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李彦仙鞭打赵构(求月票!)

李存与自己手下一众足智多谋又极具专业才能的文武百官以及一众谋士反复推演了很久。

最后,李存拍板决定,采取陈箍桶的提议,派一支不超过三百人的精英小队潜入到兴元府策反苗傅、刘正彦等参与兵变的宋军将士,然后派人领导苗傅、刘正彦等人扣押赵构以及西宋的头头脑脑,令西宋群龙无首,同时再次派兵西进,一举灭掉西宋。

这个战略战策其实很冒险,尤其是被派到兴元府的精英小队,他们可以说是充满了危险。

像,他们能不能顺利又及时地潜入到位于西宋腹地的兴元府?

像,他们顺利又及时地潜入到兴元府了之后,能不能顺利又及时地招降到苗傅、刘正彦等参与兵变的宋军将士?

关键,招降了苗傅、刘正彦等参与兵变的宋军将士以后,能不能率领苗傅、刘正彦等参与兵变的宋军将士守住兴元府城(也就是被赵构改名为“临安城”西宋都城)?

关键的关键,守住临安城以后,能不能坚持到,乾军打穿川陕地区。

无疑,精英小队的成员,有一个算一个,肯定都要担负巨大的风险,甚至说他们此行是九死一生都不为过。

陈箍桶第一个站出来,表示这个主意是他出的,他愿意带队潜入兴元府。

李存考虑,陈箍桶为人谨慎多谋,资历、威望又都很高,更重要的是,陈箍桶遇事有决断还果断,是一个非常合适带队的人选。

李存和陈箍桶已经形影不离地相处了这么多年,自然很了解陈箍桶,知道陈箍桶既然主动提出来了想走这一趟,那就说明陈箍桶真的想去给他的谋士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所以,李存并没有矫情,直接就同意陈箍桶带这个队了。

策反苗傅、刘正彦等没脑子的参与兵变的宋军将士,跟朱胜非等西宋小朝廷的文武百官斗智,主持临安城的大局,陈箍桶肯定全都没有问题。

可这统兵打仗嘛?

那就不是陈箍桶所擅长的了。

专业的事还得专业的人干才行。

所以,李存可以让陈箍桶去主持兴元府的事,但率领苗傅、刘正彦等陈箍桶招降的宋军将士守住兴元府,将兴元府至少将临安城变成一根钉子牢牢地钉在川陕地区的心脏,使西宋那数十万甚至是上百万人马群龙无首,一直坚持到乾军打穿川陕地区,这种事还得专业的武将来干,而且必须得是最擅守的大将才能干。

李存手上有很多擅守的大将。

像赵憨儿、张狗蛋、吴玠、赵立、陈遘、王禀、詹度等。

哪怕只是目前在东京汴梁城的擅守的大将,也有很多,其中甚至不乏攻守兼备的大将。

而且,李存一询问谁愿意去兴元府,立即就站出来了近百员将领请命。

这其中就包括吴玠、赵立这两员李存手下的绝对大将。

为了能够得到这个光荣而艰巨地任务,好多将领都表示,他们要是不能完成守住兴元府的任务,愿意提头来见李存。

这其实就是一句屁话。

如果守不住临安城,那他们这些潜入兴元府的人,要么死,要么降,哪有别的路可以走?

所以,李存不会看他们现在所表的决心,李存要看得是,他们中谁拥有智勇双全的能力和坚定不移的意志力。

这样一来,还能留在在李存眼里的,也就是李存认为能胜任这个任务的人,一共就只剩下五个。

而这五个人当中,甚至都不包括岳飞、韩世忠、吴玠、赵憨儿等李存手上的头部大将。

这五个人分别是王禀、陈遘、詹度、赵立以及李彦仙,也就是两宋时期主持了五大保卫战的主将。

历史上。

太原保卫战中,城内粮食早已吃光,甚至弓弩皮甲和糠秕干草也全被吃光,尽管如此,在王禀的率领下,太原城中的军民依然在粮断、绝援,城中军民已伤亡十之八九,而金兵不断增援太原城,太原城仍然坚守九个月才被攻破。

中山府保卫战中,在金军的重重围困之下,中山府一直坚持到,粮食吃光后,守城宋军出现人相食的情形。

最后,陈遘及家中一十七人全都被叛将杀害,宋军失去主将,才有人打开城门投降,金人终于占领了中山府!

如果从陈遘接手算,中山府整整坚守了十七个月,如果从詹度时期就开始计算,则是坚守了两年零两个月。

(另有资料称坚守了三年)

河间府保卫战,比朝廷坚持的时间还长,连皇帝都投降了,他们都还没投降。

如果从陈遘当知府时算起,也坚守了十四个月。

(另有资料称坚守了两年)

陕州保卫战中,金人为打通东西两军之间的联系,多次围攻陕州,均被李彦仙击败,后来金国第一名将完颜娄室与降将折可求率领十万大军再次围攻陕州,把军队分为十军,轮番攻城,战况极为惨烈,用史书上的话来形容就是:“金人供力齐登,死伤者虽满地,而不敢返顾”。

后来,因为李彦仙迟迟等不到援军,陕州城中出现了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绝境,金军终于攻破陕州。

即便如此,李彦仙仍率领残余宋军和城内百姓拼死巷战。

一般很少发怒的完颜娄室,被李彦仙逼得恼羞成怒,下令屠城。

而李彦仙,全家被金人杀光,自己身负重伤,最后投黄河而死。

陕州保卫战,共计历时长达一年半,共进行大小战斗二百余次,给金军造成了重大伤亡,也为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集结近二十万西军反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楚州保卫战中,完颜昌率主力南下切断楚州粮道,宋军断粮后,只能吃野草、水草和树皮充饥,甚至出现了“易子相食”的惨状。

金军加紧攻城,赵立在城墙指挥作战,被飞炮(抛石机)击头部身亡。

赵立殉国后,金军竟然认为赵立是炸死,不敢趁机进攻,直到十几天后,才攻入城内,楚州军民仍就与金军巷战,但寡不敌众,最终楚州沦陷。

赵立率领的楚州军民坚守了十三个月,杀伤金军上万人,甚至还促使完颜昌逐渐转变为金国的主和派。

如今,这五员极为擅守的大将全都在李存的手上,就是在东京汴梁城的,也有四位。

而这四位中的三位也在请战的行列当中——只有王禀并没有请战。

在赵立、詹度和李彦仙三人当中,李存最先排除的是詹度。

詹度这个人有没有能力?

答桉是肯定的,他跟陈遘一样,都是那种文武双全的综合性人才。

可李存建立的政治体系的基础之一就是文武分家,文人不许插手军队,武将不许参政。

詹度出身于书香门第,赵宋王朝的官宦世家,祖父詹迥曾任礼部尚书、观文殿学士,被封齐国公;父亲詹文,为翰林院学士,开府仪同三司。

这种出身的詹度,在文武当中只能选一样的情况下,詹度肯定得选当文官了。

其实——

倒也不是说,文武分家这种事就是完全就不能变通的,陈遘不就文武都管嘛。

不过,陈遘那里情况太特殊。

首先,安南和定南两路真得太远了,远到大乾王朝真有些鞭长莫及。

其次,当时一穷二白的李存,实在没有那么多人才,又着急回去火中取栗,只能将安南和定南尽数交给陈遘管理。

关键,陈遘为大乾王朝坐镇了南方边疆七年,不仅事事都没让李存操过心,还事事都听李存的调遣、李存的指示。

这种情况下,李存实在是没理由逼陈遘也在文武当中选一边。

而现在,形势既没有到李存必须让詹度横跨文武的地步,李存的手上又人才济济,实在没必要再搞出来第二个陈遘。

更重要的是,詹度在战场上的表现确实不错,但说到底,他其实并没有像陈遘、王禀、赵立、李彦仙那样,打到绝粮、绝援,甚至都打到了吃人的地步,都绝不投降,因此,詹度到底能不能像另外四人那样抗压,李存也没有十分的把握。

所以李存最中意的还是赵立和李彦仙。

最后,李存在赵立和李彦仙中二选一,选了李彦仙。

这倒不是说赵立比李彦仙差,而是李存不想让自己手下的某一员大将风头太盛。

如果一员大将的风头太盛,那么不论是对他自己,还是对朝廷,其实都不是一件好事。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赵立这些年立得大功已经不少了,而且赵立还是李存的同乡。

这种情况下,李存要是不让赵立停一停、缓一缓,那也许就会害了赵立。

这就像当初李存雪藏岳飞一样,是对赵立的一种保护。

还有就是,李存也得给那些靠谱的新人一些出头的机会。

不然,这也不是什么好事。

再有就是,赵构君臣用“莫须有”搞过刘锜和李彦仙。

在这个前提下,西宋要是亡于刘锜和李彦仙之手,再结合苗刘兵变也是赵构作出来的,世人就会说,赵宋王朝该亡,李存是以有道伐无道,这会使得李存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也会让川陕地区的人更容易接受李存对他们的统治,关键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瓦解西宋军队的意志。

你想想看。

刘锜和李彦仙曾经也是西宋的军人,而且是为西宋立下过再造大功的军人。

结果赵构君臣怎么对刘锜和李彦仙?

不仅有功不赏,还为了跟大乾王朝求和而栽赃陷害刘锜和李彦仙,甚至还对刘锜和李彦仙进行严刑拷打,想要屈打成招,结果差点没将刘锜和李彦仙给活活打死。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刘锜和李彦仙的遭遇,怎么会不让西宋的军人心寒,甚至是反叛。

所以,刘锜和李彦仙本身就是对付西宋的两个大杀器。

对于李存让李彦仙主持兴元城的军事和防务工作,不少人都站出来表示反对。

都不用问这些人为什么反对,李存也知道,这些人反对李彦仙主持兴元城的军事和防务工作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不放心李彦仙。

是。

李彦仙在投降过来的这段时间,表现得不错。

可李彦仙这所谓的表现不错,只是在打金人和打西夏人的时候,最多也就是顺手剿灭了一些亲宋武装,从始至终,李彦仙都没有真正对上过宋军。

这谁敢保证,李彦仙在对上宋军,尤其是对上宋军当中的那些他曾经的战友时,真的能举得起屠刀,会不会打着打着就放水?就像历史上关羽守华容道。

李存没让这些反对的人将他们必定会伤害到李彦仙的话给说出来,随即就直接任命刘锜为川陕宣抚使、伐宋军都统制,让刘锜成为伐宋的总指挥。

见李存不仅让李彦仙去主持兴元城的军事和防务工作,还让跟李彦仙情况差不多的刘锜担任伐宋的总指挥。

不少觉得这是大乾王朝千载难逢完成大一统的机会万万不能有任何差错的人,纷纷出列劝李存:

“陛下,兹事体大,在人事任命上,请三思而后行!”

“臣举荐赵都统前往兴元府,吴都统担任川陕宣抚使!”

“主帅任命一事,并不急于一时,不如我等先议旁事?”

“……”

李存理解自己手下的这群文武大臣对刘锜和李彦仙的不信任。

先不说刘锜和李彦仙才投效大乾王朝不久的身份。

只说,除了李存以外,别人根本就不知道刘锜是可以跟岳飞、韩世忠、吴玠相提并论的统兵大将,也不知道李彦仙在历史上打败过金国第一名将完颜娄室,打出来了辉煌的陕州保卫战。

所以,他们不放心李存将这么重的担子交给刘锜和李彦仙,很正常。

可理解归理解,但李存却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已经做出的决定。

这不是因为李存自负,而是因为李存对刘锜和李彦仙有信心,同时李存也坚信用刘锜和李彦仙给西宋最后一击是最好的选择。

除此之外,李存也未尝没有彻彻底底的收服刘锜和李彦仙这两员潜力无限的大将的心思。

所以,耐心的听完所有大臣的建议过后,李存仍就说道:“好了,此事爱卿们就不要再议了,朕心已决,议下一话题罢。”

大乾王朝的文武百官全都知道,李存轻易不独裁,可一旦李存独裁了,那就是不容置疑的。

不少将领都羡慕甚至是嫉妒的看着刘锜和李彦仙,不知道他们何德何能,能让李存对他们如此青眼有加,甚至愿意在他们身上赌上大乾王朝的大一统……

第一百五十六章 童贯:官家,快做决定吧第二百七十八章 来日……方长第八十四章 如出一辙第一百零四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二百八十六章 朱琏:引狼入室了第一百零一章 请进军,战大胜第一百二十二章 方腊:包康,你骂谁?!第二百一十二章 彻底撕破脸第一十六章 尾大不掉第二百七十八章 来日……方长第一百三十一章 步步为营第三十三章 武德司第三百八十五章 两个想要刺杀李存的痴情女人第二百五十六章 太原城破第二百一十章 赵佶最后的挣扎第一十七章 送上门来第一百零七章 反思第二百九十三章 赵构改名为“李构”(求月票!)第二百五十章 李清照和赵明诚再相见第七十九章 新人第二百七十八章 来日……方长第九十七章 天命?!第三百三十七章 西宋就这么亡了?(求月票!)第三百四十二章 赵构的新妃嫔也归李存了最后再冲一波!第八章 你太保守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大乾大丰收了(求月票!)第九十二章 烫手山芋第二百一十三章 犯我大干者,虽远必诛第三百九十七章 用王后换苟安第三百四十二章 赵构的新妃嫔也归李存了第三百四十八章 赵宋亡了!!!第二十五章 大胜第一百四十四章 最后的决战第三百四十八章 赵宋亡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后也不想契丹人被屠光罢第三十二章 风光大嫁第九十章 刀在手,跟我走第三百零一章 李存:朕和赵构不是外人(求月票!)第三百一十二章 三年(求月票!)第三百零七章 全都千刀万剐(求月票!)第七十八章 总是棋差一招第一百二十章 李存的兵力第八十三章 大都督的日常第三百一十七章 莫须有(求月票!)第三百七十四章 李存培养出来的接班人第三百八十二章 李存十一年前布下的棋子第二百六十五章 也就比皇后差一点点第二百一十四章 割地赔款嫁帝姬还有用吗?第二百五十一章 李清照的情夫恁地豪杰?!第二十九章 二杆子的新名字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存太会玩了第二百七十三章 改朝换代第一百五十五章 封王第六十九章 背水一战第八十一章 英雄难过美人关第四十七章 抢钱抢粮抢娘们第二百六十五章 也就比皇后差一点点第三百四十六章 猛将如云也没用第四十章 我代你调教一十二日第二百三十五章 李师师第三百六十三章 已然开启的工业革命第三百七十章 伐金统帅——岳飞!第七十五章 大材小用第六十七章 赵家世界朱家坏第二百二十一章 势如破竹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炮射程内全部碾压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存:朕就是心软啊(求月票!)第一百七十一章 占城求和第二百四十六章 郭药师的下场第四百零八章 李存对完颜宗翰的报复第二百六十五章 也就比皇后差一点点第三十五章 息坑大战第一百六十一章 吴国公真风流也第一百八十九章 没有白辛苦十万火急(对这书有期待的必读)!!!第三百五十五章 大国的优势第一百五十八章 快乐一秒是一秒第三百八十一章 金国前线告急第三百六十九章 开始干金第二百一十章 赵佶最后的挣扎第三百六十九章 开始干金第一百五十六章 童贯:官家,快做决定吧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存太会玩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此消彼长(求月票!)第四十八章 可恶至极第四百零八章 李存对完颜宗翰的报复第二百六十四章 送六个帝姬求和第二百九十四章 赵构:我有百万大军!(求月票!)第五十八章 金买骨第二百三十四章 帝姬的美好回忆第三百九十四章 高丽王后第一百三十章 我错了再冲一波!!!第三百二十章 朕很看好你们(求月票!)第三百五十八章 狗咬狗第六十一章 规矩奴家懂第六十六章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第三十七章 阳谋第一十八章 他比我哥更适合当义军领袖
第一百五十六章 童贯:官家,快做决定吧第二百七十八章 来日……方长第八十四章 如出一辙第一百零四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二百八十六章 朱琏:引狼入室了第一百零一章 请进军,战大胜第一百二十二章 方腊:包康,你骂谁?!第二百一十二章 彻底撕破脸第一十六章 尾大不掉第二百七十八章 来日……方长第一百三十一章 步步为营第三十三章 武德司第三百八十五章 两个想要刺杀李存的痴情女人第二百五十六章 太原城破第二百一十章 赵佶最后的挣扎第一十七章 送上门来第一百零七章 反思第二百九十三章 赵构改名为“李构”(求月票!)第二百五十章 李清照和赵明诚再相见第七十九章 新人第二百七十八章 来日……方长第九十七章 天命?!第三百三十七章 西宋就这么亡了?(求月票!)第三百四十二章 赵构的新妃嫔也归李存了最后再冲一波!第八章 你太保守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大乾大丰收了(求月票!)第九十二章 烫手山芋第二百一十三章 犯我大干者,虽远必诛第三百九十七章 用王后换苟安第三百四十二章 赵构的新妃嫔也归李存了第三百四十八章 赵宋亡了!!!第二十五章 大胜第一百四十四章 最后的决战第三百四十八章 赵宋亡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后也不想契丹人被屠光罢第三十二章 风光大嫁第九十章 刀在手,跟我走第三百零一章 李存:朕和赵构不是外人(求月票!)第三百一十二章 三年(求月票!)第三百零七章 全都千刀万剐(求月票!)第七十八章 总是棋差一招第一百二十章 李存的兵力第八十三章 大都督的日常第三百一十七章 莫须有(求月票!)第三百七十四章 李存培养出来的接班人第三百八十二章 李存十一年前布下的棋子第二百六十五章 也就比皇后差一点点第二百一十四章 割地赔款嫁帝姬还有用吗?第二百五十一章 李清照的情夫恁地豪杰?!第二十九章 二杆子的新名字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存太会玩了第二百七十三章 改朝换代第一百五十五章 封王第六十九章 背水一战第八十一章 英雄难过美人关第四十七章 抢钱抢粮抢娘们第二百六十五章 也就比皇后差一点点第三百四十六章 猛将如云也没用第四十章 我代你调教一十二日第二百三十五章 李师师第三百六十三章 已然开启的工业革命第三百七十章 伐金统帅——岳飞!第七十五章 大材小用第六十七章 赵家世界朱家坏第二百二十一章 势如破竹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炮射程内全部碾压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存:朕就是心软啊(求月票!)第一百七十一章 占城求和第二百四十六章 郭药师的下场第四百零八章 李存对完颜宗翰的报复第二百六十五章 也就比皇后差一点点第三十五章 息坑大战第一百六十一章 吴国公真风流也第一百八十九章 没有白辛苦十万火急(对这书有期待的必读)!!!第三百五十五章 大国的优势第一百五十八章 快乐一秒是一秒第三百八十一章 金国前线告急第三百六十九章 开始干金第二百一十章 赵佶最后的挣扎第三百六十九章 开始干金第一百五十六章 童贯:官家,快做决定吧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存太会玩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此消彼长(求月票!)第四十八章 可恶至极第四百零八章 李存对完颜宗翰的报复第二百六十四章 送六个帝姬求和第二百九十四章 赵构:我有百万大军!(求月票!)第五十八章 金买骨第二百三十四章 帝姬的美好回忆第三百九十四章 高丽王后第一百三十章 我错了再冲一波!!!第三百二十章 朕很看好你们(求月票!)第三百五十八章 狗咬狗第六十一章 规矩奴家懂第六十六章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第三十七章 阳谋第一十八章 他比我哥更适合当义军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