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王朝社会主义道路

那宿舍楼是高炉完工之后修建的,使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不过五层高度,这样的强度,熟铁是完全能够满足的,水泥地面,冬天免费统一供暖,通过高高的水塔和钢铁管道供应干净井水,当然如果朱由崧愿意,他甚至一颗安排上燃气供应,但是煤气太不安全,在山东的油气勘探有成果之前,他是不打算这样做的。

实际上这些职工宿舍除了供电和燃气之外,与现在的那些保障房并没有区别,那些工人对这种楼房也非常满意,在他们看来这些楼房可比以前他们住的土坯房气派多了也舒服多了,除了太过拥挤和上下搬运柴禾之外,并没有其他的缺点。

不过现在一听,朱由崧居然将这种房子每家安排上一套,所有的人都沸腾了,有几个激动的人甚至马上跪下了。

“福王爷大恩大德,世子殿下大恩,没齿难忘!”

“狗蛋,给殿下磕头,祝殿下长命百岁!”

……

朱由崧用手压了压,等下面的声音停了下来,继续说道:“好了,这只是一件事情,那五百钱里面一部分是用来偿还这些住房的,一部分则是由公司存起来,等你们七老八十,干不动活的时候,这些钱,在加上公司给你们的一笔相同数目的钱,一次性还给你们,防止你们每人养老,老来难!还有一部分就是为了保证你们能够看得起病,当你们生病的时候,也是由公司出钱给你们看病。”

下面的人开始合计起来,别看这些老百姓没什么数学知识,但是在自己的利益上面却是非常精明的,不过这次矿业联合公司几乎把他们的生老病死都考虑进去了,他们根本没有什么顾虑,只要努力干活就好了,像这样的好地方,他们要是走了,可就找不到另外一家了。

对了,当然他们还要养活自己的孩子,这件事情他们是要考虑到的。

不过他们刚刚想到这里,朱由崧就说道:“当然考虑到你们整日工作,几乎没时间看孩子,所以你们的孩子我们将会成立一个小学,延请名师教授你们孩子一些东西,当然不光是四书五经,谁也不能保证你们的孩子都是万中无一的奇才,大明至少有一万万人,加上那些隐户,两万万也未曾可知,不过整个大明却只有几千官僚,所以就算是万中无一的奇才,也未必就能够考得进士!”

下面的钢铁工人们一听奇了,不禁嚷嚷着说道:“那为什么!”

唐铁不禁骂道:“你们还问为什么?你们现在不是也在学识字,要是不识字,你们怎么当上师傅,怎么带学徒,李二狗,你家的狗蛋不是在造四轮马车吗?要不是现在多学了几个字,能看得懂那些机械图?能造出马车来?”

朱由崧笑道:“唐厂长说得对,日后这些工艺会越来越难,要是不认识字,不懂点算术,还真难应付过去,而且我们还会划分技师层级,就像是造马车零件的叫做钳工,做钳工的那些师傅一共分为五级,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每涨一级月工资增长二两,要是成了高级技师,你们可是要是成为高级技师,一个月工资就有十五两!”

在明朝,十五两能做什么?一个七品官每年都能够拿到二十八两银子,十二石米,三百多宝钞,宝钞不值钱就不用说了,这么多粮银可是一个七品官一年的俸禄,一个高级技师一个月居然都赶上人家大半年的薪俸了。

这样的高薪,又是让一群钢铁工人欢呼不已,个个都称颂着福王和小福王的恩德。

福王朱常洵也乐颠颠地享受着众人的吹捧,高邦佐在后面不禁说道:“福王殿下这些事情如果真的做下去,就等于尽收这些公司当中工人之心,我永平县增长一千户,税收增长近万两,都赶得上南方那些大州府了!”

徐光启摇摇头笑道:“按照小王爷的布局,这日后的发展还不知道回到哪一步呢,小王爷日后还要加大发展的话,一个公司上万人都不止,光这个公司的利税就超过你们永平府数十万人的税赋了,而且每个人都能够过上富裕的日子,以道,你就不想想这其中的道理?”

以道是高邦佐的字,也是描述他心志的二字,徐铉有诗云:以道卷舒犹自适,临戎谈笑固无妨,高邦佐牧守永平府,北面便是山海关,是京畿要塞,取这二字便是要自己能承担起边防重任。

不过自从他成为知府之后,边事并无变故,而他又不愿意成为一个昏官庸吏,于是便将精力集中到民生之上,因此他才发动民众疏通滦河兴修水渠,来保证来年的水利供应,如今经过一个秋天的奋战,再加上钢铁厂提供的各种原料,各种水渠小坝都已经筑成,来年即便是如今年一般少雨,永平府的百姓也能够过得去了。

一个地方官能让百姓不饿肚子,便已经是政绩斐然了,但是这些日子在徐光启的影响之下,高邦佐的思想也开始转变了。既然工商能让百姓过的更富裕,给国家提供更多的税赋,那又何乐而不为?

高邦佐叹息道:“这当中的玄妙,非我能参透的,还望老师指点!”

高邦佐却也是个老实人,这种人正直认死理,不过有什么缺陷,却也不会隐瞒,而且他也有种感觉,或许这位老大人能够带给他一条从未有过的新路,因此他也毫不避讳地拜了徐光启为师。

徐光启笑道:“因为这高福利的原因,百姓便有了钱,百姓有了钱便产生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百姓有了需求,便会有人去做某样产业,某样产业又会大量雇用百姓,让百姓有利可图,而官府也要保证这种产业不会竭泽而渔,荼毒百姓,而且要从此等产业当中抽税来作为百姓福利,如此下去,究竟发展到如何,以道,你不妨想一想!”

徐光启已经深刻研**现代的一些经济学书籍,这让他总结出了一治一乱两条路强国之路,他要做的倒像是德国的王朝社会主义。以官府来平衡平民和资本家之间的关系,并且以官府发放福利,来凝聚人心,同时加强教育,让百姓知道福利来源于国家,强化百姓的国家民族意识,让资本家无法控制百姓为乱,这条道路被他称之为“治世之路”。

历史总是有必然性的,英国美国的道路并不适合中国这样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反倒是德国的制度,一来能够让国家崛起,二来能够保证王朝的稳定,唯一不足之处就是强化了君主的权力,若是碰上一个威廉二世那样的君主,很显然会让中国走上军国主义扩张道路。

不过按照徐光启的思考,以现在中国的国力,再经过这种改造,完全可以凌驾于世界之上,那些西夷人便可不足为虑。

另外一条则是乱世之路,这条路就像是自由贸易主义,这条路也是一条强国之路,但是同时也会壮大那些东林党代表的南方大户的势力,于国于民无利,更无法强军强国,因此这条路被他毫不犹豫地扔掉了。

“自汉以来,凡是盛世,必然是休养生息,与民休息,我们汉民那是勤劳无比的,只是有些太过保守,不知进取,只要善加引导便能够制造出无边的财富。以道,这些日子以来,你带领百姓修渠筑坝,可有感受?”

高邦佐不禁点了点头,他对最近这些日子的修筑水利工程也是颇有感触的,原本指挥使打算小修一番,但是在福王爷出钱,在加上各种材料敞开供应之下,滦河附近居然修成了一个个不小的蓄水池,就算是大旱大涝,也足以保证他们的粮田安稳。

而附近的遵化铁市,每天都能够给他们带来丰富的税收,当然那些来做生意的人也需要吃住,这又让附近的遵化市民小赚了一笔,今年足以让他们过上一个好年了。

平常年份,秋收之后,百姓也就只能呆在家里造人,但是现在动员了他们,却在永平府制造出了一个不小奇迹。

高邦佐这个深受儒家影响的人产生了心态上的变化,对徐光启,高邦佐也是万分佩服的,他这位刚刚拜的老师已经另外开辟了一门治国之学,在经济之学上面,远远超过常人,他不禁问道:“徐大人,福王爷这番作为,似乎并非儒家,更非法墨及黄老之学,这究竟是何样学说?”

徐光启笑道:“无农不稳,无商不富,无工不强,工商之道虽为强国富国之道,却容易滋生像吕不韦那样的大户,因而导致国体不稳,所以无论儒家或是黄老之学,都主张实行抑商政策,若是能够找到解决之法,也未必便不能实行重商之策!”

高邦佐不禁惊讶说道:“难道老师已经找到了那个法子?还请老师指点?”

徐光启笑道:“很简单,第一福利,第二教育,福利让百姓归心,教育开启百姓之智,而工商所得之银钱,正好借着投入其中,长此以往,我国便如铁桶一般的江山,或许甚至能逃出那一治一乱一分一合的怪圈!”

第十九章 魏进忠的往事第四十二章 炮灰对炮灰(上)第十二章 壮岁旌旗拥万夫(下)第一章 以权换税(上)第四十二章 炮灰对炮灰(上)第五十五章 国家农场(下)第十七章 铁路布局第十八章 京中生变(下)第三十二章 边打仗边整军(上)第十九章 魏进忠的往事第四十三章 炮灰对炮队(下)第二十二章 可怕的猜测第六十四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一)第五十一章 博弈(六)第七十章 诸子重兴(上)第十九章 腊月宫变(上)第五十八章 林丹汗的意图第七十章 诸子重兴(上)第四十二章 东林贱人(下)第六十三章 揭竿而起(下)第九章 技术入股第三章 傲慢选侍第六十七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四)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议(中)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议(中)第三章 道法行第二十五章 混血老唐第四十三章 炮灰对炮队(下)第二十二章 短命皇帝(中)第二十章 乔家大院第五十三章 围堵和分裂(下)第四十五章 新武器的震撼(下)第六十五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二)第四十一章 变故(下)第六十四章 就藩之议(下)第三章 以权换税(下)第六十四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一)第五十九章 命犯桃花第十四章 七夕乞巧第五十二章 围堵与分裂(上)第五十三章 倒霉的人第五章 我恨君生迟(中)第四章 九千岁第三十九章 威逼(下)第五十章 博弈(五)第三十章 亲征辽东(中)第四章 东瀛来朝第五十五章 识时务的办报人第七章 矿山事故调查第十九章 魏进忠的往事第五十六章 股票涨了第四十九章 博弈(四)第五十八章 林丹汗的意图第四章 枢密院(上)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议(中)第九章 北海之变(下)第三十章 老丈人颜思齐第四十一章 变故(下)第六章 君生我未生(下)第四十三章 庞保入毂第二十六章 七大恨(上)第十章 东林内部第十六章 墨家传承第十六章 北海擒龙(上)第六十九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六)第七十三章 儒道之争(上)第十六章 马六甲条约(下)第四十七章 百日大旱(中)第二十一章 短命皇帝(上)第五十九章 图穷匕见(中)第二十章 兄弟阋于墙(中)第三十四章 机构改革第七十五章 儒道之争(下)第二十一章 短命皇帝(上)第四章 我恨君生迟(上)第十一章 南洋剧变(中)第二十三章 短命皇帝(下)第三十八章 王朝社会主义道路第五十七章 魏进忠归来第十二章 南洋剧变(下)第三十五章 清河阻击(下)第十一章 壮岁旌旗拥万夫(中)第五章 枢密院(中)第七章 议会政治(上)第二十七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下)第十章 壮岁旌旗拥万夫(上)第五十八章 面试与遇刺第十九章 兄弟阋于墙(上)第四十八章 大漠上的合纵连横(上)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议(中)第十章 南洋剧变(上)第五十四章 赚钱的股票第六十五章 福王就藩第二十七章 人口贸易第四十四章 铁路公司(中)第四十一章 邵氏后人第五十七章 魏进忠归来第五章 枢密院(中)第十七章 京中生变(上)第二十九章 乔家往事
第十九章 魏进忠的往事第四十二章 炮灰对炮灰(上)第十二章 壮岁旌旗拥万夫(下)第一章 以权换税(上)第四十二章 炮灰对炮灰(上)第五十五章 国家农场(下)第十七章 铁路布局第十八章 京中生变(下)第三十二章 边打仗边整军(上)第十九章 魏进忠的往事第四十三章 炮灰对炮队(下)第二十二章 可怕的猜测第六十四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一)第五十一章 博弈(六)第七十章 诸子重兴(上)第十九章 腊月宫变(上)第五十八章 林丹汗的意图第七十章 诸子重兴(上)第四十二章 东林贱人(下)第六十三章 揭竿而起(下)第九章 技术入股第三章 傲慢选侍第六十七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四)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议(中)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议(中)第三章 道法行第二十五章 混血老唐第四十三章 炮灰对炮队(下)第二十二章 短命皇帝(中)第二十章 乔家大院第五十三章 围堵和分裂(下)第四十五章 新武器的震撼(下)第六十五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二)第四十一章 变故(下)第六十四章 就藩之议(下)第三章 以权换税(下)第六十四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一)第五十九章 命犯桃花第十四章 七夕乞巧第五十二章 围堵与分裂(上)第五十三章 倒霉的人第五章 我恨君生迟(中)第四章 九千岁第三十九章 威逼(下)第五十章 博弈(五)第三十章 亲征辽东(中)第四章 东瀛来朝第五十五章 识时务的办报人第七章 矿山事故调查第十九章 魏进忠的往事第五十六章 股票涨了第四十九章 博弈(四)第五十八章 林丹汗的意图第四章 枢密院(上)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议(中)第九章 北海之变(下)第三十章 老丈人颜思齐第四十一章 变故(下)第六章 君生我未生(下)第四十三章 庞保入毂第二十六章 七大恨(上)第十章 东林内部第十六章 墨家传承第十六章 北海擒龙(上)第六十九章 黄粱一梦为君王(六)第七十三章 儒道之争(上)第十六章 马六甲条约(下)第四十七章 百日大旱(中)第二十一章 短命皇帝(上)第五十九章 图穷匕见(中)第二十章 兄弟阋于墙(中)第三十四章 机构改革第七十五章 儒道之争(下)第二十一章 短命皇帝(上)第四章 我恨君生迟(上)第十一章 南洋剧变(中)第二十三章 短命皇帝(下)第三十八章 王朝社会主义道路第五十七章 魏进忠归来第十二章 南洋剧变(下)第三十五章 清河阻击(下)第十一章 壮岁旌旗拥万夫(中)第五章 枢密院(中)第七章 议会政治(上)第二十七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下)第十章 壮岁旌旗拥万夫(上)第五十八章 面试与遇刺第十九章 兄弟阋于墙(上)第四十八章 大漠上的合纵连横(上)第六十三章 就藩之议(中)第十章 南洋剧变(上)第五十四章 赚钱的股票第六十五章 福王就藩第二十七章 人口贸易第四十四章 铁路公司(中)第四十一章 邵氏后人第五十七章 魏进忠归来第五章 枢密院(中)第十七章 京中生变(上)第二十九章 乔家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