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路

人未至,声先行。

王皇后这一把嗓子自是柔情似海,在付巧言等小宫人听来却铿锵有力,压得她们喘不过气来。

付巧言微微抬起头,根本不敢看向王皇后,却能从晃动的珠帘间窥见其窈窕之影。

只见金玉堂内室奢华富贵,前朝月氏进贡的羊绒毛毯铺在地上,一双绣着五□□线的锦缎软底鞋踩在地毯上,鞋面上绣的金凤闪着霓虹,在宫灯映衬下熠熠生辉。

大越宫规,只正四品嫔以上主位可着绣金服,而能穿金凤的,唯有超品的皇后了。

付巧言低垂眼眸,一颗心都要跳到嗓子眼,紧张莫名。

珠帘另一侧,王皇后仔细端详下面四个小宫人。因为看起来都有些害怕,头抬得不高,只能隐约看到尖细的下巴。

她微微偏偏头,并不言语,身边的冯秀莲便似知道她意思,轻声道:“头再抬起来些,让娘娘瞧清楚了。”

要说为何坤和宫上上下下宫女黄门数十人,只得一个冯秀莲能在皇后身边站稳脚跟,也不是没道理的。

皇后娘娘什么心思,不用吩咐她都能把事情办好。

而这位皇后,是十分不好相与的。

她于先帝弘治二十八年入宫,被选为东宫太子良娣,正是二八芳龄。当时太子妃已同太子成婚两年,正怀有身孕,一旦诞下皇长孙,太子继位之后的皇后之位非她莫属。

然而命运便是这般残酷,弘治二十九年春,弘治帝崩,景惠皇后同日薨。太子妃守灵三日,因疲劳惊动腹中胎儿,一朝分娩,难产血崩,母子均丧。

那一年,隆庆帝年仅一十八岁。

他失去父皇、母后,失去挚爱的妻子与孩子,虽然登上九五之位,却真正成了孤家寡人。

后为了平衡前朝,做皇帝五年之后,他选了身份最高的王婵娟做了皇后。

王婵娟是世家嫡女出身,从小锦衣玉食,是天生的富贵命。她容貌只能称得上清秀,却有旁人没有的世家气度,最适合坐这凤椅。

此番种种,此时的付巧言都是不知的。

但她这次抬起头,却隐约瞧到了王皇后的身影。

一片大红锦缎之中,金珠璎珞闪着华彩,一对金凤在她乌黑的发间飞舞,仿佛落入凡尘的仙灵。

珠帘摇曳,模糊了王皇后一双眉眼,却着重描画了她一口丹唇。

王皇后喜金玉,最爱朱红宫锦大袄,每年宫锦进贡,朱色一系供她一人随心摆弄。

这金贵的布料年年不过十匹,也就堪堪给她做两身袄裙。

只一个身影,便叫付巧言心中更颤。

她觉得自己手脚都冰凉凉,不知道为何,王皇后的一双眼睛紧紧盯着她,令她满心生寒。

“好,秀莲这事办得不错。”难得的,王皇后夸了冯秀莲一句。

直到这一刻,冯秀莲悬着的心才真正落下,不再那样忐忑不安。

她这次选的四个小宫人,以付巧言颜色最美,沈安如灵动可爱,孙慧慧艳丽夺目,王倩声音最是婉转。

虽还未言语,但她长相也十分不俗,勉强也能入娘娘的眼。

王皇后半眯着眼睛漫不经心看了她们许久,也未叫起。

她不叫,宫人们便要一直跪着,哪怕跪断了一双腿都不能叫疼,这便是宫中的规矩。

在出绣春所之前,这一条是冯秀莲特地讲过的,她反复让小宫人们背着,不能出一丝一毫差错。

地上有地毯,但付巧言还是觉得膝盖生疼,入宫第一天,她深切地体会到了那些繁复宫规的深意。

似一盏茶工夫,也可能半个时辰都过去,王皇后才漫漫开口:“右边两个,上前两步。”

右边两个,偏巧是付巧言和孙慧慧。

付巧言诺一声,膝行两步,便停了下来。

这两步,偏巧能让她跟孙慧慧跨过珠帘,进了内室。

室内燃着六盏宫灯,并不昏暗,灯影摇曳下年轻小宫人美丽的脸庞显露无疑。

王皇后藏在袖中的手突然攥紧。

付巧言只觉得无形的压迫突然溢满内室,她咬紧牙关,不让自己哆嗦出声。

在她身边,孙慧慧也好不到哪里去。

王皇后面上丝毫不显,只淡淡道:“叫她们两个先跟着辛娘,你去指点下,过几日便是十五了。”

冯秀莲心中一紧,忙应声道:“诺,奴婢一定办好差事。”

王皇后拍了拍她的手,声音更是温和:“这一月辛苦你了,办得很好,赏。”

冯秀莲连忙双膝跪下,给她行了大礼:“多谢娘娘赏赐。”

王皇后点点头,没再言语。

冯秀莲起身,弓着身神在她耳边耳语几句,便示意小宫人们起来,随着她出了正殿。

跪的久了,刚站起来必定头晕目眩。

可小宫人们似毫不费力,都跟在冯秀莲身后走得利落。

短短一月,却已是不同。

坤和宫有正殿偏殿和后殿,也有配室,像冯秀莲这样的大姑姑一般在配室有单间的,只不过她平时一般都跟在皇后身边,自己那间是很少住的。

她领小宫人们去的地方,也是西侧一排配室。

这边比东侧的配室看上去要利落一些,显然是等级高一些的管事姑姑和大宫女们住的。

付巧言注意到有几间屋子是套间,内外两重,显得跟别个不同。

冯秀莲走到最中间的一个套间,直接推门而入。

外间一个十五六的小宫人正在缝补衣裳,抬头见是冯秀莲,赶紧站起来:“问莲姑姑安。”

冯秀莲漫不经心点点头,直接坐到外间的主位上:“去请姑娘出来,娘娘有事吩咐她。”

小宫人面上一喜,瞧都没瞧付巧言她们,飞快进了里屋。

仿佛下一刻,碧箩门帘便被掀开,一个修长身影疾行而出。

来人个子高,身条修长,走的虽快却十分娉婷,如柳叶飘落一般柔美。

她一出来便瞧见坐在主位上的冯秀莲,也不恼,笑嘻嘻地冲她行了礼,问了声姑姑好,利落地坐到了次席。

冯秀莲同她不算太熟,不过好歹也是手下□□过,态度还算和善:“辛姑娘,这是今年小选入宫的丫头,娘娘的意思,是让你□□几日。”

她话说得含蓄,可辛宫人却一下子白了脸。

她不过二十几许的年纪,梳着堕马髻,一身穿戴都很素净,眉目明媚,看起来十分美丽。

“姑姑,主子娘娘的意思……辛娘不懂。”

冯秀莲见她一双手都哆嗦,也有些可怜她,却并不劝,只说:“姑娘,听姑姑一句,办好娘娘的差事,才好过些。”

辛娘微微红了眼眶。

付巧言觉得有些奇怪,她梳着明显的妇人头,却不是管事姑姑,又不像是娘娘贵人,可她穿着却跟冯秀莲不相上下,甚至还有个小宫人伺候,也是奇了。

冯秀莲没再同辛娘说话,只是扭头看向四个懵懂的小宫人,清了清嗓子道:“辛姑娘以前伺候过陛下,巧言和慧慧便留在这里,你们都尊重姑娘些,怎么也算你们半个主子。”

伺候过陛下、大小也是个主子,可却无名无分,只能被称为姑娘。

付巧言一瞬间便懂了。

她年纪不小,如今虚岁十三,年初花信已至,算是已经长成的小娘子了。

加之她耳聪目明,许多事情不用旁人费心点播也能推测出一二。

这位辛姑娘,恐怕是王皇后以前推给隆庆帝侍寝的宫女,然并未博得多少好感,因此受了些赏赐,只能做个无名无分的姑娘。

哪怕是九品的淑女,她都没有当上。

眼看如今二十几岁,恐怕之后陛下想不起她来,皇后娘娘也不会再推荐她,便只能这样蹉跎终老。

付巧言想透彻她的身份,顿时心中生寒。

她紧紧攥着手心,不让自己太过显眼。

临到这一刻,她终于明白了冯秀莲眼中的怜悯。

隆庆帝在位四十二载,如今年已花甲,宫中长成皇子共有七人,除十九岁上便病逝的大皇子和去岁刚薨的五皇子,剩余七位都已健康长大。

然而这七位之中,贵妃所出两位,贤妃、庄妃、静妃、顺妃均出一位。只有一位八皇子是淑女所出,她以宫女之身怀上皇嗣,诞下皇子后便病逝,因生产有功被升为淑女,以婕妤之礼下葬。

这七位皇子没有一人是皇后娘娘所出,她十六岁入宫,一直到二十三岁才诞下一位公主,至今无嫡子,这是大越百姓都知道的事。

百姓不知隆庆帝越发老迈,也无从窥见长信宫平静背后的波涛,付巧言更是看不透那些前朝后宫的弯弯绕绕,以她目前浅薄的猜测,也只能猜测皇后娘娘想用她们四个小宫人博宠。

民间那么多戏词,不都是后宫美人的那些尔虞我诈么。

贵妃宠冠六宫、皇后冷宫独眠,百姓平日里茶前饭后,说的也不过这么点皇家私事。

皇后娘娘是想让她们从贵妃那分宠?还是想让陛下多来几次坤和宫?付巧言猜不透,心里却有些害怕。

她只以为入宫就是伺候贵人,早就做好了日日辛苦劳作的准备,却从来没有想过伺候的贵人会是陛下。

这一刻,她刚稳稳落地的心脏又悬了起来。

她只觉得悲喜交加,喜的是弟弟能有银子治病,悲的是在这深宫之中,她突然意识到自己一点未来都看不清。

入宫前她同孤院的管事嬷嬷说的话犹在心头:“嬷嬷你放心,我不过进宫劳作十几年光景,等我回来,恒书已经长大成人,家里有了男丁撑门面,我便也能安心生活。”

平生第一次,付巧言为自己的莽撞和无知而痛苦。

可事已至此,她却不能后悔。

这世间没有退路。

作者有话要说:  这本已经写了很久也修改很多次了,希望大家喜欢QAQ 不要嫌弃我啰嗦!单机好寂寞~求唠嗑!

琴音宸嫔 二更将好扫洗处好命扫洗处验身兄妹 二更长春宫放心 二更孕吐选侍 二更规矩上山 二更高兴颍州琴音心意新衣退路扫洗处红缨知画番外三安如福气第一百章啦!非常高兴~谢谢大家的支持!交锋扫洗处名单情谊名单再见坦白 二更番外二沈福临产泡汤叶真威仪 二更命好旧闻 二更孕事 二更十下正文完战前怀旧 二更离别番外三旧闻 二更听话 二更命好母亲喜事 二更醒来 加更知晓忠臣验身人选 加更听话 二更孕吐弟弟醒来 加更兄妹 二更宫宴下棋知画名单番外五十下护国 二更巴掌惧怕情谊退路临产决心 二更忠臣五仁 二更皇贵妃莲姑姑归园五仁 二更陪伴 二更心思福气传言醒来 加更命好上山 二更心思决心 二更决心 二更舍得喜事 二更决心 二更挺好昭仪 二更急病
琴音宸嫔 二更将好扫洗处好命扫洗处验身兄妹 二更长春宫放心 二更孕吐选侍 二更规矩上山 二更高兴颍州琴音心意新衣退路扫洗处红缨知画番外三安如福气第一百章啦!非常高兴~谢谢大家的支持!交锋扫洗处名单情谊名单再见坦白 二更番外二沈福临产泡汤叶真威仪 二更命好旧闻 二更孕事 二更十下正文完战前怀旧 二更离别番外三旧闻 二更听话 二更命好母亲喜事 二更醒来 加更知晓忠臣验身人选 加更听话 二更孕吐弟弟醒来 加更兄妹 二更宫宴下棋知画名单番外五十下护国 二更巴掌惧怕情谊退路临产决心 二更忠臣五仁 二更皇贵妃莲姑姑归园五仁 二更陪伴 二更心思福气传言醒来 加更命好上山 二更心思决心 二更决心 二更舍得喜事 二更决心 二更挺好昭仪 二更急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