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无儿还有孙

把雕版印刷搞出来,是李潼很早就开始考虑的事情。

知识继续下方普及这一积极作用就不用说了,还有一个重要作用那就是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掌控。

他奶奶武则天自然是这方面的行家,本身就热衷于编书,身为皇后时期,限于传播途径,所编的书还没有大规模传开。当上皇帝之后更是直接将由她主编的《臣轨》列作科举考试的科目,大家要想当官都要研究一番。

眼下李潼自然还不够资格挑战上层意识形态的战场,但也可以以故衣社为基础,从下层开始拓展有利于他的思想。

比如说女人都能当皇帝,天下人心价值观是崩得稀碎。既然老婆能接过老公的家业,孙子直接拿起奶奶手里的枪又有什么不可接受的?

佛法之所以传播广泛,除了南北朝以来历代胡主积极推广之外,也在于底层宣传力和渗透力实在是高明。许多佛经的故事被揉杂进一些民俗小故事里,说经唱本风靡市井之间。

谁心里还没有一点杂心思,本身的人生经验又不足处理这些念头,那就只能在自己能接受的渠道内、从故事里汲取养分,奉为真理。

李潼蹲在乾陵这几年也并没有闲着,虽然没有什么文抄名篇传扬士林之内,但搞的文抄事业也不少。不过这些文抄倒没有冠自己的名字,主要集中在了初唐一个奇人王梵志名下。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初唐仍承六朝余弊,王梵志的诗风可谓清新奇葩,只看这一首便能了解大概,说是打油诗,但咂摸之下自有其滋味,道理可谓简朴又深刻。

所以王梵志的诗作或许不占士林主流,但在民间的风靡程度却远不是沈、宋之类能够相比的。其人生在隋唐之际,已经是一个故人,李潼就算想抄也没得抄了,但是他可以加料啊。

家田百余顷,夫死外人侵。你贪你莫乐,无儿还有孙。

王梵志俗言诗流传极广,涉猎范围也极为广泛,除了一些安贫乐道、教人知足的说教道理,还不乏教导人情世故的诗篇。

不需刻意搜罗,李潼便辑录有几百首之多,仔细阅读品味一番,便能猜到自己绝不是第一个往里面加料的人。这些诗作传达的价值与人生观,不乏自我矛盾,可见绝非一人所写,应该是传播途径中被人随意增添抹改。

李潼也是根据自己的想法与需求,删删改改,抹去一些明显伪作又或消极佛义太过浓厚的诗作,再加上自己加的料,整理成精选三百首。

这是他打算第一批雕印的作品,先作为故衣社内部读物去投放。道理如何且不说,起码也能当个扫盲读物。通篇读下来,水过地皮湿,基本的识文断字是能保证的。

类似还有数学、物力、农书之类的技术书籍,按照时下卷装书的风格,过去这两年多的时间,李潼可以说是著作等身,等到印刷工坊搞起来,便能陆续向外投放。

这些虽然都是需要时间积累的长功,但若作乐观估计的话,李潼真正抖起来也是需要时间,等他真正上位的时候,起码两京之间是能有一大批的储备人才供他选拔任用。

与府员们畅聊许久,不知不觉天色已经很晚,李守礼他们的宴会也已经结束,喝得醉醺醺的来寻李潼。府员们见状便起身退下,让少王兄弟私话。

“你们也不休息,还不如留在席中同乐。”

李守礼斜坐榻中,颇有几分醉眼迷离,望着李潼说道:“三郎你吩咐我的事情,我已经跟他们提起,一个个倒是颇有兴致,只是该要怎么谋资生利,却也都没有主意。”

李潼颇受钱财所困,脑子里也一直在算计该要怎么谋利。李守礼这个家伙爱交朋友、人缘好,他也都看在眼中,自然不会放过这个人脉资源。

李守礼心思不够细腻、谨慎,像故衣社这种根本大计,李潼是不敢向他透露太多,诸多籍簿往来,除了府员们各管一摊,主要还是长兄李光顺在帮他打理。

不过一家之内三兄弟也不能排斥在外,更何况李守礼这个家伙吃得又多,总得压榨点价值出来。所以早在乾陵的时候,李潼便算计着等到了西京,便由李守礼出面,邀集一批关陇勋贵子弟们,搞个商社出来做点买卖。

虽然常说随着长孙无忌被高宗搞垮,关陇勋贵集团便雄风不再,但主要说的还是政治上已经没有了领导型的代表人物。

可实际上,如今的关陇勋贵们仍然不可小觑,特别是在经济资产方面,仍然具有颇为深厚的底蕴,这一点就连那些山东世族人家都比不上。毕竟两开帝业所分享的开国红利,并不是简单两三代人就能败光的。

而且就算在政治上,关陇勋贵们也并非就此一蹶不振。

武周后期所形成的李武韦杨这样的联姻集团,可以说是关陇勋贵蜕壳重生的一个产物,权力集中在更少数几家之手,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开元天宝时期。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史之乱爆发后,既打碎了大唐盛世,也终结了李武韦杨这一政治集团的权位掌控,同时大唐皇帝再也不具备对整个天下的控制权。

后事不论,最起码眼下而言,如果能够笼络借用一批关陇勋贵们的力量,对李潼而言是很有帮助的。

他奶奶武则天从上位伊始,就被高宗摆在了关陇勋贵们的对立面,过往这些年,虽然武则天也在有选择的接受其中一部分力量,但整体还呈现一个打压的态度。

所以眼下的关陇勋贵们,处境倒跟大内中的太监们有得一比,他们就算愿意向女皇效忠,能够获得的信任也有限。再造李唐,则是他们为数不多的出路之一。

像是弘农杨氏杨执柔一家,武则天对其不可谓不亲厚,自以外家视之,但在神龙革命时,杨执柔的弟弟杨执一仍然站在了李唐宗室一边,以千骑使助力革命。

李潼倒不指望李守礼与他的小伙伴们搞什么大阴谋,能够借用财力与人脉帮助故衣社发展就很不错了。

“一个个言则国爵门户,教养优越,居然不知该怎样兴家治业,也真是捧着金叵罗乞食,让人见笑。”

听到李守礼这么说,李潼便笑呵呵说道。

李守礼眼皮一翻,看他一眼:“你也不要把人太过小觑,咱们是门私兄弟,你使用我没有什么可说的,我也不敢不听。可是那些朱门子弟,亲长群立,哪一个不是满腹算计?真正瞧着精明的,我是一个也没有预算,免得再因些许货利纠缠不清,吵闹起来,引人观望。”

听到李守礼这么说,李潼不免刮目相看,旁边李光顺也忍不住叹息道:“二郎一副疏阔愚态,不想心腹间也有锦绣密织啊!”

听到长兄夸奖,李守礼不免笑逐颜开:“我也只是不喜卖弄罢了,家事长兄勤劳,外事少弟筹算,有福之人,哪用自己苦累心肠!入我谋算里十多人,三郎你放心使用,他们心计尚且不能过我,是不会有什么首尾不定。”

李潼听到这里,不免对李守礼竖起了大拇指,李守礼见状更是欢乐:“旧年除杀丘贼,你们都不预我,我心里是很不高兴,但也知自己欠于缜密。眼下你们作业许多,我虽然不细知,但能看不出?只是担心自己口风不密,不敢深问罢了。总之兄弟不会害我,三郎只要应下我、百年之后墓传留名李守礼,别的也不必跟我细说!”

“二兄真是大智若愚!”

李潼也忍不住叹息道,颇为欣慰的拍拍李守礼的肩膀。

他们一家虽然隐居乾陵,但也并没有完全免于世道风波。天授元年九月革命,皇帝李旦自请改为武姓,退位尊母。也是在这一个月里,他们兄弟三人俱赐武姓。

眼下改赐武姓,其实也谈不上羞辱,而是一种保护。说明李潼为革命助力所作种种,他奶奶是记在心里的。否则满朝宗王都姓武,唯独他们兄弟姓李,太不合群了,太扎眼。

李潼封国位于河东蒲州,在这方面是有间隙可入,先把道路打通再逐渐扩大经营。用他封地的便利和这些关陇勋贵的人脉提取盐货,顺水直入汴州,然后再由故衣社接货分销,彼此都能得利。

他不是没有更骚的操作设想,不过正如李守礼所言,那些勋贵子弟们自己或是智计乏乏,但家门亲长却极富算计。只有先用直接简单的利好维系巩固住这一层关系,才好再作进一步的图谋。

0662 赤尊几重,能继统否1027 势难相忍,各自修行0307 南望老人星0730 壮怀激烈,不负王恩0661 吐蕃群贵,不容一女0028 禁宫异兆0598 往所仰望,必使匍匐0758 池鱼入江,庐陵归国0457 强卒入坊,魏王伏诛0230 过平康款辔0458 天南遥远,君恩难覆0271 我与留守俱过客0754 权势之内,概不容情0423 千骑入卫,诸事待张0709 贪生知惧,自入彀中0033 雕虫与公赏0539 既难为敌,投身为用0842 圣躬永健,长享此国0034 狄公满腹荆棘0627 常之悍勇,钦陵遁走0911 蕃使横死,赞婆归乡0586 雍王勇健,使人心折0811 集英群才,开馆纳士0125 风雨飘摇的宰相们0010 悲惨的一家人0640 玄暐横死,杀机四伏0320 高句丽遗民0183 门庭煊赫,车水马龙0276 欺人势弱,彰其凶恶0003 前途堪忧0309 无人如我待你好0094 大酺礼毕0529 奉命者正,逆命者邪0517 眩于名实,不知所守0051 《逍遥王》1012 学士才高,群众争访0004 医博士沈南璆0191 少王竟知有我0559 财助人势,百业将兴0552 交粮入学,纳钱凿井0403 凶逆作恶,宰相罪大0183 门庭煊赫,车水马龙0043 进学内文学馆0152 潜龙怒音0390 韦娘事露,怀义忿声0297 不为骥用,则为马骨0801 天与神器,斯世永享0730 壮怀激烈,不负王恩0323 欲保荣华,则必谋险0860势有强弱,绝不待毙0040 内教坊伶人0389 郑女文茵1046 社稷功士,祸国贼员0995 春梦错发,徒恨孽血1046 社稷功士,祸国贼员1045 篱墙筑定,打扫厅堂0350 艰难皇嗣0050 太平公主0821 贼乱事小,无虐下民0914 奴种辱我,唯以血偿0061 佳人再赠香0348 瘦死骆驼比马大1017 蕃使入国,恳请和亲0018 跋扈宗王0931 唐家恩义,俱在羁縻0524 关陇丰储,取货助军0392 仙踪杳杳,还我巽卿0590 故隋兵道,遗泽后世1007 释奠礼成,齿胄为继0127 少王有毒(求首订!)0102 少王神都行1009 今月照古,天涯此时0638 关山阻远,凭书寄意1019 相濡浅滩,不如相忘0024 神皇鉴诗0468 三思钦望,共赴黄泉0564 大赏诸军,收心备战说几句话0105 人间滋味0460 大将不寿,哼哈就位0471 先谒圣皇,再论后事0032 君子满朝0008 圣母神皇0065 人情难测0243 千金于世,需傍大枝0428 景从殿下,为王先驱0829 千古义宦,再造之恩0084 具位庸臣0152 潜龙怒音1005 天家幼少,各具风格0062 禁中亡命徒0790 孝杰一生,唯恐负义0122 枯禾逢甘霖0412 薛师障车,魏王破家0804 三长入蕃,编户齐民0508 豺狼之国,不可不防0502 轻杀大将,军心难定0830 新瓜脆爽,引人垂涎0097 壮力当赏0972 普世万物,汇聚博览
0662 赤尊几重,能继统否1027 势难相忍,各自修行0307 南望老人星0730 壮怀激烈,不负王恩0661 吐蕃群贵,不容一女0028 禁宫异兆0598 往所仰望,必使匍匐0758 池鱼入江,庐陵归国0457 强卒入坊,魏王伏诛0230 过平康款辔0458 天南遥远,君恩难覆0271 我与留守俱过客0754 权势之内,概不容情0423 千骑入卫,诸事待张0709 贪生知惧,自入彀中0033 雕虫与公赏0539 既难为敌,投身为用0842 圣躬永健,长享此国0034 狄公满腹荆棘0627 常之悍勇,钦陵遁走0911 蕃使横死,赞婆归乡0586 雍王勇健,使人心折0811 集英群才,开馆纳士0125 风雨飘摇的宰相们0010 悲惨的一家人0640 玄暐横死,杀机四伏0320 高句丽遗民0183 门庭煊赫,车水马龙0276 欺人势弱,彰其凶恶0003 前途堪忧0309 无人如我待你好0094 大酺礼毕0529 奉命者正,逆命者邪0517 眩于名实,不知所守0051 《逍遥王》1012 学士才高,群众争访0004 医博士沈南璆0191 少王竟知有我0559 财助人势,百业将兴0552 交粮入学,纳钱凿井0403 凶逆作恶,宰相罪大0183 门庭煊赫,车水马龙0043 进学内文学馆0152 潜龙怒音0390 韦娘事露,怀义忿声0297 不为骥用,则为马骨0801 天与神器,斯世永享0730 壮怀激烈,不负王恩0323 欲保荣华,则必谋险0860势有强弱,绝不待毙0040 内教坊伶人0389 郑女文茵1046 社稷功士,祸国贼员0995 春梦错发,徒恨孽血1046 社稷功士,祸国贼员1045 篱墙筑定,打扫厅堂0350 艰难皇嗣0050 太平公主0821 贼乱事小,无虐下民0914 奴种辱我,唯以血偿0061 佳人再赠香0348 瘦死骆驼比马大1017 蕃使入国,恳请和亲0018 跋扈宗王0931 唐家恩义,俱在羁縻0524 关陇丰储,取货助军0392 仙踪杳杳,还我巽卿0590 故隋兵道,遗泽后世1007 释奠礼成,齿胄为继0127 少王有毒(求首订!)0102 少王神都行1009 今月照古,天涯此时0638 关山阻远,凭书寄意1019 相濡浅滩,不如相忘0024 神皇鉴诗0468 三思钦望,共赴黄泉0564 大赏诸军,收心备战说几句话0105 人间滋味0460 大将不寿,哼哈就位0471 先谒圣皇,再论后事0032 君子满朝0008 圣母神皇0065 人情难测0243 千金于世,需傍大枝0428 景从殿下,为王先驱0829 千古义宦,再造之恩0084 具位庸臣0152 潜龙怒音1005 天家幼少,各具风格0062 禁中亡命徒0790 孝杰一生,唯恐负义0122 枯禾逢甘霖0412 薛师障车,魏王破家0804 三长入蕃,编户齐民0508 豺狼之国,不可不防0502 轻杀大将,军心难定0830 新瓜脆爽,引人垂涎0097 壮力当赏0972 普世万物,汇聚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