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定案

太后倚在四只绣丹凤穿云纹的实心锦靠背里,身上盖着锦被,眼睛闭着,鼻息很重,显然鼻塞。

我轻轻地走到太后榻前跪下,行了一礼,就势坐好,压着嗓子道:“娘娘,臣云迟请脉。”

太后睁开眼睛,问道:“听说你是范大夫的亲传弟子?”

“是。”

我应了一声,见太后将手从被下抽出,便伸手托住,搭上她的腕脉,凝神诊脉。

太后闲散的倚着身子,突尔道:“那日你敢在我和大家说话时插嘴阻拦,我就觉得你胆识不错。”

我怔了怔,才想起太后说的是那日我劝太后让天子陪侍一事,连忙低头:“欲稳病情,先安人心。臣也是源于医理斗胆妄言,惶恐得很。”

太后微微点头,道:“不错,做母亲的病了,有儿子孝顺守着,那是比吃什么药都好。难得你小小年纪,竟知道以人情入医理,好得很。”

“此乃家师日常教诲,臣只是遵教而行,不敢妄言居功。”我浅浅一笑,问道:“娘娘,您身上的风寒之症不重,不过臣以为您目前的身体实在不宜再被这些小病缠着,平白亏空精力,所以想以炙艾之法为您治病,未知您意下如何?”

太后却没回答我的问题,反而问我:“云迟,听说你在太医署跟众太医给我定下的判案是引刀剖腹,取出恶痈,是吗?”

我心下一个咯噔,忍不住抬头,问道:“娘娘,您反对这个判案?”

太后轻轻一笑,缓缓地道:“朕出身武将世家,见多了刀伤箭创,这剖腹治病之法虽说乍听哧人,朕却无所惧。”

这位太后是当世奇女,曾经两度执戟操戈,戎守宫禁,身份非同寻常,早在先帝时期,还当皇后的时候,就已被允许与皇帝同朝称制。那皇帝自称专用的“朕”字,她也能用,不过据闻她只在心有所思的时候,才会用这个字眼。

我还是第一次听到她称制,想到宫里的传言,不禁有些屏气敛息。

“朕并不反对这个奇诡的判案,只担心它能否成功。”她说着话,原本散漫的眼神渐渐的凝聚起来,变成眼眸深处的一点明光,那光芒不亮,但却散发着一种凌锐的锋芒。她的声音很低,却直直的刺进我的耳里,震得我心动。

“朕现在还不能死。”

我了然——太后这句“不能死”的意思,与老师当日在狱中请我一定要救治太后的原因,是大致相同的。

齐略虽然的确有成为君王的资质,但他现在,还不足以震慑各有异志的诸侯王。

可纵使太后威势再盛,我也不能信口应承,乱开空头支票。

我想了想,并没有打算现在就安抚太后的担忧,而是问:“娘娘,开刀之议暂且不论,只是眼下这风寒,您能容许臣以炙艾法替您驱除?”

太后点头应允,两名医婆上来替太后将身上的衣裳除去,我点好艾香,认准了穴道便点了下去。

治风寒有多种方法,中医的针炙、汤药、拨罐等等都行,甚至于我前些日子新萃成的草药式阿司匹林,用在从未使用过那种高浓度药物的人来说,只需一剂就能药到病除。这诸多治疗方案里,只有这炙艾最是令病人痛苦。

我一定要采用炙艾法来替太后治这病,意在查探太后的忍耐能力和心理素质,以便制定最合适的医疗方案。但看烧着的艾香点到太后各处穴道之后,太后虽然额头上已经密密的出了一层汗珠,却连哼也未哼一声,心里也不禁暗暗赞叹。

这样的硬气,别说我这些天在外治病所遇的普通女子没有,就连我这个月经常接触的宫掖期门军的军士都难得。

炙艾即毕,便有阿监绞了巾栉替太后抹去脸上的汗珠,整理衣裳。

我收了艾香,观察着太后的气色,心里的忧虑突然轻了些,于是安抚太后刚才的忧虑:“娘娘,臣现在有信心替您治好病了。”

太后那与齐略十分相似的眉毛轻轻一动,侧目看我:“何故?”

“臣未见过似娘娘这般强韧的女子,也未见过似娘娘这般求生之欲如此强盛的病人。您有这样的心性,便胜过了无数灵丹妙药。”

若是这样精神强韧,求生欲旺盛的女子,都扛不过手术,这天下也就没有所谓的医林奇迹了。

我开始着手准备太后的手术方案,选了四名服务皇室多年的医婆当助手,每天都带她们出宫随我治病,让她们熟悉开刀的步骤——开始的时候,我带着四名医婆去义庄解剖尸体,讲述真正动手术时我需要她们做的事,然后才带她们给病人做手术。开始她们见我执刀解剖尸体,从皮肤、肉、血管、脏器等详细的讲解,个个都吓得面无人色,呕吐不止,几乎将我视为妖邪。

但医婆虽然知识浅薄,毕竟还算有些医学底子,也是见过生死的,胆子不算太小。见除了我以外,忤作们也能很坦然的解剖尸体,心里的疑惧之心渐去,慢慢地也能跟我配合了。

宫廷规定,选侍天家的医婆不能嫁人,不能有子。她们也是些寂寞的人,无所事事之余,对知识的渴求极大。

她们肯学,我自然肯教,不止教她们眼前能见到的,也将自己所学的病理药理系统的解说给她们听。而她们多年的妇科实践讲出来,也能让我更好的融合中西医的妙处,在实践里一步步的完善太后的医疗方案。

少府已经将我要的器具造好送了过来,而我要求的病房也正在布置中。我仔细推敲后,把手术日期定在腊八之后,冬至之前,然后请老师代我上奏太后。

老师去了永寿殿,我独自出了宫。严极在宫门外候着,见我一提一背的拿着着两只药箱便觉得奇怪,迎上来替我把药箱接住,问道:“云姑,怎的你今天拿这么多药箱?要去哪儿?”

他替我带了两个月的路,彼此都已经熟悉了,他称呼我便不像最初的时候拘谨,便依着民间的叫法,唤我“云姑”。

我既感谢他两个月的照顾,又敬佩他身残志坚的品性,也无意疏远他,他唤我便回应:“今天去你家。”

严极一愕,笑道:“我孑然一身,借住在乔图家里,哪来的家。”

乔图却是那日我给张典治病时遇到过的军汉之一,他们这一堆的期门军下级军士都是霸城门一带有名的穷人,十分不得志,境遇相同,自然而然的结成了兄弟。

严极曾经是宫禁七军的风云人物,我以为虽然此时落魄,以前也应该攒有些家底,谁知他竟答出这样一句话来,不禁愣了:“严兄……难道令尊令堂尊夫人也跟着你在乔家借住?”

“我十七岁上便父母双亡,倒不必让他们跟着我这不肖子多吃苦,至于她……”严极顿了顿,叹道:“她前年已经下堂求去了。”

我心里顿生悔意,严极看了我一眼,却是一笑,道:“我落魄之时,她扶持了我三年,实在无奈才求去。说起来,她对得起我,却是我对不起她。”

就是现代社会的男子,如果离婚是由女方提出的,仳离以后男方多免不得便要为自己的面子,暗损女方两句。严极不仅能够大度正视妻子在患难中求去,还能坦然说是自己对不起她,由不得我心中佩服。

只是他既然没有家人妻子,我要做的事却麻烦了些:“严兄,我今日本想替你重新将腿骨接好,可你没有家室,重新接骨之后乏人照料,如何是好?”

严极差点把驴车赶进了水沟里,吃惊的回头:“你能替我重新接腿?”

“严兄的腿骨我仔细的研究过了,是当年断骨没接对,以致骨头错了位,不能承力,重新矫正是可以的。”我拍拍少府给我送过来的新器具,放在往日我也不敢贸然动手,但现在有这些新医械,那却不同:“只是委屈严兄又要尝尝骨头碎断的滋味了。”

严极这两个月跟着我东奔西跑,见过我的医术,听我说能替他矫正腿骨,立即深信不疑,欣喜若狂,哈哈大笑:“只要这条腿能重新接好,再痛我也忍得。”

中医接骨的技术比起西医来丝毫不差,像太医署跟老师同辈的一名单老大夫,他的接骨技术就神妙至极。我曾经亲眼看到他替一个小腿粉碎性骨折的羽林郎将创口清理了,以浸了鸡血的柳条插入骨中,将断腿接上来。

以西医手术,那种骨碎都已经大量清理的断骨,接上去以后必然会出现比原先短了一大截的情况,变成瘸子。但那羽林郎不仅没有瘸腿,而且行走如常,负重奔跑都没有出现丝毫异况。

严极的腿如果有单老大夫来打断重新接过,那是万无一失。可单老大夫如今也是年近七旬,体衰气弱的老人了,能不动就不动,以严极目前的地位和情况,实在是请不动老大夫出面。

不能说老大夫没有恻隐之心,而是做善事也讲究机缘凑巧,意动得人,不可强求。

我虽然医术比不得老大夫神乎其技,但有少府给我造的精巧器具,将他错位的骨头重新分开,另行矫正接好,也不算太难。用了大半天的时间,也就成了。

乔图也穷,但比起铁三郎、张典那些真正的穷鬼来又算富裕的,因为他家里还有个十分贤良的老母亲。

严极在乔家借住两年,乔母早将他视如子侄,待我把手术做好,她已经做好了饭请我上座。桌上除了大罐的黍饭、萝卜以外居然还有一大碗骨头——这时候的饮食习惯,瘦肉不吃香,肥肉才是好东西,骨头是穷人吃不起肉,逢节才买来打牙祭的佳品。

没有轮值的铁三郎和重病初愈的张典听到我在给严极动手术,也就一起过来探望,顺便蹭饭。

严极的腿被我打了石膏,用水盆架高高的悬起,无法动弹,只能躺在床上让乔母喂骨头汤。他一开始的兴奋过了以后,这才想起一件事,歉然道:“云姑,今天我不能送你……”

他一句话没说完,铁三郎已经抢了过去:“放心好了,我会送云姑姑回去的!”

我看了眼铁三郎那似乎比整架驴车都大的身躯,有些怀疑的问道:“你会驾车?”

“会,我有什么不会的?”铁三郎得意洋洋,把胸膛拍得山响:“云姑姑,你别看我长得笨,可我手巧得很。”

他那黑熊似的身材,我只见到了蛮力,却看不到丝毫手巧的样子,听他吹嘘,我真是忍俊不禁:“你的手巧得起来?”

铁三郎见我不信,急得一瞪眼,叫道:“云姑姑,你不信我?”

他一面跳脚,一面四处寻求证人:“张大哥,严大哥,你们告诉云姑姑,我的手有多巧。”

张典显是有意捉弄他,但笑不语,倒是严俊不忍欺负老实人:“云姑前些天不还称赞我那驴车不颠不簸,十分安稳吗?那就是三郎给我造的。”

严极载我的那辆车外形虽然简陋,但坐上却比以前接我和老师出诊的牛车更稳,我即使外行看不出车里的奥妙,也知道那车在防震方面肯定有独到的手艺在内,却不想它居然是铁三郎造的。

“想不到那车是你造的,果然是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我赞叹一声,又有些不解:“你既有这般手艺,怎么却跑去做期门卫?”

铁三郎嘿嘿一笑,挥了挥手:“当了匠户,跟入奴籍也差不多,我才不干。”

我顿时哑然,好一会儿才叹了口气:“商贾位卑,则财货不通;匠户位卑,则科技难兴。这是……”

我本想说这是国家落后的原因,但这么些年处在宫禁里,没有前生跟同寝室的同学们开卧谈会,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意兴,一语未毕,便即收声,转道:“你这选择也不错。”

略说了会儿话,我留足了分量的药,便出言告辞。

铁三郎驾着驴车送我:“云姑姑,天色还早得很,你这就回宫吗?”

老师已经替我把给太后开刀的日期报了上去,如果我运气不好,估计今天就是我在长乐宫外行医的最后一天了。

想到这里,我不禁有些烦躁。

第六十章 皇子第五十三章 永好第三十二章 离都第二十七章 遇险第五十一章 一梦第十九章 离宫第五十六章 返京第十六章 惊情第五十一章 一梦第三十六章 故人第六十四章 东进第三十七章 冲突第一章 风起第二十二章 疑问第五十一章 一梦第二十三章 释怀第六十三章 偷天第四十四章 战事第四十八章 平南第四十六章 重逢第二十八章 错落第五十五章 异况第三十五章 王庭第九章 托付第二十八章 错落第七章 访人第五十一章 一梦第四十三章 瘟疫第五十五章 异况第三章 探狱第九章 托付第五十九章 火起第五十章 所会第二十九章 救兵第十二章 冬至第四十七章 传声第四十三章 瘟疫第二十章 生活第七十章 桃符第二十三章 释怀第二十四章 承情第四十五章 丛林第六章 治病第三十九章 滇王第五十七章 长安第三十二章 离都第五十八章 政乱第三十六章 故人第十三章 镜奁第五十八章 政乱第十四章 为臣第三十一章 决裂第三十九章 滇王第六十章 皇子第五十一章 一梦第二十一章 议亲第三十八章 蛇咒第三十三章 南国第四十八章 平南第五十六章 返京第三章 探狱第五十二章 偷闲第五十九章 火起第四章 面君第二章 断脉第十六章 惊情第六十八章 雾重第六十五章 帝心第六十一章 面君第五十章 所会第二十九章 救兵第五十二章 偷闲第四章 面君第六十四章 东进第四十二章 事变第六十章 皇子第四十七章 传声第十六章 惊情第五十五章 异况第二十章 生活第十二章 冬至第二十九章 救兵第七章 访人第四十一章 负心第三十五章 王庭第二十六章 滇客第六十六章 陪都第十章 未负第六十五章 帝心第十二章 冬至第三十七章 冲突第二十四章 承情第六十六章 陪都第二十三章 释怀第十二章 冬至第五十三章 永好第七十章 桃符
第六十章 皇子第五十三章 永好第三十二章 离都第二十七章 遇险第五十一章 一梦第十九章 离宫第五十六章 返京第十六章 惊情第五十一章 一梦第三十六章 故人第六十四章 东进第三十七章 冲突第一章 风起第二十二章 疑问第五十一章 一梦第二十三章 释怀第六十三章 偷天第四十四章 战事第四十八章 平南第四十六章 重逢第二十八章 错落第五十五章 异况第三十五章 王庭第九章 托付第二十八章 错落第七章 访人第五十一章 一梦第四十三章 瘟疫第五十五章 异况第三章 探狱第九章 托付第五十九章 火起第五十章 所会第二十九章 救兵第十二章 冬至第四十七章 传声第四十三章 瘟疫第二十章 生活第七十章 桃符第二十三章 释怀第二十四章 承情第四十五章 丛林第六章 治病第三十九章 滇王第五十七章 长安第三十二章 离都第五十八章 政乱第三十六章 故人第十三章 镜奁第五十八章 政乱第十四章 为臣第三十一章 决裂第三十九章 滇王第六十章 皇子第五十一章 一梦第二十一章 议亲第三十八章 蛇咒第三十三章 南国第四十八章 平南第五十六章 返京第三章 探狱第五十二章 偷闲第五十九章 火起第四章 面君第二章 断脉第十六章 惊情第六十八章 雾重第六十五章 帝心第六十一章 面君第五十章 所会第二十九章 救兵第五十二章 偷闲第四章 面君第六十四章 东进第四十二章 事变第六十章 皇子第四十七章 传声第十六章 惊情第五十五章 异况第二十章 生活第十二章 冬至第二十九章 救兵第七章 访人第四十一章 负心第三十五章 王庭第二十六章 滇客第六十六章 陪都第十章 未负第六十五章 帝心第十二章 冬至第三十七章 冲突第二十四章 承情第六十六章 陪都第二十三章 释怀第十二章 冬至第五十三章 永好第七十章 桃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