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德意志工艺

德国汉堡港口西侧的土地上,这里有一家克虏伯钢铁公司分厂,今天,工厂里接手了一批年轻的中国工人,这是作为马尾与德方签订的技术培训计划内容之一,分批由中国马尾乘船来德国学习技术的工人,是由德国驻清国公使发起的一系列计划的附带交易。

这批年轻的中国工人一共有33位,德国外交部对于这项事务的安排并没有太多的兴趣,但是由于这关系到帝国几项非常重要的外交交易,所以在安排上倒是尽心尽力,前前后后一共300名工人,被尽数送往帝国重要的工厂参加实习,一切流程都参照德国新工人。

对于帝国外交部亲自交办的这项任务,克虏伯钢铁公司分厂的卡恩经理也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他还是郑重其事的带了人事主管来接待这些中国工人。说实话,第一映像,卡恩对于这些看起来有些木讷、言语不多还拖着一条长辫子的东方人并没有太多好印象,出于对工作的负责,他才认真的一个一个询问了这些人的姓名。

让他很遗憾的是,这些中国人当中只有不到半成的人能说简单的德语,就连沟通都需要传译在一旁,这让他感到头痛不已,这实习最重要的就是沟通和交流……这一点都无法做到,天知道这些中国人来想干嘛?

不过好在,陪同这些工人前来的另一名身穿西服的俊朗中国男子倒是德语熟练的很,这下卡恩经理总算找到能沟通的对象,他特别把这些工人在语言上的问题提了出来,表示,如果没办法解决的话,这些工人几乎不可能在工厂里完成实习过程。

陪同的自然是负责汉堡事务的王晨煜,他和王黎两个商量好了,以勃兰登堡——科隆为分界线,西面沿海的都归他安排,东面靠奥匈帝国的都归王黎安排!今天是特地带着这批人来钢铁厂接洽实习事宜的。

这语言问题,确实是个大麻烦!不过,王晨煜和卡恩经理交谈后,他非常有信心的向对方保证,在一个月之内,这些语言的障碍将被克服!

这批工人可是秦铠大人一再关照要安排好的,人员的挑选上就几乎到了严厉的程度,由厂子的主管提出名单,然后按照技术种类分成小组,再由马尾船政最严格的技术等级考核小组成员集体讨论,确定最后的名单,非但要有技术,还要有西学底子,当然,其中可能也偶尔有一些特例。

安排来德国培训,自然不是来享福、旅游的,他们都被就近安排在汉堡和柏林附近的工厂实习,基本都在繁华的城市外围,而居住条件、工作条件都是严格按照德方的安排来操办的,他们和普通德国工人住在同一片的宿舍区。

当然这也可能引发一些矛盾,秦铠也是考虑过的,只是这时代,欧洲对远东的态度远比当时的美国要平和的多,这源于欧洲人在工业革命后取得的巨大业绩,对于远东这个庞大帝国虽然有窥视之意,却还感觉完全没有吞并的能力,对中国人还保留着道义上的尊重,所以中国人在欧洲反而并不难生存。

所谓的辫子的烦恼,其实并不如想象中那样突出,毕竟这些工人大多数情况下活动的范围仅限于工厂内,初来时,德国人对于中国工人的辫子多少有些好奇,但是不久之后,他们就失去了关注这些的动力。

而德国正处于工业大发展的阶段,工厂的高强度劳动,这直接体现在那些德国工人对待中国实习生的态度上,他们并没有任何敌视的态度,更多的是不关心和陌生的隔阂,而克虏伯钢铁厂的卡恩经理在第一天露面后,就把这些事务安排给了人事主管。

这些工人在出国只是已经分成三个小组,每组经过挑选,都安排了一名组长、一名副组长,在之后为期一年半的实习中,每天的实习后,由组长、副组长组织工人互相学习当天学到的技术和经验,然后组织工人们开展德语的对话学习!

现在这批学员中,基本都是来自生产第一线的马尾毕业生和技术工人,他们对德语并未接触过,这语言就是他们要迈过的第一道坎!

这一点上,王晨煜是深有体会的,他的德语是在来德国前和他的德国搭档约瑟夫学习的,一路的轮船上,他整天用狗屁不通的德语和约瑟夫聊天,聊得德国人不胜其烦,不过在这种交流下,到了德国后,很快他的德语就能胜任日常的交流了。

这一招自然被他用到了这些工人身上,没陪说话的,不要紧!他立刻去和卡恩经理、人事主管聊聊,两套中国产的不锈钢暗纹餐具和一匹正宗东方手工丝绸的礼品送上,双方的关系立刻融洽到的十分火候,之后的事情自然是水到渠成的得以解决……本来就是小事嘛!

人事主管很快抽调了一批敦厚老实的德国工人与中国工人成为了邻居,德国工人对于这次突然的调动多少有些意见,不过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好处,中国人非常热情的邀请他们参加了中国美食的品尝,外加来自远东的各式小礼品、欧洲也很少见的香皂送上,这些德国人立刻发现了中国人的可爱之处。

很快,工人们之间的交流变成了朋友间的闲聊,工人们原本结结巴巴的德语自然也就进步飞快,而随着中国人小礼品攻势的深入,德国人对于这些中国人的看法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

他们迅速发现,原来这个身材不高,长相憨厚的中国工人,竟然有着天然的聪明脑袋,对于工厂里的技术活掌握起来竟然是非常的迅速,而且他们吃苦耐劳的能力也是超乎了所有德国工人的想象……

唐铭是马尾船政艺圃去年的毕业生,他原本是福州北村的农村娃,他一家三兄弟,大哥二哥在地里劳作,而家里的土地已经不需要他这个劳力,被他老爹送进了马尾艺圃学习,原本指望在出师后,能每月挣上8钱银子的薪水,也算是能养活自己了。

不过这一切,都在在秦铠入主马尾船政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扩招工人时他因为学业优秀、而且动手能力强,被王飞看中招进了马尾钢铁厂,进了厂子后,凭借着活络的脑子和刻苦钻研技术的劲头,他很快由学徒工晋升到中级工。

现在那份20多两银子的薪水让他老爹彻底傻了眼,整天让唐铭找他们王大总管走走门路,想让他两个大哥别再地里干,就算到马尾谋一份苦力活,也要远远强过种地那点收入。这次,到德国来学习技术的活,唐铭可谓是过关斩将,成为了炼钢厂第一小组的组长。

他还记得临行前,他获得了十分难得机会,受到了布政使秦大人的接见,当然这过程是很短的,而且当天见的人也非常多,300人的技术庞大队伍分批出发,秦铠也只是和这些人一起露了个脸。

不过他非常时尚的找来一位摄影师,拍摄了一张集体照,这让所有人都感到无比的荣耀!整个马尾船政可都知道的,秦大人万里出击,打的法国人屁滚尿流的,这等伟业,绝对是天上武曲星下凡来才有可能做到的。

事后,他们这些组长、副组长获得了单独的10分钟的接见,布政使大人再三叮嘱,在外要努力学习,带回来德国技术的同时也要学习德国的管理,学到的每一点滴经验都可能会有大用处!

每个小组长就是这一组工人的灵魂,希望他们及时了解小组工人的想法,想当地负责的主管汇报,同时要他们与德国工人的交流中发挥自己能耐,回国后,学出成绩小组、工人都重重有奖!

唐铭并不知道秦大人所说的奖励的额度,但是马尾的经历,让他深信,秦大人说的话就一定会兑现!

现在唐铭在进入克虏伯钢铁厂半个月后,终于开始渐渐融入工厂的氛围之中,早晨,毗邻的德国技术带教工人穆勒会极其准时的约上中国朋友一起吃早饭,这倒并非是有什么非常的友谊,只是因为这些中国朋友有自助的厨房,他们还非常慷慨的欢迎邻居们过来吃个便饭。

当然这些开支,都在王晨煜的计算之中,33工人的伙食费是按照每人每月10两白银计算的,而使用自助厨房后,聘用了一个厨师,开支反而节省了,工人们吃上的中餐更是感觉良好,而且工人们都会自助下厨,美味的中国菜成了与德国带教工人新的沟通纽带。

而经过核算,不过每月增加一倍的开支,整个一年半的时间里,将为这些工人每人支付200两银子,就能承担下这些工人的生活费,而且通过中国美食的吸引,极大的促进了工人们的互动,使得勤劳、聪明的中国工人在各个车间都获得了欢迎,毕竟收了中国工人就有机会免费品尝中国美食……这可是难得的机会!

而对于自己这位技术老师,唐铭对他能力评价其实也很一般,穆勒也就是个刚刚进入克虏伯钢铁公司不过一年半的新工人,而唐铭其实在马尾钢铁厂也工作了也超过一年了,尽管在马尾钢铁厂,他还时常自我感觉不错,对于炼钢工艺、火候的掌握上颇有些心得,但是在实习中,穆勒对于自己表现出来的技艺也只是稍作表扬而已。

对此,唐铭刚开始还有些不服气,不过在一个月后,年轻的德国工人穆勒为他上来一趟真正意义上的工艺课……

穆勒的岗位热轧钢成型后的淬火工艺,唐铭在马尾管的是高炉炼钢,但是淬火工艺作为中级技术工必须掌握的技术,他也是向几位厂子里的老工人非常认真的学习过的,自以为早已掌握了期中的关键。

但是从这一天开始,他忽然发现,自己在钢材工艺加工中的学习之路却是才刚刚开始,早晨,轧钢车间的主管带下来了新的任务,是一批德国军用钢材的加工。听到这个消息,正在一旁跟着德国工人学习轧钢技巧的唐铭立刻就兴奋了。

他刚刚到马尾船政的时候,正是王飞、钱青带着攻关小组进行钢甲加工工艺攻关的时期,那时候,每天都依据不同的方案完成多种钢板的热轧加工,然后进行冷水淬火试验,几天光回炉的废钢都有好几吨。

即便是有达到效果的镍钢完成加工,但是成品率一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最后在经过反复尝试后,虽然炼钢厂的攻关小组找到了轧制新型钢甲的成功方案,但是无法解决的是这加工的高报废率,即便是炼钢厂高级技术工参与的情况下报废率已然无法达到工业生产的需要。

穆勒显然也发现了唐铭的兴奋,他笑了笑开玩笑道:“唐,这次你可走大运啦,用我们德国谚语来说,劳动的果实比一切果实还甜蜜!待会儿你可有机会品尝下自己的成果啦,现在可别兴奋过头!”

新任务是德国人称之为st07的渗碳钢,对于这种钢铁的具体技术参数,负责生产的穆勒并不十分了解,这点让作为学生的唐铭颇有些不屑,但是穆勒对自己负责这块淬火工艺研究得滚瓜烂熟……

很快新生产的钢板经过前面几道工序的处理后溜到了穆勒这边的淬火池,火红的钢板这时候是完全不可能去接触的,穆勒远远的指着钢板的颜色,让唐铭通过颜色观察钢板温度的变化,就在忽明忽暗变化之时,他摇动齿轮轴,被前后卡住的钢板飞速的沉入了淬火池。

当然让唐铭奇怪的是,这淬火的操作完全不同于他在船政钢铁厂学习过的经验,在一半厚度的钢板沉入水中后,有被穆勒快速的提起来,然后摇动转轮迅速移动到另一处淬火池。

看到唐铭的疑惑,在紧张工作的穆勒抽空说道:“唐,这个工艺流程,需要在5分钟内,完成至少三次冷水淬火和两次盐水淬火,这样的钢材表面形成不同硬度的碳钢层,才能最后出品普通品质的st07渗碳钢!”

唐铭听到一脸黑线,忙拿出纸笔在自己的小簿子上记录下穆勒的话,“穆勒,难道没有简化的处理办法吗?”

“当然没有啦,这是我们克虏伯公司实验室经过几年研究才制定出来的热淬火操作规范,每一步都是不可缺少的,你现在这边仔细看我的操作过程和手势,注意要仔细看!”

这话自然又听得唐铭一头雾水,难道这穆勒也是个武学大师,还让自己观察他的手势,不过现在自己是来学技术的,每一点滴的经验可都是德国人总结出来了,能多学一点,日后回去就能少走一些弯路,所以他立刻仔细的投入了观察……

穆勒连续不断的把从轧钢线上下来的钢板转入冷水淬火池和盐水淬火池,然后反反复复的来回倒腾,有时候轧钢线上的钢板下来的慢,他就会在五分钟内多淬上一两会。

不过,很快,唐铭就看出来一些倪端,这老穆从一开始观察淬火钢板的颜色起,到摇动转轮的幅度,乃至于钢板淬入水的厚度,整个加工了一个小时,接近12块钢板的过程中,始终没有过任何的停歇,这段时间里,穆勒甚至都没有跟他说过一句话……

当12块钢板加工完成,穆勒看了看时钟,拿起杯子喝了一大口水,然后有迅速的倒满水杯后,再次投入工作,前后的时间是1分钟,之后的加工过程依然是重复着前面的整个流程,穆勒从来没有省掉过一次淬火,或者是缩短淬火时间,每一次完成整个工序,唐铭都看过时钟,一般是5分钟不到5秒左右,误差不会超过2秒。

在2个小时不停歇的加工后,穆勒主动停了下来。

“穆勒,结束了嘛?”

穆勒摆手微微一笑,“还早呢,按照规定,每隔两小时必须休息20分钟,所以我现在休息一下,要尽快恢复体力!”

他依旧在1分钟内喝完了水,再次倒满水,然后趁着这20分钟的休息,他简单把整个流程的操作要点向唐铭做了解释,这只是他一个淬火岗位的要求,这些繁复的加工方案被制定出来已经让唐铭大为震撼。

而最要命的是,如果这种复杂操作方案竟然被一丝不扣的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执行了,而且操作对象是一个仅仅有一年半工作经验的新工人,他再次观察另外几条轧钢线上的工人,他们动作和穆勒几乎是完全一致的,看来就连这套动作也是被完完全全德意志方式规范过的。

但是……把这些工人都带成一个模样,还真是状不可思议的事情,唐铭暗暗吃惊,把观察到的细节都仔细记下,晚上回去好进行交流。

在休息了20分钟后,穆勒再次开始了完全标准化的生产流程,这整个生产国产让唐铭看起来总觉得十分别扭,说的好听些是一丝不苟,但是他更多的认为是机械而又古板,但是让他吃惊的却是到了中午时候的工作成果!

第1168章 美国海军的噩梦第497章 南洋第一强国的崛起第592章 三巨头第535章 慈禧发难第347章 一切威胁,都要清除第1087章 夏级战列舰第1086章 土地国有的金融之手第923章 高地阻击战第1102章 整风肃贪第1039章 孤胆铁舰第1085章 百年畅想第101章 海军梦第333章 珍珠港的客人第6章 马尾工业区第75章 消失的舰队第1212章 无畏舰的时代来临第785章 终极对战第408章 黑龙江城第1318章 中国海军的力量第1046章 大海战导火索第207章 秘密约见第196章 苏禄海就是咱的地盘第873章 人治和法制第255章 毒辣眼光第一人第814章 外交制胜第530章 北洋的订单第477章 徐建寅的难题第118章 新的目标第1204章 不成功的项目第972章 天大的棋局第90章 新的基地第1262章 战机的竞争第33章 南洋训练舰队第868章 瓜分日本权益的密议第1275章 夕阳攻势第564章 南洋体系的一大步第70章 要命的弱点第1022章 登陆苏门答腊第733章 开战了第193章 剑指南洋第289章 李中堂要动手了第600章 内阁和宪政第297章 圈了夏威夷的羊牯第811章 产业的小问题第280章 这个人,我要了!第503章 五年的宏伟规划第513章 保家护厂第219章 新的产业圈第893章 海军的秘密手段第736章 强敌当前第743章 宣战第238章 浴血的淞东河第318章 二十年内不挣钱第803章 未来50年的产业基础第339章 对美制裁条款第1141章 巴拿马需要革命第230章 老庆记公司的创始人第832章 教育产业基金第122章 新战舰的下水仪式第1166章 海峡之战(二)第84章 世界第二第1295章 西海岸洗礼第496章 决定出手第776章 决战双城子(二)无畏冲锋第30章 决策千里之外第508章 惊人的政策变化第1208章 南美联合舰队第412章 死士第488章 三巨头会议第260章 骆知府的消息第1180章 德国海军的红眼病第400章 秦总督发飙了第698章 彻底的激怒第627章 英国人的态度第545章 嫁祸第404章 黑龙江城的风云第1326章 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第1354章 巡洋舰VS战列舰第755章 马沙科夫将军号的运气第419章 阿萨津之战(一)第882章 日本的新战舰第420章 阿萨津之战(二)死亡之花652章 攻心为上第600章 内阁和宪政第44章 帝国之崛起第699章 金融帝国第334章 伊基克的造访者第125章 条约事件第280章 这个人,我要了!第414章 亲卫队的首战第599章 互相牵制第100章 李中堂的私宴第1319-1320章 碾压式胜利第353章 中美旧金山条约第678章 挨板砖的政府第107章 大建设时期第1355章 关岛炮战第500章 争夺经纪人第190章 旗人第371章 驱虎吞羊
第1168章 美国海军的噩梦第497章 南洋第一强国的崛起第592章 三巨头第535章 慈禧发难第347章 一切威胁,都要清除第1087章 夏级战列舰第1086章 土地国有的金融之手第923章 高地阻击战第1102章 整风肃贪第1039章 孤胆铁舰第1085章 百年畅想第101章 海军梦第333章 珍珠港的客人第6章 马尾工业区第75章 消失的舰队第1212章 无畏舰的时代来临第785章 终极对战第408章 黑龙江城第1318章 中国海军的力量第1046章 大海战导火索第207章 秘密约见第196章 苏禄海就是咱的地盘第873章 人治和法制第255章 毒辣眼光第一人第814章 外交制胜第530章 北洋的订单第477章 徐建寅的难题第118章 新的目标第1204章 不成功的项目第972章 天大的棋局第90章 新的基地第1262章 战机的竞争第33章 南洋训练舰队第868章 瓜分日本权益的密议第1275章 夕阳攻势第564章 南洋体系的一大步第70章 要命的弱点第1022章 登陆苏门答腊第733章 开战了第193章 剑指南洋第289章 李中堂要动手了第600章 内阁和宪政第297章 圈了夏威夷的羊牯第811章 产业的小问题第280章 这个人,我要了!第503章 五年的宏伟规划第513章 保家护厂第219章 新的产业圈第893章 海军的秘密手段第736章 强敌当前第743章 宣战第238章 浴血的淞东河第318章 二十年内不挣钱第803章 未来50年的产业基础第339章 对美制裁条款第1141章 巴拿马需要革命第230章 老庆记公司的创始人第832章 教育产业基金第122章 新战舰的下水仪式第1166章 海峡之战(二)第84章 世界第二第1295章 西海岸洗礼第496章 决定出手第776章 决战双城子(二)无畏冲锋第30章 决策千里之外第508章 惊人的政策变化第1208章 南美联合舰队第412章 死士第488章 三巨头会议第260章 骆知府的消息第1180章 德国海军的红眼病第400章 秦总督发飙了第698章 彻底的激怒第627章 英国人的态度第545章 嫁祸第404章 黑龙江城的风云第1326章 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第1354章 巡洋舰VS战列舰第755章 马沙科夫将军号的运气第419章 阿萨津之战(一)第882章 日本的新战舰第420章 阿萨津之战(二)死亡之花652章 攻心为上第600章 内阁和宪政第44章 帝国之崛起第699章 金融帝国第334章 伊基克的造访者第125章 条约事件第280章 这个人,我要了!第414章 亲卫队的首战第599章 互相牵制第100章 李中堂的私宴第1319-1320章 碾压式胜利第353章 中美旧金山条约第678章 挨板砖的政府第107章 大建设时期第1355章 关岛炮战第500章 争夺经纪人第190章 旗人第371章 驱虎吞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