赖搅浑水五百九十章 忠孝节义五百四十一章 找回点场子五百四十章 这可是大事第54章 躺着也中箭的名声六百零一章 饭碗和体面五百六十七章 李佑跑部第56章 盛名之下三百六十五章 在德不在险六百一十章 虱多不愁债多不痒五百九十三章 比想象的好第104章 险些名不符实了第25章 事事有蹊跷第48章 满船花醉三千客(下)第26章 这是良家妇女?三百七十七章 月下泛舟闲谈四百七十四章 心切的钱太后五百六十八章 昌平不只有挖沙第138章 推官的内涵第194章 血书疑案四百二十七章 历史又重演了四百七十八章 一条道走到黑五百零五章 律法就是律法六百四十六章 事情的关键二百二十二章 七重门二百八十九章 天伦之乐六百二十七章 影响力四百四十一章 试金石第17章 长夜漫漫……第161章 我儿是李佑!第101章 巧取豪夺五百一十一章 明朗与失控第17章 长夜漫漫……第179章 八宗罪第206章 该帮着谁说话?三百八十章 彭阁老的灾星第64章 不能承受之重三百八十三章 李大人败给银子了四百七十九章 景和朝第一言官四百三十五章 真是莫名其妙四百三十三章 李太守三连击六百四十四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三百五十四章 问心无愧二百二十三章 贤良正直李大人二百八十三章 李大人选官记四百零三章 棋局与抉择三百一十四章 李大人的潘多拉魔盒三百四十八章 人生处处有天雷第34章 对手不在状态啊!二百二十八章 分票中书初体验五百一十五章 似是故人来三百二十九章 话不投机半句多四百四十三章 欢喜不欢喜六百一十五章 幸福都是攀比出来的第36章 遭逢大旱要祈雨第5章 剽窃的后果四百四十七章 可笑的威胁五百七十三章 你要负责第24章 东风吹战鼓擂四百八十一章 迷雾中的本原三百七十二章 真相渐显
需要大家的月票打强心剂三百九十章 出师未捷身先去第77章 老同知酒令求巡检四百二十章 闹得越大越开心加更五百一十三章 随他去罢二百九十四章 盐课难题二百五十八章 忠贞好女子四百九十一章 操纵内阁更替的大能四百三十七章 大变局二百四十八章 李中书使诈救风尘第80章 欺男不霸女第24章 东风吹战鼓擂第33章 注水不敢有醒目标题第78章 可疑的值夜书吏五百九十七章 前度刘郎今又来五百三十三章 很不习惯这样被动四百二十三章 连环闷棍五百二十章 陆大使进吏部六百零三章 意识形态问题六百章 还能干什么三百九十五章 那一声李兄四百六十九章 野之遗贤第176章 老实人发飙了!三百五十六章 一切顺利第71章 望老爷自重!二百八十三章 李大人选官记第69章 上任第一把火二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过年日记四百四十章 为难的旨意六百三十九章 怎能如此没有节操三百六十六章 遇到真戏真做的了三百一十六章 去他娘的上下尊卑三百六十章 汛期尾声五百八十五章 讲理四百三十八章 静夜思六百二十三章 群雄逐鹿五百九十五章 不教训是不行了第47章 满船花醉三千客(上)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第91章 李姑爷耍赖搅浑水五百九十章 忠孝节义五百四十一章 找回点场子五百四十章 这可是大事第54章 躺着也中箭的名声六百零一章 饭碗和体面五百六十七章 李佑跑部第56章 盛名之下三百六十五章 在德不在险六百一十章 虱多不愁债多不痒五百九十三章 比想象的好第104章 险些名不符实了第25章 事事有蹊跷第48章 满船花醉三千客(下)第26章 这是良家妇女?三百七十七章 月下泛舟闲谈四百七十四章 心切的钱太后五百六十八章 昌平不只有挖沙第138章 推官的内涵第194章 血书疑案四百二十七章 历史又重演了四百七十八章 一条道走到黑五百零五章 律法就是律法六百四十六章 事情的关键二百二十二章 七重门二百八十九章 天伦之乐六百二十七章 影响力四百四十一章 试金石第17章 长夜漫漫……第161章 我儿是李佑!第101章 巧取豪夺五百一十一章 明朗与失控第17章 长夜漫漫……第179章 八宗罪第206章 该帮着谁说话?三百八十章 彭阁老的灾星第64章 不能承受之重三百八十三章 李大人败给银子了四百七十九章 景和朝第一言官四百三十五章 真是莫名其妙四百三十三章 李太守三连击六百四十四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三百五十四章 问心无愧二百二十三章 贤良正直李大人二百八十三章 李大人选官记四百零三章 棋局与抉择三百一十四章 李大人的潘多拉魔盒三百四十八章 人生处处有天雷第34章 对手不在状态啊!二百二十八章 分票中书初体验五百一十五章 似是故人来三百二十九章 话不投机半句多四百四十三章 欢喜不欢喜六百一十五章 幸福都是攀比出来的第36章 遭逢大旱要祈雨第5章 剽窃的后果四百四十七章 可笑的威胁五百七十三章 你要负责第24章 东风吹战鼓擂四百八十一章 迷雾中的本原三百七十二章 真相渐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