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二十三章 寓意深刻传世名画池边初见林下美人一

就在淮北王府一家人在京城混得风生水起的时候,宫里传出了新的消息,皇上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了。

司马十七郎再次被招到了宫中,不过他还是过去的态度:什么事都要依礼而行,皇上病重不能理事,但是国有储君,自然可以代替天子处理朝政,他一个藩王当然不能代理朝政。

前两年陆家的事,虽说是皇上与陆家的矛盾,但其实也是与太子间的矛盾,因为陆家究其根本是太子党。皇上因此不想让太子掌权,甚至还想废了太子,他们父子间的事,司马十七郎根本不想管也不必管。

这样的回答,就是皇上听了也只有罢了。犹豫了几天后,皇上只得在朝臣的压力下宣了太子进宫主持朝中议事,毕竟太子早已经成年,如果不废掉他,有资格代理朝政的只有他了。

当然朝中还有很多势力,大家各有各自的利益,各有各的想法,在眼前的形势下对淮北王也各有想法,结盟拉拢打压不一而足,司马十七郎一一应付。只是回府后,向卢八娘道:“就皇上那点小心思,还想利用我?然后再把我推到周公的位置上?我看起来有那么好骗吗?”

这次回京,皇上对司马十郎一反常态的好,除了因为他理亏不得不弥补外,也是想通过这种好将淮北王绑架在道德的标杆上。

反正用武力已经控制不住淮北王了,如果淮北王要反,皇上是没有办法的。但是淮北王没反,而且也做出了臣服的姿态,那么皇上就开始施展他的手腕。

先是赐了九锡,试探司马十七郎的态度。现在呢,又让司马十七郎代理朝政,下一步可能就是废太子,立皇上的幼子,司马十七郎被架到了辅臣的位置上。将来废嫡立幼的过错可能都是他的。而且做为一个辅臣,废帝自代,世人恐怕都会不齿。

“你说,皇上是不是装病呢?”卢八娘不由得怀疑,“偏偏在我们进京期间患病,又惺惺作态。”

“我也疑惑过,不过我让人查了,皇上不全是装病,而是身子是真不行,原本就弱,又贪图美色,恐怕这是这几年的事了。”司马十七郎道:“所以他就更想算计我了。”

“那我们?”

“我们什么也不做,把旭儿的亲事办好了,还按原来的计划回淮北。”

“捷儿呢?”卢八娘又问。

在司马十七郎同意捷儿在京城办画苑时,其实也间接同意了他近期留在京城。卢八娘在听懂了司马十七郎能保障二儿子的安全后,也就默许了,捷儿确实很适合留在文风繁盛的京城。

但是皇上病了,太子出来代理朝政,京城中士家大族也各有打算,颇有山雨欲来之势,捷儿如果还留在京城,他们确实不放心啊!

“我也正想说,还是让捷儿同我们一起回淮北吧。京城的形势比我原来想的还要复杂,各方间的矛盾非常深。虽然捷儿本不会介入他们的争斗,但是我还是担心他会被波及。”司马十七郎道:“而且,我们也要把所有显露出来的力量都要撤回淮北,让他们自己斗去吧。”

淮北如果给了京城太大的压力,反倒容易使朝廷周围的力量更加团结,一致对外,但是如果淮北放手了,他们间深刻的矛盾就会显露出来。

当年现曹操追击袁熙袁尚时,袁家兄弟逃到了辽东想与公孙康联合抗曹,谋士就曾劝他驻兵观望,如果逼急了他们联手实力大增就会很麻烦,但如果放松一下,内斗就会很快出现。果然没多久,辽宁太守公孙康就将袁氏兄弟的头颅送到了曹操帐下。

“我来与捷儿说。”

卢八娘将事情的缘故对捷儿详细讲了,他既然已经明白了很多的事,那么肯定能理解父母的苦心。

捷儿听了母妃的话,果然没有反驳就接受了,“母妃,我懂得的。”他神情执着地说:“只是,接下来我会把所有时间放在画苑,将能做的事情提前做好。”

“做事自当有始有终,不过也不是我们回淮北画苑就不管了,你可以留下管事的人,至于费用,定期从淮北拨过来就行。”

“但是有的事情我不亲手做不放心的!”捷儿说完后很快就走了,然后每隔几天回来给父王母妃请个安就又回画苑那边了。

卢八娘感觉有些不对了,固然捷儿喜欢书画,他在京城建画苑也有为淮北王府的原因,但是他这么拼,总似乎有一些特别的感情在里面一般,但是她却看不出是什么?

虽然对捷儿特别放心,但是做为母亲,卢八娘并没有疏忽二儿子。她又仔细想了想,还问了旭儿和捷儿身边服伺的人,却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情况和人物。

他是在陪着旭儿到孟府期间突然有了想办画苑的打算,据旭儿回想,当时还是他和慧娘最初提的建议,然后捷儿就一心钻了进去,不再参加文人的集会,不再去古旧书肆淘书,甚至与人接触都很少了,除了为画苑的事。

而捷儿身边的人更是一头雾水,郡王一向是非常简单的人,他每天看看书,作作画,有时弹弹琴,与人交往也都是在大厅广众之下,吟咏诗词而已。最近特别的当然是郡王突然把自己的爱好都放下了,专心建一座画苑。当然也不能算是特别,因为在众多爱好中郡王最喜欢的是画。

听了这些乱七八糟的,卢八娘挥手让人退了下去,也许是自己多心了吧。捷儿有什么事一一是会

对自己说的,他不过是做事喜欢完美而已?

捷儿的画苑虽然离全部完工还差很多,但是还是不久后就正式开放了。画苑以其园中一池非常出色的菏花之故命为清荷画苑,蜇时请了六位画师,有当世名家,也有默默无闻之辈,但他们的作品都是捷儿非常推崇的。

清菏画苑从成立之初就成为本时代研讨画学最专业之处,做为第一家专门的画苑,只教授作画及相关的学问,一时间在京城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很多人慕名而来。

如潮的人流将捷儿完全淹没了,卢八娘看到他眼睛已经出了黑眼圈,就帮他出主意说:“你一直这样可不行,每天陪着来人看画点评,就连画师们也完全没有静下心来作画的时间,已经失去了办画苑的意义了。”

“可是来的都是淮南名士,我们又不好托大不见,”捷儿道:“再者我也想为画苑建立一些人脉关系,毕竟我过些日子就要离开。”

“建立人脉当然重要,不过你的办法不全对,母妃帮你出个主意吧。”卢八娘笑着告诉他:“你可以找一间屋子做为展厅,将你收集的名画和大家的得意之作放进去,每旬开放两三日,由来人自由观画,再设立留言薄,写下观画心得。另外,画师们也可以轮流出面接待来访之人。”

“这真是好主意。”捷儿一听马上站起身道:“我现在就去挑些画作放到展厅。”他走之前又问:“母妃,你能不能给我们画苑一幅作品呢?”

卢八娘喜欢画画,但知道的人并不多,而且几乎没有几个人看到过她的画作,因为她所有的作品几乎都是画完了后直接烧掉了。

对于卢八娘这一习惯,捷儿是最清楚的一个,他轻轻地摇着她的胳膊求道:“母妃,你的画非常与众不同,足够自然称得上当世名家,为什么你从不将画作示人呢?”

因为什么呢?卢八娘微微笑了笑,大约是因为她不愿意对人敞开心扉吧。不过那是过去的她,现在的她应该可以了,但是她又有别的担心,“我的画还差得多了,恐怕并不合适。”当年的她虽然学画十余年,但是只入了门,就再也没有真正地提高。

“不,你的画真的很好了,给我们画苑画一幅吧,母妃!”捷儿干脆学着顺儿缠着卢八娘不放手了,“快些答应我!”

“你几岁了?”卢八娘乐不可支。

母子二人正闹得开心,司马十七郎迈步进来了,见状也笑吟吟地问道:“捷儿要什么呢?”

捷儿说了缘故,又向父王问道:“父王,母妃是不是应该送给画苑一幅画?”

司马十七郎其实并不懂画,但是他相信儿子,“捷儿已经说了你的画很好,你就给他一幅嘛。”见卢八娘还有些犹豫之色,又劝道:“昔年卫夫人留《名姬贴》和《卫氏和南贴》,流芳百世。王妃有此才,何不为画苑作一幅画呢?”

丈夫和儿子都这样鼓励她,卢八娘的兴致被调动起来,果然认真画了一幅送给了捷儿。这幅画并不大,画面上也很简单,阳光透过窗棂直照在摆放于高几上的一瓶插花上,五颜六色的花儿似乎刚刚从枝头上采下,还带着清晨的露珠,就那样随随便便地插在瓶中,自然而清新。

这幅画一直传承了下去,画中散发出的宁静和幸福感迷住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很多人一寸寸地察看画作模糊的背景,最后考据出当年淮北王妃是在自己的寝殿对着一瓶花画下了这幅画,当时她的心情就是这样宁静而幸福。

在所有介绍这幅画作的文献中,都认为淮北王妃是最幸福的女人,她出身高门,少年嫁到皇家,一生有丈夫和儿子的哈护,她自然应该就是宁静而幸福的,所以才有这幅完全从内心流出的画。

没有人知道画作的主人曾经历过神秘的苦海,也没有人知道画作的主人也曾受过内心的煎熬,但

是知道这一切的卢八娘却只是淡然一笑,幸福和宁静正是从苦难中孕育出来的。

第85章 为奔丧名士辩忠孝出义愤众将挥老拳(一)第88章 淮北营风气初更新 平北城夫妻终相会(一)第百二十四章 母子二人共守秘密祖孙三代亲传手镯一第92章 坚守孝道问心无愧 时局变幻把握良机(二)第百二十二章 图报复孟右军挑拨为理想司马捷显才二第63章 平怒火卢八娘允诺 为大局淮北王忍气(一)第122章 淮王妃一语惊四座董夫人楚州迎贵客(二)第56章 天生异象道士推命 先皇圣旨亲王北上(二)第10章 良师训徒小惩大戒 益堂勤奋习武交友(二)第22章 真爱成虚孟白酒醉 深情拥吻玉杯传情(一)第18章 夏日炎炎美人午睡 温言涓涓细君论情(二)第83章 美王妃试探显妒嫉 小世子祭祀知礼仪(一)第70章 未雨绸缪掌控基地 调虎离山设下计谋(一)第百二十七章 卢八娘谈笑定大位崔夫人细论隐密事一第百二十三章 寓意深刻传世名画池边初见林下美人二第百三十二章 格外之喜明珠降生意料之中遂意祝寿二第百十八章 细心叮咛兄弟情深泪水涟涟慈母心肠第百十八章细心叮咛兄弟情深泪水涟涟慈母心肠一第百六章 比池梁淮北王惭愧摆棋局卢王妃大胜二第54章 时局变幻八娘出京不得人心安王被囚(一)第75章 多方调兵北上抢粮 三人联手南下开矿(一)第82章 尚刺史临终托徐州 十七郎整军过新年(二)第83章 美王妃试探显妒嫉 小世子祭祀知礼仪(二)第45章 欲晒盐上表求封地 拢夫君设计治王府(二)第百十章 父子二人双重标准执守一念立人格二第96章 内闱秘事淮王受罚 天伦之乐全家团圆(一)第67章 谋图发展淮王心计 跋山涉水吴琏送马(一)第2章 卢相联姻欲许庶族 姐妹赏花各怀心思(二)第百二章 思想冲突母女争论显示武力淮北狩猎一第百十二章 为甘愿卢八娘苛求深思虑小世子醒悟二第200章 定北城欢渡上元节淮王府大摆庆功宴(二)第12章 阿春病愈内宅生变 八娘噩梦惊恐难忍(一)第75章 多方调兵北上抢粮 三人联手南下开矿(一)第百二章 思想冲突母女争论显示武力淮北狩猎二第97章 十七郎情深送青城卢八娘顺利生遂意(一)第百十一章 探病人十七郎登岛劝妻子淮北王允诺二第百二十二章 图报负孟右军挑拨为理想司马捷显才一第87章 利之所趋几处熙攘 情之所起一往而深(一)第23章 表兄出头恢复名声 侍女爬床迁怒夫婿(二)第48章 安神医怒责伤天理 英郡王许诺配新药(一)第90章 贤王妃夜深起织衣 慧夫人随夫至淮北(二)第60章 见手镯知姻缘天定 舍吴郡誓家园重建(一)第30章 父为子纲县公挨打 花天酒地齐王荒唐(一)第9章 体味人生心情愉悦 谈论出身孟氏复出(二)第79章 完善政权任能酬功得青州欢天喜地(一)第百四章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暗通曲款私相授受二第56章 天生异象道士推命 先皇圣旨亲王北上(二)第24章 夜半私语海誓山盟 慧眼识人约定婚姻(一)第11章 补衣不成平安被骂 买簪露富崔嵘心塞(二)第93章 机缘难得扩大基业 世子掌印镇守后方(一)第3章 卢八娘淡然选夫婿 十七郎偷听有决断(一)第百十一章 探病人十七郎登岛劝妻子淮北王允诺一第97章 十七郎情深送青城 卢八娘顺利生遂意(二)第200章 定北城欢渡上元节淮王府大摆庆功宴(二)第百二十七章 卢八娘谈笑定大位崔夫人细论隐密事二第百二章 思想冲突母女争论显示武力淮北狩猎二第37章 性懦弱董氏得怜惜 忧前程八娘点迷津(一)第67章 谋图发展淮王心计 跋山涉水吴琏送马(一)第72章 十七郎出资招兵马 薛祺娘被骗露真容(二)第百二章 思想冲突母女争论显示武力淮北狩猎一第74章 煮酒笑谈京中旧事 排戏展现淮北新貌(二)第百二十八章 有情人终究成眷属新皇室后继有传人一第22章 真爱成虚孟白酒醉 深情拥吻玉杯传情(二)第百二章 思想冲突母女争论显示武力淮北狩猎二第百九章 助人救已解开心锁深思熟虑拒绝妥协二第10章 良师训徒小惩大戒 益堂勤奋习武交友(一)第42章 刀光剑影桃花护主 密林逃生八娘被困(一)第36章 狡免三窟八娘献计 歌舞升平董氏进门(一)第百十五章 痛失爱女王妃发病鲜卑来犯世子出征二第90章 贤王妃夜深起织衣 慧夫人随夫至淮北(二)第81章 建宗祠十七郎教弟 送玻璃卢八娘劝姐(二)第18章 夏日炎炎美人午睡 温言涓涓细君论情(一)第32章 楚州刺史入京述职 半年夫妻渐生嫌隙(二)第42章 刀光剑影桃花护主 密林逃生八娘被困(一)第71章 千里胜宴谁是赢家 百年宝物重归故主(一)第32章 楚州刺史入京述职 半年夫妻渐生嫌隙(一)第74章 煮酒笑谈京中旧事 排戏展现淮北新貌(一)第14章 睹春宫卢八娘发病 解心疑十七郎坦白(二)第9章 体味人生心情愉悦 谈论出身孟氏复出(二)第50章 尽忠尽孝郡王盟誓 谋求前途王妃铺路(一)第90章 贤王妃夜深起织衣 慧夫人随夫至淮北(二)第7章 庶子娶亲王府敷衍 心病难医贵女服药(一)第85章 为奔丧名士辩忠孝出义愤众将挥老拳(一)第235章第80章 谋出路湖阳嫁尚喆打秋风诸弟至淮北(一)第67章 谋图发展淮王心计 跋山涉水吴琏送马(二)第66章 迎王妃淮北军欢呼 划郡县卢八娘裂土(二)第99章 比雄才暗蔑视南朝 展大略拟横扫北魏(二)第百六章 比池梁淮北王惭愧摆棋局卢王妃大胜二第38章 悟修德拟慎心安比君子愿自强不息(二)第百二十一章 表明态度崔家投靠攀附权贵卢九献女二第88章 淮北营风气初更新 平北城夫妻终相会(二)第73章 乐陶陶父子显天性 情深深夫妻论时局(二)第32章 楚州刺史入京述职 半年夫妻渐生嫌隙(一)第62章 卢八娘首饰换军粮 薛刺史联姻许庶女(二)第90章 贤王妃夜深起织衣 慧夫人随夫至淮北(二)第11章 补衣不成平安被骂 买簪露富崔嵘心塞(二)第52章 知有孕卢八娘惊倒 盼生子十七郎喜极(一)第百二十一章 表明态度崔家投靠攀附权贵卢九献女一第89章 退幕后卢八娘放权 求赈灾于郡守免职(一)
第85章 为奔丧名士辩忠孝出义愤众将挥老拳(一)第88章 淮北营风气初更新 平北城夫妻终相会(一)第百二十四章 母子二人共守秘密祖孙三代亲传手镯一第92章 坚守孝道问心无愧 时局变幻把握良机(二)第百二十二章 图报复孟右军挑拨为理想司马捷显才二第63章 平怒火卢八娘允诺 为大局淮北王忍气(一)第122章 淮王妃一语惊四座董夫人楚州迎贵客(二)第56章 天生异象道士推命 先皇圣旨亲王北上(二)第10章 良师训徒小惩大戒 益堂勤奋习武交友(二)第22章 真爱成虚孟白酒醉 深情拥吻玉杯传情(一)第18章 夏日炎炎美人午睡 温言涓涓细君论情(二)第83章 美王妃试探显妒嫉 小世子祭祀知礼仪(一)第70章 未雨绸缪掌控基地 调虎离山设下计谋(一)第百二十七章 卢八娘谈笑定大位崔夫人细论隐密事一第百二十三章 寓意深刻传世名画池边初见林下美人二第百三十二章 格外之喜明珠降生意料之中遂意祝寿二第百十八章 细心叮咛兄弟情深泪水涟涟慈母心肠第百十八章细心叮咛兄弟情深泪水涟涟慈母心肠一第百六章 比池梁淮北王惭愧摆棋局卢王妃大胜二第54章 时局变幻八娘出京不得人心安王被囚(一)第75章 多方调兵北上抢粮 三人联手南下开矿(一)第82章 尚刺史临终托徐州 十七郎整军过新年(二)第83章 美王妃试探显妒嫉 小世子祭祀知礼仪(二)第45章 欲晒盐上表求封地 拢夫君设计治王府(二)第百十章 父子二人双重标准执守一念立人格二第96章 内闱秘事淮王受罚 天伦之乐全家团圆(一)第67章 谋图发展淮王心计 跋山涉水吴琏送马(一)第2章 卢相联姻欲许庶族 姐妹赏花各怀心思(二)第百二章 思想冲突母女争论显示武力淮北狩猎一第百十二章 为甘愿卢八娘苛求深思虑小世子醒悟二第200章 定北城欢渡上元节淮王府大摆庆功宴(二)第12章 阿春病愈内宅生变 八娘噩梦惊恐难忍(一)第75章 多方调兵北上抢粮 三人联手南下开矿(一)第百二章 思想冲突母女争论显示武力淮北狩猎二第97章 十七郎情深送青城卢八娘顺利生遂意(一)第百十一章 探病人十七郎登岛劝妻子淮北王允诺二第百二十二章 图报负孟右军挑拨为理想司马捷显才一第87章 利之所趋几处熙攘 情之所起一往而深(一)第23章 表兄出头恢复名声 侍女爬床迁怒夫婿(二)第48章 安神医怒责伤天理 英郡王许诺配新药(一)第90章 贤王妃夜深起织衣 慧夫人随夫至淮北(二)第60章 见手镯知姻缘天定 舍吴郡誓家园重建(一)第30章 父为子纲县公挨打 花天酒地齐王荒唐(一)第9章 体味人生心情愉悦 谈论出身孟氏复出(二)第79章 完善政权任能酬功得青州欢天喜地(一)第百四章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暗通曲款私相授受二第56章 天生异象道士推命 先皇圣旨亲王北上(二)第24章 夜半私语海誓山盟 慧眼识人约定婚姻(一)第11章 补衣不成平安被骂 买簪露富崔嵘心塞(二)第93章 机缘难得扩大基业 世子掌印镇守后方(一)第3章 卢八娘淡然选夫婿 十七郎偷听有决断(一)第百十一章 探病人十七郎登岛劝妻子淮北王允诺一第97章 十七郎情深送青城 卢八娘顺利生遂意(二)第200章 定北城欢渡上元节淮王府大摆庆功宴(二)第百二十七章 卢八娘谈笑定大位崔夫人细论隐密事二第百二章 思想冲突母女争论显示武力淮北狩猎二第37章 性懦弱董氏得怜惜 忧前程八娘点迷津(一)第67章 谋图发展淮王心计 跋山涉水吴琏送马(一)第72章 十七郎出资招兵马 薛祺娘被骗露真容(二)第百二章 思想冲突母女争论显示武力淮北狩猎一第74章 煮酒笑谈京中旧事 排戏展现淮北新貌(二)第百二十八章 有情人终究成眷属新皇室后继有传人一第22章 真爱成虚孟白酒醉 深情拥吻玉杯传情(二)第百二章 思想冲突母女争论显示武力淮北狩猎二第百九章 助人救已解开心锁深思熟虑拒绝妥协二第10章 良师训徒小惩大戒 益堂勤奋习武交友(一)第42章 刀光剑影桃花护主 密林逃生八娘被困(一)第36章 狡免三窟八娘献计 歌舞升平董氏进门(一)第百十五章 痛失爱女王妃发病鲜卑来犯世子出征二第90章 贤王妃夜深起织衣 慧夫人随夫至淮北(二)第81章 建宗祠十七郎教弟 送玻璃卢八娘劝姐(二)第18章 夏日炎炎美人午睡 温言涓涓细君论情(一)第32章 楚州刺史入京述职 半年夫妻渐生嫌隙(二)第42章 刀光剑影桃花护主 密林逃生八娘被困(一)第71章 千里胜宴谁是赢家 百年宝物重归故主(一)第32章 楚州刺史入京述职 半年夫妻渐生嫌隙(一)第74章 煮酒笑谈京中旧事 排戏展现淮北新貌(一)第14章 睹春宫卢八娘发病 解心疑十七郎坦白(二)第9章 体味人生心情愉悦 谈论出身孟氏复出(二)第50章 尽忠尽孝郡王盟誓 谋求前途王妃铺路(一)第90章 贤王妃夜深起织衣 慧夫人随夫至淮北(二)第7章 庶子娶亲王府敷衍 心病难医贵女服药(一)第85章 为奔丧名士辩忠孝出义愤众将挥老拳(一)第235章第80章 谋出路湖阳嫁尚喆打秋风诸弟至淮北(一)第67章 谋图发展淮王心计 跋山涉水吴琏送马(二)第66章 迎王妃淮北军欢呼 划郡县卢八娘裂土(二)第99章 比雄才暗蔑视南朝 展大略拟横扫北魏(二)第百六章 比池梁淮北王惭愧摆棋局卢王妃大胜二第38章 悟修德拟慎心安比君子愿自强不息(二)第百二十一章 表明态度崔家投靠攀附权贵卢九献女二第88章 淮北营风气初更新 平北城夫妻终相会(二)第73章 乐陶陶父子显天性 情深深夫妻论时局(二)第32章 楚州刺史入京述职 半年夫妻渐生嫌隙(一)第62章 卢八娘首饰换军粮 薛刺史联姻许庶女(二)第90章 贤王妃夜深起织衣 慧夫人随夫至淮北(二)第11章 补衣不成平安被骂 买簪露富崔嵘心塞(二)第52章 知有孕卢八娘惊倒 盼生子十七郎喜极(一)第百二十一章 表明态度崔家投靠攀附权贵卢九献女一第89章 退幕后卢八娘放权 求赈灾于郡守免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