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14章 通风报信

bookmark

“元符皇后……元符皇后!”

高俅在书房中来来回回地走动着,脸上充满了焦躁和不安。一直以来,他都忽视了刘珂这个女人,在他的印象中,她不过是一个出身卑微的宫女,凭着姿色和魅惑才得以正位中宫,既无强势的母家作为后援,自身手段也相当有限。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一年多没有动静的刘珂竟会突然出面为他人求官。这究竟是预谋还是试探?

“元朔,依你看来,这位元符皇后打的是什么主意?”高俅倏地转过身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宗汉问道,“我总觉得其中多有蹊跷,却一时看不到有什么地方不对。”

宗汉自高俅说明了事情原委后就一直沉默不语,此时,他仍是过了好一会才用一种不甚确定的语气道:“大人,如果按照绍圣和元符年间的情况来看,这位元符皇后决计不是一个只懂得以色侍君的人。她那时交好外官勾结阉宦,种种手段无不用其极,处心积虑地得到了皇后宝座,在乎的决不只是后位的尊荣而已。而如今她突然向大人提出这种要求,一是为了试探大人的态度,二则是想看看大人的手段,如果大人能够为她所用,她就能顺理成章地插手朝政。对于一个不甘寂寞的女人来说,这正是排遣寡居生活的最好法子。”

听到宗汉毫不避讳的揣测,高俅不禁悚然动容。尽管哲宗赵煦已经去世,但是,刘珂毕竟仍是皇后,没有进位皇太后的缘故也只是因为后宫仍有圣瑞皇太妃在而已。大宋历来便有母后临朝干预国政的惯例,但是,如今赵佶早已成年,刘珂又仅仅是皇嫂而并非嫡母生母,哪有插手朝堂的道理?想到这里,他不由微微冷哼了一声。

“我当初刻意交好于她。不过是为了圣上的前景考虑,况且相比于我送出去的将近十万贯的礼物来说,她要做的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圣上才登基不久,她就妄想染指朝政,如意算盘未免打得太过分了!”

“大人,即便你不打算和她同流合污,也不妨先虚与委蛇。”宗汉却不主张和人彻底撕破脸,要知道。一旦圣瑞皇太妃去世,那么,刘珂进位皇太后是指日可待的事。“当务之急,是先查清这张名单上这些人地底细,然后按照他们的履历和秉性进行筛选。不管怎么说,元符皇后第一次见你就拿出全副班底的可能性并不大,更大的可能是,这只是一次试探。“高俅微微一愣,随即点了点头:“也好,就照你说的办吧。”

如今的蔡府依旧是门可罗雀。自从蔡卞被贬之后。落井下石的人越来越多,从那些台谏络绎不绝的弹劾来看,竟颇有置其于死地地势头。而蔡京在任上尽管不像乃弟蔡卞那样得罪人无数。但因为是章惇一党,现在也同样不得安生。由于他始终不曾去江宁府上任,因此一样遭到了众多御史的弹劾,之所以能够始终安之若素,一则是亏了儿子蔡攸以前积下的那点圣眷,二则是赵佶念在已故皇太后的面子上,对其稍加优容,这才按下了纷至沓来的弹劾。

这一日,冷冷清清的蔡府却突然来了客人,仆役径直到书房来报的时候。蔡京正在写一条横幅,听到一句宫中来客时,眉头不由微微一皱,手中的笔却丝毫不动,仍旧有如行云流水一般地在纸上游走着。良久,他方才淡淡地说道:“来人可说奉有旨意?”

小人问过,他只说是内廷的童供奉,并没有说是否奉有旨意。”那仆役乃是蔡府多年的老人,只是老老实实地禀报自己所知。别地一句都不敢多说。

“父亲!”蔡攸却有些沉不住气了,“是不是前时你给圣上上地条陈……”话未说完,他便看到了乃父警告的眼神,顿时怏怏地闭了嘴。

“既然是宫中内侍,你就把人请到这里来吧。”蔡京拿起自己的印章,举重若轻地盖在了宣纸上。见仆役已经离去,他方才对蔡攸道:“攸儿,凡事要多动动脑子,你如此迫不及待,若是传扬出去又是一桩麻烦。况且,这个所谓地童供奉以前从未来过这里,怀着什么心思你我也不知道,怎可操之过急。”

“父亲说的是。”蔡攸连忙点头,心中却颇有些不服气。他却隐约听说过童贯的名字,更知道其人如今在御前颇为得宠,因此断定对方奉有赵佶的谕旨。

虽然在大内二十余年,但先前童贯一直位卑,因此始终没有机会和蔡京打过交道,此时看蔡府一幅高官格局,心中不由生出了一股殷羡,眉眼间却仍旧是一派平和。进了书房之后,他见一老一少正站在书桌前品鉴一幅长卷,立刻便猜到了两人的身份,当下他也不说话,只是静静地站在门边。

不多时,蔡京终于抬起了头。其实,打从童贯进门起,他便一直用眼角的余光打量着这个形貌与众不同的阉宦。然而,无论是从动作、表情还是眼神中,他都看不出一丁点端倪,不由心下大凛。为官多年,蔡京自忖练就了出众的眼力,谓之洞察秋毫也不为过,可是,这种无往不利的做法却在区区一个内侍身上受挫,怎能不叫他讶异。

童贯见对方终于正眼看自己,便立刻偏身行礼道:“小人童贯,参见蔡大人!”他还未完全弯下腰,就感觉自己的双手被人托住了,不由大为笃定。

“童供奉乃是内廷中人,不必如此多礼。”蔡京含笑将其扶起,又示意其就座,这才问道,“不知今日前来有何见教?”

童贯看了看一旁地蔡攸,又望了一眼敞开的书房大门,其中之意不言而喻。蔡攸也是聪明人,不待父亲吩咐,立刻快步上前掩上了书房大门,然后返身笑道:“听闻童供奉如今深得圣上信任,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只这份谨小慎微的功夫,便不负圣上这番宠眷。”

“蔡公子过奖了,那都是圣上的抬爱,我身为内侍,自然应当谨慎一些。”直到此时,童贯方才认定蔡攸能得圣眷绝非侥幸,心中不由更加警惕。沉吟片刻,他便开口说道,“其实今日我本不该来,只是有一件事和蔡大人关系重大,我不得不走这么一遭。”

蔡京仍旧是那副从容不迫的表情,但内里,他却已经摸清了童贯的来意,看来,这个在内廷风头正劲的阉宦是来向自己卖好的,可这又是为什么?倘若换在先帝哲宗仍然健在的时候,那么自己将要入政事堂,得人趋奉是理所当然地事。可现如今自己如同失势的鹰犬,人人都在拼命打压,此人为何要反其道而行之?

“童供奉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究竟是何等要事?”送上门来的盟友蔡京当然不会轻轻放过,因此语气愈发客气,“我如今正是待罪之身,难道又有人上书弹劾么?”

“蔡大人,圣上有意保全你,那些台谏官虽然气势汹汹,其实却也奈何不得你,这一点想必你我都心知肚明。”童贯微微一笑,轻描淡写地撕去了蔡京的那层伪装,“我今日前来,乃是为了蔡大人前几天的那次上书。”

此时此刻,饶是蔡京城府深沉,脸上也不由微微色变,一旁的蔡攸则更是不济,勃然色变不说,甚至还差点站了起来。良久,蔡京才平息了胸中的惊涛骇浪,笑容可掬地道:“想不到圣上居然不嫌弃我上的这个条陈,不管怎么样,只要圣上看过,知道我仍旧有报效之心,那就已经足够了。”

童贯心中冷笑,却用一种极为淡然的口吻道:“蔡大人,圣上虽然在最初有采纳之意,最后却认为此议乃是杀鸡取卵之举,因此那个条陈已经被束之高阁了!”

“什么?”蔡攸终究是年轻气盛,此时再也难掩心中情绪,霍地站了起来,“那不可能,父亲殚精竭虑方才想出了这么一个法子,定能解朝廷燃眉之急,又怎能说是杀鸡取卵……”

“攸儿住口,圣上的决断岂容你妄加揣测?”蔡京狠狠瞪了一眼儿子,但自己也已经难以维持那副淡定的表情,言辞中不免带了几分恼火。“我的条陈确实有些偏激,但一片忠心却做不得假,还请童供奉回去替我美言几句。”

“那是当然。”现成的人情,童贯自然是满口答应,又坐了一会便告辞离去。临走前,蔡京又亲自将书房中那块白玉镇纸送给了他,这才令蔡攸亲自将其送到门口。

不一会儿,蔡攸便铁青着脸回转了来,重重地关上了书房大门。“父亲,你为何不问他圣上为什么会驳了那个条陈?”他双手撑在书桌边上,怒声咆哮道,“你费了那么大的功夫才把奏疏送到了宫中,如今岂不是功亏一篑?至少也得知道是谁从中作梗!”

蔡京仿佛没有听到儿子的责难,呆呆地看着墙上的一幅字画,许久才轻声叹道:“问又有何用,他若是真的想说,又怎么会对这个问题避而不谈?这个童贯看上去是一个极其善于钻营的聪明人,会那么做就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背后的人他根本得罪不起!想想如今的朝廷人事,那个反对的人便呼之欲出了!”)

第29章 大名豪贾第2章 福宁殿官家说亲第2章 贵妇云集闲话多第22章 因天花众人惊心尾声大好河山大结局第29章 扬帆出海第26章 度帝心谋倾首相第26章 忧西征各怀鬼胎第13章 鸿门宴上下归心第30章 巡河北希晏遇故第12章 幕后盟友第23章 先斩后奏亦良方第17章 鹬蚌相争渔翁现第21章 福宁殿痛陈利害第28章 接将令平仲调兵第26章 狭路相逢第31章 提罢兵君臣离心第9章 人面兽心第32章 结姻亲各有喜忧第3章 路遇贵人第36章 通讯息英娘求援第24章 访苏府三女巧遇第31章 半推半就伪投诚第14章 小王驸马第10章 病西施沉疴得解第40章 入京城朝局初定第17章 略施薄惩第33章 有心施恩无心报第2章 乌蒙王不请自到垂帘太后和影子皇帝第38章 闻和亲君臣色变第19章 婚庆日贵客盈门第33章 无双绝艺第11章 明算计暗度陈仓第10章 校场炫技威武扬第13章 各路才俊齐聚首第36章 浴血苦战第13章 明修道暗度陈仓第16章 千思万想忧歧途第36章 辨奇石料露峥嵘第17章 老少将军论旧制第1章 上京城故地重游第28章 高严对酌谋靖国第39章 闻首告警惕顿生第5章 明升暗降手段高第9章 议将来两两交心第39章 长柚善舞为哪般第14章 殿中召见有深意第19章 又见金盒第33章 动刀兵渝州大索第40章 得家书两女定策第36章 惨淡收场第28章 投新主直趋南京第2章 护犊切左右为难第15章 拒请降攻势日急第19章 辽使告哀第2章 谁家英气少年郎第8章 文武兼行治国道第13章 晴天霹雳第13章 鸿门宴上下归心第31章 李伯纪直言不讳第11章 度圣意挺之拜相第40章 因危机心力交瘁第21章 雷霆恕阉宦横死第22章 权利弊众家俯首第26章 忠心见疑第29章 郑居中妙荐能员第26章 忠心见疑第40章 尘埃落定第19章 似是相识故人来第33章 蔡衙内暗生毒计第19章 东边寥落西边喜尾声大好河山大结局第6章 各逞机心争斗忙第39章 出重拳腥风血雨第12章 谍影迷踪第33章 闻危言心有所感第37章 晴天霹雳第7章 闻音讯起意游湖第5章 梁上君子何处来第11章 吐真心夫妇情深第9章 将计就计上辞呈第12章 天下熙熙为利来第35章 柔情蜜意第25章 福兮祸兮各所倚第17章 鹬蚌相争渔翁现第37章 降逆子太公发威第4章 观互搏巧言激将第17章 兵分两路各奔忙第35章 柔情蜜意第17章 师徒重聚忙密商第15章 渝州城风云际会第35章 战事急各怀鬼胎第4章 人生难得几回搏第35章 王府大变第24章 送亲迎亲各奔忙第14章 除夕纪事第11章 除大敌国舅逼宫第29章 俏千金通风报信第27章 执己见主将亲征
第29章 大名豪贾第2章 福宁殿官家说亲第2章 贵妇云集闲话多第22章 因天花众人惊心尾声大好河山大结局第29章 扬帆出海第26章 度帝心谋倾首相第26章 忧西征各怀鬼胎第13章 鸿门宴上下归心第30章 巡河北希晏遇故第12章 幕后盟友第23章 先斩后奏亦良方第17章 鹬蚌相争渔翁现第21章 福宁殿痛陈利害第28章 接将令平仲调兵第26章 狭路相逢第31章 提罢兵君臣离心第9章 人面兽心第32章 结姻亲各有喜忧第3章 路遇贵人第36章 通讯息英娘求援第24章 访苏府三女巧遇第31章 半推半就伪投诚第14章 小王驸马第10章 病西施沉疴得解第40章 入京城朝局初定第17章 略施薄惩第33章 有心施恩无心报第2章 乌蒙王不请自到垂帘太后和影子皇帝第38章 闻和亲君臣色变第19章 婚庆日贵客盈门第33章 无双绝艺第11章 明算计暗度陈仓第10章 校场炫技威武扬第13章 各路才俊齐聚首第36章 浴血苦战第13章 明修道暗度陈仓第16章 千思万想忧歧途第36章 辨奇石料露峥嵘第17章 老少将军论旧制第1章 上京城故地重游第28章 高严对酌谋靖国第39章 闻首告警惕顿生第5章 明升暗降手段高第9章 议将来两两交心第39章 长柚善舞为哪般第14章 殿中召见有深意第19章 又见金盒第33章 动刀兵渝州大索第40章 得家书两女定策第36章 惨淡收场第28章 投新主直趋南京第2章 护犊切左右为难第15章 拒请降攻势日急第19章 辽使告哀第2章 谁家英气少年郎第8章 文武兼行治国道第13章 晴天霹雳第13章 鸿门宴上下归心第31章 李伯纪直言不讳第11章 度圣意挺之拜相第40章 因危机心力交瘁第21章 雷霆恕阉宦横死第22章 权利弊众家俯首第26章 忠心见疑第29章 郑居中妙荐能员第26章 忠心见疑第40章 尘埃落定第19章 似是相识故人来第33章 蔡衙内暗生毒计第19章 东边寥落西边喜尾声大好河山大结局第6章 各逞机心争斗忙第39章 出重拳腥风血雨第12章 谍影迷踪第33章 闻危言心有所感第37章 晴天霹雳第7章 闻音讯起意游湖第5章 梁上君子何处来第11章 吐真心夫妇情深第9章 将计就计上辞呈第12章 天下熙熙为利来第35章 柔情蜜意第25章 福兮祸兮各所倚第17章 鹬蚌相争渔翁现第37章 降逆子太公发威第4章 观互搏巧言激将第17章 兵分两路各奔忙第35章 柔情蜜意第17章 师徒重聚忙密商第15章 渝州城风云际会第35章 战事急各怀鬼胎第4章 人生难得几回搏第35章 王府大变第24章 送亲迎亲各奔忙第14章 除夕纪事第11章 除大敌国舅逼宫第29章 俏千金通风报信第27章 执己见主将亲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