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未来拳法

看到朱由崧的脸色有些不好看,自称婉儿的智脑连忙说道:“二十七世纪的人类已经进入星际殖民时代,要是没有强劲的体魄,很多事情根本无法完成,因此各国都开发出了增强体质的技术,最简单的自然是注入药剂,不过你的身体在注入灵魂的时候,就已经经过开发了,只要正常成长自然就不会比那些注射了进化药剂的人差,另外就是个人的锻炼了,各国通过‘诺亚’、‘女娲’、‘华盛顿’等等几个最强大的智脑,各自计算出了适合各种族的锻炼方式。”

朱由崧听得怦然心动,说道:“能不能修炼出真气?”

“什么真气啊,你武侠小说看多了吧?”智脑婉儿说道:“中国开发出来的锻炼方式叫做第六十八套军体拳,主要以锻炼身体为主,还有一套叫做破杀拳,身体锻炼和杀敌并重,属于军队内部传授,不过智脑在经过衡量之后,认为环境危险,也可以传授给人这种破杀拳,现在在这个时代,朱由崧很显然不是安全环境,所以我决定交给你这门破杀拳!”

破杀拳并没有特殊的招式,只是四十二个不同的姿势,不过这几个姿势的难度那是绝对惊人的,如果不是年纪尚小,而且经过改造,他还真没办法完成这四十二个姿势。

打完一遍,朱由崧全身皮肤泛红,腾腾的蒸汽从他身上冒了出来,心跳的速度快到了令他都没办法适应。

“智脑,这种拳法能够加快心跳吗?”朱由崧问道。

智脑婉儿的形象突然出现,笑道:“那是当然,破杀拳又叫做沸血拳,不但能够加快心跳,在加快心跳的同时,能够提高人的力量速度和反应,修练到最高层次人类就能够控制自己的心跳,军队中甚至有人在一瞬间将心跳加速到每分钟一千次以上,想象一下,那种程度的力量,啧啧,实在是太厉害了!”

朱由崧奇道:“不是说心跳越快,寿命越短吗?难道这种拳法会缩短人的寿命?”

智脑婉儿笑道:“那是对普通人来说的,你的身体可是经过了我的改造,已经算是二十七世纪的新人类了,心跳再快也不会影响到你的寿命,反而会因为新陈代谢的提高,加强你的体质!不过呢!”

朱由崧一惊,这种欲扬先抑,肯定没什么好事,说道:“是不是有什么缺憾?”

智脑婉儿笑道;“倒也不会有什么缺憾,经过改造你的身体虽然不会怎么衰老,但是破杀拳会提高人的新陈代谢,当然也会加快人的发育了,你十三四岁的时候,可能就已经成年了!还有就是,你的饭量要比其他人大得多。”

朱由崧一想,这样也没什么不好,反正现在自己已经没办法忍受小孩的身体了,早一点长大,也好进行自己的长远计划。

至于饭量大,他从来都不认为有什么不好,反正他现在是个小王爷,大明难道还会让一个小王爷饿着?

很快朱由崧就表现出了令他自己都害怕的饭量,修炼了一下午的破杀拳,他甚至能够感到自己一拳就能够打碎一块巨石,不过他也知道论力量,现在他打碎一块砖头,那是没有问题,日后力量越来越大,打碎巨石,那也不是没有可能,不过他的身体强度却没办法配合这种力量,除非他穿戴上飞船上的防护服,才能够完全发挥出这种力量。

力量强大的同时,那种饥饿感也袭上心头,于是他一个五岁的小孩子,吃掉了整整两只肥腻的烤乳猪和大把的馒头。

吃干抹净之后,朱由崧也不禁感叹,果然是穷文富武,这顿饭吃得爽快,不过他要是在普通人家,就算是在地主家里,也没办法每天吃肉。也只有在皇家,而且是在万历帝时代的皇家,才有这个底气顿顿吃肉。

朱常洵的办事能力的确不怎么样,他好说歹说,都没说服万历帝同意朱由崧出宫,万历帝的意见很简单,一个小小的五岁孩童,怎么能远离家门。

朱常洵没办好,朱由崧只能亲自上场,缠着万历皇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明了小孩子要多出去见见世面的好处,综合了万历帝一辈子都没出过几次宫门的苦恼,再加上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大道理,终于让万历皇帝同意了他们出宫。

不过却不止朱由崧一个人允许出宫,朱由校也被派出去,跟着朱常洵一起,说是让他也见见世面,别读书成了书呆子。而且不但允许他们跟着朱常洵外出公干,在平时有太监和侍卫跟随的情况之下,他们也可以道北京城逛一逛!

北京城此时已经是三朝首都了,城里的臣民可都是当年跟着燕王夺取天下的人,他们的日子过得未必有江南的富豪那般阔绰,但是在精气神上,却有一种天子脚下的自豪感。

此时正赶上庙会,朱由崧跟朱由校二人正穿着一身普通人家的锦袍,走在北京城的青石大道上,后面跟着的是,两边是叫卖的各种京味小吃,现在的北京虽然还没有成为清朝的首都,少了些满人的味道,不过毕竟曾经是金元明三朝首都,再加上蒙元征服了中亚和东欧,将当地的一些风味也带进了北京。

因此北京的小吃综合了汉民、清真、宫廷、女真等多种风味,足有一百种以上,艾窝窝、驴打滚、肉末烧饼、麻蓉包这些小食品,让朱由校吃得满嘴都是,他没想到就在这紫金城外几百步外的北京庙会,居然有这么多奇妙的好吃东西,的而朱由崧毕竟是从二十一世纪回到这里的,那些著名的京味小吃,其实在各大城市都能够看到,已经不是京城的特产了,他倒是没有什么好奇的。

“小弟,你快看,这里有这么漂亮的鱼?”朱由校兴奋地指着一个马车上的瓷质鱼缸当中的金鱼,丝毫不管旁边几个人正在以看土包子的眼神看着他,朱由崧对这些玩乐的东西并不熟悉,不过也见识过几种金鱼,这里面倒是有几条听名贵的金鱼。

这个摊位上,是专门出卖花卉金鱼的,虽然暂时无人问津,不过老板却也不着急。

“居然还有这样的鱼?这是什么啊?”朱由校指着一只头顶和鳃上都长着厚厚的金色肉瘤的红头金服黑背的金鱼问道。

那个老板五十多岁,身材有些干瘦,倒也是个和善的人,他笑着说道:“这种金鱼叫做包金狮头,倒是一个名种!”

朱由校奇道:“名种?这样一只金鱼能卖多少钱?”

老板问道:“难道小公子要买?这价钱可不菲,您还是先问一问家里人再说吧,这些东西都是富贵人家的玩物,穷人还是不要摆弄这些东西了!”

朱由崧奇怪了,他还没见过像这种将生意往外推的人呢,他问道:“老板,难道这里的花卉和金鱼已经有人定下了?”

老板笑道:“倒是没人定下,不过待会几位勋戚侯爷的家人就回来这里采买这些东西,武清侯李家、英国公张家这些都是大主顾!”

朱由校有些不满了,连忙问道:“老板,这只金鱼到底多少文钱?”

老板摇摇头,说道:“这只包金狮头那可是价值连城,用铜钱可是买不到了,这只金鱼至少是十两银子!”

朱由校一听也萎了,他们皇孙可没有什么月钱,要是借侍卫太监一两二两的银子,到时候还能对付过去,不过十两银子,他们身边的这些太监可都不是什么大户,十两已经能够让他们伤筋动骨了。

朱由校酸溜溜地说道:“老板,这次买卖坐下来,恐怕能得不少银钱吧?”

老板苦笑道:“哪里不少银钱,也就一家人饿不着罢了!”

朱由崧奇道:“这就不对了,大明不收商税,如果卖出这十两银子去,就算是光买大米白面,也足够买一千多斤了,你这一年恐怕就能过得舒舒服服了吧?难道你们家有十好几口子?”

老板摇摇头说道:“我就一个糟老头子,哪里有那么大的家族,我们养鱼种花的地方那是在永平府,出门要打点衙门,搞到路引,到京城至少要经过七八个路卡,进城还要收进城税,十两银子卖出去,还不够交这路费的呢!”

朱由崧不禁一愣,他此时才明白,这个时代阻碍商品流通和商业发展的关键就是恶劣的交通,不光是路况,还有人为的阻碍,那些官府私设路卡,把过往商户当成肥羊,却没有任何改进交通条件。

这也是为什么朝廷不能开商税的缘故吧,想要开商税,就先把这些小个体户给逼死了,他们往往没有任何土地,只有一技之长,也就是靠着一技之长吃饭,原本就有些难以为继了,一旦国家开商税,他们连那点盈余也剩不下了。

像这样一个落后的封建官府,他真能够在这里发展起他的大工业来吗?朱元璋一开始定下来的整个体制就是按照一个大农村来制定的,根本不适合工商业的发展,但是想要改革,连张居正那样的牛人都落马了,他一个藩王怎么搞改革?他玩得过那些整日以党争为生活的大臣?朱由崧不禁有些迷惘了,或许他一开始就不应该这么做,从外部发展或许更容易一些!

第三十章 烽火连三月(下)第五十六章 徐鸿儒的野望第四十七章 博弈(二)第三十六章 君臣之间第八章 君臣博弈第五十二章 山东变局(上)第三章 朱家有女(下)第五十一章 骑兵武器(下)第三章 傲慢选侍第七章 矿山事故调查第三十七章 前所未见的福利第二十一章 清荷惊变第四十章 东林贱人(上)第二十三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中)第二十二章 短命皇帝(中)第三十章 亲征辽东(中)第十九章 兄弟阋于墙(上)第六章 枢密院(下)第四十章 东林贱人(上)第五章 我恨君生迟(中)第五十二章 博弈之结局第四十三章 庞保入毂第四十四章 铁路公司(中)第四十四章 不是人间富贵花第十三章 高筑墙广积粮(上)第三十六章 进京面圣(下)第四十二章 炮灰对炮灰(上)第十三章 南洋大战(上)第八章 君臣博弈第五章 我恨君生迟(中)第二十章 乔家大院第二十一章 清荷惊变第五十八章 林丹汗的意图第七十二章 诸子重兴(下)第七章 议会政治(上)第三十六章 进京面圣(下)第十四章 高筑墙广积粮(中)第五十五章 釜底抽薪(上)第七十五章 儒道之争(下)第六章 儿子军师第六十九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六)第四十三章 炮灰对炮队(下)第二十五章 混血老唐第二十九章 乔家往事第七章 新大陆第二十六章 老唐当官第三十三章 边打仗边整军(下)第二十八章 烽火连三月(上)第五十七章 釜底抽薪(下)第三十三章 边打仗边整军(下)第三十九章 教育计划第四十六章 百日大旱(上)第五十八章 图穷匕见(上)第五十三章 山东变局(中)第五十四章 国家农场第七十章 诸子重兴(上)第七章 议会政治(上)第六十一章 揭竿而起(上)第十八章 徐光启的圣人梦第二章 智脑婉儿第六十章 图穷匕见(下)第六章 儿子军师第四十七章 百日大旱(中)第四十三章 庞保入毂第五十八章 图穷匕见(上)第三十一章 献土百万顷(上)第十二章 壮岁旌旗拥万夫(下)第八章 北海之变(中)第二十二章 可怕的猜测第十二章 壮岁旌旗拥万夫(下)第五十三章 倒霉的人第四章 枢密院(上)第五章 三皇炮锤第四十二章 东林贱人(下)第十二章 南洋剧变(下)第六十六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三)第五十一章 暗流涌动(下)第四十二章 东林贱人(下)第六十五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二)第三十三章 北海攻略第二章 朱家有女(中)第二十一章 短命皇帝(上)第十五章 高筑墙广积粮(下)第十八章 北海擒龙(下)第四十九章 暗潮汹涌(上)第二十四章 恐怖产能第二章 智脑婉儿第五章 以贸易之名第十四章 南洋大战(下)第二十四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下)第二十九章 亲征辽东(上)第十章 南洋剧变(上)第十二章 壮岁旌旗拥万夫(下)第六章 儿子军师第五十五章 识时务的办报人第四十五章 新武器的震撼(下)第三十章 烽火连三月(下)第三十六章 君臣之间第四十四章 铁路公司(中)
第三十章 烽火连三月(下)第五十六章 徐鸿儒的野望第四十七章 博弈(二)第三十六章 君臣之间第八章 君臣博弈第五十二章 山东变局(上)第三章 朱家有女(下)第五十一章 骑兵武器(下)第三章 傲慢选侍第七章 矿山事故调查第三十七章 前所未见的福利第二十一章 清荷惊变第四十章 东林贱人(上)第二十三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中)第二十二章 短命皇帝(中)第三十章 亲征辽东(中)第十九章 兄弟阋于墙(上)第六章 枢密院(下)第四十章 东林贱人(上)第五章 我恨君生迟(中)第五十二章 博弈之结局第四十三章 庞保入毂第四十四章 铁路公司(中)第四十四章 不是人间富贵花第十三章 高筑墙广积粮(上)第三十六章 进京面圣(下)第四十二章 炮灰对炮灰(上)第十三章 南洋大战(上)第八章 君臣博弈第五章 我恨君生迟(中)第二十章 乔家大院第二十一章 清荷惊变第五十八章 林丹汗的意图第七十二章 诸子重兴(下)第七章 议会政治(上)第三十六章 进京面圣(下)第十四章 高筑墙广积粮(中)第五十五章 釜底抽薪(上)第七十五章 儒道之争(下)第六章 儿子军师第六十九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六)第四十三章 炮灰对炮队(下)第二十五章 混血老唐第二十九章 乔家往事第七章 新大陆第二十六章 老唐当官第三十三章 边打仗边整军(下)第二十八章 烽火连三月(上)第五十七章 釜底抽薪(下)第三十三章 边打仗边整军(下)第三十九章 教育计划第四十六章 百日大旱(上)第五十八章 图穷匕见(上)第五十三章 山东变局(中)第五十四章 国家农场第七十章 诸子重兴(上)第七章 议会政治(上)第六十一章 揭竿而起(上)第十八章 徐光启的圣人梦第二章 智脑婉儿第六十章 图穷匕见(下)第六章 儿子军师第四十七章 百日大旱(中)第四十三章 庞保入毂第五十八章 图穷匕见(上)第三十一章 献土百万顷(上)第十二章 壮岁旌旗拥万夫(下)第八章 北海之变(中)第二十二章 可怕的猜测第十二章 壮岁旌旗拥万夫(下)第五十三章 倒霉的人第四章 枢密院(上)第五章 三皇炮锤第四十二章 东林贱人(下)第十二章 南洋剧变(下)第六十六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三)第五十一章 暗流涌动(下)第四十二章 东林贱人(下)第六十五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二)第三十三章 北海攻略第二章 朱家有女(中)第二十一章 短命皇帝(上)第十五章 高筑墙广积粮(下)第十八章 北海擒龙(下)第四十九章 暗潮汹涌(上)第二十四章 恐怖产能第二章 智脑婉儿第五章 以贸易之名第十四章 南洋大战(下)第二十四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下)第二十九章 亲征辽东(上)第十章 南洋剧变(上)第十二章 壮岁旌旗拥万夫(下)第六章 儿子军师第五十五章 识时务的办报人第四十五章 新武器的震撼(下)第三十章 烽火连三月(下)第三十六章 君臣之间第四十四章 铁路公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