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四十三章 欢喜不欢喜

面对一群请求清君侧的大臣,景和天子不知所措,这群人绝大多数几个呼吸之前还是君侧之臣,现在似乎为了证明自己清白,纷纷开始奏请清君侧。

看到这场面,李佑暗暗松了口气。在此之前,他可是捏着一把汗才喊出清君侧,不经过实际试验,谁晓得“清君侧”三个字有没有用?

万一众人无动于衷,看他像卖傻的小丑,那可就彻底演砸了锅。不过他还做好了上书给太后的第二手准备,现在看来用不上了。

从今天状况还可以看出,清君侧这个旗号还是很生猛的,一般人真顶不住…御前这些大臣,似乎谁也不愿意被这三个字笼罩,所以才争先抢后的用附议来自辩清白。

熟读史书的诸公都知道,一旦遇到“清君侧”事件时,最危险的地方就是君侧,绝对的高危地点。

此时的李大人应该庆幸,他只是个小小的五品官员,喊出清君侧也仅仅是使人震慑而已,没有什么附加病症。

如果是藩王或者督抚喊出清君侧,那只怕要被天下人视为拎着脑袋扯旗造反了,至于李佑,不会有人觉得他单身到行宫会是来造反的。

搬出了清君侧这个大旗,李大人可算是将烫手的责任扔出去了。以这年头的风气,之前舆论焦点全在他身上,如果他不违背上谕,不去抗命死谏,舆论只会抨击他没骨气,谄媚君上。

如今在清君侧的氛围下。焦点从为天子办事之人转移到劝天子行事之人身上,也就是对天子提起扬州瘦马的那个人了。这就是隐藏于天子身边的可恶奸邪,这起天子失德事件的主要责任人!

李佑将目光投向景和天子,一个正常君王都知道应该如何做的。可是过了片刻。天子依然一动不动,不知为何在宝座上发呆。

李大人心里疑惑起来,难道计划在这里出现偏差?

直到现在为止,李佑依旧不知道天子是怎么想的。其一他对天子还是不够熟悉,其二这景和天子实在是天下最独一份的人物,从出生到教育皆不同于凡人,没法用常人之理去猜度。

在这个不明不白的情况下,李佑昨夜反复思索后。认为自己的应当注意三点。一是不能公然抗旨,留下口实;二是不能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要想办法推出去;三是要给天子一个台阶下。

他也正是如此行事的。先向天子回旨道一切没问题,但推到了明天。其次喊出清君侧口号,把自己洗白顺便将污点推出去。下面就该让天子自己顺着台阶下来了。

但却在这里出现卡壳,天子坐在那里呆住了。李佑又想道,莫非天子经验不足需要提醒?

他再次将目光转向侍驾大臣以及天子身后的内监们,扫来扫去仿佛正在挑选货物。这个时刻。之前被公认的倒霉货色李佑居然成了在场人中唯一的非嫌疑犯,可以居高临下的打量别人,世界就是如此奇妙。

忽然,李佑将目光定在李登高身上。语气严肃的说:“听说宫中有流言,是李编修向天子进言的?”

李登高几乎跳起来喝道:“流言岂可轻信?无稽之谈!”

袁阁老唯恐李佑胡乱点人。将侍驾大臣全都点一遍,那他们全体脸面彻底不要了。便上前一步。对天子奏道:“陛下圣心必知此人为谁,臣恳请陛下早作圣裁,以免人心猜疑。”

景和天子从发呆中醒过神来,张口欲言又止。

李佑见状暗叹,还有什么值得犹豫的?我这台阶都已经铺好了,只请陛下你顺着下来而已。就像评书里的皇帝总是受奸臣蒙蔽,只要铲除了潘太师庞太师之流自然就皆大欢喜了。

其实说简单也很简单,只要陛下你指出这个人,再怎么处理还不是你自己说了算的。就是将他赶回京师冷藏也是一种发落,日后等风声过去照样可以再用。

所以,这真没什么可为难的,李佑真的对天子迟迟不开口很不理解。

不过此时真是皇帝不急大臣急了,急于自证清白的大臣接二连三的奏请天子不要姑息奸邪,养虎为患。

群情汹汹,众议纷纷,面对扑面而来的压力,年轻的天子在宝座上坐不住了,猛然立起来,终于开口吐露真言,“众卿定要知道?那便告诉众卿,是皇后!”

天子金口一开,刹那间彻底冷场,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几乎以为耳朵里听错了,这个进谗言使天子向地方索要扬州瘦马的奸邪是皇后?

就连号称心计千变万化的李佑,也万万料不到这个答案,当场惊呆了。

如果仅仅是猜错也就罢了。但皇后可不同于大臣,那是天子正宫,未来的太后,国本出自她这里,她的儿子将是下一代皇帝。

李大人张扬万分的打出清君侧旗号,绝对不是想冲着皇后来的…心里不住默念,千万不要被人当成预谋废后。涉及到皇后的宫廷争斗,与文官文斗可不一样,他是不敢挑起和参与的!

最后还是李太守最先清醒,他一个箭步,冲到天子大伴段知恩面前,厉声呵斥道:“你们还愣着做什么!龙体有恙,语言不清,速速扶走请太医!”

段公公连忙指挥内监,手忙脚乱的将再次进入发呆状态的天子扶上步辇,匆匆抬回主殿,远离了大臣。

其余侍驾大臣面面相觑,谁也不知该说些什么。李佑喊了清君侧后,他们也都跟着凑热闹了,这下有种自找麻烦之感。清君侧?清皇后?

袁阁老咳嗽一声,环顾人群道:“以老夫之见,今日之事,只当没有。如有只言片语传出,皆视为流言!”

在这个问题上,李佑与他们难得一致。只是他心里留了个芥蒂,皇后为何劝天子很失德的找他索要扬州瘦马?这不是坑人坑己吗?莫名其妙!

慢慢出宫门,李佑没有走远,仍旧在征用的茶铺里闲坐。他知道,归德长公主很快就要从金家回来的。

果然,半个多时辰后,李大人便目睹到长公主的鸾驾风风火火进了宫门。又过了半个多时辰,宫中有内监出来传唤他,“归德长公主有请李太守一行。”

台词与从前居然不同,这让李佑很是适应了片刻,以前大部分次数都是“归德驸马有请李大人一行”的,这次直接正大光明的亮出了千岁殿下的旗号。

很明显,带有公事公办的色彩,如果李佑所猜不错,大概与今日之事有关。

又被引到了前晚来到过的院落,李佑步入堂上,却见归德长公主正坐着等。见他进来,挥挥手将婢女都打发出去,只留了王彦女在门外把守。

归德千岁心情不错,注视李佑笑吟吟的说:“别人都说你是气运逆天之人,我一直不大信,今日算是服气了。”

李佑长叹一口气,这感觉就像做出了精美的鞋子,结果穿上后不小心一脚踩到烂泥中。连连摇头苦笑几声,“流年不利。”

长公主笑意更浓,“别装可怜套话了。天子派本宫安抚你,没有什么事。”

这就是本次会面的官方意义罢,李佑想道,皇家也想息事宁人,所以让归德千岁前来安抚本官。放下了心,又好奇地问道:“究竟有什么内幕?可否让在下这糊涂人知晓一二?”

千岁殿下收起笑容,考虑片刻才道:“这事你应该知道,我便不瞒你了。但你须知不得外泄。其实我也是刚才得知的,之前同样糊涂。”

得到李佑答应,长公主才叙述道:“说来也简单。圣上在萧皇后面前说她太古板,不如金贤妃有趣。萧皇后便道,金贤妃算得了什么,扬州瘦马风流情趣天下闻名,陛下叫那李佑进献几个,一试便知。圣上也起了君子好逑之思,便下旨给你,叫你贡献那什么扬州瘦马。”

李佑听了久久无语。就这么一件小夫妻拌嘴的事,外加天子年少初尝情爱滋味,正是好色时候,便惹下了如此大风波。

今日宫中为了天子向地方索要美色的事情,一直议论纷纷,形成各种各样的猜测。连他想了一夜,终究也只道是天心难测,谁能想到内情如此简单?

说白了,天子少年亲政,哪有议论中那般复杂的心思,只不过是对扬州瘦马起了好奇而已。如今被束缚多年的天子牢笼乍解,胆子也变大了,所以敢直接对他这个地方官下旨索要美人。

不对头,李佑还是觉察到可疑之处,萧皇后难道不晓得天子后宫必经选秀,不得经由进献?萧皇后难道不晓得叫他李佑给天子贡献美色,会对他造成多大的困扰?

归德长公主分析道:“你也发现了?那萧皇后明着与圣上拌嘴,实际是暗中争风。从宫外引进几个有风情的美色,还动摇不了正宫位置,却分走了贤妃之宠,同时还可以打击你这个金贤妃在宫外最大的依靠。却不料圣上情急之下,把她泄露出来了,当真好笑。”

李佑望着千岁殿下的笑容,出言戏道:“现任六宫之主出了洋相,你这个前宫廷大管事欢喜不欢喜?”

长公主得意道:“你的运气也不错,科道有望了,欢喜不欢喜?”

———————————————————————————————

四百八十二章 奇诡的武英殿第85章 一把扇子五个问题四百六十四章 自毁长城五百二十章 陆大使进吏部第10章 李家宗祠冒青烟六百二十九章 贬低与捧杀上六百四十六章 事情的关键第124章 贼喊捉贼五百七十八章 需要教给他规矩五百三十八章 各有筹谋第142章 也就这样了四百三十一章 李佑此人很有意思二百一十九章 被欺负的毫无还手之力第59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80章 欺男不霸女第25章 事事有蹊跷第29章 女人不可貌相第13章 多情典史招人怨第110章 李巡检的“遗产”第144章 米价的难题四百九十三章 幕后的交易二百八十五章 扬州城印象第9章 收税收了小姑娘第99章 被老丈人告了四百五十八章 廷推惊变五百七十四章 君子不夺人所好六百零二章 争论四百五十九章 各怀鬼胎六百一十四章 此错非彼错也五百零六章 比不过行事下限第62章 三个女人一台戏三百五十章 此地古怪真多二百八十一章 半虚半实的底牌三百八十五章 借鸡生蛋四百七十四章 心切的钱太后三百九十六章 李家受诰四百一十章 一字之差五百六十六章 这里面有机会四百零六章 整饬盐法事二百一十九章 被欺负的毫无还手之力六百零八章 这里面水很深五百六十七章 李佑跑部三百零一章 大家都猜错了三百四十五章 来得好三百七十一章 纷至沓来的琐事三百二十二章 认亲之后六百三十章 贬低与捧杀下一百三十六章 年终岁尾的琐事六百零二章 争论五百五十八章 是否还要与你合作第138章 推官的内涵三百二十七章 你应该是失心疯了二百二十三章 贤良正直李大人五百六十六章 这里面有机会三百六十七章 成交三百三十六章 杜老爷托孤二百二十二章 七重门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第51章 天上掉下一个官位六百一十二章 公事要有公心五百四十七章 目光如炬五百二十三章 粗糙生硬漏洞百出四百二十六章 朝臣心中的李大人第85章 一把扇子五个问题二百四十五章 纷乱的朝争五百四十八章 有点心虚第175章 老知府的憋屈四百八十八章 最权威司法解释第158章 扭曲的事态第205章 多彩多姿的一天第25章 事事有蹊跷五百九十八章 万里闲难宰相才三百三十五章 烂好人李佑六百一十二章 公事要有公心四百二十九章 迎驾三百二十九章 话不投机半句多第18章 流言蜚语的杀伤力五百三十四章 纨绔偶像六百三十章 贬低与捧杀下第98章 迎接年度考计第86章 真的宁欺白头翁?第155章 相声说不成便骂人二百二十四章 出卖驸马的后遗症三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封赏争议二百九十七章 巡视县学求给力第137章 李大人的骄傲与陈大人的脚步四百五十四章 再次进京第79章 可算落到手里了五百三十八章 各有筹谋三百六十二章 李大人和他的上司求最后的六百零五章 短暂的平静三百一十三章 人治不如体制二百九十二章 山寨版帝王术重现三百零八章 又是一个奇葩的官职二百七十八章 老首辅有点晕二百四十六章 去采风第43章 最近比较烦四百八十六章 一宽一严五百六十四章 连环骗四百九十一章 操纵内阁更替的大能
四百八十二章 奇诡的武英殿第85章 一把扇子五个问题四百六十四章 自毁长城五百二十章 陆大使进吏部第10章 李家宗祠冒青烟六百二十九章 贬低与捧杀上六百四十六章 事情的关键第124章 贼喊捉贼五百七十八章 需要教给他规矩五百三十八章 各有筹谋第142章 也就这样了四百三十一章 李佑此人很有意思二百一十九章 被欺负的毫无还手之力第59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80章 欺男不霸女第25章 事事有蹊跷第29章 女人不可貌相第13章 多情典史招人怨第110章 李巡检的“遗产”第144章 米价的难题四百九十三章 幕后的交易二百八十五章 扬州城印象第9章 收税收了小姑娘第99章 被老丈人告了四百五十八章 廷推惊变五百七十四章 君子不夺人所好六百零二章 争论四百五十九章 各怀鬼胎六百一十四章 此错非彼错也五百零六章 比不过行事下限第62章 三个女人一台戏三百五十章 此地古怪真多二百八十一章 半虚半实的底牌三百八十五章 借鸡生蛋四百七十四章 心切的钱太后三百九十六章 李家受诰四百一十章 一字之差五百六十六章 这里面有机会四百零六章 整饬盐法事二百一十九章 被欺负的毫无还手之力六百零八章 这里面水很深五百六十七章 李佑跑部三百零一章 大家都猜错了三百四十五章 来得好三百七十一章 纷至沓来的琐事三百二十二章 认亲之后六百三十章 贬低与捧杀下一百三十六章 年终岁尾的琐事六百零二章 争论五百五十八章 是否还要与你合作第138章 推官的内涵三百二十七章 你应该是失心疯了二百二十三章 贤良正直李大人五百六十六章 这里面有机会三百六十七章 成交三百三十六章 杜老爷托孤二百二十二章 七重门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第51章 天上掉下一个官位六百一十二章 公事要有公心五百四十七章 目光如炬五百二十三章 粗糙生硬漏洞百出四百二十六章 朝臣心中的李大人第85章 一把扇子五个问题二百四十五章 纷乱的朝争五百四十八章 有点心虚第175章 老知府的憋屈四百八十八章 最权威司法解释第158章 扭曲的事态第205章 多彩多姿的一天第25章 事事有蹊跷五百九十八章 万里闲难宰相才三百三十五章 烂好人李佑六百一十二章 公事要有公心四百二十九章 迎驾三百二十九章 话不投机半句多第18章 流言蜚语的杀伤力五百三十四章 纨绔偶像六百三十章 贬低与捧杀下第98章 迎接年度考计第86章 真的宁欺白头翁?第155章 相声说不成便骂人二百二十四章 出卖驸马的后遗症三百六十九章 李大人的封赏争议二百九十七章 巡视县学求给力第137章 李大人的骄傲与陈大人的脚步四百五十四章 再次进京第79章 可算落到手里了五百三十八章 各有筹谋三百六十二章 李大人和他的上司求最后的六百零五章 短暂的平静三百一十三章 人治不如体制二百九十二章 山寨版帝王术重现三百零八章 又是一个奇葩的官职二百七十八章 老首辅有点晕二百四十六章 去采风第43章 最近比较烦四百八十六章 一宽一严五百六十四章 连环骗四百九十一章 操纵内阁更替的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