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八十八章 最权威司法解释

李佑神乎其神的一剑西来,不只是丁运使呆住,整个文华殿中一大半人全都呆住。

能进这个殿的,聪明人还是占了多数,迅速的联想到了所有该联想的事情。这是项庄舞剑,志在沛公!嘴里审的是案犯,眼中瞄的却是内阁那个空位,难怪他一开始就提出了要么处斩要么轻放两个选项,原来后手在这里。

却说李佑对丁前运使的质问,颇有一声平地起惊雷的效果。如果是在数日之前的大谏议氛围下,慷慨激昂的李大人无论做出什么出格举动,只怕都不会让人太过于震惊。

但他最近十分平静,深居简出闭门谢客,很有繁华过后皆云烟的态势。朝中上下皆以为他要低调一段时间修身养性了,盐案估计也是想法子草草结案。

故而今天李大人在廷鞫上突然发力,几乎让所有人都深感意外。本以为此次廷鞫只是个过场,廷推大学士才是重头戏,但现在看来,廷鞫在李佑手里绝对不是过场。

几道愤恨的目光如同闪电,射向左都御史江辛岳,是他将本案交与李佑的!明知李佑最擅长翻云覆雨,你还给他这个舞台,简直唯恐天下不乱,到底是何居心?

被无辜责怪的江总宪瞠目结舌,算是见识了“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的真谛。

他弃之若敝的将盐案当做大麻烦丢给了李佑,但谁能想到。在李佑手里,硬生生变成了威力巨大的武器。这种灵感和嗅觉绝对是天生的才能罢…

殿门处,丁前运使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脸色痛苦,汗如雨下,头脑发晕,一时间感到不会说话了。

这真是经书上所说的“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关头。读了这么多年,还真他娘的让他遇到了!是要救自己的命,还是保户部?

李佑待要继续说几句逼迫丁前运使。却听到天子身边锦衣卫官高呼“传李佑上前”!他便只好转身向殿里行去,来到天子宝座下,静听圣谕。

景和天子将李佑叫过来。是因为对其中关窍稀里糊涂,别的大臣经过交头接耳都恍然大悟了,他只有独坐宝座抓耳挠腮的份。

但天子又不想事后听别人讲解二手新闻,便将李佑叫到身前,下圣谕垂询道:“为何有两种判法?你细细奏来。”

对于在天子面前展示风采的时刻,李佑不会轻易放过,十分详细而又深入浅出的奏道:“贪赃罪名分为数种,此案疑难之处在于,是以监守自盗论处,还是以受财枉法之罪论处。

如若户部知晓此事。那该案罪行就不称为偷运私盐,无论如何,户部是代表了朝廷管盐事。故而依大明律,案犯属贪赃中的监守自盗之罪,并另行追究户部。

大明律亦有。各类贪赃中,凡不枉法之罪不处死刑,监守自盗并非枉法,所以以监守自盗判罚,只须抄家退赃。

如果户部被隐瞒不知,则案犯行类同偷运私盐的盐枭。依大明律,属于官员受财枉法之罪。大明律另有条文,官员偷运盐与私盐贩同罪,以其贩运私盐数量,乃死罪无疑。

故而臣判曰:以犯赃入罪,按例要削籍为民,并抄没家产,永不叙用。亦或以私盐入罪,按律当斩,家中男丁戍边,女眷发卖教坊司。

这其中关节,在于户部是否知情,直接关系到案犯以何种罪名入罪。人命关天,我大明自皇祖以来,向有慎刑之说,故而臣不能不慎重!之前数日本官并非推诿拖延,而是理不清户部在其中有多大责任!”

李佑的司法解释,权威的不能再权威了,一口一个大明律,那是太祖皇帝颁布的,原则上足以压倒一切。除非搬出同样是太祖皇帝颁布的司法解释宝典明大诰。

但明大诰是所有大臣都想丢到故纸堆里,并让它永不见天日的玩意。如果官员们还想体验被扒皮抽筋刺面砍手剁脚的话,明大诰里可是都有。

话说李大人苏州和扬州做官,前后加起来有两年功夫。期间不是当推官就是亲民官,几乎没有不和刑名狱案打交道的时候,熟能生巧后对案情轻重判法有着下意识的直觉,这是大多数高居庙堂的衮衮诸公所不具备的。

接受两淮盐案的当时,李大人就感到丁前运使的罪名可轻可重,如果按贪赃论罪应该不会处死,只要不贪污存粮,近些年没听说过哪个官员因为贪赃被处死的,这是大家的普遍认识。

但此外也可以按照贩运私盐结案,那样丁运使必死无疑,他这十年贩运私盐不知几亿斤,怎么量刑也是个死,区别只是怎么死法而已。

有了这个隐约灵感,他便特意去查了大明律,于是更加胸有成竹了。

作为大明法律的化身,大明司法的最高裁决者,唯一能阻止李佑拿着大明律来壮声势的人,刚刚亲政的景和天子消化了其中弯弯绕绕,一时间只能无语,挥挥手让李佑继续去问案。

与此案无关,与廷推大学士关系也不大的中立者听完李大人向天子讲解,细细品味之下,愈发感到李佑今天出招有两点妙处。

首先,李佑这个司法解释甚为巧妙,无论是杀还是放,字字套上了大明律,叫人根本无从辩驳,却又全在他这个主审一念之间。所谓运转之妙,存乎一心也。

其二,权谋施展的极其巧妙,酝酿时如同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但出现时又势如山崩,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哪。

正常情况下,无论户部是否涉案,丁前运使绝对不会攀扯出户部来,这是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但是现在,李佑却硬生生的近乎无中生有。制造出了一个非正常情况,如果丁运使不攀扯户部,就是死,而且是家中男丁充军戍边、女眷没入教坊司的下场。

不禁感慨道,大家都看过大明律,而且是一样的版本,怎么李佥宪就能看出如此多花样。

若是别人接手此案。可能也会做文章,但不会像李大人这般巧妙。他这不是反客为主,而是反主为客。将选择抛给了丁运使,或者说抛给了丁运使的亲友们。

叹服之余,忍不住也替丁前运使感到揪心。李大人给他的选项太坑人了,还不如给个痛快…

有了李佑对天子讲解作为缓冲时间,文华殿渐渐从惊闻耸动变得鸦雀无声,所有注意力渐渐聚焦在四个人身上。

懂行的注意徐首辅,半懂不懂的注意彭阁老,比较外行的才去紧盯丁前运使,更外行的还有看晏尚书的。

徐首辅和彭阁老脸色都不好看,两个当事人才能最深切的体会到,李佑这招十分恶毒!这不是让丁运使选择,而是让他们两个做选择!

徐首辅自然要力保丁运使一条命。理由不需要解释。而彭阁老的想法,当然是要力推嫡系接班人户部尚书晏司徒入阁,所以此刻户部不能出现丑闻。

之前这两件事是不矛盾的,而且是对彼此都有好处的。他们可以齐心协力将两件事都促成,一直以来。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做的。

但眼下,李佑却将双选变成了单选,制造出了矛盾,制造出了对立,给他们出了一道天大的难题。

若想保晏尚书入阁,就要牺牲掉丁运使。若想保丁运使的命,就要让晏尚书分担盐案罪责。还有一种最残酷的可能,丁运使承担所有罪名伏法了,但晏尚书仍没有入阁…

人都有偏私和欲望,除非是达到了以万物为刍狗的圣人境界才能化解此事,但徐彭两人是圣人吗?显然不是。

所以两人暂时只能沉默,他们之间不但要扪心自问,同时还要互相猜测对方的心思,或者说开始猜疑对方的心思。

在沉默而压抑,几乎令人窒息的氛围中,殿中众人又渐渐的领悟到一层道理。

都以为之前李佑故意拖延是为了看风向,或者不想得过于罪人。今日才知道,他一直拖着不判案,就等着今天这个时刻,可谓是一箭双雕。

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打击晏尚书入阁势头,更是通过制造出不信任情绪和裂痕,对徐、彭联盟给予沉重的一击!对他自己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两个分道扬镳的大学士,总比两个联手的大学士所带来的压力要下罢。

大佬由于种种原因,迟迟不能出面,自有门人出来代言。户部右侍郎站出来对李佑道:“两淮远隔千里,余盐之事我户部实不知情。”

李佑彰显言官本色,驳斥道:“两淮运司产盐之数皆要报户部,年年上报产量五亿斤,一直未曾变动。户部为何查验不清就照准?多产出的盐都变为余盐,又被当做私盐贩卖。即使户部真不知情,但也有失职!”

其实说起年年批准两淮盐场五亿斤产量,李大人有点冤枉户部了,只不过是萧规曹随而已,一般人哪能弄得清余盐产量,只当是损耗看待了。

结果官盐五亿斤一直不变,而余盐渐渐增加到上亿斤,这才给了南京方面和运司衙门的可趁之机。

这户部右侍郎一时也说不清,总不能自承户部疏忽大意对余盐失控,只得道:“盐民滋生,产量日增,此乃自然之理,绝非人力可阻也!”

李佑冷笑几声,反问一句:“那就是你们户部荒废政事不作为了?”

李大人口舌如刀,左一个失职,又一个不作为,叫户部尚书晏俊听得眉头直皱。

这里是廷鞫,主要是为了审理两淮余盐案,但现在话题被李佑带的越来越偏,居然开始议论起户部职责和是否存在失误。

哪个衙门没有失误?认真讨论起来,谁都有一箩筐的失误,但李佑偏偏在此兴致高昂的说起户部,其心可诛!

对于入阁形势,晏尚书比任何人都研究的仔细,对于李佑的目的,当然也是一清二楚了。李佑今天就是为了不择手段将他这个大热人选的声势销去,从而间接推动第二热门卢尚书入阁。

他也认识到,无论他今日是否出面对案情发表言论,李佑都会瞄准他的。肯定是从接到案子的一开始,李佑便准备布局了。

想至此,晏尚书忍不住看了眼身边的卢兵部。

这卢尚书面无表情,心中早已苦笑无数次了。他自从年轻时遭了打击和磨练,为官一直很讲究稳字,数次教训李佑也是如此教训,但这李佑心窍太过于灵活了,简直就是传说中的七窍玲珑心。

这次入阁机会,他知道自己抢不过晏尚书,晏尚书确实比自己要高一截。所以他打算运作的是户部尚书这个职位,只要能当户部尚书,也算是前进了。

没想到李佑居然能无中生有,硬是制造出一个上位时机给他,真是有点山穷水复疑无路的感觉。

李佑与户部官员不紧不慢的磨嘴皮子,可让文华殿大学士袁阁老急坏了,他也发现了徐首辅与彭阁老之间的芥蒂和契机。

说起内阁次序,那徐首辅在他上面,强势彭阁老在他下面,就他夹在中间最难受。现如今眼瞅着那两人有机会分裂,却迟迟不引爆,能不着急么?

随即站出来,对李佑喝道:“李佥宪!户部如何另有公论!今日叫你上殿,是让你问案来的,你休要枝节旁生!”

李佑便撇下户部官员,径自回到丁前运使身前,问道:“你肯招供了么?”

经过方才这段时候的缓冲,丁大人也从恐慌中恢复过来,有了几分主意。见李佑又来问,答道:“在下可以肯定,户部山东司是知晓的…”

天下盐政,总归于户部山东司专管,但户部山东司算不算是户部?能不能进而代表朝廷?这又需要一个司法解释了。

此时众人皆竖起耳朵等待丁大人的回答,听见这句,齐齐想道,这丁大人也不是毫无急智的人,答的倒也不算差。

其一,丁大人给自己拉了一个分担罪责的上司,以求免去贩运私盐罪名。其二,又不至于往死里得罪晏尚书。关于晏尚书和山东司的关系,完全可以让他自定义。

———————————————————————————————

五百一十二章 僵持住的局面第211章 通向中枢之路五百三十四章 纨绔偶像六百三十二章 开张琐事四百四十六章 国公世子三百三十五章 烂好人李佑第140章 立名第一案六百零五章 短暂的平静二百八十三章 李大人选官记第188章 离乡进京第154章 府衙自此多事矣四百二十七章 历史又重演了六百一十九章 挺好看的四百五十四章 再次进京二百四十三章 你给我滚五百二十二章 准备就绪三百一十三章 人治不如体制二百七十六章 醍醐灌顶的崔监生四百零五章 淳朴的百姓泣血第108章 良禽择木而栖第37章 惟是袈裟披最贪五百二十三章 粗糙生硬漏洞百出六百四十章 那我就等着四百五十二章 你真乃福星也五百九十五章 不教训是不行了第203章 终见突破口三百七十一章 纷至沓来的琐事五百一十二章 僵持住的局面四百五十四章 再次进京五百三十四章 纨绔偶像三百五十四章 问心无愧五百四十章 这可是大事三百三十章 小场面的诗词比试五百五十章 你们都是自乱阵脚第193章 被误会的真相第187章 痛着并快乐着四百三十三章 李太守三连击五百三十七章 五种理由二百八十二章 景和八年的那一天三百九十八章 东施效颦六百零六章 办报难题二百六十一章 为国为民六百一十章 虱多不愁债多不痒三百六十八章 可遇不可求的案子第134章 不能以普通杂官视之二百五十九章 你争我夺第3章 桃色话题人物第70章 进入角色真快六百二十章 要正确对待舆论第121章 几十年饭不是白吃的第190章 踩出个什么东西?!四百一十七章 横生枝节五百八十八章 百闻不如一见第167章 水土不服二百七十六章 醍醐灌顶的崔监生二百七十九章 新陈代谢的契机五百零六章 比不过行事下限五百三十章 都很上道六百三十二章 开张琐事第185章 有了个女儿二百一十五章 偷得浮生几日闲二百八十章 三步曲第17章 长夜漫漫……第154章 府衙自此多事矣第83章 被礼贤下士了第111章 脚踩两只船五百三十章 都很上道四百零八章 两淮盐业公会五百零五章 律法就是律法四百三十六章 清流五百章 古道热肠李佥宪第79章 可算落到手里了三百五十四章 问心无愧五百零八章 渔翁公主六百零八章 这里面水很深五百四十八章 有点心虚第130章 为民请命与枷号示众第111章 脚踩两只船三百七十八章 各种无事生非五百六十九章 我信得过你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六百一十六章 报纸的轮廓五百零九章 让你身价倍增三百一十一章 风云人物的战斗力三百四十四章 天与弗取反受其咎第163章 才子落水记第89章 老泰山的帝王术二百三十章 千岁心中的重重迷雾二百八十四章 离别京城之前第161章 我儿是李佑!三百二十八章 还真帮得上忙第114章 一切都不是巧合三百三十七章 超凡入圣四百五十七章 廷推之前三百三十二章 一个时辰后是良辰喜时二百一十九章 被欺负的毫无还手之力三百五十八章 想回来也不能回来了四百五十九章 各怀鬼胎五百二十三章 粗糙生硬漏洞百出
五百一十二章 僵持住的局面第211章 通向中枢之路五百三十四章 纨绔偶像六百三十二章 开张琐事四百四十六章 国公世子三百三十五章 烂好人李佑第140章 立名第一案六百零五章 短暂的平静二百八十三章 李大人选官记第188章 离乡进京第154章 府衙自此多事矣四百二十七章 历史又重演了六百一十九章 挺好看的四百五十四章 再次进京二百四十三章 你给我滚五百二十二章 准备就绪三百一十三章 人治不如体制二百七十六章 醍醐灌顶的崔监生四百零五章 淳朴的百姓泣血第108章 良禽择木而栖第37章 惟是袈裟披最贪五百二十三章 粗糙生硬漏洞百出六百四十章 那我就等着四百五十二章 你真乃福星也五百九十五章 不教训是不行了第203章 终见突破口三百七十一章 纷至沓来的琐事五百一十二章 僵持住的局面四百五十四章 再次进京五百三十四章 纨绔偶像三百五十四章 问心无愧五百四十章 这可是大事三百三十章 小场面的诗词比试五百五十章 你们都是自乱阵脚第193章 被误会的真相第187章 痛着并快乐着四百三十三章 李太守三连击五百三十七章 五种理由二百八十二章 景和八年的那一天三百九十八章 东施效颦六百零六章 办报难题二百六十一章 为国为民六百一十章 虱多不愁债多不痒三百六十八章 可遇不可求的案子第134章 不能以普通杂官视之二百五十九章 你争我夺第3章 桃色话题人物第70章 进入角色真快六百二十章 要正确对待舆论第121章 几十年饭不是白吃的第190章 踩出个什么东西?!四百一十七章 横生枝节五百八十八章 百闻不如一见第167章 水土不服二百七十六章 醍醐灌顶的崔监生二百七十九章 新陈代谢的契机五百零六章 比不过行事下限五百三十章 都很上道六百三十二章 开张琐事第185章 有了个女儿二百一十五章 偷得浮生几日闲二百八十章 三步曲第17章 长夜漫漫……第154章 府衙自此多事矣第83章 被礼贤下士了第111章 脚踩两只船五百三十章 都很上道四百零八章 两淮盐业公会五百零五章 律法就是律法四百三十六章 清流五百章 古道热肠李佥宪第79章 可算落到手里了三百五十四章 问心无愧五百零八章 渔翁公主六百零八章 这里面水很深五百四十八章 有点心虚第130章 为民请命与枷号示众第111章 脚踩两只船三百七十八章 各种无事生非五百六十九章 我信得过你三百九十三章 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六百一十六章 报纸的轮廓五百零九章 让你身价倍增三百一十一章 风云人物的战斗力三百四十四章 天与弗取反受其咎第163章 才子落水记第89章 老泰山的帝王术二百三十章 千岁心中的重重迷雾二百八十四章 离别京城之前第161章 我儿是李佑!三百二十八章 还真帮得上忙第114章 一切都不是巧合三百三十七章 超凡入圣四百五十七章 廷推之前三百三十二章 一个时辰后是良辰喜时二百一十九章 被欺负的毫无还手之力三百五十八章 想回来也不能回来了四百五十九章 各怀鬼胎五百二十三章 粗糙生硬漏洞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