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高筑墙广积粮(中)

北海石狩平原上,阡陌纵横,绿茵如毯,在这纵横的阡陌当中,还有一条条水泥筑成的公路主干道,那是这一年来汉人在这里经营的成果。

在主干道上,一群人扶老携幼,迤逦而行,这些人就是那些松前藩的日本人,此时这些人看着这片肥沃的土地,心情极为复杂,他们虽然向往这些土地,却也明白,如今他们已经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了,连他们自己的命运,此时也得交给那些箱馆城的城主来决定。

已经行进到中午,这些人已经又累又饿,在这样的迁移行动之下,已经有些支持不住了,眼睛直冒金花,一阵阵眩晕的感觉袭来。原本他们上路的时候,也带着仅剩下的一点粮食,或许是几缕荞麦面条,或许是几个馒头,不过经过几天的迁徙,就算是再节省,他们带着的那些粮食已经剩不下了。

一个四五岁的孩子突然晕倒,这样的迁移,就算是成人也受不了,更何况是这样的孩子。

“中村,中村!”一个年纪不大的少妇不禁搂着那个孩子,轻声喊叫着,因为饥饿她已经没有力气大叫了。

此时一阵清脆的铃声响动,几辆四轮马车迎面而来,而紧跟着这些马车的则是一些奇怪的车子,那是一种人在上面蹬着的三轮车,构造精巧,人蹬得并不快,也不太费力,却能够赶上马车的速度。

这种车自然就是人力三轮车,三轮车的构造并不复杂,跟自行车也没什么区别,而且朱由崧在宫里的时候就已经制造出了自行车,此时在北海弄出的这种人力三轮车,除了一些塑料构件之外,已经完全是二十一世纪的标准,链条、轴承、辐条车轮以及橡胶充气轮胎。

这种三轮车在北海也是颇受欢迎,若是单纯的运货,这种三轮车可比马匹强得多了,不需要喂马,马料就节省了不少,养护起来偶尔滴上几滴润滑油就好,而且普通人家也没那么多东西去运输,只有军队和农户才会购买那些重挽马,来运输和耕作。

这些车队自然是接应这些东瀛人的补给车队,不过他们只有一辆停了下来,其他的并没有在前面停留,而是要这些东瀛人靠边让出道来,继续向后行驶,因为东瀛人的迁移队伍拉得太长,他们不得不先去补给后面的人。

那一辆停下来其实就是那个骑三轮车的老汉,那中年汉子叫做楚宝,是从山东潍县迁徙到北海的流民,他们家里遭了匪灾,一家子的人都葬送在了土匪的手中,也就剩下他这么一个,好在他还算是年富力强,来到北海得到了房子耕马犁具种子这些东西,跟几个异姓兄弟一起开垦出了近百亩地,留足粮食之后卖给北海的衙门,每人净得十两银子,这样的条件,若是在山东早就娶上媳妇了,不过在北海,娘们太少了。

楚宝在衣食无忧之后,在闲散的时候,也会帮助北海的军队做一些力所能及没有危险的事情,北海的军队战斗力上面虽然有些问题,不过跟平民之间的关系倒是融洽的很,毕竟原本很多军队的士兵就是从这些流民当中出来的。

原本楚宝也是跟着车队直接向后面去的,只是因为看到那个孩子晕倒,便马上停了下来,在路边上支起了一个行军灶,开始给那小子下面条熬汤,因为下面之前,楚宝还特意滴了几滴大豆油,此时一股子油香味冒出来,很快一碗冒着油花的面汤就熬了出来,因为知道这孩子这样饿,还特意将面条煮得稀烂,这样虽然不好吃,却容易消化,不容易让他们撑坏肚子。

不多时,那个叫做中村的小孩子悠悠醒转过来。那个穿着破烂和服的女人不禁连连对楚宝鞠躬谢恩:“多谢来自大明的大人,多谢了!中村,快过来给大人谢恩”

楚宝不禁摸了摸中村脑袋,笑道:“这也没什么,不过这孩子年纪太小,最好不要让他再饿着了,这样长不高的!”

那女子悲伤地说道:“只是如今中村的父亲战死了,家里没有了男丁,怎么养活这个孩子啊!”

楚宝一愣,不禁鬼迷心窍地说道:“没了男丁,要不你们俩都跟我走吧!”说完不禁一阵后悔,自己怎么着也是一个大汉子民,怎么能娶这种蛮夷呢!

不过这样一看,这女人低眉顺眼的样子,倒是比村里头的阿杏还要水灵,那女人一听也不禁高兴了,说道:“美惠子多谢大人收留!”

实际上日本战国时代,战火纷飞,男丁大大少于女人,像楚宝这样强壮而且模样也算周正的人,在日本已经算是抢手货了。在乡下,甚至有女人跑到男人的房里要求“安慰”,像美惠子这样的人接受楚宝并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楚宝一碗面汤换来了一个便宜儿子楚中村还有一个便宜媳妇楚美惠子,这倒是一时传为笑料,甚至连朱由崧和徐光启也知道了这件事情。

楚宝的事情只是一个插曲,不过这些东瀛人看到有人来接应他们,并且给他们烧汤煮面,马上就放心下来,这些东瀛人都十分的服从,排着队一个一个地来领取食物,到时让这些接应他们的军队放下心来。

朱由崧得知楚宝的这件事情之后,不禁笑道:“这倒是个好例子,让冯裕廷给我好好写上一篇社论,这停办许久的报纸也该重新办起来了!要好好宣传一下中日共荣!”

徐光启闻弦歌而知雅意,说道:“殿下的意思是,要将这些人变成我们大汉族民?”

朱由崧笑道:“徐先生果然知我!如今我们的军队还需要训练,抵挡和驱逐虾夷人的事情就只能交给这些日本人,所以我们需要一支东瀛人组成的仆从军,而且我还要大量的劳动力来挖矿修铁路,如今在北海我们汉人的人数甚至还不如东瀛人,这些东瀛人自然要负担起挖矿修路的重任。至于那些小孩子,则就要交给徐先生了,七岁之下的孩子,完全跟我们汉人孩子一起接受教育,这些孩子长期脱离父母,没有了他们东瀛文化的影响,自然就是我们汉人,而七岁之上的,要反复向他们洗脑,要他们效忠于我,等他们长大了,就让他们进入东瀛仆从军。”

徐光启不禁微笑,让异族来修路挖矿,倒是这位小王爷的招牌,只是这样的政策,难道小王爷还有其他的心思?徐光启不禁问道:“殿下,敢问您是否有志于整个东瀛?”

朱由崧连连摇头,说道:“怎么会呢?我对东瀛绝对没有野心!”朱由崧明白,日本也是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国家,千年的文明史已经足够形成民族性,而且日本人在勇猛和坚忍方面绝对不比中国人差,杀光日本人可能,征服日本人比杀光他们还有难度。

而且杀光日本人对朱由崧并没有好处,反而让日本维持现状,扶植一个丰臣家跟德川家打来打去,让日本成为一个劳动力和女人的输出地,这样反而比直接**日本对自己更有利,日本人的勤劳认真也是有目共睹的,用来做工绝对要比那样土著和印度人更合适。

徐光启听到朱由崧的说法,也不禁放下心来,说道:“虽然殿下对东瀛没有野心,不过我们也不能让现在的德川家统一日本,否则我们马上就成了东瀛人的第一大敌,所以我们想要在北海站稳脚跟,就需要一个动乱的东瀛!”

朱由崧不禁奇道:“徐先生,你这番言论可有些纵横家的意味了!”

徐光启笑道:“这些日子刚刚从中原来的那些杂学者,倒也有不少高明之士,我跟他们一起倒是获益匪浅,那些人甚至提出了,北海在内高筑墙广积粮积累物资、从内地移民增加人口,在外纵横捭阖,必要的时候,甚至还要出兵帮助丰臣家渡过难关!”

朱由崧奇道:“邵杰也来了吗?”

徐光启摇摇头说道:“邵杰那是在他们当中的第二学士,而提出这个论调的则是第三学士张风府,他们这个组织果然是人才济济,却不知道他们第一学士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大才!”

“张风府?”朱由崧不禁笑道:“好,单凭他能提出应付内外局势的良策,总参谋部当中就有他的一席之地,他也不用在教育部做了,直接让他到军中来,经过三个月的训练之后,我直接提拔他到总参谋部去!”

朱由崧来北海之后,已经凯说着手完善军政制度,此时在军队高层已经建立了总参谋部总后勤部,至于总政和总装,现在还没有必要,因此总参谋部的地位就凸显了出来,在军中,那绝对是真正的实权部门。

徐光启不禁说道:“也罢,像张风府那样的人也不愿意一辈子当个教书匠,跟着你到外面闯荡,反而是他最好的选择!”

第十六章 墨家传承第二十五章 混血老唐第三十六章 道法宪法(上)第六十四章 就藩之议(下)第二十六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中)第二章 智脑婉儿第五十四章 赚钱的股票第十四章 七夕乞巧第四十章 东林贱人(上)第九章 北海之变(下)第三十二章 魏进忠的决意第十一章 未来拳法第五十七章 建州叶赫第四十五章 改变的梃击案第五章 我恨君生迟(中)第四十六章 战力对比(上)第一章 朱家有女(上)第九章 议会政治(下)第四十二章 发展计划第五章 我恨君生迟(中)第五十五章 识时务的办报人第五十六章 股票涨了第十一章 壮岁旌旗拥万夫(中)第二章 朱家有女(中)第二十九章 乔家往事第六十一章 未雨绸缪第三十一章 亲征辽东(下)第三十五章 进京面圣(中)第二十五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上)第十五章 马六甲条约(上)第四十二章 发展计划第十八章 北海擒龙(下)第五章 我恨君生迟(中)第四十四章 不是人间富贵花第十三章 南洋大战(上)第五十二章 围堵与分裂(上)第四十二章 炮灰对炮灰(上)第六十三章 揭竿而起(下)第四十九章 大漠上的合纵连横(下)第六十一章 未雨绸缪第十五章 高筑墙广积粮(下)第二十八章 烽火连三月(上)第七十四章 儒道之争(中)第五十八章 面试与遇刺第三十九章 威逼(下)第五十七章 釜底抽薪(下)第四十九章 暗潮汹涌(上)第四十六章 战力对比(上)第十九章 腊月宫变(上)第三十五章 开府建牙第五十九章 图穷匕见(中)第五十一章 博弈(六)第七十二章 诸子重兴(下)第七章 议会政治(上)第五章 三皇炮锤第六十三章 揭竿而起(下)第四十九章 博弈(四)第五十八章 图穷匕见(上)第三十三章 边打仗边整军(下)第四十四章 不是人间富贵花第四十四章 铁路公司(中)第十四章 南洋大战(下)第三十四章 机构改革第三十二章 献土百万顷(中)第二十八章 烽火连三月(上)第二十五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上)第四章 枢密院(上)第十章 东林内部第四十五章 改变的梃击案第六十九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六)第十九章 兄弟阋于墙(上)第十七章 京中生变(上)第四十八章 大漠上的合纵连横(上)第五十九章 图穷匕见(中)第四十五章 改变的梃击案第四十六章 百日大旱(上)第二十三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中)第二十一章 短命皇帝(上)第十章 壮岁旌旗拥万夫(上)第四十二章 炮灰对炮灰(上)第五十一章 暗流涌动(下)第七章 矿山事故调查第十五章 马六甲条约(上)第三十二章 献土百万顷(中)第七十章 诸子重兴(上)第五十九章 命犯桃花第四十二章 发展计划第三章 朱家有女(下)第十二章 壮岁旌旗拥万夫(下)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议(中)第十四章 高筑墙广积粮(中)第三十三章 边打仗边整军(下)第十七章 铁路布局第六十二章 就藩之议(上)第九章 藩王改制第十八章 北海擒龙(下)第四十五章 新武器的震撼(下)第二十九章 烽火连三月(中)第六十四章 就藩之议(下)第二十二章 短命皇帝(中)
第十六章 墨家传承第二十五章 混血老唐第三十六章 道法宪法(上)第六十四章 就藩之议(下)第二十六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中)第二章 智脑婉儿第五十四章 赚钱的股票第十四章 七夕乞巧第四十章 东林贱人(上)第九章 北海之变(下)第三十二章 魏进忠的决意第十一章 未来拳法第五十七章 建州叶赫第四十五章 改变的梃击案第五章 我恨君生迟(中)第四十六章 战力对比(上)第一章 朱家有女(上)第九章 议会政治(下)第四十二章 发展计划第五章 我恨君生迟(中)第五十五章 识时务的办报人第五十六章 股票涨了第十一章 壮岁旌旗拥万夫(中)第二章 朱家有女(中)第二十九章 乔家往事第六十一章 未雨绸缪第三十一章 亲征辽东(下)第三十五章 进京面圣(中)第二十五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上)第十五章 马六甲条约(上)第四十二章 发展计划第十八章 北海擒龙(下)第五章 我恨君生迟(中)第四十四章 不是人间富贵花第十三章 南洋大战(上)第五十二章 围堵与分裂(上)第四十二章 炮灰对炮灰(上)第六十三章 揭竿而起(下)第四十九章 大漠上的合纵连横(下)第六十一章 未雨绸缪第十五章 高筑墙广积粮(下)第二十八章 烽火连三月(上)第七十四章 儒道之争(中)第五十八章 面试与遇刺第三十九章 威逼(下)第五十七章 釜底抽薪(下)第四十九章 暗潮汹涌(上)第四十六章 战力对比(上)第十九章 腊月宫变(上)第三十五章 开府建牙第五十九章 图穷匕见(中)第五十一章 博弈(六)第七十二章 诸子重兴(下)第七章 议会政治(上)第五章 三皇炮锤第六十三章 揭竿而起(下)第四十九章 博弈(四)第五十八章 图穷匕见(上)第三十三章 边打仗边整军(下)第四十四章 不是人间富贵花第四十四章 铁路公司(中)第十四章 南洋大战(下)第三十四章 机构改革第三十二章 献土百万顷(中)第二十八章 烽火连三月(上)第二十五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上)第四章 枢密院(上)第十章 东林内部第四十五章 改变的梃击案第六十九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六)第十九章 兄弟阋于墙(上)第十七章 京中生变(上)第四十八章 大漠上的合纵连横(上)第五十九章 图穷匕见(中)第四十五章 改变的梃击案第四十六章 百日大旱(上)第二十三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中)第二十一章 短命皇帝(上)第十章 壮岁旌旗拥万夫(上)第四十二章 炮灰对炮灰(上)第五十一章 暗流涌动(下)第七章 矿山事故调查第十五章 马六甲条约(上)第三十二章 献土百万顷(中)第七十章 诸子重兴(上)第五十九章 命犯桃花第四十二章 发展计划第三章 朱家有女(下)第十二章 壮岁旌旗拥万夫(下)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议(中)第十四章 高筑墙广积粮(中)第三十三章 边打仗边整军(下)第十七章 铁路布局第六十二章 就藩之议(上)第九章 藩王改制第十八章 北海擒龙(下)第四十五章 新武器的震撼(下)第二十九章 烽火连三月(中)第六十四章 就藩之议(下)第二十二章 短命皇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