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大唐科学院构想(二)

过了好一会儿,李璟说了一句:“此议容朕再思,爱卿请继续讲。”

林枫立刻接着讲道:“经济研究部,微臣建议下设两个司,一个是经济司,一个是民生司。”

虽然经济和民生这两个词林枫以前多次提到,但李璟和李景遂都未曾深想,不禁奇怪林枫为什么要单独列出来研究啊?李景遂脱口而出:“治国平天下,还要专门研究?”

林枫恍然,知道这两个人一直以来误会了自己所指的“经济”一词。

经济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其原意为“管理一个家庭的人”。色诺芬在他的《经济论》中将“家庭”及“管理”两词的结合理解为经济。最早是日本人将其正式翻为经济,后由孙中山先生从日本将这一说法引入中国。

其实,早在公元4世纪初,我国东晋时代已正式使用“经济”一词。“经济”一词是“经邦”、“经国”和“济世”、“济民”,以及“经世济民”等词的综合和简化,其寓意正是“治国平天下”。

“请恕微臣的言语冒失。其实,微臣只是借用了古书中早有这个词。微臣所说的经济是指我们这个国家社会的物质基础,是构建国家并维系社会运行的必要条件。其具体含义可大可小,大到一国的国民经济,小到一家的收入支出,这里微臣所讲的经济专指我朝的国民经济。

经济司的主要方向,微臣也建议为两个:一是主要研究历朝历代以来各项经济政策之利弊,分析当前我朝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寻找合理化改进建议;二是秘密研究如何利用经济力量打击敌方。

对此,微臣可以举一个实例,春秋吴越争霸之时,越国将煮熟的种子免费送给吴国,结果被越国买通的吴国内奸刻意隐瞒这一内幕,导致当年吴国全国绝收,越国一举灭吴,这正是经济战的一个雏形。放到当前,经济司则主要研究如何利用银行、钱币等经济介质,让对方经济崩溃,失去与我朝对抗的物质基础,最后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哦,原来如此,李璟和李景遂都不由地点了点头,眼光里均充满了赞许。

“民生司,意义则更为重大。据微臣翻查,‘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也。在此,微臣将民生代指为我朝百姓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

纵观历史,基本上每一个朝代灭亡都有一个固定的开头:那就是百姓大众民不聊生,走投无路,揭竿而起,正式拉开了王朝灭亡之序曲。所以,微臣认为,如果将国家比喻作一个石塔,那百姓大众就是塔基,塔基不稳,而塔身必危。所以,民生稳,则社会稳,国家稳。”

听到这里,李璟不住地点头,民生不稳,也就是李家的江山就不稳啊!

“民生是一篇大文章,主要还得靠整个朝廷。这里,微臣建议民生司就是希望能够给这篇大文章里增加一些美丽的、可以看得到的希望和信心。有了希望和信心,百姓心里就有了美好的期待,就必定人心思定,而国家必稳如磐石!同时,在陛下和齐王的带领下,我唐正在进行变革,最终必将平定天下,这其间必须会影响到许多人的利益,但如果有最众多、最广泛的百姓大众的支持,这些人就是螳臂挡车,不自量力!”林枫又开始大忽悠,努力让这两个上位者在心里烙上民生非常重要的这个概念。

“那爱卿认为该如何着手呢?”李璟满脸带笑,和颜问道。

“一民之生,最基本的无非是衣食住行、居家生活,再上升一点就是生活幸福美满。我朝试验推行棉花种植,就是关心百姓的衣;引进高产粮食物种,正是关心百姓的食。至于住,我们可以研究如何让百姓更方便、更惬意。比如说微臣已经发明出来的打媒球机、留春炉,还有更多的小发明正在研究之中,正是努力想让百姓住得更舒服。

说到行,微臣想多说几句。行,一个方向是用来行的道路,微臣拟首先研究出一种可以速凝、凝后非常坚硬的物质铺作路面,可以迅速普及全境,不仅让百姓出行可以非常方便舒服,而且可以建成军事战略大道,十分便利境内军队调动!”

在这里,林枫是准备将后世的水泥给鼓捣出来。其实,水泥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5000年前的中国秦安大地湾人,他们铺设了类似现代水泥的地面。不过,林枫想借用的是后世古罗马人的弄法:使用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已经与现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用它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

“还可应用于军事?”李景遂好奇地问道。

“当然。如果我们可以在重要的城市用这种物质建筑城墙,敌人砸过来的石头撞不烂,射来的箭弩穿不透,而这时,我们坐拥强弓硬弩,有远射的枪,敌人焉能不败?”林枫继续宣扬水泥的用途,努力挑逗刺激着李景遂。

“啊,那这种物质容易发明出来吗?”李景遂有些坐不住了。历来作战,无非是攻和防,如果因为兵器司的发明,己方攻的水平上去了,现在若再有了民生司的这种物质,那防的水平也上去了,作战获胜岂不是指日可待吗?

“很容易!其实它的原料随处可见,就是一种特定的石头,金陵城旁边的群山中就有这种山石,非常容易发明出来。”林枫故作神秘地说道。

当然,水泥一般是用来作房屋建筑用的,但林枫想在先期保持一种神秘感,将水泥作为军事战略物资看待,努力拖延其蔓延的速度,让己方多一些时间,多一些先发优势。

“改善行的另一个方向,就是行的工具。微臣经常乘坐马车,虽然很方便舒服,但速度一快,就异常颠簸,噪声也较大。微臣听闻南方海外有一种物质,称为橡胶,本身具有弹性、也不透水,微臣就想,如果将这种物质包在马车车轮外面,与地面的摩擦变小,可以增进速度,减少颠簸;同时,在车身上引入钢铁部件,加上可伸缩的弹簧装置,减少车行中的冲击力,相信这样的马车坐上去一定会更加舒服!”林枫手里一面比划着,一面说着。

李璟、李景遂看林枫的眼光就有些异样了,这些林枫都是怎么想出来的,大到国计民生能想到,小到一个马车部件也能想到?

林枫的话可没有停,又开始忽悠李景遂:“其实,坐得舒服只是这种马车很微小的作用,关键是它的速度可以加快,我们的商业、出行方面的工作效率都可以借此而加快。

当然,这还只是新型马车的民间运用,其实这样的马车在军事上作用更大。齐王,请您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的士兵乘上这样的马车,可以抢在敌人前面赶至目的地,率先建立防御阵地,或者抢先发起进攻,士兵还很好地保存了体力,我们等于先胜一半啊!即便敌方为骑兵,我们也还可以将车子围起来作为临时的堡垒,阻敌马骑,同样也多了一些胜算啊!”

“好好好!”李景遂不禁抚掌大叹,一副恨不得林枫现在就弄出这样的马车来!

第九十九章 禁军比武(一)第七十六章 给我一天时间第三十四章 酒醒时第八十四章 重整旗鼓第二十九章 有些人就是属狗的第九十一章 靠什么留住人才第四十一章 基地第六十五章 乱初起第三十章 惊喜是策划出来的第九十五章 血盟之约(二)第十九章 捡漏第六十五章 心理战第六十七章 你们要当好眼睛第一百零六章 朝堂上更热闹第一百二十二章 尸山血海(一)第六十七章 狙击计划第八十八章 莲开并蒂第一百零一章 庶民之碑(一)第四十七章 鹤裘藜杖第四十五章 超级市场(二)第一百零三章 庶民之碑(三)第一百章 禁军比武(二)第四十九章 先打了再说第七十六章 野外勘测作业(三)第五十七章 风光一小把第二十五章 公共大课第九十六章 为什么变革第三十三章 人事大变动第二十一章 拜山第六章 大动员(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招贤面试(五)第四十四章 当大将军并不难!第六十四章 战前序曲第七十五章 民与国第七十九章 次第阻击第六十五章 绝户计第六十七章 这里也有城管?第十一章 只愿长醉不愿醒第九十二章 召集令(一)第五十一章 绝不轻恕第九十七章 李家叔侄第二章 你能给我什么?第七章 三璧与三策第七十六章 温馨时刻第五十九章 四本账(一)第八十八章 富人的精神第六十四章 恨难遏第六十二章 声南击北第八十六章 士别三日当刮目(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招贤面试(二)第八十四章 子时突袭第五十五章 天下客商大会(二)第四十章 逆天的武器第七十八章 想报仇吗?第八十九章 三件实事第一百零一章 禁军比武(三)第一百零五章 一击即溃第五十六章 做个交易吧第九十七章 改弦易辙第一百零四章 继续取巧第十章 答疑第一章 一把刀引发的局(上)第六卷 为政 第一章 胜利的烦恼第七十二章 潜伏第四十二章 前所未有的开业庆典(六)第九十六章 乔迁之喜第二十四章 你想让这里是什么?第七十一章 千奇百怪的训练(二)第二十八章 商业竞争第一百零一章 感情难题第十五章 货币战争(一)第三十二章 陈州热身战(一)第七章 夷汉盟约式争吵第七十九章 三个条件第六十章 权利论第十九章 捡漏第六十三章 不是流言的流言第十七章 启程第四十八章 无锡城下第七十五章 民与国第十七章 海外飞地第三十七章 佳人归第四十六章 再放你一马第一百零五章 一日三贤归(一)第二十八章 援兵纷至(二)第四十八章 不快乐的庆功宴(四)第七十八章 战争檄文第三十四章 道家信徒第六十一章 佳人嫣然浪子怒第一百零九章 《大唐见闻录•放榜日》第六十七章 第三课(三)第九十二章 大唐第一辩论赛(二十二)第八十章 君子与小人第五十四章 大内应第五十六章 做个交易吧第二十一章 质而疑之第二章 一朝反目第六十八章 积极防御第九十三章 大唐第一辩论赛(二十三)第一百零二章 千奇百怪的三件实事
第九十九章 禁军比武(一)第七十六章 给我一天时间第三十四章 酒醒时第八十四章 重整旗鼓第二十九章 有些人就是属狗的第九十一章 靠什么留住人才第四十一章 基地第六十五章 乱初起第三十章 惊喜是策划出来的第九十五章 血盟之约(二)第十九章 捡漏第六十五章 心理战第六十七章 你们要当好眼睛第一百零六章 朝堂上更热闹第一百二十二章 尸山血海(一)第六十七章 狙击计划第八十八章 莲开并蒂第一百零一章 庶民之碑(一)第四十七章 鹤裘藜杖第四十五章 超级市场(二)第一百零三章 庶民之碑(三)第一百章 禁军比武(二)第四十九章 先打了再说第七十六章 野外勘测作业(三)第五十七章 风光一小把第二十五章 公共大课第九十六章 为什么变革第三十三章 人事大变动第二十一章 拜山第六章 大动员(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招贤面试(五)第四十四章 当大将军并不难!第六十四章 战前序曲第七十五章 民与国第七十九章 次第阻击第六十五章 绝户计第六十七章 这里也有城管?第十一章 只愿长醉不愿醒第九十二章 召集令(一)第五十一章 绝不轻恕第九十七章 李家叔侄第二章 你能给我什么?第七章 三璧与三策第七十六章 温馨时刻第五十九章 四本账(一)第八十八章 富人的精神第六十四章 恨难遏第六十二章 声南击北第八十六章 士别三日当刮目(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招贤面试(二)第八十四章 子时突袭第五十五章 天下客商大会(二)第四十章 逆天的武器第七十八章 想报仇吗?第八十九章 三件实事第一百零一章 禁军比武(三)第一百零五章 一击即溃第五十六章 做个交易吧第九十七章 改弦易辙第一百零四章 继续取巧第十章 答疑第一章 一把刀引发的局(上)第六卷 为政 第一章 胜利的烦恼第七十二章 潜伏第四十二章 前所未有的开业庆典(六)第九十六章 乔迁之喜第二十四章 你想让这里是什么?第七十一章 千奇百怪的训练(二)第二十八章 商业竞争第一百零一章 感情难题第十五章 货币战争(一)第三十二章 陈州热身战(一)第七章 夷汉盟约式争吵第七十九章 三个条件第六十章 权利论第十九章 捡漏第六十三章 不是流言的流言第十七章 启程第四十八章 无锡城下第七十五章 民与国第十七章 海外飞地第三十七章 佳人归第四十六章 再放你一马第一百零五章 一日三贤归(一)第二十八章 援兵纷至(二)第四十八章 不快乐的庆功宴(四)第七十八章 战争檄文第三十四章 道家信徒第六十一章 佳人嫣然浪子怒第一百零九章 《大唐见闻录•放榜日》第六十七章 第三课(三)第九十二章 大唐第一辩论赛(二十二)第八十章 君子与小人第五十四章 大内应第五十六章 做个交易吧第二十一章 质而疑之第二章 一朝反目第六十八章 积极防御第九十三章 大唐第一辩论赛(二十三)第一百零二章 千奇百怪的三件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