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荷兰人的消息

两天后,当国务大臣严荇还在和荷兰特使丹德尔斯上校为勿里洞岛扯皮的时候,“华山”、“南江”、“香江”、“北江”四艘铁甲舰已经护送着大批陆军、还有商船从坤甸港出发了。

而谈判无果的丹德尔斯上校此刻却苦闷于无法打探到南华的消息,荷兰人在坤甸并没有眼线,所以消息十分闭塞,而且上岸之后,他们就被非常客气的软禁在坤甸城内一处非常舒适的大宅子里,纯中式的建筑风格,这里原本就是刘阿生的一处私宅。

丹德尔斯目前唯一能确认的消息是,这个南华民主共和国的主体应该是南洋的华人,所以他揣测这应该就是之前突然在南洋出现的中华南洋公司这股势力,他乘坐的船只进港时是由601舰亲自护送进来了,但这艘装备这双联120mm火炮的小型战舰,还是让他大吃了一惊。

荷兰在拿破仑时代被灭国,之后拿破仑失败了,荷兰这才重新建国,但是荷兰的整体工业水平远远赶不上欧洲其他列强,若非有荷属东印度这几个海外殖民地刮地三尺的掠夺当地资源,每年向荷兰输送超过一亿荷兰盾利润,这个曾今的海上马车夫早就崩盘了。

不过,从19世纪30年代,大量的殖民地利润输入荷兰之后,荷兰的工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不过相比周边的列强,荷兰人擅长于金融远甚于工业,大量的资金被用于金融贸易,钱生钱的游戏更得荷兰人的喜爱。

虽然依靠1814年英荷东印度条约,荷兰人从英国人手里取回了荷属东印度的控制权,但是工业的薄弱,使得荷兰人根本无法对抗崛起的英国工业,所以他们在荷属东印度实行最严厉的保护关税,抵制英国和其他列强商品的竞争,同时荷兰王国组件尼德兰贸易公司专门运输远东的货物。

而荷兰海军在几十年前的英荷战争中,被英国舰队全歼,停战后虽然重建了荷兰海军,但这早已没有了历史的辉煌,不过出于考虑荷属东印度输入利润占到整个荷兰王国收入的5成,荷兰远东舰队还是获得了重点的关照。

不过,让丹德尔斯上校尴尬的是,目前荷兰远东舰队虽然有战舰三十余艘,但是新式的铁甲舰只有2艘,而且还是10多年前下水的风帆、蒸汽混合动力,而战舰也是木制船体加装防护装甲的构造,火炮怎是老式的船侧舷炮位。

想这艘护送他的南华战舰安装的双联火炮,他这个荷兰海军上校完全是闻所未闻,这其中透露出来的信息显然十分丰富,南华海军的实力可能异常强大,他上岸后立刻向巴达维亚的荷兰总督迪波尔拍发了电报,他建议立刻向荷兰国王威廉三世要求强化远东海军,以应对远东出现的新挑战。

上岸后的数天内,丹德尔斯上校被告知,由于考虑到特使的安全问题,他对外出行都必须征得门口卫队军官的同意,如果存在不安全因素,军官将会拒绝他的要求……很显然,他之后所有的出行要求都被客气的拒绝了,而面对门外面部表情荷枪实弹、甚至都上了刺刀的士兵,他很自觉的选择了沉默。

不过,他很快发现了一个小小的机会,除了谈判外,他这一票七八个人的吃饭问题,南华民主共和国还是要稳妥解决的,毕竟这也是涉及外面颜面的事情,所以有四个当地的厨师、小工负责为他们做饭和清洁工作,而丹德尔斯上校观察之后,很快发现了其中一个年轻人似乎并不像其他三个人那样有敌意。

所以,在用餐时,他小心翼翼的和这个年轻人搭了几句话,没想到竟然让他找到了打探外面消息的突破口,那个年轻人竟然能说带地方口音的荷兰语,他告诉丹德尔斯上校,自己曾今在巴达维亚做买卖,因为会说简单荷兰语所以被派来这里帮工。

经过多次的接触,丹德尔斯上校才谨慎的提出想了解一些坤甸的情况,当然,他愿意支付足额的报酬,而且他非常有信用的拿出一枚荷兰金币作为预付的定金,若有重要的消息,他还能支付更高昂的奖励。

这个叫鹏卡的年轻人并没有直接答应,而是考虑了两天才同意,并且带来了第一个消息,外面传闻,南华的军队在巴里巴板与荷兰军队发生了交火!

这个消息让熟悉荷兰军队动向的丹德尔斯上校十分震惊,因为他是知道荷兰人在婆罗洲周边搞的小动作的,就是通过从周围小港口不断蚕食并且巩固占领,最后实现对婆罗洲的控制,很显然,这个小动作被对方发觉了,想到对方海军的实力,这结果实在不容乐观。

当天,他就向派一名随从返回巴达维亚,名义上是就谈判事宜回去向总督报告,实际是则是将打探到的消息传递回去,并且带回了他的建议。

-----------------------------------

1885年6月初,远在万里之外的北京城,一个使团的即将来访却造成了空前的轰动,之所以会引发这出乎意料的局面,却是来自于多方面的势力推波助澜。

这一次,一项冲在最前面的福建新报却并没有率先评论这件事情,而最先报道南华民主共和国使团觐见北京政权消息的,却是英国人在上海发行的报纸《申报》,原因无他,因为在几个月前,挂牌的英资公司史密斯商贸从英商安纳斯脱?美查手里以万两白银购得了《申报》的全部股份。

而这份出自英租界的华文报纸,在这敏感时期发挥了出乎意料的作用,不过报纸上依然以模糊的手法,刻意的将南华民主共和国和原本的兰芳公司混为一谈。

最重要的是,报道把事情给披露出来了,秦大总督不方便说的话,都以英国人报纸堂而皇之的刊登出来,而《福建新报》很快从中抓到了事情的关键点,一个海外的汉人国家向朝廷派出使团,报纸上大篇幅的报道了海外华人的现状,而早先曾今被炒的沸沸扬扬的华工问题也被拿出来评论一番。

这件事情立刻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毕竟同为华人,这血浓于水的感情那是不可割舍的,所以,当《申报》、《福建新报》一路向各省传递之时,引发的轰动效应,完全不亚于两年前的美国排华案。

军机衙门里,礼亲王世铎也拿着最近的两份《申报》和《福建新报》,看着下面几位神色轻松的军机大臣们,这个军机衙门的领班还真不好做啊……

“诸公,这南华国倒是是个什么玩意,现在人还没到,京城里已经闹得沸沸扬扬的了,就连宫里也都听到风声,昨日晨议,太后也问了,这普天之下莫非王臣,怎么就有草民凭空立国了呢?”世铎显然被太后这个问题问懵了,所以今天来这里求解。

不过下面几位军机大臣个个都是老油条,这一看就是个不能沾的破事,谁惹谁倒霉不是,一句话说错了,那可就是对高高在上皇权的不尊,所以大伙儿都是眼观鼻、巍然不动。

看到这些大佬们都不吭声,世铎眼珠子一转,他挑中了最近才入军纪的兵部侍郎王文韶,这老王绝对是个老油条,不过却是刚进军纪的新油条,多少能问出些什么,他直接点将了,“王侍郎,这事情你有何高见!”

王文韶起身拱手道:“王爷,我这一阵子老眼昏花,这军机处的活又忙,回去后都闭目养神呢,你说的这事情,却是没注意过!”

“……”世铎一脸黑线,看看这王文韶此时倒是一副老眼昏花的模样,前几日还听说这王老头还邀请北京名仕到他家开宴席来的,那时候咋没听说你老眼昏花,他一伸手,让人把报纸送到王文韶手上,“王大人,那你先看看!”

王文韶冒了一头汗,这礼亲王世铎摆明了是要拿自己做枪使唤,不过这报纸不接也未免无理了些,只得接过装模作样的看了起来,而世铎眼光有瞟上了许庚身,“徐大人,这南华使团据说先到广州登岸,此番北上,据说也是秦总督派的船,你可有什么消息?”

许庚身和清流走的近,他这里的消息历来是比较快的,不过今天老许一副没睡醒的模样,“王爷,下官很久没跟秦大人书信往来了,听说秦总督最近忙着在两广搞实业,看来两广的税赋又能涨啦!”

这位跑题跑得还真够远的,乱弹一通怎么就跑到两广税赋上去了,不过这话题一开,一旁的左大学士接上话茬子了,感慨了句,“这两年地方税赋见长的,也就是两广了!”

世铎一看,也玩不过这几个老油条,知道他们今天肯定是不肯正面说这事情了,都怕说错话自找没趣,想到这里,他琢磨了一下,这事情还得有自己来起个头,“诸公,昨日晨议之时,太后倒是问了这南华国的物产,不知道诸位可有了解,还有就是,那地方甚远,恐怕国力无法企及!”

他这话一说,下面的老油条们立刻听出来其中的奥妙,太后显然不喜这海外华人自立为国,这视皇权何在!这看法其实在京城的八旗贵族间盛行,几个汉族商人也敢在海外立国,要是早几十年,早就当成逆贼处死了,现在还打着旗号来朝觐,难道不成还想让大清皇帝给你们册封个王位?

而这个什么南华国最多也就是个藩属的命,而且前提是要看这个南华国是不是有银子来朝贡天朝,而且太后的意思也很明白,朝廷是不会为了小小藩属国去出兵打仗的,那种倒贴老本的活,聪明的太后自然不会干……

不过,现在这件事情中有一个小插曲,那个在大清督抚中颇为扎眼的秦大总督显然搀和了一腿,还让船队护送使团一路而来,而看《福建新报》的论调,显然将南华国之事和海外华工联系在一起……这倒是个难题。

一帮老狐狸商量了半天,也没人说一句有创意的结论,都是打着马虎眼,这件事情上有太多关键字眼,汉人立国,光这一点就让满朝红带子、红带子不爽,虽然这些汉人从未被这个朝廷重视过。

最终,还是自称老眼昏花的王文韶出了个主意,这海外子民肯认祖归宗自然是好事,不过自立为国就颇为不妥,所以自然不能以使团的名义来接待……

世铎一听,这话倒是听得有理,追问道:“王大人,那你以为如何接待这南华之人?”言语间已经南华降格了。

“王爷,下官迟钝,这也想不出来!”一句话又被王文韶给送了回来,世铎听了也无奈,老油条、小油条们显然都不愿意担这干系。

很快,礼亲王世铎和醇亲王奕譞也干起了老油条的勾当,6月10日,两位王爷在进宫晨议之后在宫内的中年妇女面前出了个好主意,出宫后,立刻敕令由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中堂大人酌办婆罗洲汉民使团接洽事宜……

这一处置办法出来之后,满朝官吏倒也是毫无可以指责之处,虽然现在位高权重的汉族的高官比比皆是,但是满族八旗那才是帝国真正的里子,一群海外的p民在荒岛上建国就想面见皇帝,哪里还有体统来的。

这事情都靠上了“体统”二字,那什么事情都由得上面说了算,说你有就有,说你没就没,这可是上位者最喜欢的简单方法,一旦到了高位,自然不喜欢复杂的烦心事,两位亲王可是琢磨了很久,才决定把这个烂摊子扔给北洋大臣李中堂的。

而李中堂之老奸巨猾,就算是两位亲王加一起那也有的一拼,这边军机衙门的批复刚落笔,天津直隶总督府衙门里早就知道了,周馥拿着电报就开始诉苦了,“大人,这不是让咱们淮军做恶人嘛,你看秦烈风这回可是光光鲜鲜的做起了行善童子!”

“务山,若是我揣测的话,这事情八不离就是秦烈风捣鼓出来的,你可记得他在北疆的行事?”李中堂倒是云淡风轻的品茶着上等毛峰,嘴里却悠悠然的说道。

“这……”周馥也没胆子这么揣测,不过听到李中堂说起,一个念头闪过,这秦烈风当初去当那个北疆勘边大使的时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没想到他竟然能顺顺当当的接手黑龙江将军文绪的兵马,听说还从被毛子打残废了蒙古人、达斡尔人中编练了几千牧民,在那边折腾了一年,竟然就这么着把毛子给干趴下了。

看到周馥一副仔细揣摩的表情,李中堂转而哈哈一笑,“务山,这事情是不是秦烈风搞的,其实并不重要,不过这海外华人,那都是我汉家子民,所谓同宗同族、血浓于水,当年我遣丁日昌几度赴秘鲁、巴西谈判这华工之事,不也是为了那一口气嘛!”

周馥自然知晓李中堂早年为海外华工争取公平对待所做的努力,当下也是逢迎了几句,这略显沉闷的气氛倒是为之一解,他考虑再三还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中堂大人,我看这件事情恐怕会惹一身麻烦……不若让这些人晾一晾!”

李中堂微微一笑,自己这个老部下虽然不是什么算无遗策,但是这为官处置之道,无疑是如火纯青,这就是一个烫山芋,要是急匆匆去接了,不是给烫伤了手,就是摔坏了山芋,结果是山芋没吃到,倒是要贴这买山芋的银子。

6月日,由马尾海运专程护送的南华民主共和国使团一行终于达到了京师海上门户的大沽口,南洋这边派来接送的雷州知府陈保同,毕竟这位也是老官场,到了上面也能教教使团这些人所谓的规矩。

到了大沽口,碰到了前来迎接了北洋炮艇后,他才知道,原来朝廷已经下旨,让北洋大臣李中堂负责接洽……

而上岸后,使团立刻被引到了城北一处颇为不错的宅子,中堂大人的第一幕僚周馥周大人带着一些厨子、小工来了,和陈保同攀谈一番之后,周馥告知,说是中堂大人不巧正去威海卫视察水师了,可能需要等候几日。

陈保同一琢磨,也琢磨出其中的味道来了,不过也不能勉强,反正就安心等着,骗吃骗喝,毕竟秦铠临行前也没要求他什么时候赶回去……

----------------------------------------

而南华那边却是好消息不断,邝荣光带领的探矿大队在东婆罗洲、距离坤甸180里伯瑜盆地找到了第一个油井,勘探的油田面积达到80平方公里,而且是较易开采的陆上浅层盆地油田!

【今天两更万字结束……】

第1066章 巨舰大炮的终极对战(三)第604章 两广新法令第486章 战略上的较量第950章 血色黎明第85章 李中堂的心思第423章 外东北之全面战争第715章 复兴之党章第654章 宪法和新政第1120章 英国的请求第961章 友好对待的价码第745章 东海大决战(一)第930章 疑阵第756章 弹雨第1088章 秦铠给德国的建议第1215章 中国的依仗第228章 红河逆袭战第388章 外兴安岭——曾经的国境线第814章 外交制胜第954章 抢滩登陆第1002章 向前 向前第777章 塔米尔要塞浴血战第280章 这个人,我要了!第868章 瓜分日本权益的密议第794章 工兵营出场第698章 彻底的激怒第911章 终极对决的序幕第498章 南荷条约第935章 充满活力的国家(二)第401章 要人要兵要钱第945章登陆日本第784章 比尔科克阻击战第1231章 打响情报战第258章 炮火的海洋第106章 驻扎志灵县的目的第230章 老庆记公司的创始人第112章 越北的控制权第515章 李中堂的海军款第204章 宣光之战(三)第549章 唐绍仪的好消息第480章 荷兰人的消息第1348章 特拉华号的决断第632章 胡萝卜策略第419章 阿萨津之战(一)第854章 赶超英国的梦想第899章 海上大决战(一)第753章 全面围攻第861章 掐住日本的命脉第1367章 合击大舰队第1281章 雨夜截击第868章 瓜分日本权益的密议第1333章 空袭(二)第644章 世界工厂的起步第80章 决战南中国海(二)第260章 骆知府的消息第340章 秦铠的新理论第263章 逆境下的反击第623章 秦铠的意第1242章 中国大舰队方案第940章 尸山血海第948章 东京不眠夜第343章 阿瑟总统的难题第101章 海军梦第1357章 关岛铁壁(一)第598章 亲兵队、突击第899章 海上大决战(一)第1282章 火力即王道第247章 法国舰队的覆灭第1166章 海峡之战(二)第1085章 百年畅想第10章 逼上广州第87章 历史的宿命第9章 第一堂课第1156章 美国佬打起来了第1247章 江南重机第852章 农税试点和产业倾斜第831章 军力部署和大移民第1255章 东线战争爆发第189章 银子的问题第729章 出乎意料的结果第595章 满人的奇谋第1258章 哈萨克斯坦的烽烟第971章 进入印度洋的第一步第392章 北方的种子第1110章 麻烦上门了第18章 都出手啦第1041章 重创皇家海军第133章 酝酿在广州的阴谋第355章 日本驻华情报网第1138章 大国的强势第905章 袭扰战第1164章 立刻自动退散第659章 依克唐阿的反击第330章 砍人是个技术活第397章 穆家妹子有货第1232章 海军出击第433章 炮火焚城第607章 裁军方略第330章 砍人是个技术活第233章 台海第一战第1226章 陆军新武备
第1066章 巨舰大炮的终极对战(三)第604章 两广新法令第486章 战略上的较量第950章 血色黎明第85章 李中堂的心思第423章 外东北之全面战争第715章 复兴之党章第654章 宪法和新政第1120章 英国的请求第961章 友好对待的价码第745章 东海大决战(一)第930章 疑阵第756章 弹雨第1088章 秦铠给德国的建议第1215章 中国的依仗第228章 红河逆袭战第388章 外兴安岭——曾经的国境线第814章 外交制胜第954章 抢滩登陆第1002章 向前 向前第777章 塔米尔要塞浴血战第280章 这个人,我要了!第868章 瓜分日本权益的密议第794章 工兵营出场第698章 彻底的激怒第911章 终极对决的序幕第498章 南荷条约第935章 充满活力的国家(二)第401章 要人要兵要钱第945章登陆日本第784章 比尔科克阻击战第1231章 打响情报战第258章 炮火的海洋第106章 驻扎志灵县的目的第230章 老庆记公司的创始人第112章 越北的控制权第515章 李中堂的海军款第204章 宣光之战(三)第549章 唐绍仪的好消息第480章 荷兰人的消息第1348章 特拉华号的决断第632章 胡萝卜策略第419章 阿萨津之战(一)第854章 赶超英国的梦想第899章 海上大决战(一)第753章 全面围攻第861章 掐住日本的命脉第1367章 合击大舰队第1281章 雨夜截击第868章 瓜分日本权益的密议第1333章 空袭(二)第644章 世界工厂的起步第80章 决战南中国海(二)第260章 骆知府的消息第340章 秦铠的新理论第263章 逆境下的反击第623章 秦铠的意第1242章 中国大舰队方案第940章 尸山血海第948章 东京不眠夜第343章 阿瑟总统的难题第101章 海军梦第1357章 关岛铁壁(一)第598章 亲兵队、突击第899章 海上大决战(一)第1282章 火力即王道第247章 法国舰队的覆灭第1166章 海峡之战(二)第1085章 百年畅想第10章 逼上广州第87章 历史的宿命第9章 第一堂课第1156章 美国佬打起来了第1247章 江南重机第852章 农税试点和产业倾斜第831章 军力部署和大移民第1255章 东线战争爆发第189章 银子的问题第729章 出乎意料的结果第595章 满人的奇谋第1258章 哈萨克斯坦的烽烟第971章 进入印度洋的第一步第392章 北方的种子第1110章 麻烦上门了第18章 都出手啦第1041章 重创皇家海军第133章 酝酿在广州的阴谋第355章 日本驻华情报网第1138章 大国的强势第905章 袭扰战第1164章 立刻自动退散第659章 依克唐阿的反击第330章 砍人是个技术活第397章 穆家妹子有货第1232章 海军出击第433章 炮火焚城第607章 裁军方略第330章 砍人是个技术活第233章 台海第一战第1226章 陆军新武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