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外东北之全面战争

电子书下载功能暂停使用!预计需要到下周完成!

【】

而事实上,这些部族从首领到农夫,早已被秦铠展示的军事工业彻底折服,在北方横着走的哥萨克骑兵、毛子步兵,打的北方所有的部族跟狗似的,这里所有的部族都曾今奋起反抗过,却毫无例外的彻底失败。

当时,在钦差大人面前,强悍的敌人却如同遇上魔咒一般,彻彻底底的变成了被屠杀的对象,上千敌人的鲜血不但让他们真正具备了战斗的勇气和决心,更重要的是,这给予了他们前所未有的信心,而这一切,都是来自于这个看似年轻、淡定的钦差大人。

在这里所有人的眼中,秦铠所说的自然代表着最高真理,在武装这些部族之时,钦差大人就承诺给予他们在北方建立起部族领地的权力,当然,所有一切的前提,是要在钦差大人的统领之下。

索翰在今日立下了攻克铎陈的首功,现在已经被秦铠正是任命为达斡尔族的旗主,他获得了秦铠的手令,可以号令其他达斡尔氏族,而参与战事的其他两个达斡尔氏族首领也获得让他们满意的奖励,自然是秦大总督开出的官位,这玩意,秦总督包里可以一打又一打。

不过对于这些头目来说,那可是得到来自中央政权的认可,这无疑是奠定了他们在氏族中的地位,更在整个达斡尔族中都是无上的荣耀。

现在听到钦差大人亲口许下的承诺,三个达斡尔人立刻跳出来要第一个出发,看到达斡尔人发达起来了,这江北蒙族塔利亚旗、朝鲜族的头目、鄂伦春人自然也是不甘落后,各自领了命令而去,而这命令更是让他们惊喜非常。

钦差大人说的很清楚,一旦攻克只需将俘虏押回、送来战报,即可认可他们部族对当地的占领权,至于他们部族是不是在当地居住,这根本不再大人的要求之中,这些头目各个都是人精,利马回去仔细研究如何无限扩张部族的势力范围,这可是钦差亲口许诺的。

这些部族欢天喜地的出门而去后,站在一旁的额尔古纳旗的两个家伙互相看了一眼,忽然一起跑出来冲着秦铠躬身施礼,“大人,我们也要请命出征,为大人打下大大的江山!”

打下大大的江山……秦铠一听这两个货的中文表述,也是一愣,这话若是放在朝堂上,那可足够安个重罪,谋逆那都是客气的了,不过……这话我喜欢!

他哈哈一笑,看了看两个今日表现颇佳的蒙古汉子,“阿古拉、巴拉,这事情无需你们去出马,我有更重要的任务会用到你们,好好把兵练好,切记,这北方的天地很大很大,你们的力量,那就是我挥舞出去拳头的极限!”

两人一听钦差大人要安排自己更重要的任务,那自然是要比打下大大江山还要重要的任务,都乐呵呵的不再言语,退到一旁安心琢磨如何把手下的骑兵好生练好,今天与哥萨克人的交战,无疑让他们都上了一堂印象无比深刻的课程。

入夜前,铎陈的战事已经彻底平息,随着各部族整肃各自的武装农夫在城外扎营,城防改由卓鼎所领步兵接手,而蒙古骑兵四处,将趁乱逃出的俄罗斯人悉数截杀、俘虏,当日夜里,城里搜捕敌对分子的枪声依然断断续续,不过秦铠却早已不担心这事情了。

苏楚娜作为俄罗斯控制外东北最深入了的一个重要据点,驻扎这外贝尔加军团第三团和哥萨克第三骑兵团两支重要的兵力,当时,北方崎岖的交通线路,极大的延缓了消息的传递速度,5月29日,铎陈就已经被攻克。

直到7天之后的6月5日,哥萨克第三骑兵团的阿纳托利上校才从派出去送信、却差点成为俘虏的斥候那里得到了铎陈被清国占领的消息,这让他极度惊讶,自己最看重的手下雷萨尔中校被派驻在铎陈,就算是不敌清军,那也不可能被全歼啊,哥萨克骑兵无疑是这时代机动力最强大的军队。

这消息立刻也让驻扎在这里的第三步兵团维克多上校闻讯而来,与秦铠了解到的信息稍有偏差的是,苏楚娜的步兵虽然都隶属第三步兵团,但却并非全是外贝尔加军团,原本这里驻扎这第三步兵团下辖三个步兵营,指挥官就是这位维克多上校,一个阴沉的斯拉夫老男人。

而这里还有一个通古斯营、一个布里亚特营,都受维克多上校辖制,而第三步兵团则包括那支驻防在铎陈、被全歼的克里夫中校的军队,现在这里驻防的正规步兵团只剩下两个营,至于通古斯营和布里亚特营,那也就是当成武装移民团而已。

维克托上校和阿纳托利上校对于斥候带回来的消息都是惊疑不已,略作商议后,也不敢轻易把这消息报参崴的远东总督姆拉维约夫中将,再次向铎陈方向派出大批斥候,隔天之后,终于有较准确的消息传来。

情况看起来十分糟糕,派出去的近20名斥候,竟然在路途上遭到了中国巡哨的截杀,死伤了好几个才算大致了解了一些消息。

这其中完全可以确信的一点,那就是铎陈肯定是被中**队占领了,至于如何占领的问题,还是一无所知,未知的状况总是会带来更多的紧迫感,尽管两位上校手中掌控的接近4000人的军队,还拥有一座具有坚实城墙的要塞。

当时,能把一支一千人的正规军队和上千人的武装移民彻底的抹去,这可不是一般的实力,按照常规的战术推断,要包围铎陈城,只要也要三四倍以上的兵力,而且攻城的话,那也需要火炮的辅助。

很快,一封带着臆断和猜测信息的紧急报告连夜被送走,而阿纳托利上校也立刻加强了在外围的骑兵巡逻,这场情况不明的战争和出人意料的结果,让他们在报告中惊呼——中国人在江北展开了大规模的反攻,苏楚娜岌岌可危。

秦铠倒是不知道这情况,在他看来,铎陈之地歼灭之后,自己应该做的就是尽快完成部队的休整,毕竟手头的兵力有限,而残破的铎陈守备,已然需要大规模的修缮,这种体力活,一是从阿萨津城调集民壮,而就是将所有铎陈被俘虏的俄罗斯俘虏转变为临时的苦力。

这次战事中,被俘的毛子正规军很少,大多数都是武装哥萨克农民和他们的家属,当日破城后,不少斯拉夫移民自然知道继续抵抗的结果,都选择了举手投降以保全性命,这些人被全部迁出了城内,在城西靠河处,建立起了一处简易营地,目前这些俘虏按照男女分开,由一些土著工人带着干活。

而在铎陈城的修缮,则由从阿萨津被征调来的青壮完成,他们再次发挥了在阿萨津城外挖掘工事的干劲,准备把这座小城再次休整成一个坚固的要塞。

而城外刚刚休整起来的兵营里,300名汉族新兵组成的北方拓荒军团正在进行着玩命的训练,指挥他们的军官自然都是由秦铠亲卫担任,其实,对于指挥这些新兵蛋子,打惯了打仗的这些亲卫,都有些不屑于领导这些新兵蛋子。

不过在钦差的激将法之下,终于跳出来几个军官,领头的就是自称枪王的亲卫胡恒,他这个7品的副尉,带300号人倒也算合适,没想到这厮的胃口还真不小,直接喊出来吓死人的口号——半个月成军、一个月上阵、三个月赶上正规军!

这让秦大总督也是有些汗颜,这些家伙还真是一个个说大话不怕闪了舌头,不过看他们这副雄心勃勃的模样,倒也不能扫了他们的士气,让他们自己去折腾。

结果,才练了几天兵,秦大总督就收到胡恒递上来的报告,说是要带着手下的新兵蛋子去拉练,秦铠正忙着从阿萨津城抽调民壮的事情,大手一挥,也没多问,反正这边卓鼎的兵马在,骑兵队也在,而从苏楚娜方向传来的消息,对方肯定是听到风声了,现在双方都约束的兵力,仅限于巡哨间进行互相的刺探。

收复铎陈——阿萨津一线,而且都江岸码头进行修缮后,在黑龙江以北这块被称之为外东北之地的战略这才算是刚刚开始,秦铠让人找来韩天放和鲁迈,这两个那可都算是能干事的北方汉子,自己自然不可能老蹲在北面,这边自己构建的体制,必须尽快成型。

事实上,清政府在北疆的权力机关——黑龙江将军府对于黑龙江以北的管辖力几乎就是一片空白,只是拥有名义上的权利,甚至于,从瑷珲条约来说,清政府已经失去了当地的主权,自己唯一能挑刺的问题是,俄国毛子自己破坏了当初的约定,挑起了与当地土著的斗争。

原本历史上,当地土著完全失去了清政府的支持,很快就被毛子们杀的杀、赶的赶,还有不少成为了北方的下等人,受到残酷的剥削,最终酿成的苦果,那就是海兰泡十几万百姓惨遭屠杀。

这时代,尽管俄罗斯人已经大规模开始向远东移民,但事实上,侵略者的人数上,还完全不能和当地土著的人数相比,秦铠了解到的大概信息,在整个外东北的辽阔土地上,当地的斯拉夫人种大约在30万人左右。

而当地的土著,依照卡伦巡哨的情报,至少有一百多个部族,此外,还有阿萨津、铎陈、穆鲁苏苏、黄河屯(海兰泡)这种大型的聚集区,保守的估计,人数也超过斯拉夫人一倍以上,唯一的区别就是,斯拉夫人当中,有着相当比例的武装农夫和军队,而土著中,绝对数都是普通百姓。

秦铠需要的是时间,这些完全依附在中国名义下的土著,对斯拉夫人的抵抗,完完全全是发自内心的,那是一种源自人种不同的强烈排斥意愿,而秦大总督要做的,就是做那支隐藏在身后的操纵黑手。

6月10日,沙俄驻海参威的远东总督穆拉维约夫中将接到了秦铠的公文,这让他他十分意外,尽在咫尺的这个远东清帝国,自从20年前签订瑷珲条约之后,就已经成为了俄罗斯帝国眼中的香饽饽,若是帝国的欧洲敌人一直从中作梗,以他的想法,早就可以挥师南下,越过黑龙江,占领更多的肥沃土地。

事实上,对于黑龙江以北土地上土著的清洗政策,正是来自于他的决定,在他看来,阻碍俄罗斯帝国扩张的最大阻力,就是来自于这些土著的聚集地,而且,土著们对于斯拉夫人的天生敌视,无疑是一个隐患。

俄罗斯帝国应该占领更多肥沃的土地,当时,对于土地上的非斯拉夫人种,只有被消灭或者被奴役,那样的话,像他这样的斯拉夫贵族阶层,才拥有无上的荣耀和财富,至于那些那些农奴出身的士兵,他的价值仅仅在于他们是最听话的杀人工具而已。

而且,从这个远东衰败帝国手里掠夺了海参威这个东亚不冻港之后,俄罗斯帝国这才算真正的站稳了远东的脚跟,只是,由于海上运输路程的遥远,这绕行欧亚的遥远航程,使得帝国对远东物资供应一直很紧张,为此,他已经向俄罗斯帝国皇帝亚历山大三世提出了建立远东铁路线的建议。

穆拉维约夫中将对于海军虽然也算重视,但他是陆军骑兵出身的贵族,对于这时代根本还未出现的海权论更是一无所知,在他看来,庞大的海军那是一种浪费,决定胜负的,还是地面上陆军的步枪和所向披靡的哥萨克骑兵。

不过考虑到远东运输和移民的原因,他还是在两年前开始建造库页岛海军造船厂,只是由于远东原本就稀缺劳动力的原因,造船厂虽然建成了,当时严重缺乏技术工人,也缺乏配套的工业材料生产基地,所以,至今只建造了两艘小吨位的无防护炮艇。

当时,一夜之间,一直来十分懦弱这个远东帝国竟然提出要废止之前关于两国边境的条约,这可是足以引发两国战争的危险举动,而对方提出的废止原因,说起来与皇帝陛下对异族的强制俄化政策有着绝对的关系。

三年前,推行废除农奴制的亚历山大二世由于触动了太多俄罗斯贵族的利益,最终在保守党前仆后继的数十次的刺杀中丧命,遇刺的当天,正是他宣布进行君主立宪制的表决日!亚历山大三世继位后,立刻使用强力的铁腕手段打击贵族阶层的反叛者。

当时迫于官僚阶层的压力,不在推行亚历山大二世的新政,同时,他还是一个极端的泛斯拉夫民族主义者,这让他强力推行对领土上非斯拉夫人种居民的镇压,这一阶段,原本在俄罗斯影响力极大的犹太人几乎被毫无例外的清洗,而其他非斯拉夫民族的地位更是每况愈下。

当时在远东,由于斯拉夫人目前在人数上并不占优绝对优势,当时军事力量上却有着压倒性的地位,这促使了远东地区的民族清洗政策,这些跨越西伯利亚而来的斯拉夫人将占领区的异族人都视作眼中之钉,而他们手中的武器更是助长了他们的暴行。

没想到,现在因为对当地土著的清洗,却招来了一向对此不闻不问的清朝政府的质问,而且引经据典,更是狮子大开口提出废止当初订立的《瑷珲条约》,当时他就把秦铠的这封信扔进了垃圾桶!

一定是清国某个白痴脑子发昏了,竟然敢挑战强大的俄罗斯帝国,不过对于这个翻译说是清国钦差大人的秦铠,他却毫无印象,原本他就对于中国方面的事情并不怎么关心,根本不记得清国有这么个人物。

而他找来的翻译更是对于这个名字一问三不知,于是他立刻拍发电报给俄罗斯驻华公使博白傅爵士,电报中就把秦铠给骂了个狗血喷头,他直言,若是清政府不对这个神马钦差大臣进行严肃处置,他将向俄罗斯皇帝提出以武力来解决边境争端。

不过,就在电报拍发后的半天,他却接到了从苏楚娜快马加鞭送来的紧急报告,自己想干的事情,这该死的清国钦差大臣竟然抢先干了——刚刚占领的铎陈城被攻破,据说1000名正规军、其中甚至有500名优秀的哥萨克士兵全军覆灭。

而送来报告的军官转述了维克托上校和阿纳托利上校的判断,敌人的兵力十分强大,要求从谢雷舍夫、布列亚等城提供军事增援,这错误的判断显然加剧了穆拉维约夫中将的顾虑,他又把秦铠的信从垃圾桶里检出来重新读了读,对方信中表露出的态度就极为强硬。

“这姓秦的家伙到底是干什么的?难道清国竟然也有十分强大的陆军?这貌似是不可能的事情嘛!”穆拉约维夫中将不禁陷入了沉思。

北京方面的博白傅公使毫无消息,当时却从北方苏楚娜、洁雅、乌尔堪囤等新占领区传来了更加糟糕的消息,据说大批的中**队突击了各处的斯拉夫移民定居点,定居地被焚毁,反抗者都被击毙,更要命的是,许多的移民都失踪了。

#c。.。

更多到,地址

第242章 大舰队战争录第699章 金融帝国第1126章 中国领地的价码第1280章 印度洋危机第546章 特使任务第1255章 东线战争爆发第1230章 意土战争打响了第9章 第一堂课第317章 英国人想干嘛第283章 舰炮是这么造滴第421章 阿萨津之战(三)威震北疆第706章 整编北洋第13章 挖了英吉利的墙角第823章 俄国人再行动第1134章 皇家海军招标会第138章 意外和失算第149章 定远、定远第756章 弹雨第909章 海上包围战第37章 打草惊蛇计划第1106章 机械火控的未来第1228章 布局奥斯曼第133章 酝酿在广州的阴谋第547章 躺着也中枪的淮军第920章 碾压苏比克湾第664章 新政之三分天下第1243章 百万吨战列舰第852章 农税试点和产业倾斜第452章 战舰对要塞第774章 决死冲锋和覆灭第445章 怒江II型浅水炮艇发威第962章 虾夷之国第866章 分舰队在行动第1045章 火控的终极形态第879章 指挥艺术下的残杀第970章 海军大裁军第198章 打造不沉的基地第242章 大舰队战争录第227章 布局陆儿庄第215章 非暴力革命第541章 南湖岛第111章 抢了邓世昌的驾驶员第179章 暴风雨前的决战第1108章 化肥厂的重要性第380章 国家主义的号角第1219章 超级实验室第1130章 火控平台大比拼第744章 第一战果第1328章 战场在那里第451章 撞沉敌舰第1040章 杀机暗藏第672章 葡萄牙人的噩梦第638章 永平府土改试点第1126章 中国领地的价码第955章 目标,东京都第41章 风云再起第944章 打响日本本土第一炮第1186章 刚果的冲突第883章 利益介入第523章 这是个烫山芋第57章 奇怪的鲁国公第442章 定远的巨舰大炮外交第70章 要命的弱点第89章 谍案的效应第376章 派发粮油的风波第20章 给巡抚大人的礼物第357章 代表智利惩罚他第169章 面对面的抗击第8章 官升三级第1242章 中国大舰队方案第729章 出乎意料的结果第73章 南海巡视计划第345章 旧金山谈判(一)第569章 应变第399章 悄悄的进吉林城第1207章 罗斯福的野望第1006章 意外之外第438章 以中华的名义第1216章 奥斯曼的大单第1216章 奥斯曼的大单第627章 英国人的态度第556章 刺杀案的判决第575章 攻击的跳板第665章 不同的新政之路第1103章 十年海军案第713章 政党兴起第339章 对美制裁条款第199章 掠夺殖民地的神策第1264章 战前大布局第444章 顶级工艺的新战舰第478章 重工业的爆发理论第781章 好消息第567章 鱼死网破的局面第213章 排华法案和经济危机第1028章 特斯拉狂想曲第1324章 小艇大舰之战第70章 要命的弱点第418章 怒江ii型浅水炮艇第1259章 伦贝格战线第1342章 近身互射
第242章 大舰队战争录第699章 金融帝国第1126章 中国领地的价码第1280章 印度洋危机第546章 特使任务第1255章 东线战争爆发第1230章 意土战争打响了第9章 第一堂课第317章 英国人想干嘛第283章 舰炮是这么造滴第421章 阿萨津之战(三)威震北疆第706章 整编北洋第13章 挖了英吉利的墙角第823章 俄国人再行动第1134章 皇家海军招标会第138章 意外和失算第149章 定远、定远第756章 弹雨第909章 海上包围战第37章 打草惊蛇计划第1106章 机械火控的未来第1228章 布局奥斯曼第133章 酝酿在广州的阴谋第547章 躺着也中枪的淮军第920章 碾压苏比克湾第664章 新政之三分天下第1243章 百万吨战列舰第852章 农税试点和产业倾斜第452章 战舰对要塞第774章 决死冲锋和覆灭第445章 怒江II型浅水炮艇发威第962章 虾夷之国第866章 分舰队在行动第1045章 火控的终极形态第879章 指挥艺术下的残杀第970章 海军大裁军第198章 打造不沉的基地第242章 大舰队战争录第227章 布局陆儿庄第215章 非暴力革命第541章 南湖岛第111章 抢了邓世昌的驾驶员第179章 暴风雨前的决战第1108章 化肥厂的重要性第380章 国家主义的号角第1219章 超级实验室第1130章 火控平台大比拼第744章 第一战果第1328章 战场在那里第451章 撞沉敌舰第1040章 杀机暗藏第672章 葡萄牙人的噩梦第638章 永平府土改试点第1126章 中国领地的价码第955章 目标,东京都第41章 风云再起第944章 打响日本本土第一炮第1186章 刚果的冲突第883章 利益介入第523章 这是个烫山芋第57章 奇怪的鲁国公第442章 定远的巨舰大炮外交第70章 要命的弱点第89章 谍案的效应第376章 派发粮油的风波第20章 给巡抚大人的礼物第357章 代表智利惩罚他第169章 面对面的抗击第8章 官升三级第1242章 中国大舰队方案第729章 出乎意料的结果第73章 南海巡视计划第345章 旧金山谈判(一)第569章 应变第399章 悄悄的进吉林城第1207章 罗斯福的野望第1006章 意外之外第438章 以中华的名义第1216章 奥斯曼的大单第1216章 奥斯曼的大单第627章 英国人的态度第556章 刺杀案的判决第575章 攻击的跳板第665章 不同的新政之路第1103章 十年海军案第713章 政党兴起第339章 对美制裁条款第199章 掠夺殖民地的神策第1264章 战前大布局第444章 顶级工艺的新战舰第478章 重工业的爆发理论第781章 好消息第567章 鱼死网破的局面第213章 排华法案和经济危机第1028章 特斯拉狂想曲第1324章 小艇大舰之战第70章 要命的弱点第418章 怒江ii型浅水炮艇第1259章 伦贝格战线第1342章 近身互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