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权力游戏

岩仓具视自然明白,现在获得军方的支持,无疑是维系政治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今天他把海军大臣、陆军大臣招来,共同商议如何应对目前的困局。

山县有朋这一次没有主动提出再次发动攻击的方案,带兵征伐琉球的黑田大佐是他的学生,他自然知道黑田在领兵上的稳重,这次出动的第四旅团士兵属于日本陆军中精锐的部队,装备的全部是进口的曼利夏后装步枪,而且配备了步兵野战炮,可谓是武装到牙齿的军队。

现在竟然在进攻中受挫,防守时也被袭破营地,黑田描述的清军炮火,以他带兵经验都觉得难以想象,陆军这些年虽然在建设上不如海军,但是每年依旧派出大量情报人员到清国刺探清国军队的情报,清政府最精锐的淮军,在日本军官眼里看来也是一支毫无斗志的军队,所以出战之时信心十足,但是现实却是出奇的残酷……

他看了看西乡从道,相比之下,这位大哥的境遇可就糟糕多了,此番战败的虽然舰队指挥官新井有贡已经背负的罪名,但是海军方面总也是有重责的,“岩仓大人!我以为,必须增加陆军装备上的更新,同时加强沿海的防卫,防止清军乘胜侵犯我国的领地!”

“伊藤君,您有什么建议嘛?”西乡从道看了看山县有朋,陆军虽然也败了,不过毕竟是跨海作战,他们败了有理由可循,自己败了确确实实是有责任的,不过西乡从道家族的人脉可谓是无比厚重,他老哥就是明治三杰的之一的西乡隆盛,这一点点小挫折根本撼不动他的地位。

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伊藤博文身上,这位帝国中枢的新锐,在诸多事务上体现出了惊人的眼光和能力,最近为了促进日本海运的发展,工务部又支持三井财阀、住友财阀投入到航运业中,希望通过竞争来提高日本航运业的活力。

伊藤博文对于这次征伐琉球的战事原本也是报以厚望的,若是清国再次战败,无疑会让北京矢野文雄在谈判桌上拥有更多的筹码,不过现在他想法和岩仓具视是一样的,首先必须维护现在他和岩仓联盟的权力构架,才能最终登上这主导日本走向的最高权力宝座。

“岩仓大人,西乡君、山县大人,现在首要之事,必须立刻杜绝清国人进攻我们的任何借口,我看应该通过外交,与清国赶快缔结暂时的和平条约,这件事情上我想亲自和英国公使汤姆森爵士商议,通过他们向清政府施加影响,促使条约的签订!”

伊藤博文的建议显然是一个非常果断的措施,当然,对于精通外交手段的工部卿来说,这是一场基于弱势地位的外交谈判,要促成谈判结果显然更具挑战性,当然这其中的要点就是英国人的支持,而明治天皇实行新政以来,英国对于日本的支持力度正在不断加强!

岩仓具视显然对这个建议很感兴趣,如果达成协议的话,帝国就可以获得几年的休养生息,以目前财政情况看来,虽然在棉布、棉纱产业方面的产能淘汰,但是新兴的产业正在不断崛起,总体趋势还是逐步好转的,加上三井、三菱、川崎、古河等大财阀在产业上的竞争优势日益明显,今天财政收益还是维持的大幅度的增长。

他立刻向西乡从道、山县有朋保证,将动用他手中的势力,推进一项五年扩军计划,日本海军将在三到五年内建立一支由包括8艘主力舰在内的新式海军,而日本陆军也能获得再建立一个甲等师团、一个乙等师团的资金,使得整个日本正规军达到4个甲等师团、3个乙等师团的规模,将近12万人的庞大战斗队伍。

西乡从道和山县有朋自然明白左大臣主动提出来扩军意见的意图,这些都是政治老油条,自然明白岩仓具视现在打的可是白条,不过现在太政官的制度下,左大臣和工部卿有着绝对的权力制定这样的计划,但是具体实施的时候,还是要落实到一个问题——钱!

说到钱,海军、陆军两大臣的眼光自然落到了伊藤博文身上,工部卿几乎管辖了日本所有能赚钱的行当,日本现有的国策下,政府要弄钱,唯一的措施就是加税,不过很显然,主导工部的伊藤博文有他的想法。

伊藤沉思的足足有十几分钟,然后态度坚决的说道:“西乡君、山县大人,每年投入500万日元(约合300万两白银)进行五年扩军计划,这是帝国财政能拿出来的最大财力了,这件事情需要得到天皇陛下的首肯!”

“天皇陛下那里,我与伊藤君去解释,这一点应该问题不大”,岩仓具视对于伊藤博文的表态自然十分满意,是他把伊藤摆到工部卿这个仅次于左大臣的位置上来的,岩仓—伊藤的政治联盟代表着日本以后至少十年的政治走向。

伊藤博文点点头,追加了一句,“此外,我的意见,这次舰队的失败情况必须完全封锁消息,战舰损失方面,沉没的两艘战舰的消息不要发布!”

四巨头在政治利益之间达成了共识,日本海军、陆军将获得最大力度的支持,而海军、陆军将无条件支持太政官的一切政策,因为这些明治重臣每个人都清醒的认识到“强兵”与“富国”的直接关系!日本只能先强兵,利用强兵再富国!

远在北京城的矢野文雄此时就拿着四巨头的会议决议,他立刻想到了一个能为他牵线搭桥的人物——多罗郡王、正黄旗护军统领诺哥。

诺哥那可是标准的黄带子,爱新觉罗氏的名头,祖上可是铁帽子王爷怡亲王,世袭罔替,不过到了这辈子,怡亲王早就失去了老辈子的权威,不过顶着爱新觉罗的名字,诺哥现在可是皇城里大有权势的近臣。

矢野文雄那也是游走于京师官宦高层的人物,虽然这时代满人贵族、汉人权贵对于倭国人还有这天然的优越感,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融入到这个顶层的社会中,金钱、女人这两样东西,对于他来说都是可以随时掌控的,而恰恰是这两样东西,在北京城里那才是无往不利的法道!

在郡王府内,诺哥很意外这位日本公使的来访,现在和日本人的关系正在风头浪尖之上,他堂堂的多罗郡王、黄带子,虽然整天吃喝打诨,可不是个糊涂蛋,不过看到日本人的礼单上写的两名绝品日本艺妓后,他还是非常爽快会见了矢野文雄。

既然是在私宅,那许多话就可以敞开来说,矢野文雄只提了一个要求,请他出个主意,斡旋下与日本国的和平协议!

日本人要求和?诺哥听了也是十分意外,这可是少有的事情,大清国这几十年来,对外的战事打一仗、败一仗,就算是左大帅在新疆和俄国人对峙了两年,那也是以外交手段解决了争端,怎么算起来,俄国人都捞了便宜。

现在日本人竟然求道自己这里来了,这过门的好处可不能给溜了,再说这事有何难处,难的是要把文章做的漂亮,前线跟日本人打的再激烈,也不能最后解决问题,这仗总不能无休止的打下去吧,迟早是要用笔杆子来落下结果的。

“矢野公使,这事情说难也不难,就看你们日本国的姿态了!”拿到了好处,诺哥非常仗义的开始了分析,他哪有那么些个外交头脑,他的依据完全是皇宫内院的那一套玩意!而这偏偏就是大清朝办事的规则。

“郡王大人,那就请您指个路,有什么要求来的,我会尽量安排!”矢野文雄看到这个自愿上钩的的多罗郡王,立刻毫不犹豫的继续下饵。

-----------------

大清朝的权力中枢军机衙门内,恭亲王奕䜣和他的几位铁杆大臣今个儿可是神清气爽的,琉球的战事捷报今天已经到了军机处,奕䜣那可是亲自把来自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张树声、闽浙总督张佩纶、福建巡抚丁日昌、广东巡抚秦铠的折子一股脑全送进了宫里。

这些时候,法国人在越南闹的不安生,朝廷为越南的事情没少费脑子,没想到北洋、南洋水师竟然出奇兵,一下子就把闹腾了很多年的琉球问题给摆平了,整件事情中,朝中的三股子势力——淮军、清流、湘军可都是得了好处。

不过在论功方面,却把恭亲王给难住了,这折子上可都写的天花乱坠的,北洋的折子里把新战舰超勇、扬威吹得跟战神一般,当然这前线的胜利,是来自千里之外天津卫的运筹帷幄,至于如何运筹,更是说的有根有据,比演义还演义,比大戏还闹腾!

清流一派则高调他们的参与,当然这其中为南洋水师的成长提供了诸多的便利,所以在南洋水师取得的战功中,清流有着浓重的一笔!丁日昌的折子倒是不偏不倚,也算是为张佩纶做了个注脚。

而广东巡抚秦铠的折子最为低调,功勋的一半送给了北洋,另外切了一块给张佩纶,剩下的玩意还给两广提督刘坤一带上!

军机处这些老家伙那个不是人精,把折子上攻略琉球的前后时间一比较,这事情的始末早就搞清楚了七八分,不过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继续装糊涂,这琉球的胜仗不管是谁打的,重要的是赢了,不管是那里的胜利,那都是军纪衙门的胜利,而且捧起张树声,这何尝又不是宫里的意思!

养心殿内,小皇帝光绪耐着性子听着皇太后与恭亲王的对话,对于他们对话的内容,小皇帝完全没有感觉,他现在只关心这冗长的议事何时结束……

“恭亲王,既然此番战功如此卓著,你看……该当厚厚封赏?”帘子后的中年妇女可是大搞权力平衡的能手,不冷不热的声音漂了出来。

恭亲王自然明白这为皇太后的心思,忙呈上一个折子,“太后,老臣这里草拟了一个折子,我以为,淮军张树声当请重赏之,以结圣眷,而如今南洋水师已成规模,广东巡抚秦铠可谓功不可没,当示意恩宠,老臣另有一想……这南洋水师是新成之军,不似淮军,或可以纳为朝廷掌控!此外,张佩纶、丁日昌、刘坤一这些重臣,也应重赏之!”

帘子里的那个女人沉默了半晌,对于由旗人重新掌控军权,很显然引起了她的注意,坐在帘子后的女人非常沉稳的翻阅着几路封疆大吏们的折子,对于其中提到的战绩,她并没有太多兴趣,那个地方离着北京太远,而且怎么看,也不过是个弹丸之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大清国的土地足够大了,大到让她感到有些厌烦,这么庞大的国家,光琐碎的事务就足够让人烦心的了,而她却是个只管眼前的女人,身后的洪水滔天那也毫无干系,不过泱泱大国的面子,在她看来,可远比琉球的弹丸之地更重要。

“恭亲王,你看这满人里,能掌兵的将军不妨举荐一二!”

“是!太后,这京师里的八旗军实不足用,但是这北边咱们满族子弟还是能挑出些个精兵强将……”

“恭亲王,那你就拟个名单,回头呈上来!”帘子里的那个女人沉默了片刻,忽然问道:“这秦铠近来风头很盛啊,是个怎么样的人物?恭亲王可说于我听听!”,

“太后,这秦铠原是福建巡抚丁日昌的爱将,擅长西学机械……”奕䜣见太后忽然对这位从未进过京城的封疆大吏感了兴趣,便毕恭毕敬的侃侃而谈起来!

---------------

这场持续时间不长、两个国家因为领土纠纷而导致的军事对抗,很显然也引起了西方列强的注意,尤其是英国人、法国人和美国人,美国人这时代还没开始伸出他们爱管闲事的爪子,关注此事只是因为之前不久他们的前任总统格兰特访问清国、日本时,曾经调停过这琉球归属问题。

而英国人的关注,则更多的体现在对这次战争中中国舰队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在进行严谨的评价后,英国人大幅度调整了对清国国防力量的评估,但是对于这个国家政治的腐败,英国人可谓是看到了根子里,在他们看来,一个新兴的资本主义日本和这个庞大封建帝国间的碰撞,无疑是一次不成功的挑衅,鸡蛋碰石头的结果也在意料之中。

不过在这一次战争中,英国人只是无所事事的派了三艘战舰跟随参观了一番,但是却依然从中获取的巨大的利益。驻日本公使汤姆森伯爵已经致电北京的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爵士,日本政府拥有绝对权力的工部卿伊藤博文已经秘密与他签订了《英日协作备忘录》。

日本最高权力部门太政官终于同意,对英国商人开放一部分重要商业经营领域,包括船舶建造、机器工业等领域,虽然英国公使汤姆森十分反感日本政府将这些所谓的重要产业交由官办企业,但是,事实上只有很少的英国商人肯在资源贫瘠的日本开办工厂。

日本唯一拥有的优势就是人力资源,尽管明治维新已经14年了,但是日本的百姓其实生活水准提高十分有限,这里的人力资源的价格更是低廉,但是……让来这里开办工厂的英国人头痛不已的除了日本政府的态度,而更为难堪的是日本工人的能力低下,完全是无法想象的。

若是秦铠知道汤姆森对于日本工人的评价,估计会有吐槽的念头,在他曾经的那个时代,虽然中国已经强盛无比,但是日本在一些高精尖的工业链上依然有着不错的地位,那时代日本工人代表的就是精细的品质。

但是,这确实是这时代日本工人的真实写照,日本官办的长崎铁工所,从明治维新之初开始就从英国购入了炼钢炉,在之前的八年里,一炉合格的钢材都没有炼出来,而到目前为止,才刚刚能生产锻铁料,而这些技术,在一样是官办马尾炼钢厂里,几乎就是个笑话。

但是就在不久之后,伊藤博文极端大胆的制定了一个、在后世中国完全可以被扣上国贼帽子的政策,却彻底的释放了日本继续十余年的工业能量,一举奠定了日本的工业基础,而秦铠策划的这一场战争,却意外成为促使伊藤更快行动的最大动力。

除了开放部分敏感产业外,伊藤博文非常大胆而直接的向汤姆森爵士提出,以日本海关税为抵押,向英国借贷800万日元的款项,而这笔钱将直接用于日本向英国造船厂订购新式的战舰和武器,这对于商业利益至上的英国来说无疑是一大笔生意。

同时,伊藤希望英国政府能允许日本到英国的债券市场上发行日本国债,募集资金用于国家工业的建设,这绝对是一个让英国人完全没有想到的要求!!不过,在获得英国政府的确认后,这些条款被列入了两国的协助备忘录。

而在日本神户,一家由一名英国人克拉伯筹集股份并购的小船厂登上了日本的历史舞台……

第154章 中堂大人的价码第671章 挺进藏南第817章 德俄再保险条约的影响第1052章 大舰队出击第159章 剑指荷属东印度第813章 旧学子和新局面第249章 平行交叉研发体系第865章 海上对抗第1168章 美国海军的噩梦第796章 局势有变第1261章 江南重工的新成果第845章 自己打脸的俄罗斯第390章 北疆军略第429章 北方的异族团第693章 学生运动的萌芽第391章 中国的版第1194章 陆军新武备第566章 丙戌春,新皇立第653章 天桥山揭幕战第884章 海军大佬发飙了第1071章 全面围攻第1003章 拂晓攻击第794章 工兵营出场第549章 唐绍仪的好消息第722章 最后的时机第1279章 施佩舰队的大餐第359章 秘鲁的土着必须赔钱第840章 帝国的出路第411章 朴素的愿望第1366章 犹它号的抱负第296章 日本海军扩充计划修改案第237章 临机决阵第240章 舰队火炮射击规范第1094章 超级战列舰第850章 新执政时代的开始第1087章 夏级战列舰第689章 行动……在黑夜里第1178章 三一一实验室第344章 计划发动了第514章 秘鲁人的人海战术第623章 秦铠的意第448章 权兵卫的野望第430章 骑兵浴血战第97章 炮口下的战栗第308章 3600万两银子的窟窿第1207章 罗斯福的野望第475章 大投资和大产业第1132章 龙系综合火控第964章 国家资源法案第156章 马尾工业新成就第1293章 碾压的火力第1333章 空袭(二)第207章 秘密约见第606章 八旗的末日第371章 驱虎吞羊第1031章 主动决战第1182章 南非局势恶化第827章 新军制第556章 刺杀案的判决第36章 马尾教育体系第309章 打的就是你第1263章 工业的未来支柱第1023章 战斗工兵登场第1282章 火力即王道第1046章 大海战导火索第1266章 全力军备建设第1117章 非洲战略第1305章 炮击西海岸第464章 康梁出世第37章 打草惊蛇计划第380章 国家主义的号角第417章 达斡尔人的信仰第832章 教育产业基金第1219章 超级实验室第1350章 关岛之战(一)第82章 铁甲舰的独步舞第1224章 经济崛起的前夜第1233章 新军备计划启动第735章 北上第793章 从海底出击第496章 决定出手第160章 广东开发计划第111章 抢了邓世昌的驾驶员第521章 A等绝密计划第686章 事件升级了第287章 土地,咱都收了第1068章 敌舰来援第1085章 百年畅想第410章 骑兵的第一课第555章 新军中的辩论第696章 君士坦丁堡的消息第1218章 黑科技时代降临第1238章 夏级战列舰的首秀第1019章 向远东进军第221章 红色骷髅旗第239章 战争无需计划第457章 不一样的谈判(二)大计划第144章 暴风雨下的逆袭(二)第1243章 百万吨战列舰第339章 对美制裁条款
第154章 中堂大人的价码第671章 挺进藏南第817章 德俄再保险条约的影响第1052章 大舰队出击第159章 剑指荷属东印度第813章 旧学子和新局面第249章 平行交叉研发体系第865章 海上对抗第1168章 美国海军的噩梦第796章 局势有变第1261章 江南重工的新成果第845章 自己打脸的俄罗斯第390章 北疆军略第429章 北方的异族团第693章 学生运动的萌芽第391章 中国的版第1194章 陆军新武备第566章 丙戌春,新皇立第653章 天桥山揭幕战第884章 海军大佬发飙了第1071章 全面围攻第1003章 拂晓攻击第794章 工兵营出场第549章 唐绍仪的好消息第722章 最后的时机第1279章 施佩舰队的大餐第359章 秘鲁的土着必须赔钱第840章 帝国的出路第411章 朴素的愿望第1366章 犹它号的抱负第296章 日本海军扩充计划修改案第237章 临机决阵第240章 舰队火炮射击规范第1094章 超级战列舰第850章 新执政时代的开始第1087章 夏级战列舰第689章 行动……在黑夜里第1178章 三一一实验室第344章 计划发动了第514章 秘鲁人的人海战术第623章 秦铠的意第448章 权兵卫的野望第430章 骑兵浴血战第97章 炮口下的战栗第308章 3600万两银子的窟窿第1207章 罗斯福的野望第475章 大投资和大产业第1132章 龙系综合火控第964章 国家资源法案第156章 马尾工业新成就第1293章 碾压的火力第1333章 空袭(二)第207章 秘密约见第606章 八旗的末日第371章 驱虎吞羊第1031章 主动决战第1182章 南非局势恶化第827章 新军制第556章 刺杀案的判决第36章 马尾教育体系第309章 打的就是你第1263章 工业的未来支柱第1023章 战斗工兵登场第1282章 火力即王道第1046章 大海战导火索第1266章 全力军备建设第1117章 非洲战略第1305章 炮击西海岸第464章 康梁出世第37章 打草惊蛇计划第380章 国家主义的号角第417章 达斡尔人的信仰第832章 教育产业基金第1219章 超级实验室第1350章 关岛之战(一)第82章 铁甲舰的独步舞第1224章 经济崛起的前夜第1233章 新军备计划启动第735章 北上第793章 从海底出击第496章 决定出手第160章 广东开发计划第111章 抢了邓世昌的驾驶员第521章 A等绝密计划第686章 事件升级了第287章 土地,咱都收了第1068章 敌舰来援第1085章 百年畅想第410章 骑兵的第一课第555章 新军中的辩论第696章 君士坦丁堡的消息第1218章 黑科技时代降临第1238章 夏级战列舰的首秀第1019章 向远东进军第221章 红色骷髅旗第239章 战争无需计划第457章 不一样的谈判(二)大计划第144章 暴风雨下的逆袭(二)第1243章 百万吨战列舰第339章 对美制裁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