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1224章 经济崛起的前夜

bookmark

很快,来自美国的飞行器消息也传入了英国,不过,很快费舍尔就失去了关于飞机的兴趣,因为,来自权威部门和海军的报告,将飞机的功能定位在侦查上,这显然与目前皇家海军已经完成编制的飞艇部队功能重合,而飞艇已经在过去数年间,被证实为稳定的飞行器。

即便是在远东战争中出现过的大规模飞艇轰炸,最终实战效果虽然不错,但在陆海军都开始装备对空武器之后,速度较慢的飞艇只需要少量对空武器就能应付,英**械委员会甚至已经最终同意接受两款发射针对氢气飞艇的特殊子弹的对空武器,所以,很快英国人就把注意力转向了另外更重要、更麻烦的事情上了。

远东南亚自由贸易港的存在,已经成为英国海外产品销售的重要利益点,当然。每一个英国高层都明白一点。但是。随着中国轻工产业的兴起,不到十几年的时间,英国商品在整个远东自由贸易港的销售量,却已经面临快速下降的趋势。

印度生产的棉布、香料已经全线从贸易港溃败,来自中国本土和南华、南亚的棉纱、丝绸以及初级化工产品从价格和产量上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甚至开始向西与英国商品争夺中亚、非洲的市场,至于原本英国外贸中并不算强项的白糖、煤油、酒类、烟草等等,远东自由贸易港已经被大量中国公司彻底占领。

问题之所以现在才真正爆发。很大程度上在于刚刚结束的经济危机,虽然远东贸易一直来都在萎缩,但之前英国都深陷布尔战争和与法国的非洲危机,而且,德国工业产品横扫欧洲、乃至英国市场,英国不得不先应付来自德国钢铁、煤炭上的危机,摒弃原有的自由贸易政策,制定高关税的保护措施。

等刚刚抵挡住来自德国人的贸易压力,贝尔福内阁在印度总督布莱克伍德的强力提醒下,这才开始关注起远东的贸易问题。早先英国就与中国互相就关税保护达成了协定,但出于利益的交换。双方互相承诺各自提高10%的关税。

正是这原本并不算太高的10%关税,让印度的产品失去了在远东庞大贸易自由港的最有一点点价格优势,布莱克伍德总督向国内告急,虽然印度人力资源丰富,但是,整个印度的工业产业完全集中在最低端的那一层面,外贸产品主要是英国殖民政府对当地掠夺的黄麻、缫丝等纺织产品,但是,加工好的麻袋、枪衣、绳索等产品,向南亚市场销售,利润甚至还不如直接卖黄麻原料。

英国商人在逐渐数去亚洲市场的竞争力之后,不得不考虑将这些印度产品向非洲、西亚进行销售,但进展缓慢,根本难以弥补失去远东市场的损失,所以,印度总督布莱克伍德在大量英国商人的呼吁下,不得不向伦敦呈报,希望英国政府出面对中国进行协商。

1905年12月3日,虽然英国大选正激烈竞争之时,贝尔福内阁再三考虑之后,终于通过驻华公使鲍尔向北京政府周瑞东内阁提出了协商解决南亚自由贸易港关税的要求,但是,拿到电报的鲍尔,显然对于这一使命毫无兴趣……想让北京政府去干涉南亚的贸易自由竞争,对于熟悉中国国政的鲍尔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外交任务,除非……贝尔福内阁能拿出让中国人满意的筹码。

问题是,保守党和自由党正在为大选大打出手,自由党更是拿出了两任保守党在经济上的毫无作为大做文章,短短两届保守党内阁,彻底让大英帝国失去了第一经济强国、第一科技强国等让人生畏的名头,美国、德国、中国先后超越英国的经济规模,这让日不落帝国的自尊心显然大为受伤。

这种形式下,贝尔福内阁显然已经有些早不保夕的模样,就算能够拿出来筹码,北京方面一个个都跟人精似的,那会认可一个没几天就要下台的内阁!所以,鲍尔立刻打定主意,只是先跑去外交部吹了吹风,但具体的谈判,先等国内大选结果出来再说!

只是,他跑去吹风的这档口,却意外的从外交部总长陈季同那里听到一个让他大吃一惊的消息——中国正在和德国商讨投入资本建造柏林、巴格达铁路的可行性!

这消息立刻让鲍尔意识到火烧眉毛的紧迫感,英国驻德国公使卢贝在布尔战争及中法谈判调停的时候,确实向德国允诺了一些额外的利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同意德国向中东的扩张,而其中最重要的关键点,就是建造横跨欧亚的柏林、巴格达铁路。

德皇威廉二世在获得这一协定后,并没有立刻大张旗鼓的宣扬此事,而是立刻秘密与奥匈帝国、奥曼曼帝国分别展开磋商,现在中国人竟然出现在这一计划的圈子中,显然是中德关系正在高速发展的一个印证,鲍尔甚至开始认真的考虑,中德之间是否会借此机会缔结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同盟,这两个欧亚大国,对外扩张。西亚显然是一个值得考虑的目标……尤其是。中国已经在亚丁湾获得了一个永久性的海外基地!

等鲍尔四处打探。并最终将消息传回伦敦之时,贝尔福内阁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在新一届的大选中一败涂地,之后保守党早先糟糕表现,影响到数届的选举,自由党人亨利?坎贝尔?班纳曼爵士以更中间路线的执政理念走上了执掌英国的宝座。

鲍尔公使送回国内消息,显然也引起了新首相的关注,不过。亨利?坎贝尔?班纳曼首相显然考虑到手中并没有太多筹码,所以只是让鲍尔继续与中国斡旋关税问题,至于德国人正在推进到巴格达铁路,虽然这意味着德国的海外扩张加速,但海外问题中,摆在亨利?坎贝尔?班纳曼首相面前的首要任务,却是处理布尔战争带来的巨大后遗症……布尔战争已经成为了大英帝国不折不扣的大包袱。

1906年1月2日,英国驻德国公使卢贝在得到伦敦指示后,立刻开始与德国展开关于中东利益的谈判,而与此同时。中国驻德国公使王黎则秘密拜访了德国外交大臣施莱尔,就展开在中东的石油勘探合作与德国交换了意见。

随着中国汽车登陆欧洲。德国、美国、法国、英国的汽车产业也开始迅猛成长,这使得石油资源的价值迅速升值,而德国作为石油资源并不丰富的国家,这显然已经成为了影响德国崛起的新问题,而王黎的拜访,显然十分的恰到好处。

短短几天后,中德就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德国将以合作的身份参与中国在奥斯曼帝国获取的海外勘探活动,而英国公使卢贝在德国的外交交涉,则因为德国对中东利益砝码的增加,被很快的拒绝了,德皇威廉二世十分明确的向英国表示——已经达成的既定协定,德国将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自行完成,完全不需要大英帝国再来插手其中。

这消息立刻被英国解读为,德国可能已经与奥匈、奥斯曼乃至新加入的中国达成了某种协定,新上任的班纳曼首相对于这个结果显然十分的不满意,英帝国对于中东以往的利益需求主要还是集中在港口,而奥斯曼帝国在中东掌控力的减弱,显然让英国有更多利益空间……但是,若是德国将铁路修到巴格达,这就意味着,德意志帝国可以通过陆地通道威胁到英国在埃及、乃至尼罗河流域的庞大非洲利益!

早先英国为了南非的利益,为了吸引让德国放弃军事干涉布尔战争,这才抛出了柏林、巴格达铁路的利益,但作为现任首相,班纳曼首相显然并不怎么认可!短短一个月后,英国最终确信已经无法改变威廉二世的想法,伦敦方面立刻开始着手从奥斯曼帝国方面施加压力……奥斯曼帝国毕竟是欧洲进入中东最重要的通道!

秦铠从冰冻三尺的辽阳返回北京之时,已经是一月的下旬,欧洲此刻正陷入各国的利益博弈之中,他自然清楚,非洲、中东的纠纷毫无解决的可能性可言,巴尔干半岛更是一个正被各国捧在手里的大炸药桶,德国、英国、法国、俄国都没有任何可能放弃对外的扩张,唯一能组织彼此的,也只是害怕对手之间的联合而已。

这对于中国而言,毫无疑问是最好的时代,平稳的亚洲局面,中国早已经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局面,周围的小国……也就是南亚那些丛林国家和英法殖民地而已,要夺取那些土地的代价,相比牺牲的发展时间而言,显然是无法承受的,而且……大国永远是需要小国来衬托的,留下来也并不不可。

两天后,复兴党第四届委员大会如期在北京举行,周瑞东代表总理内阁向党内进行了国情通报,这位出身陆军的新总理,十分尖锐的将执政问题和党内问题的矛盾摆了出来,官员的**和官员的不作为,这依旧是老生常谈的内容,但新内阁还是交出了一份十分不错的成绩单。

短短两年间,廉政总署、国家警察署、国家安全局以及党内监督队伍一共向法院系统移交了500余起贪渎和渎职案,而所有结案案件,则全部按照国民议会的决议案刊登在国家主流媒体上,而与之对应的,则是国家行政机构的精简方案已经基本完备,计划在浙江试行后再推广。

当然,更让在座274名复兴党委员更加关注的,自然是国家经济情况的平稳发展,自1887年就开始的大规模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持续了整整17年之久,中国从一个只有4000公里铁路、1000公里二等以上公路的农业国,到如今已经完成了横跨大陆各省、海外各行省也自成网络的庞大铁路、公路网,全国铁路总长度达到惊人的7.3万公里。

但相比整个欧洲或者是美国,中国十余年的发展显然并不足以赶超,但考虑到目前中国铁路网,已经覆盖了全国85%以上人口,这消息还是让秦铠颇感满意,大中华如今坐拥5.5亿人口、占到全球近三分之一,将这巨大生产力链接起来,势必爆发出让世界震惊的中国奇迹!

这注定将是中国经济崛起的前夜!

第380章 国家主义的号角第926章 斩断吕宋岛的封锁线第1010章 进击巴达维亚第132章 打水漂的战利品第63章 阴谋和杀机第94章 再上天津卫第1048章 怒海猛击第374章 两广权力布局第26章 广州来客第1021章 强敌在前第896章 决战在即第302章 小李探花第1074章 海峡殖民地之战第419章 阿萨津之战(一)第524章 京师的对策第1065章 巨舰大炮的终极对战 二第479章 兵分四路第315章 马尼拉,我们的目标第314章 菲律宾阴谋的开局第1333章 空袭(二)第303章 广东工业三年计划第799章 权力游戏第469章 南华民主共和国第854章 赶超英国的梦想第1188章 底线第728章 巴夏礼滚蛋了第501章 逆袭华尔街第1050章 突入恒河平原第292章 上海滩的风声第1042章 黑虎掏心第53章 新的据点第889章 推动的机会第386章 满汉之争第1123章 意义重大的公司法案第1082章 北澳洲武装移民计划第635章 亦真亦假第1036章 突袭与破交第529章 总督府的喜宴第119章 太政官的对策第266章 等待最后的胜利第1352章 天宁岛突袭第571章 横扫通州和北京之乱第1257章 北线计划第192章 匪徒的末日第607章 裁军方略第491章 八山岛的暗袭第1306章 巴拿马的价值第595章 满人的奇谋第593章 反扑第1328章 战场在那里第884章 海军大佬发飙了第58章 布局顺化第787章 英国的条件第2章 马尾船政学堂第912章 全面领先第730章 工业新布局(一)第368章 万恶的旧社会第1095章 火神级和强盛级战舰第878章 碧瑶城这颗棋子第1110章 麻烦上门了第52章 铁甲舰出发……第1253章 宣战第641章 逆势下的突袭第887章 布格伊海战第792章 双城子之战(二)第865章 海上对抗第427章 聚焦苏楚娜第198章 打造不沉的基地第59章 讲究的就是以德服人第311章 南洋军校的改革第760章 废止不平等条约的时机第1118章 商级战列舰第5章 大使上任第722章 最后的时机第547章 躺着也中枪的淮军第172章 战争新模式的诞生第210章 秦铠的金融计划第567章 鱼死网破的局面第352章 一票大红利第897章 巴黎协议第170章 中日步兵第一战(一)第232章 不靠谱的大战略第439章 愤怒的沙皇第215章 非暴力革命第1154章 美西战争的序幕第1146章 波哥大的危机第1209章 邓世昌的决断第1070章 英国舰队变招第370章 土着,全部杀死第1078章 英国新内阁的困局第653章 天桥山揭幕战第937章 阿帕里歼灭战第421章 阿萨津之战(三)威震北疆第753章 全面围攻第832章 教育产业基金第1344章 决战时刻(一)第1020章 四方出击第42章 阳谋对阴谋第835章 南洋重工的发展方向第259章 镇南关的意外
第380章 国家主义的号角第926章 斩断吕宋岛的封锁线第1010章 进击巴达维亚第132章 打水漂的战利品第63章 阴谋和杀机第94章 再上天津卫第1048章 怒海猛击第374章 两广权力布局第26章 广州来客第1021章 强敌在前第896章 决战在即第302章 小李探花第1074章 海峡殖民地之战第419章 阿萨津之战(一)第524章 京师的对策第1065章 巨舰大炮的终极对战 二第479章 兵分四路第315章 马尼拉,我们的目标第314章 菲律宾阴谋的开局第1333章 空袭(二)第303章 广东工业三年计划第799章 权力游戏第469章 南华民主共和国第854章 赶超英国的梦想第1188章 底线第728章 巴夏礼滚蛋了第501章 逆袭华尔街第1050章 突入恒河平原第292章 上海滩的风声第1042章 黑虎掏心第53章 新的据点第889章 推动的机会第386章 满汉之争第1123章 意义重大的公司法案第1082章 北澳洲武装移民计划第635章 亦真亦假第1036章 突袭与破交第529章 总督府的喜宴第119章 太政官的对策第266章 等待最后的胜利第1352章 天宁岛突袭第571章 横扫通州和北京之乱第1257章 北线计划第192章 匪徒的末日第607章 裁军方略第491章 八山岛的暗袭第1306章 巴拿马的价值第595章 满人的奇谋第593章 反扑第1328章 战场在那里第884章 海军大佬发飙了第58章 布局顺化第787章 英国的条件第2章 马尾船政学堂第912章 全面领先第730章 工业新布局(一)第368章 万恶的旧社会第1095章 火神级和强盛级战舰第878章 碧瑶城这颗棋子第1110章 麻烦上门了第52章 铁甲舰出发……第1253章 宣战第641章 逆势下的突袭第887章 布格伊海战第792章 双城子之战(二)第865章 海上对抗第427章 聚焦苏楚娜第198章 打造不沉的基地第59章 讲究的就是以德服人第311章 南洋军校的改革第760章 废止不平等条约的时机第1118章 商级战列舰第5章 大使上任第722章 最后的时机第547章 躺着也中枪的淮军第172章 战争新模式的诞生第210章 秦铠的金融计划第567章 鱼死网破的局面第352章 一票大红利第897章 巴黎协议第170章 中日步兵第一战(一)第232章 不靠谱的大战略第439章 愤怒的沙皇第215章 非暴力革命第1154章 美西战争的序幕第1146章 波哥大的危机第1209章 邓世昌的决断第1070章 英国舰队变招第370章 土着,全部杀死第1078章 英国新内阁的困局第653章 天桥山揭幕战第937章 阿帕里歼灭战第421章 阿萨津之战(三)威震北疆第753章 全面围攻第832章 教育产业基金第1344章 决战时刻(一)第1020章 四方出击第42章 阳谋对阴谋第835章 南洋重工的发展方向第259章 镇南关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