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藩王改制

洞房花烛夜,朱由崧面对着乔太真还真没任何欲望,倒不是说乔太真长得太过难堪,秉承乔家与颜思齐的血脉,乔太真的容貌即使是素颜朝天也绝对称得上美人,十五岁的小女孩身子已经张开了,按照中医的观念,女子十四岁便可以生育,不过这对来自现代的朱由崧来说却是有些不能接受了。

在朱常洵登基不到一个月,因为今天被定为黄道吉日,适宜嫁娶,于是朱常洵就安排了朱由崧完婚,对此朱由崧也无法反驳,因为在众人看来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殿下,请宽衣就寝吧!”乔太真虽然一脸的羞涩,却仍然按照事前那些老嬷嬷教导的那样为朱由崧宽衣,朱由崧却看着乔太真说道:“小丫头,当年你可是十分泼辣的,怎么现在变成乖乖女了!”

乔太真说道:“那是妾年纪尚小,还不懂,祈望殿下恕罪!”

朱由崧不禁感觉有些无趣,说道:“好了,太真,现在他们都已经离开了,你也不需要装了!”

乔太真偷偷抬头看了看四周,见果真无人,不禁一把将头上的凤冠丢到一边,说道:“太子,这个婚礼实在是太累了,简直不是人做的事情!”

朱由崧不禁微微一笑,乔太真果然还是当年刁蛮任性天真活泼的乔太真,即使是暂时被拘束,在无人之时也会放开。

而后二人和衣而眠,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去拜见长辈的时候,朱常洵却对朱由崧说了一件令他惊讶不已的事情,他居然要学万历帝逊位,去当太上皇?

“父皇,你这是做什么,刚刚登基一个多月就要逊位,这种事情一旦发生,你让天下的臣民怎么想?”

朱常洵摇摇头说道:“天下臣民?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自有公论,你怕什么,最近敏儿,也就是马贵妃整天想要当上皇后,让桦儿去当太子,这种事情如果不制止的话,恐怕又是一个夺嫡的局面,这也怪你,原本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规矩,就是因为我们父子才会被破坏的,我不想让事情发展到那种不可开交的地步,因此打算现在就把位子交给你好了!”

朱常洵的意思极为坚定,朱由崧几次劝说也是无用,恍恍惚惚地回到家里,这家自然不是在宫里,而是在城区的一个别墅,此时乔太真头发已经挽了起来,衬着她那稚气未脱的一张脸,倒显得有些不伦不类,见朱由崧回来,她连忙上前接过外套,说道:“殿下,今天府里可是来了两个客人!”

“什么人?”朱由崧话刚落音,就看到两个颀长秀丽的声音从屏风后闪了出来,朱由崧定睛一看,居然是唐王府的郡主朱璇清和他的闺蜜云梦瑶,朱璇清看到朱由崧就不禁跪了下来,说道:“太子殿下,求你救救我弟弟吧!”

朱由崧不禁奇道:“王姐请起,有什么事情慢慢说,如果不违律法,我一定责无旁贷!”

朱璇清抽抽搭搭地将事情说了一遍,原来唐王府的世孙朱聿键因为世子不受待见,而且早逝,在唐王府当中一向没有任何地位,只能靠着魏氏的保护生活,而魏氏死后直接被他的王叔关了起来,并且不给他送饭,因为朱璇清一直偷偷给他送饭送书,这才让他能在房里一边生活一边读书,老唐王虽然不喜欢他的长子长孙,但是毕竟也不想把他逼到死路,只是因为老唐王病重,他叔叔想要夺取王位这才下了狠手,将朱璇清赶出了唐王府,并且完全断绝了向朱聿键送饭的门扉。

朱璇清他们通过铁路来到南京,如今已经一天一夜了,如果不能快点解决,就算是得到了援助,到时候朱聿键也肯定没办法支撑住。

朱由崧不禁拍案而起,怒道:“居然还有这等不顾天理亲情的混账东西,只是如果没有证据的话,我也不能光靠你的话就……”

云梦瑶连忙站起身来,说道:“殿下,我有证据,这里是朱聿键世孙写下来的求救信,如果有了这个,能不能当做证据?”

朱由崧说道:“这当然好!”说罢就要去拿那封信,然而此时云梦瑶突然暴起冲向了朱由崧,而她手里赫然是一把蓝莹莹的匕首,相信那上面必然涂着见血封喉的剧毒,众人都不禁吓傻了。

云梦瑶的速度很快,非常快,除了当时碰到的云紫罗之外,他还没见过这样快的速度,但是朱由崧此时已经不同往日,朱由崧的身体经过进一步改造之后,武力已经比得上张道玄这一级别的武功高手。

朱由崧眼明手快一把将云梦瑶的手腕抓住,在他的力量之下,云梦瑶的匕首脱手,而她的双手也被反剪背后,再也不能动弹。

朱璇清不禁被吓了一跳,说道:“梦瑶,你在做什么?”

云梦瑶哈哈大笑道:“我在做什么?我当然是在为我师兄报仇?”

朱由崧皱了皱眉头,说道:“你是徐鸿儒的师妹?一直听说徐鸿儒有一个云师妹,却没想到居然是你!”

云梦瑶怨毒地看着朱由崧,说道:“就是你把我师兄打败之后,又逼得他不得不入宫自保,现在又不得不前往北方,都是你……”

朱由崧闭上眼睛,摇摇头说道:“徐鸿儒不顾国家民族安危,只是为了自己的权力来起义,这种事情就算是一千次一万次都不会成功的!”

山西那边活不下去的百姓起义,还情有可原,徐鸿儒这种在国家赈灾得力的情况之下,还要煽动早饭,根本就是祸国殃民,对此朱由崧从来都没有想过手软,朱由崧马上让人将云梦瑶拖了下去,如果处置那是法院的事情了。

转头看了看朱璇清,朱璇清此时才发现眼前这个人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可以随意玩闹的福王世子了,如今朱由崧已经是一个强大帝国的储君,她连忙跪倒在地,说道:“太子殿下,贱妾对此也是一无所知,还望殿下救救我弟弟吧!”

朱由崧点了点头,说道:“你放心,刚刚我已经吩咐那些人下令陈奇榆处理此事,相信很快就会有回报的!”

陈奇榆是如今的南阳知府,得到朱由崧的命令之后自然十分用心,很快就派遣当地的卫戍军将唐王府当中的朱聿键救了出来,并且将朱聿键的那个叔叔抓捕了起来,押解进京受审,这件事情很快就引起来舆论的关注。

而朱由崧也有些意思借着这个机会改革,大明朝三大弊病当中,军制和税制都已经开始改变,并且已经有了成效,而藩王却一直都没有机会,朱聿键的这件事情却让他有了一个新的机会来改革藩王制度。

原本朱由崧是想将那些藩王的封地封到海外的,但是这些藩王历代都是吃喝玩乐睡来生活的,政治能力和军事能力没有一点,让他们去开发海外领土根本就是开玩笑,因此朱由崧在定下了规矩凡是藩王子女都必须参加军校学习,成年之后也必须参加军队服役,服役结束之后才能够继承王位。

权力和义务应该是等同的,英国的贵族同样享有特权,但是并没有受到太多的非议,那是为什么,因此战争一起,第一批去送死的人也是他们,而朱由崧要做的就是改造这些藩王,让他们不再是米虫懒猪,而是变成誓死捍卫大明的战士。

这自然是受到了那些大臣的反对,他们对藩王都是以养猪的方式来对待的,绝对不允许他们有任何能力,但是现在朱由崧居然想要这样做,根本就是要自己给自己制造不安因素嘛!

而朱由崧却不为他们的说法所动,反正这些藩王的封地都在海外,如果他们能够在海外建立一个可以威胁大明的国家,朱由崧倒也不介意他们这样做,除了南洋那些紧邻大明的地方,海外那些殖民地,是很难长久保有的,与其让那些土著或是西洋人建立自己的国家,倒不如让华人建立自己的国家。

ωωω•Tтkā n•C〇

建立的国家,就算是暂时敌对,在国际风云变化当中,两个华人势力总是还会走到一起的,就像是英国和美国,无论是开始的英进美随,还是现代的美进英随,同为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主体的两个国家,他们的外交关系是很难打破的。

随着中国人对外界的认识增多,那种天朝上国的优越感虽然不减,不过在外交上的柔和灵活却已经开始产生作用,他们知道了世界上形形**的国家越多,很多国家甚至有着不逊于大明的领土和人口,就比如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这种藩王贵族兵役法案刚刚提出,就被下议院通过,上议院虽然有些有爵位的人并不同意这一点,这根本就是让他们的子弟去送死,但是这些有爵位的人在上议院当中占比例也非常之少,这让他们在这个问题上根本没有发言权。

第二十九章 乔家往事第四十三章 铁路公司(上)第六十八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五)第五章 三皇炮锤第五十四章 赚钱的股票第二十三章 短命皇帝(下)第十三章 方氏长子第十一章 未来拳法第五十二章 山东变局(上)第三十二章 献土百万顷(中)第八章 君臣博弈第八章 议会政治(中)第六十一章 揭竿而起(上)第十章 南洋剧变(上)第三十一章 亲征辽东(下)第六十三章 揭竿而起(下)第三章 道法行第三十八章 威逼(上)第三十四章 清河阻击(上)第五十章 博弈(五)第五十章 骑兵武器(上)第三十一章 对日本的纵横捭阖第十三章 高筑墙广积粮(上)第一章 朱家有女(上)第六十四章 就藩之议(下)第五十二章 山东变局(上)第七十四章 儒道之争(中)第二章 风波恶第二十三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中)第十四章 高筑墙广积粮(中)第七章 北海之变(上)第四十一章 变故(下)第五十五章 釜底抽薪(上)第三十五章 清河阻击(下)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议(中)第二十四章 短命皇帝(续)第五十章 暗潮汹涌(中)第六十五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二)第四十七章 军力对比(下)第二十四章 短命皇帝(续)第二十二章 短命皇帝(中)第三章 道法行第五章 枢密院(中)第六十二章 就藩之议(上)第二十一章 清荷惊变第五章 以贸易之名第二十章 乔家大院第三十九章 威逼(下)第四十三章 炮灰对炮队(下)第五十六章 徐鸿儒的野望第十六章 马六甲条约(下)第二十一章 清荷惊变第六十一章 未雨绸缪第五十四章 国家农场第一章 福王世子第十一章 南洋剧变(中)第六十五章 福王就藩第六十一章 未雨绸缪第十五章 马六甲条约(上)第五十六章 釜底抽薪(中)第五十三章 倒霉的人第四十四章 不是人间富贵花第五十五章 釜底抽薪(上)第五十章 博弈(五)第二十章 乔家大院第五十二章 山东变局(上)第三十九章 威逼(下)第八章 君臣博弈第四十章 变故(上)第五十章 骑兵武器(上)第五十八章 林丹汗的意图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上)第四十九章 大漠上的合纵连横(下)第三十三章 献土百万顷(下)第七十三章 儒道之争(上)第四十五章 新武器的震撼(下)第七十五章 儒道之争(下)第三章 道法行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上)第十二章 南洋剧变(下)第四十六章 博弈(一)第四十七章 博弈(二)第四十章 福王的成长第六章 君生我未生(下)第二十六章 七大恨(上)第八章 成婚第九章 藩王改制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议(中)第十八章 京中生变(下)第五十章 博弈(五)第十五章 高筑墙广积粮(下)第十八章 徐光启的圣人梦第七章 北海之变(上)第七十章 诸子重兴(上)第五十三章 围堵和分裂(下)第六章 君生我未生(下)第四十一章 邵氏后人第八章 议会政治(中)第六十九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六)第六十三章 揭竿而起(下)
第二十九章 乔家往事第四十三章 铁路公司(上)第六十八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五)第五章 三皇炮锤第五十四章 赚钱的股票第二十三章 短命皇帝(下)第十三章 方氏长子第十一章 未来拳法第五十二章 山东变局(上)第三十二章 献土百万顷(中)第八章 君臣博弈第八章 议会政治(中)第六十一章 揭竿而起(上)第十章 南洋剧变(上)第三十一章 亲征辽东(下)第六十三章 揭竿而起(下)第三章 道法行第三十八章 威逼(上)第三十四章 清河阻击(上)第五十章 博弈(五)第五十章 骑兵武器(上)第三十一章 对日本的纵横捭阖第十三章 高筑墙广积粮(上)第一章 朱家有女(上)第六十四章 就藩之议(下)第五十二章 山东变局(上)第七十四章 儒道之争(中)第二章 风波恶第二十三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中)第十四章 高筑墙广积粮(中)第七章 北海之变(上)第四十一章 变故(下)第五十五章 釜底抽薪(上)第三十五章 清河阻击(下)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议(中)第二十四章 短命皇帝(续)第五十章 暗潮汹涌(中)第六十五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二)第四十七章 军力对比(下)第二十四章 短命皇帝(续)第二十二章 短命皇帝(中)第三章 道法行第五章 枢密院(中)第六十二章 就藩之议(上)第二十一章 清荷惊变第五章 以贸易之名第二十章 乔家大院第三十九章 威逼(下)第四十三章 炮灰对炮队(下)第五十六章 徐鸿儒的野望第十六章 马六甲条约(下)第二十一章 清荷惊变第六十一章 未雨绸缪第五十四章 国家农场第一章 福王世子第十一章 南洋剧变(中)第六十五章 福王就藩第六十一章 未雨绸缪第十五章 马六甲条约(上)第五十六章 釜底抽薪(中)第五十三章 倒霉的人第四十四章 不是人间富贵花第五十五章 釜底抽薪(上)第五十章 博弈(五)第二十章 乔家大院第五十二章 山东变局(上)第三十九章 威逼(下)第八章 君臣博弈第四十章 变故(上)第五十章 骑兵武器(上)第五十八章 林丹汗的意图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上)第四十九章 大漠上的合纵连横(下)第三十三章 献土百万顷(下)第七十三章 儒道之争(上)第四十五章 新武器的震撼(下)第七十五章 儒道之争(下)第三章 道法行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上)第十二章 南洋剧变(下)第四十六章 博弈(一)第四十七章 博弈(二)第四十章 福王的成长第六章 君生我未生(下)第二十六章 七大恨(上)第八章 成婚第九章 藩王改制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议(中)第十八章 京中生变(下)第五十章 博弈(五)第十五章 高筑墙广积粮(下)第十八章 徐光启的圣人梦第七章 北海之变(上)第七十章 诸子重兴(上)第五十三章 围堵和分裂(下)第六章 君生我未生(下)第四十一章 邵氏后人第八章 议会政治(中)第六十九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六)第六十三章 揭竿而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