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4章 1068研讨个案

这个活动的出发点,在一开始就说得很明确:针对社会的发展进步,也随着政府的改革不断地深入,那么领导干部出境的机会越来越多,媒体的报告的内容也越来越多。那么,不仅是对于领导人个人的形象报告,对于政府的机构,对于政府的工作相关的媒体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也给予了非常密集型的报告。使政府明显地感觉到工作是处于一个媒体大的环境里面。

曾省长在研讨中明确的指出:社会改革不断地深入,媒体也在不断地改革,不断地深入他们的功能,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的政府机关,我们的党政领导如何有效地进行媒体的应对,如何把我们的形象能够更好地加以优化,借助媒体更好地把我们政府的工作能够跟公众进行广泛地宣传,进行广泛的传播和深入的沟通,这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特别是在最近一个时期,随着三江省的黑窑事件、信访案件频频出现,媒体对于省政府的相关报告的内容越来越多,使省里很多地方的领导干部明显地感觉到工作压力是越来越大,挑战也是越来越强。

他说:“我到三江省以后,在跟各位干部的接触当中,我们发现并不存在着正比关系。为什么没有这样的正比关系呢?因为形势在发展,不断地会有一些新的内容,不断地会有一些新的要求给我们提出来,这样一来,这些新的要求并不是随着我们经验的积累就增长了,而是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去应对新的形势对我们提出的这样新的要求,这样我们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在诸多的这些要求当中,领导人的媒体形象、我们政府部门的媒体形象是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他一点也不避讳在媒体面前揭三江省政府及下级政府的短,“我下了几个市了解了一下工作情况,跟干部的接触交流当中,很多干部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体会,那就是我们在实际的工作推动当中,在传统的这种政府治理的环境下,我们的工作设想也好,我们工作也罢,有实际成效,我们就有成就感,出了问题,我们就有点提心吊胆了。有的干部表示,自己工作态度相对认真,工作努力也都非常得勤奋,可是发现公众并没有给大家预想的认可。反而在工作当中,由于出现的某些瑕疵,被媒体把它报告出来,这个瑕疵又被一定程度地放大,使社会公众就政府工作当中的瑕疵提出很多质疑,或者是对政府工作给予不少的负面评价。这就是我们感觉到有些茫然,为什么工作设想很好?为什么工作做起来很努力,工作从客观上来讲又是一件好事情,反而怎么会得不到应有好的评价呢?恐怕这就是我们面对新的问题。”

他的讲话与讨论发言,引起了许多媒体记者的兴趣,接了一些采访,但更多的则是引起了下面各市、县政府的广泛重视,特别是在市长、县长们的讨论之中,大家觉得曾省长提出的这个政府领导干部形象优化确实非常必要。

围绕曾家辉的话题,省、市、县三ji政府的官员们,纷纷讨论了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形象问题是什么?形成的一种观点是,政府工作过程之中,希望得到好的评价,努力去做,但是事与愿为。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这些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

第二个问题,如何解决问题。目的并不仅仅是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理清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理念?

第三个问题,解决问题的理念究竟是什么?只有树立起了解决问题的理念,政府才能从工作的方法,工作的艺术上去推动实施,这样才能很好的应对媒体的监督与宣传报道。

曾省长在讨论之中,提出寻找比较典型的个案来加深大家的印象。他对选择个案还提了原则性的要求,“在相关的问题当中,我们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在相关的案例当中我们选择那些沉寂下来的,而且可以进行深入讨论的个案。而且,这样的个案是每年都有发生的,每个月都有发生的,甚至每天都有发生的,选择这样的典型案例,我们可以看得更深入一些,通过这些典型案例可以能够联想我们当前发生的一些新的个案,也可以跟我们以往的工作能够进行关联分析,我们在分析其他相关案例当中,也要想一想,在我们的部门,在我们的地区,在我们在处理的工作当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如果发生类似的事情,我们应当如何有效地积极应对….”

在从各级各部门选送的案例当中,曾省长审核抽取了几个案例。

第一个是公安交警方面的,他与媒体记者与各级政府的“一把手”们,专门针对一个叫马良的人进行了讨论分析。马良是一个外省来三江从事商业活动的人,是三江省城里的一个菜贩,卖菜的。他的工作情况是每天早晨天不亮开着车到郊区去批发运输蔬菜,把菜拉回城里,天亮开始卖菜,这项工作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这个劳作经历很平淡,而且也很单调。可是,马良因为是开车运蔬菜,经历就有点与众不同了,每天在他必经的一条街道公路上,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被装了单行线的行进标志,马良没有注意到这个情况,特别是在另外的一侧按了一个电子探头,马良每天都走,而且都在天亮之前,所以走来走去,根本没注意到。

习惯志了自然。

三江省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大省,前几年提出要搞“生态环保”开发,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发展理念,马良还是很关注的,因为“生态环保”跟他自己有一定的关系,跟他的汽车尾气排放有关联。马良因为是外地人,人也很本分,遵守规章制度意识还是很强的,他在忙中偷闲做了一个汽车尾气排放的检测,尾气倒没有发现问题,但是没想到在检测厂给他打出来一个交通违章的告知清单。

曾省长亲自解说这件事情,“这个违章告知清单里面有150次在同一个地方的违章,马良这下是吓坏了。在同一地方交通违法150起,每次罚款100元,那么累计要被罚款高达15000元,这个数据让马良看着就触目惊心。他觉得这个不是自己有意违反交通规则,15000元钱他自己也算了算,等于是每天起早贪黑,半年下来的收入。也就是这一数字,等于是半年的辛苦都要为交警队作贡献了,所以马良感觉到很无奈,但是这件事情被媒体报告出来,媒体报告出来以后,没想到公众就这个事件对于我们三江政府相应的主管部门就提出了一些质疑,这些质疑提出来之后,又使我们政府部门的形象大受贬损。”

他现场问了三江省电视台的记者,“你们当时报道了多长时间?”

记者回答,“事件只是报道一次,但追踪报道长达半个月。”

“收到的反应多不多?”

“热线电话都打爆了。”

三江日报的记者也表示,他们在电视报道这则消息之后,报纸也把其作为焦点,情况与电视媒体大致差不多,社会各界几乎是一边倒,指责交警部门的“不是”。

曾省长然后又继续说了下去,“因为这些质疑,说为什么马良违章150次而没有人告诉他,是马良自己去做这个违章的尾气检测才发现了这150次的违章,如果马良没有去做,或者说这次没有去做,等到年检的时候再去做,那会有多少次?”

参加讨论的同志们都清楚这一点,相信会日各月累,一定是更多次。

“我们政府的主管部门安装这种电子监测系统,决不是为了让更多的司机违章,从而收什么罚款,而是为了更好地维护我们的交通秩序。但是,这个事情出现了,使我们社会的公众对我们政府这样的行为开始质疑,理论上不是为了罚款,但是这样的罚款会发生,确实使相当一部分公众对政府安装这个电子监测系统的动机提出了质疑。那么在这种质疑之下,社会方方面面进行了很多讨论,甚至很多律师出来支持马良,希望他能够通过法律的诉讼来讨会回一个公道。”

马良已经坐在了会议室的一个角度,曾省长选取的个案,当然早有准备。

他问马良,“你惊呆的同时,是不是很气愤?”

马良站起来回答,“是的。”

曾省长摆手示意他坐下说话,“那你是不是想去交警队问问情清,整个明白?”

“不是想,我是真去了。”

“说清楚了么?”

“说倒是说清楚了,可罚款还得要交。”

“那你想过通过法律措施解决没有?”

马良想了一下,犹豫的道:“老实说,想过很久,而且….而且还有不少的记者表示支持,甚至有律师自愿免费代理打官司….”

“可是最后为什么没告呢?”

“我…我一个小老百姓,能告倒公安交警部门?我想了想,最后才找到了信访部门,把材料交给了他们,希望能通过一个比较温和友好的方式,解决这一事情。”

第677章  定性村霸第277章 长远第857章 强人所难第1107章 1111 下去走走第249章  新书记的印象第250章  值不值得第396章  传递的沉闷第997章 舆论压力第349章  现身说教第739章 740 栽赃谄害第125章  违心的安排第812章 813 不知所足第120章  诡异的约见第541章 有无关联第49章  跟省长“算帐”第51章  现场出题第325章  端正态度第79章  心理较量第792章 793 不反对不弃权第898章 迷雾未散第490章  步步追问第944章 寻根究底第133章  不得已的实情第541章 有无关联第474章  不用免单第748章 749 省厅界入第39章  谁作主?第1090章 踯地有声第1121章 1125 隐忍不发第62章  忘了第几条第988章 举报线索第741章 742 盗版话第994章 一路受阻第1109章 1113 毁尸灭迹第70章  住棚户第615章  一切顺利第417章  广告效应第679章  只投不选第978章 初步跟踪第1032章 培训玄机第397章  上门一探虚实第1036章 1040 不留情面第1003章 一语中的第745章 746 军地有别第1022章 不放空炮第458章 有人如法炮制第745章 746 军地有别第1021章 登门拜访第113章  意外的发现第993章 返身而回第959章 说出来意第1101章 大有深意第271章 有眼不识泰山第360章 自信与谦虚第1108章 1112 出大事故第345章  稿子被毙了第781章 782 意气之争第370章 赴家宴第1094章 电话交锋第511章  门口堵人第47章 核心条件第89章  不太老实!第769章 770 误解了上当第52章  有点晕针第20章  与劫匪谈判第432章 想抱成团第23章  “发包”第293章  替罪羊第396章  传递的沉闷第168章 反水了!第42章  并非奸商第154章  买路钱第854章 有人举报第260章  谁也改变不了谁第118章  没撞也要救第87章  对口安排第454章 又撞上了第300章  担忧第283章 老同学第626章 互不相让第691章 692 一连几个不许第1064章 1068研讨个案第143章 市长第1057章 1061 原因众多第331章  暗里较量第23章  “发包”第679章  只投不选第983章 谈妥条件第998章 麻木官员第792章 793 不反对不弃权第393章  韬光养晦之策第821章 822哄第364章 烫手山芋第150章  助阵第637章  默默的守候第544章 动真格第811章 812 量入为出第960章 郑重承诺第905章 考察并没完第674章  对网吧产生了兴趣
第677章  定性村霸第277章 长远第857章 强人所难第1107章 1111 下去走走第249章  新书记的印象第250章  值不值得第396章  传递的沉闷第997章 舆论压力第349章  现身说教第739章 740 栽赃谄害第125章  违心的安排第812章 813 不知所足第120章  诡异的约见第541章 有无关联第49章  跟省长“算帐”第51章  现场出题第325章  端正态度第79章  心理较量第792章 793 不反对不弃权第898章 迷雾未散第490章  步步追问第944章 寻根究底第133章  不得已的实情第541章 有无关联第474章  不用免单第748章 749 省厅界入第39章  谁作主?第1090章 踯地有声第1121章 1125 隐忍不发第62章  忘了第几条第988章 举报线索第741章 742 盗版话第994章 一路受阻第1109章 1113 毁尸灭迹第70章  住棚户第615章  一切顺利第417章  广告效应第679章  只投不选第978章 初步跟踪第1032章 培训玄机第397章  上门一探虚实第1036章 1040 不留情面第1003章 一语中的第745章 746 军地有别第1022章 不放空炮第458章 有人如法炮制第745章 746 军地有别第1021章 登门拜访第113章  意外的发现第993章 返身而回第959章 说出来意第1101章 大有深意第271章 有眼不识泰山第360章 自信与谦虚第1108章 1112 出大事故第345章  稿子被毙了第781章 782 意气之争第370章 赴家宴第1094章 电话交锋第511章  门口堵人第47章 核心条件第89章  不太老实!第769章 770 误解了上当第52章  有点晕针第20章  与劫匪谈判第432章 想抱成团第23章  “发包”第293章  替罪羊第396章  传递的沉闷第168章 反水了!第42章  并非奸商第154章  买路钱第854章 有人举报第260章  谁也改变不了谁第118章  没撞也要救第87章  对口安排第454章 又撞上了第300章  担忧第283章 老同学第626章 互不相让第691章 692 一连几个不许第1064章 1068研讨个案第143章 市长第1057章 1061 原因众多第331章  暗里较量第23章  “发包”第679章  只投不选第983章 谈妥条件第998章 麻木官员第792章 793 不反对不弃权第393章  韬光养晦之策第821章 822哄第364章 烫手山芋第150章  助阵第637章  默默的守候第544章 动真格第811章 812 量入为出第960章 郑重承诺第905章 考察并没完第674章  对网吧产生了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