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0 高句丽遗民

李潼一行返回履信坊王邸之后,当家人们上前见马车上装载的那些箱笼搬卸下来进行清点时,看到箱笼里珠光宝气的珍货,忙不迭匆匆上报。

李潼得讯之后,心中也颇觉惊讶,匆匆前往侧厢仓舍去查看。欧阳通为官清廉,为人耿介,李潼本以为这两车货品应该只是文墨用物之类,本没怎么放在心上,可是走进仓舍后,看到家人们将车上货品铺陈开来,不免大有动容。

这些礼货,主要以貂皮、彩缎为主,甚至还有十几张光滑坚韧的兽皮。王府仗身上前验看,道是海豹皮之类的皮料,能够用来制作许多军用器物,鞍具并甲衬之类。

那些彩缎工艺不甚精美,用料却是不凡,展开抖动,自有一股朝霞一般的炫目光彩散出。这应该是属于高丽锦,虽然不如蜀锦那么精美,但材质自有可取,市面上行货不多,价格反倒要更高几分。

除此之外,又有斗量的真珠、光洁的冷玉,包括妇人化妆用料的雌黄,并能够制作丝乐器物乃至弓弩的韧丝、兽筋之类,全都是价值不菲的珍用材料。

“大王,这里有书册。”

杨思勖手持一封信呈送上来,李潼展开一览,心中才有了然。

这一批礼货,乃是神都城里一些高句丽入迁人家集体捐赠的,为的是感谢少王痛惩来俊臣的事迹。

来俊臣这个家伙结怨满京邑,不是说说而已,甚至就连高句丽这些亡国之余也颇受其害。年初索贿于右卫大将军泉献诚不得,便被其罗织入狱逼害至死。

泉献诚出身高句丽权族泉氏,死前更是以右卫大将军而兼羽林卫,南北两衙一身领之,可以说是位高权重,乃是高句丽内迁之众于朝中的代表与领袖人物。

得知何人送礼,李潼不免眉开眼笑。他本来就已经想到,自己如此张扬的痛惩来俊臣,一定能够吸引到来俊臣的那些仇家们来投他,倒是没想到首先入网便是这样一条大鱼。

高宗时期,高句丽被灭国之后,几十万户的民众包括包括高句丽王族高氏、权臣泉氏大举内迁。

这些高句丽亡国之众虽然绝大部分都被安排在边疆地区作为唐军的附庸城傍军,参与到大唐对周边诸夷的征讨中,但是作为帝国核心的两京地区,也是安排了不少。特别那些本来就显赫的高氏、泉氏等,更是入朝担任显职,参与到对高句丽地区的羁縻统治。

单单在神都洛阳周边,内迁的高句丽亡国之民便有几万户之多,他们虽然入录州县,但与那些旧国名宗还保持着很深刻的往来。

李潼之所以对此知道的这么清楚,是因为泉献诚在神都城内家邸正位于他家履信坊王邸西南侧的集贤坊中。旧年他们兄弟在神都而泉献诚还没死的时候,偶尔途行坊外,也能见到泉献诚家邸门庭若市,广有高句丽旧人走访勤奉。

泉氏在高句丽遗民当中的影响力,甚至还要远远超过王族高氏,其祖辈便是隋朝时期曾经抵御隋炀帝东征的渊太祚与高句丽末代权臣渊盖苏文,因避讳唐高祖李渊而改为泉姓。

也正因为这一点,武则天才对泉献诚那样重视,南北两衙军权并置一身。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泉氏无论再怎么煊赫,终究只是一群亡国之余。

天授年间,时局本就变幻莫测,南省宰相都成批赴死,李潼正是有感于此,才借服丧之名,远远避开这斗争的高峰。军权本就敏感,再加上泉献诚站在那样显赫的高位上,被人惦记而攻讦陷害,也在情理之中。

虽然表面上原因是来俊臣索贿不得才予以加害,但事情肯定没有那么简单。起码武则天想要保住什么人,来俊臣也绝难加害,比如这一次与李潼所爆发的冲突,家宅被夺都不敢露面。

“这些财货暂且收起,顺便着人打听一下这些高句丽遗民诸事。”

这些财货虽然价值不菲,不过李潼也没有太过重视。西京城里大发横财,虽然被他奶奶充公一大批,但李潼的眼界也被撑大,并不怎么看重这份财货价值,对于这些高句丽遗民们借此所表达出的善意,却是非常有兴趣。

虽然泉献诚被来俊臣轻易弄死,但当中肯定有着更深刻原因,并不意味着这些高句丽亡民们势力就弱小。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些高句丽人具此重礼,肯定也绝不只是单纯的道谢那么简单,必然还会有下文。

李潼看到名单上所列送礼人家,就包括如今的朝鲜郡王高宝元,泉献诚的族叔、官任司膳少卿的泉男产等一些高句丽旧族代表人物。

李潼昨天才从禁中归邸,今天便去拜访欧阳通。这么短的时间里,那些人便能走通欧阳通的门路,借欧阳通之手赠送如此重货,可见能量仍然不小。

当然,李潼也不敢奢望能够借此将这些高句丽遗民尽数网罗为己用。毕竟如何治理这些人,包括高句丽故地,那已经是国家战略层面的选择,远远不是他一个刚被夺爵的落架凤凰能够操作的。

不过,就算这些人物势力不能尽为己用,保持一个良好互动关系也是不错的。相信这些人也是存有此类的念头,亡国之余本就凄惨,又痛折泉献诚这样一个头面人物,眼下应该也是广结善缘,希望能够多个朋友多条路。

相对于西京,洛阳才是李潼的主场,虽然离开了好几年,但一些人事关系也都还有维持。所以很快,相关的讯息便传回了王邸。

如今已经官居兵部夏官郎中的姚元崇借着休沐之际,亲自登门,顺便向少王讲述了一下有关这些高句丽遗族在朝中的问题。特别有关泉献诚的死,虽然表面出手的是来俊臣,但背后也不乏重要人物的推力。

比如拜相之前担任夏官侍郎的李昭德,就对蕃将典内的问题颇有微词。

如今神都禁军体系里,单单南衙大将军级别的蕃将就有七八人之多,除了泉献诚之外,另有黑齿常之、麹崇裕包括突厥阿史那家几人,还有南诏新投部族酋长。

虽然这当中也不乏虚位遥领的羁縻安排,但蕃将在十六卫大将军所占比例也颇为惊人,用李昭德的话说就是“我华夏显赫名位,岂专为蕃奴悍者所设”。

李昭德这种皇汉言论,李潼心里倒也比较认同,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想要支持一个幅员辽阔、兼容并包,能够统治不同民族与地区的大帝国,太过排外肯定不是好现象。

你只要肯为我卖命,那就是好同志,不必吝惜名爵封赏。

当然,这里面的分寸把握,就比较考验统治者的尺度拿捏了,终究还是要与整个大势结合起来进行权衡取舍。

像他奶奶武则天这样做肯定是过分了,过于滥赏,使蕃人不知我名爵威重。泉献诚的死,很难说归咎某个人,就算李昭德表示了不满,但当时其人还没有拜相,也没有可能与来俊臣沆瀣一气、对泉献诚无罪加诛。

姚元崇又提到泉献诚兼羽林军时,与武家几王也颇积龃龉,甚至武懿宗就曾在厢营破口大骂蕃人不知死活。想想武家子那脾性,也未必需要针锋相对的得罪,关键时刻、关键位置仅仅只是恪尽职守而不假方便,对于近年来自信心爆棚的武氏诸王而言,可能就是得罪了他们。

总之,这就是一笔糊涂账,那也就只能直接出手的来俊臣背这黑锅了。

了解到这些之后,得知泉献诚并非牵涉到什么公然犯忌的敏感事件中,李潼就放心了,转头吩咐家人拿着名单去分头拜访回谢几家,维持一个往来。

他对这些高句丽遗民还是颇有想法的,即便是做不到政治上的彼此援应,有关人、物之力也大大值得引用。

像是如今活跃在两京之间市场上的蕃胡商人,由于安西四镇未复、西域商道不畅,所以还是以安南、东胡等地远商占主流。送入王邸的礼货中也能看出来,这些远地蕃珍种类既多,也价值不菲,还有其他一些高丽姬、新罗婢之类的买卖。

换言之,这些高句丽亡国之余们或者政治上乏甚庇护,但经济实力还是不错的。像后来铸造的天枢,东胡各部酋长并商贾们便拿了大头。

李潼摊子铺得挺大,所谋也大,财货之用自然多多益善。

除了这些之外,内迁的高句丽遗民徒众数量极多,当中也颇有才力可用。

除了台面上高家、泉家这样的旧族之外,像盛唐名将高仙芝、王思礼之类,都是出身边地、高句丽城傍武装的寒士人才。

总之,跟这一群体保持一个融洽关系,无论眼前还是之后,都是挺不错的。他奶奶没能把这灭国红利完全挖掘利用起来,他当然没有客气的道理。

痛惩来俊臣一番,还侵占了其人的家宅,并又因此引得高句丽遗民主动表露善意,来到这个世界,李潼少有如此爽快过。

可惜来俊臣那家伙藏得太深,且离都在即,否则李潼真想挖出来再当众揍上一顿,简直就是一个大礼包啊!

0250 少王只是无心人1048 飞禽伤谷,囤积必刑0137 好生是天德0050 太平公主0766 拥王从龙,功成此日0776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0589 不负王命,此行必果0554 贵人入坊,平康震惊0458 天南遥远,君恩难覆0143 被抄家的丘神勣0409 巨财将入,可议封禅0629 生杀之权,不可轻予0548 天家无情,势弱则弃0552 交粮入学,纳钱凿井0606 恩仇分明,不毁道义0768 双龙汇野,伏尸北邙0572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0263 娘子随戏0600 谋婚贵女,先灵安息0493 群臣攻讦,打杀邪风0198 寸微灵光,日月照拂0165 一日三敕,高授麟台0985 四十荫授,科举早达0505 诸将自谋,雍王可靠1011 中兴雄主,难免舐犊0265 顺水推舟0167 唐家气数,应在大王0123 兵事再兴0317 尚方少监0804 三长入蕃,编户齐民0164 官拜尚辇奉御0715 二王三恪,渊源何出0107 坊居闲趣0192 太平公主登门0429 世事诡谲,父子分道0043 进学内文学馆0184 洛阳女儿行0644 君心深刻,意整禁军0696 关西父老,与王共罪0202 大唐带货王1044 生无所恃,唯自谨守0165 一日三敕,高授麟台0772 义无大小,概是正气0286 窦七暴毙0204 谁都别惹我0184 洛阳女儿行0758 池鱼入江,庐陵归国0340 选月大图,宰相托女0818 蜀中繁华,金玉满架0585 大非遗恨,四镇必守0596 霸业成败,功在土浑1002 诸酋自肥,归化不易0043 进学内文学馆0775 有我祖孙,邪祟难生0353 势术门庭,自非良配0651 我王权壮,誓杀钦陵0954 不负祖宗,不负苍生0391 朕有佳孙,与卿论好1020 朝议未定,民声先传0681 王公年高,帐席以待0774 定乱须勇,国赖英主0363 新的班底0767 龙麟潜邸,入此能活0776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0894 郡王秀才,授职麟台0732 民爵普授,两税试行0216 急流勇退0694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0024 神皇鉴诗0509 捐尽封户,为国却贼0024 神皇鉴诗0317 尚方少监0454 朕能选你,亦能逐你0450 祸入禁中,殃及池鱼0946 天时在我,应时而兴0624 驻兵莫离,窥望临洮0435 北门操戈,奉命行事0640 玄暐横死,杀机四伏1005 天家幼少,各具风格0601 选募游弈,跨岭杀蕃0506 嘉贞入营,可汗暴毙0813 蕃使躁乱,横尸街头0383 恩威并施,唯命是从0844 红颜一笑,豪掷千金0506 嘉贞入营,可汗暴毙0576 天厌突厥,苦卤灌口0599 赤岭为界,阻敌阻我0940 功成此役,扬威此役0930 三年盛储,一战雄图1041 颓志老物,不足兴邦0149 旧事再起波澜0303 当街杀奴,鞭刑酷吏0491 趋炎附势,名门羞耻0772 义无大小,概是正气0077 永昌元年0151 神都此夜多惊魂0066 犹歌前代功德0761 迎驾不犒,易帜勤王0566 刀光闪烁,狼骑出没
0250 少王只是无心人1048 飞禽伤谷,囤积必刑0137 好生是天德0050 太平公主0766 拥王从龙,功成此日0776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0589 不负王命,此行必果0554 贵人入坊,平康震惊0458 天南遥远,君恩难覆0143 被抄家的丘神勣0409 巨财将入,可议封禅0629 生杀之权,不可轻予0548 天家无情,势弱则弃0552 交粮入学,纳钱凿井0606 恩仇分明,不毁道义0768 双龙汇野,伏尸北邙0572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0263 娘子随戏0600 谋婚贵女,先灵安息0493 群臣攻讦,打杀邪风0198 寸微灵光,日月照拂0165 一日三敕,高授麟台0985 四十荫授,科举早达0505 诸将自谋,雍王可靠1011 中兴雄主,难免舐犊0265 顺水推舟0167 唐家气数,应在大王0123 兵事再兴0317 尚方少监0804 三长入蕃,编户齐民0164 官拜尚辇奉御0715 二王三恪,渊源何出0107 坊居闲趣0192 太平公主登门0429 世事诡谲,父子分道0043 进学内文学馆0184 洛阳女儿行0644 君心深刻,意整禁军0696 关西父老,与王共罪0202 大唐带货王1044 生无所恃,唯自谨守0165 一日三敕,高授麟台0772 义无大小,概是正气0286 窦七暴毙0204 谁都别惹我0184 洛阳女儿行0758 池鱼入江,庐陵归国0340 选月大图,宰相托女0818 蜀中繁华,金玉满架0585 大非遗恨,四镇必守0596 霸业成败,功在土浑1002 诸酋自肥,归化不易0043 进学内文学馆0775 有我祖孙,邪祟难生0353 势术门庭,自非良配0651 我王权壮,誓杀钦陵0954 不负祖宗,不负苍生0391 朕有佳孙,与卿论好1020 朝议未定,民声先传0681 王公年高,帐席以待0774 定乱须勇,国赖英主0363 新的班底0767 龙麟潜邸,入此能活0776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0894 郡王秀才,授职麟台0732 民爵普授,两税试行0216 急流勇退0694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0024 神皇鉴诗0509 捐尽封户,为国却贼0024 神皇鉴诗0317 尚方少监0454 朕能选你,亦能逐你0450 祸入禁中,殃及池鱼0946 天时在我,应时而兴0624 驻兵莫离,窥望临洮0435 北门操戈,奉命行事0640 玄暐横死,杀机四伏1005 天家幼少,各具风格0601 选募游弈,跨岭杀蕃0506 嘉贞入营,可汗暴毙0813 蕃使躁乱,横尸街头0383 恩威并施,唯命是从0844 红颜一笑,豪掷千金0506 嘉贞入营,可汗暴毙0576 天厌突厥,苦卤灌口0599 赤岭为界,阻敌阻我0940 功成此役,扬威此役0930 三年盛储,一战雄图1041 颓志老物,不足兴邦0149 旧事再起波澜0303 当街杀奴,鞭刑酷吏0491 趋炎附势,名门羞耻0772 义无大小,概是正气0077 永昌元年0151 神都此夜多惊魂0066 犹歌前代功德0761 迎驾不犒,易帜勤王0566 刀光闪烁,狼骑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