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政乱

两人行礼告别,我慢悠悠的向长安九市走去。皇后驾崩,长安臣民要守三个月的国丧,市坊虽然开着,但游乐之地却都半掩着门,不敢明目张胆的做生意。

我找到南州商贾组建的南州同乡会馆,出示了私章,请主持馆务的人去太学院替我找两名在大理学院毕业,现在在长安太学院修习经文的旧日学生。我本来只想找两个机灵点,懂政治的,不料那馆务出去一趟,竟带回一大群人,有我教过的学生,也在南州出身在长安行商做贾的生意人。

在长安太学研习经文的学生多有学习儒经的底子,以前在大理学院读书时,对我很不以为意,反是到了太学来念书以后对我亲近不少,言行举止中自然带出一股诚心敬爱之意。

我与众人一一见礼,叙过话后再唤了最具政治敏感力学生文奇单独说话,探听长安城的消息。

原来皇后驾崩的隔天,太后就在她灵前遇刺中毒。天子震怒,令有司拷掠刺客,清查长乐宫和未央宫。但太后遇刺一案还未审结,天子又病倒了。初时天子还能抱病上朝,但过了几天,卧病长乐宫中,传诏以尚书台组成内朝于病榻之前理政。

初时尚书台处理政务倒也有条不紊,政令并没有什么出格之处。但天子卧床的十天后,政令便开始出了异况,作为大行皇后亲卫的凤翔军被调去修建陵寝。未央宫卫尉、缇骑郎将都换了,新上任的未央宫卫尉李顿大规模的扩充期门卫,加强未央宫的防卫。

宫禁戎卫调整后,宗正丞、治粟内史、少府令丞、京兆长史、三辅都尉等实际掌权的部门吏员,都被替换,尚书台在极力掌控不必以虎符调动的军队以外,还在大肆敛财,用以赏赐平舆王、长公主、在京公侯等宗室贵戚。

鉴于皇后驾崩,太后遇刺,天子卧病三件大事,以及桂宫李昭仪产下怪胎、母子暴薨、掖庭中常侍和合被杀、未央宫闹鬼等种种传闻,让朝臣多以为这是天子为了清洗谋逆者而作的调动。虽然多少有些惴惴不安,但反弹并不太大。

“老师,我认为从陛下卧床十日以后,那些大肆更换朝臣的政令,是尚书台的人为了私欲勾结,擅自颁行的,不是陛下的亲令。”

“何以见得?”

“因为未央宫卫尉李顿不是别人,正是传闻暴薨的李昭仪的哥哥;而尚书台的六位尚书中,有位名叫越谨的,正是宫里越婕妤的叔父;所以我敢断言,这是新兴的外戚为了巩固权势而行的乱令。”

“那么,你以为内宫现在的实况是怎样的?天子和太后是否健在?”

这揣测天家内务的事,文奇虽然胆大,也不禁有些不安,偷瞟了我一眼,呐呐的说:“我不敢……老师其实也应该猜得到的。”

“我知道你的胆子大,眼光比别人狠毒……你说吧,我想听听。”

文奇告诉我的消息,足以让我猜出一些端倪,可是我自己限制了心思,不敢往那方面想。

“我想,现在内宫之中,太后和陛下应该都已经无能视事了。真正作主的是生育了皇长子、皇次子的越婕妤!越婕妤极有可能与暴毙的李昭仪的家族有勾结,把持了未央宫和尚书台,她准备……准备……”

文奇紧张的吞了口口水,结巴了好一阵才说:“估计陛下已经病入膏肓,她准备扶持皇长子齐泷御极!”

我想喝口茶镇定一下,端着茶杯的手却不自禁的颤抖,茶水洒了我满襟。

不错,以齐略的个性和施政的手腕,若非真正的病入膏肓,人事不醒,谁敢在他眼底下析分一州之地,试图收拢布在楚国西线的十五万大军?

这大规模的更换京畿腹地的官吏,收敛钱财,不是齐略准备清洗潜伏于宫禁内的刺客,而是越姬为了扶持儿子登基,改朝换代做的准备!

我很少想过齐略,也很少想过他的后宫嫔妃,只记得越姬是个单纯天真,没有多少政治智慧的美女。可我忘了,后宫的女人站在离权力最近的地方,与开阔的世界隔离,环境促使她们变成最容易被权力腐蚀变化的人。

越姬不仅是个单纯的爱着齐略的女子,更是一个母亲!她的孩子离至尊的权力那么近,近得似乎只要一伸手,就能得到,这对一个母亲来说,是何等巨大的诱惑?

如果皇后没有生下嫡子后驾崩,如果太后没有遇刺,如果齐略没有生病,她或许能将这股贪念压制住。然而,因缘巧合,所有的如果都成了现实,她的叔叔又在尚书台内掌着实权,这种情况,就算她不伸手,她身边的人都会将她推过去!

“老师,越婕妤一党准备妥当,估计近日就要开始血洗了。而朝中那批老臣,极有可能是不满陛下收权太厉害,也有意纵容越氏作乱,加上楚国肯定也有间作推波助澜,长安城一时安稳不了。我准备过两天就和学里的同学一起回南州。您和我们一起走吧!反正您在南州的地位没有谁能取代,谁当皇帝对您来说都没关系。”

本来这天下谁当皇帝确实跟我没关系,只要他不是齐略,可偏偏却是齐略当了皇帝。

我努力定了定神,闭上眼睛想目前的政局:齐略为帝强势,不以为天下没有他驾驭不了的臣子,所以用人只考虑其人的才能,并不要求臣子绝对忠诚。这是包容四海的胸怀,但也造成了他用的人才能足够,对朝廷的忠诚度却是高低不一。他若安然无恙,自然天下太平,他一旦有事,只怕离天下大乱也不远。

“文奇,你拿了我的印章去,和同学分组准备一下,好好安排在长安经商的南州商人,别让他们在乱局中吃了亏。有想离开的,就安排他们尽快离开。”

文奇问道:“老师,你不走吗?”

“我不能走。”

我将这些琐务安排好后,让馆中人给我买了套长安妇人的旧衣,用水粉胭脂炭笔把脸色眉眼遮掩一下,买了旧竹篮和糕点等物,向铁三郎安在明光宫东面街衢的新居走去。

当年天子率宫禁军御驾亲征,几乎所有与战后还活了下来的禁军都积功有赏,尤其是以张典所部的期门卫悍勇过人,滇国王室几乎所有成员都落在他们手里,“处置得当”,得的封赏最厚。为了稳守南疆,天子析分宫禁军设立南疆大营。张典所部当初也被割裂,张典、乔图等大部分人留在南州;而铁三郎、武子他们这一小部分人则回了长安。

此后齐略为了加强对楚国的控制,将宫禁军的精干者一再调拨往荆州、豫州、扬州组建郡后。长安留驻的期门卫一再扩招,铁三郎有军功有资历,便被擢为军司马,赐宅一所。

我虽然年年都会回来探望老师,但六年来却从未入过横门,铁三郎的新居我从没去过,找了很久才找到,叫开门,一个干干瘦瘦的妇人打量着我,问道:“大嫂,你找哪个?”

“这是原住在霸桥村的铁三郎的家吧?”

那妇人看了我提的竹篮一眼,笑道:“是这里,你来走亲戚的吧?”

“是啊,他在家吗?”

“他兄弟在家。”

那妇人领着我往屋里走,我跟她嘴里的铁三郎的兄弟一照面,两人都愣了一下,我大喜过望,叫道:“你也从北疆回来了?”

那人面色黝黑,一脸风霜之色,个子虽然不高,但举手投足却自有一股久经疆场,历尽血战后才有的将军才有的霸气和稳重,正是我已足足七年没见面的严极!

严极瞪着我,一脸惊疑好笑:“阿……啊……大表姐!”

他虽不知我为何扮成这样,但毕竟是久历沙场的人,硬生生的将“阿迟”两字吞了回去,变成了“大表姐”。

我眉开眼笑,喜盈盈的应了一声:“想不到今天这么巧,居然在这里碰到了你。”

“是啊,可有七年没见了!大表姐,快屋里坐。陈嫂子,快给我起火烧上汤来待客……不,大表姐好多年没看我们兄弟了,我们自己招待。陈嫂子,你家去吧,有大表姐在,今晚不用你过来做饭。”

严极将那妇人哄走,掩上院门,转过头来再看着我,忍不住“哈哈”两声,捧腹大笑,指着我道:“大表姐……你今天怎么这副模样?”

我们除了书信来往,托人带份礼物以外,已经七年没有见面了。奇怪的是七年不见,不止没有生疏,彼此见面,反而觉得比以前更亲切。

我叹了口气,道:“此事一言难尽。严大哥,你现在已经是北疆大营的右将军了,怎么会突然出现在长安?”

“前些天内廷使者传令,让宋苑取鲜卑龙城,左将军谭骧镇守定襄关,我回京叙职。所以我就快马赶回来了,准备先在铁三家里借住几天,养足了精神再去叙职。我们还不知你也回长安了,正和三郎约好晚上去拜见范老先生呢。”

承汉只有一位大将军,是太后的堂兄,皇后的父亲宋宁。他镇守北疆二十余年,前年去世。死后军中诸将没有谁的功劳能直任大将军,所以北疆大军便暂时由前将军宋苑、后将军谭骧、右将军严极三人共同协领。

我听严极说起宋苑出击鲜卑,只当它是天子越级提拨妻舅后,为让其固权而做的军事演练,不禁一惊:若齐略无恙令宋苑领兵北出,自是妹夫给机会让大舅子建功立业。但现在齐略不能视事,这命令却分明是越姬一派为了削弱后党的势力,而有意让宋苑北出送死!

严极在北疆七年,从斥候兵直到现在升任右将军,受已故大将军之恩颇厚。越姬他们派宋苑出战,却把亲宋派的严极传到长安叙职,分明是怕他在北疆会坏事。后将军谭骧原来被宋宁大将军压制了几十年,估计怀恨不浅,已经与越姬联手了!

“宋将军此次预备带多少将士出关?”

严极踌躇了一下,望着我苦笑:“妹子,你知道我不能说的。”

我一怔,这才意识到出兵多少是军事机密,严极恪守军规,不能告诉我实情,但他又不愿拿我当无知妇人哄骗,所以才明说。

“对不起,是我虑事不周。”

严极不说,我只能自己推想。仔细一算,北疆大营二十万大军,分三位将军共管,以实际地位算应该谭骧手下的兵力最厚,宋苑手下的兵力次之,严极所部最少,宋苑手下的兵力在五到八万。

如果越姬真能做到为了拨除宋氏的势力,竟舍得将数万北疆将士弃于关外送死,那么齐略落在她手里的危险性又高了。

“严大哥,宋将军出兵应该是领了旨的吧?诏书上盖着哪个印玺?”

“像这等大规模的出兵,仅有圣旨可不行。是内廷使者携了虎符,合符出兵的。”

“虎符?”

虎符落在越姬他们手里了?不,不是在他们手里,否则他们谋取南疆大军的时候根本不必迂回,直接持符节制就可以了。

不是越姬,那么令宋苑出兵真的是齐略或者太后吗?也不可能,这两人都是人中之雄,真有精力调动军队,根本不必转这种圈子,直接出手就足以收拾乱局。

得到虎符难道是楚国?可他既然得了虎符,而不是直接调动军队反攻都城?是了,虎符固然是调动军队的信物,但如果下太过荒谬的命令,使军中将领生疑,反而不如合宜的削减朝廷的实力来得实在。

楚国现在大概是在等齐略死,等越姬和外戚为了掌权大开杀戒,等死忠齐略的臣子生乱,等朝廷政局糜烂。

齐略精心计算,小心布局,一步步的削弱着楚国,但楚国也不是只能挨打不能还手的弱者。楚国对比朝廷虽然土地要小,综合国力要弱,但水军强大,政治制度整合成功,也是头嗜血的凶豹。

皇后驾崩,太后立即遇刺;天子病重,越姬宁愿让才七岁的儿子当傀儡皇帝,也想借机将他送上帝位;而应该在太后那里掌管的虎符竟出现在北疆,调动宋苑北伐;南军的中高级将领,都有楚姬……这些事,或明或暗的有楚国的影子在后面潜伏。

楚国势不如朝廷,但胜在了机巧,竟使得齐略母亲中毒,自身重病卧床,人身自由受限,内有越姬和外戚窃权,外有楚国虎视眈眈,连执掌天下兵马的虎符也被人盗走,真可谓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妹子,你脸色怎么这么难看,怎么了?”

“我……”我心惊肉跳,靠在案几上大口喘气。

严极大惊,赶紧端了盆水进来,拧手巾给我擦汗喂水。我缓过气来,苦笑道:“这人真是奇怪,以前在南州知道什么事都得自己来,没人能依靠的时候。我遇到什么吃力的事,都能咬咬牙就挺过去,可一回到长安,见了老师,坐在铁三哥屋里,看到严大哥,突然间就觉得有了依靠,变娇气了。”

“女孩子家的,本来就该娇气些,不应让你去受外面的风雨。只是……唉,我不劝你离开南州,是想让你和子籍日久生情。听你这么说,他根本就没半点用处,南军那些期门出来的兄弟也没一个有用的。”

我没料到他从我一句话里竟生出这么多的想法,赶紧解释道:“严大哥,这却不关子籍兄的事。是我不大敢去见他,也不敢麻烦他,当然就更不敢去见那些期门卫的兄弟了。”

严极叹了口气,道:“原来期门卫一系出来的老兄弟,从治伤娶媳妇到打战学兵法都得了你的帮助,就算你跟子籍的事不成,也不会对你不满。你在南州怎么就这么死脑筋,为了子籍一个,遇到难事就都不敢去找那些兄弟帮忙了?”

我这么多年来已经惯于独挡一面,自担风雨了。但有人用这种责备而关心呵护的口吻数落两句,心里还是暖暖的,十分受用,笑了笑道:“子籍兄手下的人都比较难缠,要找人帮忙当然还得找严大哥这么爽快利落的人。”

严极看到我的装扮,便知有异,闻言一笑在我肩上拍了拍,安慰的说:“有什么麻烦你说吧,做大哥的回了长安,就算有天大的事,也不能叫人欺负了我妹子去。”

我轻叹一声,缓缓的说:“严大哥,不是有人欺负我。但这次的麻烦不小,可真的是‘天’大的事。”

严极一扬眉,正想细问,突闻门外一阵喧哗,有人大叫:“开门,开门!”

第三章 探狱第五十五章 异况第四十七章 传声第六十五章 帝心第十章 未负第四十八章 平南第五十三章 永好第六十五章 帝心第十八章 断念第十四章 为臣第六十四章 东进第四十八章 平南第六十四章 东进第四十八章 平南第四十五章 丛林第三十三章 南国第二章 断脉第十四章 为臣第十三章 镜奁第五十一章 一梦第二十六章 滇客第三十九章 滇王第六十七章 罪罚第五十九章 火起第四十六章 重逢第四十八章 平南第九章 托付第四十六章 重逢第三十九章 滇王第二十二章 疑问第三十九章 滇王第六十五章 帝心第十八章 断念第三十三章 南国第四十九章 入主第三十九章 滇王第四十七章 传声第四十五章 丛林第三章 探狱第四十六章 重逢第五章 赦诏第六十六章 陪都第五十六章 返京第四十四章 战事第六十二章 国玺第六十四章 东进第十五章 拜节第三十一章 决裂第五十二章 偷闲第四十七章 传声第六十章 皇子第九章 托付第八章 定案第四十九章 入主第六十二章 国玺第三十六章 故人第六十三章 偷天第五十一章 一梦第十二章 冬至第十三章 镜奁第六十一章 面君第七章 访人第十一章 无谢第五十一章 一梦第二十九章 救兵第二十六章 滇客第四十二章 事变第三十六章 故人第二十章 生活第三十一章 决裂第五十三章 永好第六十八章 雾重第六十章 皇子第三十八章 蛇咒第二十八章 错落第四十八章 平南第三章 探狱第四十二章 事变第十七章 迷意第五十三章 永好第三十二章 离都第六十五章 帝心第二十五章 纨绔第四十七章 传声第四十九章 入主第二十一章 议亲第五十一章 一梦第十三章 镜奁第二十章 生活第十一章 无谢第五十九章 火起第三十八章 蛇咒第六十四章 东进第三十一章 决裂第十一章 无谢第十七章 迷意第六十九章 破冰第一章 风起第四十八章 平南
第三章 探狱第五十五章 异况第四十七章 传声第六十五章 帝心第十章 未负第四十八章 平南第五十三章 永好第六十五章 帝心第十八章 断念第十四章 为臣第六十四章 东进第四十八章 平南第六十四章 东进第四十八章 平南第四十五章 丛林第三十三章 南国第二章 断脉第十四章 为臣第十三章 镜奁第五十一章 一梦第二十六章 滇客第三十九章 滇王第六十七章 罪罚第五十九章 火起第四十六章 重逢第四十八章 平南第九章 托付第四十六章 重逢第三十九章 滇王第二十二章 疑问第三十九章 滇王第六十五章 帝心第十八章 断念第三十三章 南国第四十九章 入主第三十九章 滇王第四十七章 传声第四十五章 丛林第三章 探狱第四十六章 重逢第五章 赦诏第六十六章 陪都第五十六章 返京第四十四章 战事第六十二章 国玺第六十四章 东进第十五章 拜节第三十一章 决裂第五十二章 偷闲第四十七章 传声第六十章 皇子第九章 托付第八章 定案第四十九章 入主第六十二章 国玺第三十六章 故人第六十三章 偷天第五十一章 一梦第十二章 冬至第十三章 镜奁第六十一章 面君第七章 访人第十一章 无谢第五十一章 一梦第二十九章 救兵第二十六章 滇客第四十二章 事变第三十六章 故人第二十章 生活第三十一章 决裂第五十三章 永好第六十八章 雾重第六十章 皇子第三十八章 蛇咒第二十八章 错落第四十八章 平南第三章 探狱第四十二章 事变第十七章 迷意第五十三章 永好第三十二章 离都第六十五章 帝心第二十五章 纨绔第四十七章 传声第四十九章 入主第二十一章 议亲第五十一章 一梦第十三章 镜奁第二十章 生活第十一章 无谢第五十九章 火起第三十八章 蛇咒第六十四章 东进第三十一章 决裂第十一章 无谢第十七章 迷意第六十九章 破冰第一章 风起第四十八章 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