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大英帝国的病

秦铠的新军攻略山海关打开进入东北的通道后,北京城里的各国领事就已经预料到之后将会爆发的战争,英国人正忙着和曾纪泽、唐廷枢牵头的中方代表谈判参与中国铁路建设的大事情,根本无暇去顾及东北的可能爆发的战事。

整个东北唯一开放的通商口岸是营口港,在向李中堂提出保护营口港贸易的要求后,很快就得到了军政部通过曾纪泽转达的消息,营口港早已在新军的控制之下,英方只要遵守贸易规则,就能获得足够的安全保证。

得到这个消息后,巴夏礼公使立刻恢复了对东北问题的沉默态度,那是中国的内战,一股毫无扶持价值的政治势力,大英帝国才不会在那里浪费任何的力量!

得到英国人的保证后,秦铠当天就亲自到德国领事馆拜会了老盆友施莱尔爵士,施莱尔因为对德国和中国之间贸易的极大促进作用,以及与中**方高层的密切关系,现在已经成为了德国下一任外交大臣的热门人选,而能达到今天的高度,他深知与这位秦大总督关系巨大。

所以,虽然最近外面关于英国人掠取中国铁路权益的消息乱传,德国外交部也发来秘密电报,要求施莱尔与中国政府进行沟通,为德国获取一部分远东利益,但是,当他拜会曾纪泽后,听说主导这件事情的竟然是自己的老朋友秦大总督,他立刻致电德国政府,英国人很难在中国铁路上获得根本的利益,同时建议德国方面要全面维护与中**方代表人秦铠将军的深厚友谊。

当然,他确信,关于这件事情上,秦铠肯定会与自己有进一步沟通,到时候再为德国政府协商获取一部分利益,争取这位老朋友常说的“双赢”。这才是自己在中国的最佳策略。

果然,今天秦铠亲自来拜会自己了,这让他十分满意双方融洽的合作关系,对于德国外交部的秘密电报。施莱尔甚至十分大度的直接展示给了秦铠看,“亲爱的秦,这件事情我已经向德国政府进行了报告,我认为,您应该不会把贵国重要的铁路权益交给英国人来把持吧!”

施莱尔十分自信的阐述了自己的判断,他可是深知这位老朋友的秉性,绝对不是那种会吃亏人。而把铁路权益出售给英国人,无论如何考虑,都是件赚小便宜吃大亏的买卖。

不过,秦铠的回答又大出了他的意料,一份没有任何签名的文件交给了施莱尔,“我的朋友施莱尔爵士,这一次,你的判断可能有那么一点点的偏差。这是负责中方谈判的唐廷枢总办将于英国达成协议的大致条件,当然,协定还未最后签署。细节上可能会有些许出入!”

施莱尔展开文件,看了之后也是有些哭笑不得,这位秦大总督嘴里说自己判断有些许偏差,问题是,这些许偏差未免有些太大了吧,原本自己判断,这一次,中国人和英国人签署的协议中,定然会将引入资本作为重中之重,而英国人在中国铁路上的管理权。这位向来的东方强人必然不会轻易给予。

但这白字黑字的条件上,除了前面两条是惯例的外交词汇外,实质性内容的第三条就推翻了自己的判断……

“中英双方政府同意以政府名义成立远东铁路合资公司,以投入资本、土地、基础建设工人等为股权分配依据,双方最多占有公司50%的股权,投资管理机构由投资双方成立10人董事会进行管理。董事官由董事会选举产生……”

而后面的一系列资产经营和利润分配的大方案上,这位秦大总督都非常慷慨的同意由合资公司内部董事会来进行处理,而对铁路公司的管理上,他甚至都没在合约中明确写明,必须有中国人来进行管理!

仔仔细细把文件看了三遍,施莱尔这才确认了一点,这一次,这位秦大总督还真是抛出另一个超级大蛋糕,这让他万分不解,难道这位想来精打细算、时时高举神马国家主义的中**方强力人士,竟然转性子?

“亲爱的秦,你难道真的同意让英国人来管理这家未来规模可能雄踞远东第一的铁路公司?”施莱尔摸不着头脑,好在他和秦铠的私交确实不错,这种直白的问题倒也问问无妨。

秦铠高深莫测的微微一笑,略带戏谑的口气忽然说道:“施莱尔公使,英国的经济正走向一条歧途,我把这称之为‘英国病’,以钱生钱的金融手段正在迅速排斥其他的经济行为,这是我的一点看法,不过……这对于我来说可以说是一件好事情!”

施莱尔虽然不是经济学家,不过对秦铠所指的事实那也是听得明白的……

英国政府在金融财团和国际贸易集团的双重压力下,自30年前废除《玉米法》这一保护主义政策后,就使得整个英国经济从生产经营获利,转而倒向自由贸易的“低买高卖”,实际上打开了整个英帝国“廉价劳动力政策”的闸门。

英国人不在靠农业、工业获得稳定收益,来钱最快最多的,就是把钱倒来倒去的金融手段,唯一获利的是伦敦的国际贸易大公司以及给它们融资的商业银行,贫富悬殊加大,极少数富人与绝大多数穷人对立,英国社会阶层进一步分化,这就是“自由贸易”的必然结果。

不过,对于这位秦大总督竟然也会去研究英国经济,这让施莱尔也是更添几分惊异,反正和这位能文能武的中国将军交往多年,已经有了太多惊奇,倒也不足为怪,他琢磨了一下,还是不确定秦铠的意图,“那你还为何还把这铁路经营权交给英国人?”

“施莱尔,据我所知,欧洲铁路建设的新一轮**已经开始了吧!德国去年造了多少公里铁路……秦铠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忽然话题转到了欧洲。

施莱尔原本并不关心这种话题,好在前些日子为了答复国内关于争取远东铁路利益的电报,他倒是向德国工业部了解过德国铁路的建设情况和运营收入,考虑到这可能影响日后德国可能得到的远东利益,他略有保留的答道:“秦将军,德意志帝国的铁路网络建设,在10年前的欧洲铁路大建设中已经基本完善了,去年铁路建设公里数,据我所知,大约为3000公里,略低于你的预料!”

他倒是立刻把秦铠之前的客套回送了回去,秦铠对此自然毫不介意,他今天来拜会施莱尔,可也没打算来做散财童子的,国内铁路建设已经到了非得大投入的时刻啦,虽然新军的建设已经步入了正轨,而两广的工业化进程也是如火如荼。

但是,作为一个手握重兵的军事主官,他可万分清楚一件事情,若是自己掌握的军队无法随时投入到国内任何地点,那就意味着自己对这个国家的掌控完全达不到目的,而同样的,两广工业的蓬勃发展,要从军事、经济两方面双管齐下来左右国政,铁路都是必不可少的投资。

但是,即便仅仅是涵盖重要省份的铁路网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都是现在两广工业所不能承担的重负,而寄希望于新内阁的资金投入,显然是镜花水月,目前以关税、盐水、田税为基础的国家收入体系,根本不足以负担,何况,除了铁路建设外,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有着太多的地方需要用钱。

当然,若是说现在国内谁手头上掌握了最惊人的财富,自然非自己莫属,光是在明面上的南洋银行体系,由于已经完成了对阜康银行的合资,目前,南洋银行光是发行南大洋一年的钱息收益,就达到了惊人的900万两,而银行资本经过三年的积累,已经达到了7700万两的规模,这可是接近整个国家年收入的巨额财富。

何况,在南洋银行的身后,有秦铠秘密控制的环球资源财团,那才是真正的金融大鳄,花费不到一百万英镑就完成了对德比尔斯矿业公司的秘密控股,而塞西尔?约翰?罗得斯在获得融资后,很快就完成了对兰德矿区小公司的整合,而在背后环球资源财团的推动下,已经开始对德比尔斯公司唯一的对手“金伯利中央矿业公司”展开商业竞购。

除了第一年德比尔斯公司忙于扩张并未大幅度盈利外,去年,这家当初不起眼的小矿业公司,已经如井喷般为财团提供了70万英镑、约合300万两白银的收益,这已经成为南洋体系下海外收益中增长最惊人的一块,而且有大幅度提升的巨大潜力。

而在美国华尔街股市中,西海岸投资公司透过上百个经纪人完成的铁路、钢铁和延伸产业的股票投资,随着第十三次经济危机的消退和美国铁路新一**建设的展开,已经是赚得盆满钵满,而在投资专家丹尼尔的操作下,股票的稳定减持已经完成了五成。

减持收益,目前在德意志美洲银行、,则在秦铠的秘密授意下,通过缓慢购买美国自由流通的黄金进行储备,这一大笔钱,他投资的方向不会是在基础建设上,而是另有用途!rq

第884章 海军大佬发飙了第22章 超时代的技术等级第1318章 中国海军的力量第172章 战争新模式的诞生第205章 意外的援军第468章 兵棋推演之内战第811章 产业的小问题第1224章 经济崛起的前夜第258章 炮火的海洋第870章 产业竞争第823章 俄国人再行动第521章 A等绝密计划第1064章 巨舰大炮的终极对战 一第609章 积重难返的体制第1170章 西海岸逆袭第449章 向北进攻第964章 国家资源法案第295章 华商联合会的宗旨第644章 世界工厂的起步第734章 国家产业基金第928章 密议第644章 世界工厂的起步第683章 斯拉夫人需要打脸第271章 我出技术,你管理第414章 亲卫队的首战第381章 完美的“玉衡”级重巡第952章 炮口下的提案第1360章 琉球号的逆袭(二)第1293章 碾压的火力第1061章 飞艇出击第133章 酝酿在广州的阴谋第761章 海军新技术的诱惑第680章 关税之争第317章 英国人想干嘛第1302章 西海岸袭击战第585章 夜袭紫禁城第763章 捕俘第583章 诱敌出击第583章 诱敌出击第88章 工业大布局第123章 琉球国的问题第1318章 中国海军的力量第1059章 决战目标第1186章 刚果的冲突第1338章 阴差阳错第1003章 拂晓攻击第1303章 激战卡塔琳娜岛第707章 琅威理提督第476章 南华新动向第1150章 跨太平洋通讯网第1091章 为国担当的时刻封推感言第1294章 施佩的目标第705章 兵临旅顺第1059章 决战目标第334章 伊基克的造访者第804章 新火炮和计算钟第407章 直达墨尔根的航道第206章 掌控雷州府第486章 战略上的较量第1053章 法国人的小动作第1349章 特拉华号的终结第674章 欧洲的暗流第298章 横行香港第949章 突入日本内海第1370章 皇家快速舰队第505章 海军的集体主义第1134章 皇家海军招标会第615章 军官特别教导团第617章 影响深远的巨文岛第608章 俄国人插手了第780章 分割包围第396章 定远来了第1336章 背道而驰第966章 凯旋大会第1253章 宣战第1277章 皇后级战巡第1242章 中国大舰队方案第1075章 秦铠摆的大面包第1140章 最近的战列舰在那里第391章 中国的版第1105章 指挥仪设计师第378章 危机重现第1124章 非洲扩张计划第615章 军官特别教导团第882章 日本的新战舰第14章 十三街风云起第435章 艰苦的战斗第331章 华人的权力?第1124章 非洲扩张计划第892章 全面冲突第963章 新政第914章 主炮决胜的时代第133章 酝酿在广州的阴谋第1008章 铁血风暴第106章 驻扎志灵县的目的第1307章 电塔矩阵第1368章 重创南卡莱罗纳第732章 新的挑战第542章 改变世界的一击
第884章 海军大佬发飙了第22章 超时代的技术等级第1318章 中国海军的力量第172章 战争新模式的诞生第205章 意外的援军第468章 兵棋推演之内战第811章 产业的小问题第1224章 经济崛起的前夜第258章 炮火的海洋第870章 产业竞争第823章 俄国人再行动第521章 A等绝密计划第1064章 巨舰大炮的终极对战 一第609章 积重难返的体制第1170章 西海岸逆袭第449章 向北进攻第964章 国家资源法案第295章 华商联合会的宗旨第644章 世界工厂的起步第734章 国家产业基金第928章 密议第644章 世界工厂的起步第683章 斯拉夫人需要打脸第271章 我出技术,你管理第414章 亲卫队的首战第381章 完美的“玉衡”级重巡第952章 炮口下的提案第1360章 琉球号的逆袭(二)第1293章 碾压的火力第1061章 飞艇出击第133章 酝酿在广州的阴谋第761章 海军新技术的诱惑第680章 关税之争第317章 英国人想干嘛第1302章 西海岸袭击战第585章 夜袭紫禁城第763章 捕俘第583章 诱敌出击第583章 诱敌出击第88章 工业大布局第123章 琉球国的问题第1318章 中国海军的力量第1059章 决战目标第1186章 刚果的冲突第1338章 阴差阳错第1003章 拂晓攻击第1303章 激战卡塔琳娜岛第707章 琅威理提督第476章 南华新动向第1150章 跨太平洋通讯网第1091章 为国担当的时刻封推感言第1294章 施佩的目标第705章 兵临旅顺第1059章 决战目标第334章 伊基克的造访者第804章 新火炮和计算钟第407章 直达墨尔根的航道第206章 掌控雷州府第486章 战略上的较量第1053章 法国人的小动作第1349章 特拉华号的终结第674章 欧洲的暗流第298章 横行香港第949章 突入日本内海第1370章 皇家快速舰队第505章 海军的集体主义第1134章 皇家海军招标会第615章 军官特别教导团第617章 影响深远的巨文岛第608章 俄国人插手了第780章 分割包围第396章 定远来了第1336章 背道而驰第966章 凯旋大会第1253章 宣战第1277章 皇后级战巡第1242章 中国大舰队方案第1075章 秦铠摆的大面包第1140章 最近的战列舰在那里第391章 中国的版第1105章 指挥仪设计师第378章 危机重现第1124章 非洲扩张计划第615章 军官特别教导团第882章 日本的新战舰第14章 十三街风云起第435章 艰苦的战斗第331章 华人的权力?第1124章 非洲扩张计划第892章 全面冲突第963章 新政第914章 主炮决胜的时代第133章 酝酿在广州的阴谋第1008章 铁血风暴第106章 驻扎志灵县的目的第1307章 电塔矩阵第1368章 重创南卡莱罗纳第732章 新的挑战第542章 改变世界的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