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大宋皇家野战军

翌日清晨,崇政殿,吴诚尖着嗓子喊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满朝文武在各部大臣的带领下,整齐的站在宫殿两侧,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受益出班奏曰:“儿臣有本要奏!”

“准奏!”

“启禀皇上,儿臣曾闻北蛮欲叩关南侵,犯我大宋百姓,然边军不善野战,唯依墙而守。然北蛮尚可绕城南侵,则我边疆百姓危矣!今,儿臣欲借上天奇术,造新式武器,集我大宋之精锐,编练善野战之军,抗北蛮于境外,还百姓之安宁。”

赵受益刚说完,王钦若第一个跳了出来,高呼道:“皇上三思啊,我大宋现正鼎盛,兵强马壮,不宜再添新军啊!而且创建新军,耗资颇多,劳民伤财,实为不智。《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我朝切不可如此啊!老臣以为敦促边军严加防守即可。”

不过王钦若不知道,这个计划是赵受益和宋真宗商量好的,现在不过是走个过场,这货一生靠拍马匹为生,这回拍到马蹄子了。

还没待赵受益出来辩驳,宋真宗就挥了挥手,对大臣们说道:“诸位爱卿,王相之言也不是不无道理,但《司马法》还曰:‘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此事勿须再议,朕意已决,必建新军,威慑北蛮。现我大宋富裕,正是建军好时节,我堂堂中原大国,岂能被蛮夷所迫。朕决定,自领新军,组建天子亲军,名曰皇家野战军,旨在战敌于原野,驱敌于境外。命皇太子赵受益领将作监,负责武备,兼领副帅,负责新军组建及训练事宜。所设诸部,须通力配合,如有懈怠,严惩不贷,勿怪朕言之不预也。”

这时,王钦若才知道今天马屁没拍好,急忙站出来表现,高呼:“皇上圣明,威贯三皇……”一大堆恶心的马屁顺手拈来,毫不含糊,深见其功底。

散朝后,赵受益招来杨金花、王超、马肃等三人,对他们说:“你们三个从今天起,跟着本太子组建新军,学院那边交接一下,以后用本太子传授你们的练兵之术好好训练新军,知道吗?”

三人听到可以接触组建梦寐以求的军队,异常兴奋。这个时代的人都比较早熟,十几岁就开始成家立业,他们这个年纪正是向往建功立业的时候。而且在赵受益的培养下,他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现在一个个身强体壮,不输于成人。就赵受益自己也长得很高的了,要不是看他幼稚的脸,还以为是个大人。当然这也和古代生活水平低,导致大众普遍弱小有关。

随后,赵受益又通过宋真宗发布了征兵令,散布全国各地。

令曰:“吾皇圣明,勤政爱民,然北蛮屡犯我朝,百姓生受其害,皇上仁爱,不忍百姓受苦。现令皇太子赵受益组建新军,曰皇家野战军,旨在战敌于野,歼敌境外,保我百姓安宁。有身强体壮者,心系国家安危者,即可启程前往京城参加考核。参军者,每月2贯铜钱,战时加倍。受伤者10贯,阵亡者20贯,遗者本太子养。特立此令为证。”

宋朝1贯等于10串,一串等于100文,所以一贯就1000文,可以理解为现在的1000块。只不过在北宋这个时候,铜钱的购买能力可是很高,城市人均消费不过10文,一个月也就300文左右。相对于后世来说,军队能有这个工资水平可是很高的。

当然了,在宋朝能够开这么高工资的也就这么一支部队,像禁军上四军也不过才1贯5的样子,边军大概有1贯,至于那些厢军和乡兵估计也就意思一下了。本来吧,军队还可以靠作战掠夺来发点财,可宋朝的军队也没这个机会,一个个都过的苦哈哈的。

说起北宋时期能够打硬仗的军队,也就那么几个,像杨家军、折家军和种家军,还有高家军什么的。

杨家军的威名在后世那是家喻户晓,而另外两军知道的人就不多了。杨家将将的功勋是随着太祖征战而来,大宋开国之初,杨家人才辈出,巾帼英雄也不在少数,这才造就了杨家将的名头。

其实在《宋史》中,种世衡创建的种家军和折宗本创建的折家军,比杨家将的名气大,比杨家将的作用大,只不过杨家将走上了舞台,被渲染得出了彩,而另外两军却停留在历史书中,知之甚少。

北宋统治的168年间,种家军英雄辈出:种世衡、种诂、种谔、种诊、种谊、种朴、种师道、种师中皆为将才。种家子弟五代从军,数十人战死沙场。

折家军就更不得了了,从唐代初年到北宋末年,贯穿整个北宋。折氏数百年间世居府州,《折克行神道碑》上载其“内屏中国,外攘夷狄”。五代诸国与北宋为减轻西顾之忧,皆许其父子兄弟相传,世袭罔替。

赵受益生活的这个时期,正是杨家军和折家军鼎盛的时候,而种家军的创始人还没发迹。

赵受益想到这三支军队在历史上的赫赫战功,尤其是在整个宋朝军队战斗力低下的时期,全靠这为数不多的军队撑着大宋江山。这一世,再世为人,说什么也不能辱没了这三支军队,必须将他们纳入自己新军体系。不过现在的折家军还守护着大宋西北门户,不可能全部调离。

赵受益仔细思量后,决定调折家军第六代折惟忠和折惟信带领五百精锐骑兵前来听用,同行而来的还有折惟忠之妻:刘玉艳、李苗灵。他同时也从杨家军中第五代传人杨宗宪杨宗槐,及其五百精锐弓兵。

由于此时种家军还没建立,赵受益只有调其创始人种世衡前来听用。

赵受益在后世的时候还是个武侠迷,好不容易有机会回到古代,心中那点龌蹉的愿望还是想找机会体验一下。有道是有权不用,过时作废,赵受益也打算借此机会圆自己的武侠梦。

于是,赵受益专门颁发了一个奇特的法令,说它奇特,是因为这份法令面对的是绿林中人,朝廷直接征召绿林好汉可不常见。

绿林好汉中不乏正义感爆棚的人,赵受益针对他们写了一份相当鼓动人心的法令。比如给他们扬名立万,名动天下,行侠仗义等一系列名誉。这些超级愤青看到这分布告后沸腾了,一直以来朝廷都是对他们有一定限制的,担心他们以武犯禁,这次居然明目张胆的征召他们。大侠们都觉的自己的春天来临了,一个个风尘仆仆的朝京城敢去。

一些名门大派,像武当、峨眉、少林什么的,也都派出了自己的精英弟子响应政府号召。

待所有政令发布出去后,赵受益又忙着规划军队驻地,根据军队性质组要分为步兵、骑兵驻地。赵受益带着一群狗腿子,在京城周围观摩了一圈,最终决定在北门五十里外片平原上修建骑兵驻地,城西山脚建立步兵营地。

赵受益回到宫中将规划好的驻地图纸交个工部进行修建,然后又马不停蹄的前往将作监。

大宋此时面对的组要强敌就是辽国和正要崛起的金国,他们的主要优势就是强大的骑兵。在冷兵器时代想要对抗骑兵,一般都是骑兵对骑兵,骑兵对步兵有天然优势,然而,这正是宋朝的短板。

赵受益的计划是通过现代技术对古代兵器进行改进,通过优势兵器来弥补骑兵的不足。宋朝军队武器主要就是刀枪剑戟弓和少量攻城器械,虽然看似种类不少,但适用性却不够。

由于这个时代工艺水平限制,赵受益脑中许多武器都没法制备。经过反复权衡,他最终决定大力发展弓、弩、床弩以及投石器等远程武器,这也受后世追求远距离杀敌的影响,对于近战方面主要改进武器质量和战阵来改善现有劣势。

赵受益带着自己改进后的各种图纸,风风火火的来到了将作监。此时的将作监主要也就是给皇宫做点精品玩的,虽然有大量工艺精湛的师傅,但却不用于生产,甚是浪费。

“微臣,将作监大匠段辛,拜见太子殿下。”赵受益刚迈进工坊,就被一老头吓一跳。

“段爱卿,快快请起,没想到爱卿年纪这么大了,声音还很洪亮啊!”赵受益扶起段辛,顺便旁敲侧击表达一下对惊吓自己的不满。

“殿下,您别看微臣年纪大了,但身子骨可实诚了。不知殿下今日前来有何吩咐?”段辛拍拍自己的胸口,傲娇的表情显而易见。

“段爱卿,请把将作监所有官员召集起来,本太子有事宣布。”赵受益无视段辛傲娇的表情。

段辛健步如飞的走了出去,身体果然不是盖的。不一会了,一群官服穿得歪七扭八的人的就跟着进来了。

段辛看着赵受益的眉头皱了皱,忙开口解释道:“殿下,臣等因为平时都在琢磨工艺,穿官服多有不便,刚才匆忙,请殿下见谅。”

“厄,原来如此,以后注意点吧!”赵受益挥手示意大家不用多礼,然后就直接宣布自己的决定。

“想必诸位都知道了,现在我大宋要组建新军,而本太子领将作监负责武器制造。武器质量的好坏将严重影响新军的战斗力,尔等要牢记在心,用心做事,明白吗?”

wωw ¤ttκan ¤C〇

“臣等明白,请殿下放心。”众人齐声答道。

“那就好,本太子看着,有功者必奖,有过者必罚。现在,诸位分别按照自己的特长进行站队。擅长铁器制造者,擅长木器制作者,擅长陶瓷制作者,擅长几个巧匠者,擅长武器制造者各自按顺序站好,若有精通多项的单独站一列。”

众人在赵受益的指挥下,慢慢的按专长站成了几队。

“很好,本太子告诉你们,在这不看你们的官位,只看你们的能力,能者上,无能者下。只要你们好好做事,本太子不会亏待你们的。以后诸位的俸禄提高一倍,若有成果再另行嘉奖。你们每对自己选出能力最强的担任队长,以后给你们安排的任务就在队长的带领下完成。段爱卿,一会你把各队名单,队长队员的基本信息整理了交给本太子。”赵受益说完后就率先离开了。

赵受益说完,大家就开始交头接耳,不仅是讨论选谁,更多的是八卦太子带来的变化。

第27章 传说中的“仙术”第60章 大炼钢第3章 幼儿培养计划第51章 长途拉练第25章 视察工作(三)第28章 三关战役24第64章 科举前奏第42章 军权第17章 大宋皇家野战军第21章 小螺丝大问题第37章 送行引发的后果第16章 三个臭皮匠下第30章 白玉堂的归宿第18章 我们把皇后坑了第30章 三关战役26第70章 三方和谈第69章 全面剿匪第113章 年度总结第117章 抗震救灾第82章 奇怪的风轮船第39章 金花送礼第25章 三关战役21第28章 三关战役24第8章 有钱就是任性第25章 大练兵一第39章 金花送礼第117章 抗震救灾第32章 延州会战第13章 千里复仇第39章 李元昊的野望第4章 纸 币不是交子第75章 峰回路转第18章 武备研究第16章 起重器上第4章 写字是个问题第42章 军权第34章 班师回朝第24章 视察工作(二)第49章 欲罢不能的连弩第25章 三关战役21第61章 手雷问世第59章 喜事连连第11章 虽远必诛第42章 军权第42章 神迹再现第31章 弩炮发威第13章 千里复仇第40章 天圣军演上第51章 偶遇夏人第30章 三关战役26第62章 大宋皇家研究院第1章 天花来袭第4章 写字是个问题第9章 京城改造计划上第87章 海运筹备第2章 拯救吴仁第111章 采访第10章 京城改造计划下第90章 时来孕至第9章 大白香第4章 写字是个问题第35章 朕有一个梦想第8章 论国策第76章 踏破铁鞋无觅处第119章 京城来人第4章 辽军南侵第22章 为大宋之崛起而读书第35章 朕有一个梦想第71章 讨梁会议第106章 遭遇战第26章 岛国来人第34章 西夏立国第64章 科举前奏第41章 天圣军演下第70章 水泊梁山第112章 王宣恩面圣第26章 岛国来人第19章 野战军构想第60章 大炼钢第44章 职业技术学院第59章 谣言之源第69章 全面剿匪第52章 武举考试第62章 大宋皇家研究院第71章 鸡飞狗跳第67章 多体船第55章 万家生佛第96章 初见端倪第7章 皇后找着了第88章 回娘家第81章 赢钱就是那么简单第59章 水晶头骨之秘第45章 西行记第66章 挖坑埋人第93章 又见报纸第3章 幼儿培养计划第53章 天圣改制第32章 裁军伊始第70章 街头异象第40章 天圣军演上
第27章 传说中的“仙术”第60章 大炼钢第3章 幼儿培养计划第51章 长途拉练第25章 视察工作(三)第28章 三关战役24第64章 科举前奏第42章 军权第17章 大宋皇家野战军第21章 小螺丝大问题第37章 送行引发的后果第16章 三个臭皮匠下第30章 白玉堂的归宿第18章 我们把皇后坑了第30章 三关战役26第70章 三方和谈第69章 全面剿匪第113章 年度总结第117章 抗震救灾第82章 奇怪的风轮船第39章 金花送礼第25章 三关战役21第28章 三关战役24第8章 有钱就是任性第25章 大练兵一第39章 金花送礼第117章 抗震救灾第32章 延州会战第13章 千里复仇第39章 李元昊的野望第4章 纸 币不是交子第75章 峰回路转第18章 武备研究第16章 起重器上第4章 写字是个问题第42章 军权第34章 班师回朝第24章 视察工作(二)第49章 欲罢不能的连弩第25章 三关战役21第61章 手雷问世第59章 喜事连连第11章 虽远必诛第42章 军权第42章 神迹再现第31章 弩炮发威第13章 千里复仇第40章 天圣军演上第51章 偶遇夏人第30章 三关战役26第62章 大宋皇家研究院第1章 天花来袭第4章 写字是个问题第9章 京城改造计划上第87章 海运筹备第2章 拯救吴仁第111章 采访第10章 京城改造计划下第90章 时来孕至第9章 大白香第4章 写字是个问题第35章 朕有一个梦想第8章 论国策第76章 踏破铁鞋无觅处第119章 京城来人第4章 辽军南侵第22章 为大宋之崛起而读书第35章 朕有一个梦想第71章 讨梁会议第106章 遭遇战第26章 岛国来人第34章 西夏立国第64章 科举前奏第41章 天圣军演下第70章 水泊梁山第112章 王宣恩面圣第26章 岛国来人第19章 野战军构想第60章 大炼钢第44章 职业技术学院第59章 谣言之源第69章 全面剿匪第52章 武举考试第62章 大宋皇家研究院第71章 鸡飞狗跳第67章 多体船第55章 万家生佛第96章 初见端倪第7章 皇后找着了第88章 回娘家第81章 赢钱就是那么简单第59章 水晶头骨之秘第45章 西行记第66章 挖坑埋人第93章 又见报纸第3章 幼儿培养计划第53章 天圣改制第32章 裁军伊始第70章 街头异象第40章 天圣军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