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54 不负祖宗,不负苍生

当唐军主力在前线鏖战的时候,后方也并没有变得清闲。

随着十几万战斗人员不断向前推进,后勤方面的任务也变得越来越繁重。虽然说大军开拔的时候,本身就会携带一部分给养辎重,但仍有相当一部分需要从后方起运。

一方面自然是为了确保物资的安全,另一方面则就是有的物资需要进行阶段性的筹措。特别是唐蕃此战双方都投入了多达几十万的兵力,战争有极大的几率会陷入彼此对峙的消耗战,甚至后勤极有可能会成为影响战争胜负的最大因素。

过去这段时间里,后方的唐军大本营也在不断根据前线传回的战报调整物资征调的计划。虽然这里并没有激烈的交战发生,但所承受的压力同样不小。

特别在当蕃军执行断流阻敌计划的时候,唐军主力推进缓慢,后方大本营承受的压力可谓是空前巨大。且不说每天源源不断向青海腹心行进的辎重车队,就连负责后勤事务的宰相刘幽求都愁的掐断胡须、逐日稀少。

当所有的消耗计簿汇总之后摆在圣人案头的时候,李潼看着那一个个惊人的数字,也是颇感触目惊心。这些数字本身已经极具冲击力,而若再联想到其背后所汇聚的成千上万人的辛苦劳作生产,不免就让人更加的心疼。

中古时代,生产力本就偏低下,这些物资被辛勤的生产出来,旋即便又投入到战争这一巨大焚化炉中,被快速的消耗一空。

一想到这一画面,李潼心中便不免有些抽搐疼痛,乃至于生出一种悲天悯人的疑问:这个世界为什么要有战争这种可怕的东西?你们这些蕃贼们难道就不能躺平任操,搞得老子征服成本这么高!

当战争的成本逐日递增,对于回报的渴望也就变得更加迫切。没有利益的战争就像一朵烟花,璀璨只是一瞬,但却不能持久。

所以李潼这段时间也是忙得很,再次发挥出他搂钱小能手的禀赋,希望能够在青海这片土地上榨出可观的油水出来。

讲到战争的收益,最直接的敲骨吸髓的掠夺,通过战争摧毁敌人的抵抗力量,然后便是尽情的搜刮。其次便是对土地和人口的占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奴役生产获取利润。

对于青海这片土地,近代有所借鉴的模式便有三种,分别就是前隋、大唐以及吐蕃的征服与统治模式。

这当中手笔最大的自然是前朝隋炀帝,在将吐谷浑灭国后直接设立郡县进行统治,但因为种种的原因,最终只搞了一个寂寞。

大唐在攻灭吐谷浑之后,并没有介入太深,仍然给予吐谷浑贵族极大的自治权。这样既减少了后继的投入,一定程度上也算是维持了边疆的稳定。

但事实证明,吐谷浑原本的统治者已经变得不合时宜。特别是在吐蕃强势崛起的地缘局势中,吐谷浑的统治者已经不配再享有这一片土地。

讲到在青海地区的统治与利益获取,吐蕃反而做的比大唐更好。虽然仍扶植起一个吐谷浑傀儡政权,但却并不给予太大的权力,而是由吐蕃派遣大臣直接进行统治。几次唐蕃大战,吐蕃也因此获益匪浅。

但吐蕃的这种统治弊病也很明显,那就是坐镇青海的噶尔家族势力壮大、乃至于形同割据。

结合此前各方的经验与大唐目下的状况与需求,李潼心里也渐渐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构想计划。

虽然眼下青海的战争尚未完全结束,但也已经进入了收益阶段。诸土羌部族虽然不是主要的战争对手,但是既然他们没有在战争开始之前便站在大唐一方,自然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获得人身的安全。

虽然这些土羌早在噶尔家的统治下逐渐沦为赤贫,但人口基数还算可观,仔细刮一刮、仍有一些油水。大军进入青海之后,单单在诸土羌部族中搜缴的牛马畜力,便已经数以十万计。

相对于唐军的海量投入,这一部分收获虽然也谈不上可观,但总是聊胜于无。真要讲到牛马的缴获,其实吐蕃才是大头。吐蕃那特殊的后勤方式,虽然能够极大程度的降低战争成本,可一旦遭遇战败,那就是妥妥的运输大队长。

以往大唐与吐蕃作战时,单单一场稍具规模的战斗获胜,便能缴获数万头牛马。大唐已经扫荡青海过半区域,结果才在土羌中获取到这么点,可见吐蕃过往多年在青海的搜刮之狠。

虽然说青海对大唐而言是有着非常重要的边防意义,需要注重长期发展,避免竭泽而渔。但见到吐蕃对土羌们的搜刮力度,这些土羌们还能忍受下来、不敢进行大规模的反叛,李潼便觉得力度大一点其实也没什么,蕃贼刮得、我刮不得?

从青海先期缴获的这些牛马,其中大部分直接投入到了接下来的战争消耗中,另有一部分则被运回陇边本土,作为官厩牛马出租,以补偿战争所造成的耕垦劳动力不足。

除了牛马牲畜之外,另一个大的收获就是人口。青海整体虽然地广人稀,但时代于此繁衍生息的羌人数量还是颇为可观。

眼下战争尚未结束,唐军所搜聚到的羌人数量还没有一个系统性的统计,可单单在海东编户进行的这段时间里,便已经统计出了将近三万户羌人数量。另有更多的则跟随大军前进,作为劳役使用。

当下这个时代,人口便是第一生产力。大唐眼下战争投入已经颇为沉重,更加不会久养闲人,所以这些羌民编户完成后,即刻便被官府组织劳作生产。

负责这方面工作的是随驾的宰相王方庆,而王方庆近日来长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羌人愚钝难驯,性近驽马,实在不堪役用!”

对于王方庆这种充满偏见的评价,李潼还是有些不认同。羌人好歹也在此境生存这么长的时间,并没有被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所抹杀淘汰,总是有些可取之处的,他们起码要比那些昆仑奴要强吧。

但当他实地巡察一番,也不得不说羌人的能力短板的确非常明显。

海东地区的编户与阔地是同时进行的,其中一部分编户完成后便投入耕垦生产,但效率却实在低下。毕竟虽然青海也有一定的耕垦条件,但这些适宜耕种的土地却长期被大族豪酋们控制在手中,绝大多数普通羌人几乎没有农耕的经验。

看来,大唐想要在海东设立州县,并建立起一个官屯的基础,还是要从境内迁徙一部分民众才靠谱。

不过这些羌人们也并非一无是处,只要有手有脚、正当壮年,一把力气总有使用之处。而且由于青海的生存环境,大多数羌人生来就是畜牧好手,可以用来扩充大唐官牧规模。

吐谷浑所产出的马匹,质量一直极高,如今大唐军队所配给的几种优良战马,相当一部分都是此境产出。

未来大唐长期占有青海,畜牧业的发展无疑是最重要的利益来源之一,产自青海的骏马,不止要跟随大唐军队向更加遥远的疆土征战,同时也要大量向大唐民间流入,激励并维持大唐民间的尚武之风。

除此之外,青海的西南还有着相当丰富的自然资源,比如品质颇佳的盐池与开采难度不高的矿产。这些资源也是原本噶尔家控制青海的主要筹码,甚至青海的盐还作为商品远销陇边,许多羌人部落都是噶尔家所控制的盐奴,如今自然要被大唐接手过来。

除了人口与土地生产所带来的利益之外,青海的收复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那就是边境秩序的稳定,大唐可以加大规模的与西域进行商贸、军事等各方面的交流。

李潼身在鄯州大后方,竟日沉迷于帝国版图的扩张与经营中,甚至就连诸胡进献的胡姬佳丽都无暇享用。女人只会消磨我的志气、掏空我的身体,只有征服才是更高层次的享受!

当时间进入到了六月初,前方战报终于传回:唐军大获全胜!

“大军西进以来,阵斩蕃军五万有余,俘获吐蕃并诸胡十一万众……积鱼城一战,杀敌三万余众,俘虏七万余,缴获牛马牲畜近七十万,器杖不可胜数……”

跟随报捷的使者同归鄯州的,还有身在海东负责后勤的宰相刘幽求。刘幽求手捧战报进奏圣人,神情激动,语调高亢,颌下那已经残留不多的胡须更是颤抖的通电了一般。

大胜!实实在在、不打折扣的大胜!

李潼听到这一桩桩战报,有心学一学东晋谢安、云淡风轻的来上一句小儿辈已破贼,可是喉结抖动片刻,终究还是没忍住,挥拳重重的砸在案上,口中则大笑道:“壮哉吾军!此日之后,我与诸卿可以豪言,不负祖宗、不负苍生!”

眼见圣人如此激动,刘幽求也忍不住的热泪滚滚,并其余一同入拜的官员们大礼拜下并高呼道:“社稷不坠,唐业中兴,圣人功造伟极!臣等幸矣,骥从雄主,沐此殊恩,留名壮史……”

随着群臣殿内作拜祝贺,声浪逐渐向外扩散,外间守卫的禁军将士们也无不欢欣呼喊,一时间整个鄯州城都沐浴在这庆贺大胜的声浪海洋中。

李潼端坐席中,闭上眼倾听着内外群众的欢呼,心中也在品味着这胜利的喜悦。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睁开了眼,微笑着说道:“大军尚未班师,暂不必恣意庆祝。战后仍需妥善收尾,决不可浪费此番壮盛,归朝之后,朕与卿等、与万民同乐!”

殿内众人听到这话,也都暂时按捺下心中的狂喜,调整心态,准备投入到接下来的收尾工作中。

“可惜、可惜诸军已经围困积鱼城,却仍没能将蕃主生擒……”

刘幽求又将那战报露布浏览一番,忍不住的扼腕叹息道。

李潼展开那详细的战报阅览了一遍,才知道大军攻入积鱼城的时候,蕃主已经弃城而逃。尽管之后大军即刻派遣人马追击,且在最初也找准了蕃主的逃亡路线,可最终还是追丢了,只能无功而返。

原本蕃主最佳的逃亡路线应该是循积石山出逃,投奔西康而去,在那里整顿后路部伍,结果却不知什么缘故,逃出积石山后,蕃主并没有前往西康,而是径直折转向西,投羌塘而去。

按照在积鱼城投唐的赞婆猜测,极有可能是蕃主的逃亡队伍发生了分歧,又或者蕃主不相信留守西康的山南军队,担心会受到这些山南人马的挟持,所以才绕过西康,要返回逻娑城稳定局势,防备各方的反噬。

李潼对吐蕃内部的形势虽然了解不如赞婆那样详细,但身为一个君王,他是很能代入蕃主眼下的心境,觉得赞婆的猜测应该比较符合事实。

没能在积鱼城生擒蕃主,李潼自然有些遗憾,这狗东西跑的实在太快,居然还要麻烦他再往逻娑城派军。不过对于是否生擒蕃主,他也没有什么执念,甚至在他心里,蕃主的生死还不如钦陵这一条命重要。

而且,如果赞婆的猜测接近真相的话,那么在积鱼城留下蕃主,反倒不如放这个丧家之犬逃亡回国对大唐的利益更大。

赞普虽然是吐蕃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但在实际的情境中,赞普的生死对吐蕃整体的影响也没有想象中大。

毕竟就连威望强如松赞干布,其人的英年早逝也没有造成吐蕃的一蹶不振。而且从松赞干布死后,吐蕃几乎也没有正经的王权在位。所以想要通过干掉吐蕃赞普造成吐蕃国中大乱,也不必寄予太高的希望。

反倒是这样一个志大才疏的赞普回到国中,会给吐蕃接下来的局势走向带来非常丰富的可能。

总之,青海这一战大唐已经在战场上获取到足够多了,甚至远远丰厚过李潼在战前的期望,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将成果进行消化与巩固。

积鱼城一战放跑了吐蕃赞普,前线诸将俱感不够尽兴,所以随战报一同送回的,还有诸将联名的请战书,希望圣人准许他们在积鱼城稍作休整后、继续向西康进军,一举收复西康,乃至于攻入逻娑城。

但李潼在经过一番考虑后,还是决定暂时休戈,不再继续进军。眼下的胜利已经足够辉煌,若再将战争持续下去,且不说激增的成本能不能支撑下去,单单战线拉长所带来的风险,眼下大唐还没有一个预案进行防备。

西康他当然不会放弃,可若想要收回,战争未必是最好的方式。兵者国之重器,在经过青海此战后,李潼对此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大唐疆域广阔,同样的也存在众多的边防隐患,若凡所隐患都要用战争这种高成本的方式解决,再雄厚的国力也不能维持长久。

而且,理论上吐蕃还存在一定的威胁性,也能让青海当地这些豪酋们心存畏惧与忌惮,不敢反抗大唐对青海秩序的调整与重建。

李潼在沉吟一番后,将自己的一些想法与随驾群臣们稍作吐露,众人在听到圣人不打算再将战事继续推进下去之后,可以看到也都是明显松了一口气。

人所处的位置不同,所思所虑自然也就有所不同。前线将士们所感受到的是金戈铁马、战功赫赫,满心都是宜将剩勇追穷寇的想法。可是后方群臣却要考虑后勤的投入与民生相关,只看刘幽求一部胡须几乎尽被掐断,可知这段时间承受的压力之大。

战争进行到这一步,除了前期所进行的筹措之外,陇边诸州粮库也已经多数告罄,甚至连备荒备灾的储蓄都被挪用了相当一部分。而现在距离秋粮入仓还有几个月的时间,陇边民生已经存在着巨大的不稳定因素。

所以对于圣人适可而止的想法,群臣也都是发声附和,认为这是最好的做法。

于是,李潼便着员记录他的命令:积鱼城前线不再继续推进,除一部留守人马之外,其余诸军包括诸胡部仆从次第撤军。

正面战场虽然不再继续推进,但李潼也并不打算放过蕃军大败的这一个时机。他接着便又下令,着陇南曹仁师兵进西山,寻访并护送早前被蕃人驱逐的西康僧徒们返回西康,组织西康当地蕃人奴户为护法僧兵,向西康底层民众进行广泛渗透,必要时直接出兵,帮助这些僧兵收复西康城。

眼下西康虽然还驻有十多万蕃军,但都是山南远来的人马,随着蕃军正面战场大败、蕃主逃亡归国,这些人马必然也不会长期驻守在西康。

大唐正可以抓住这些人马对西康当地民生的破坏,加强对西康底层民众的佛法宣传与渗透,同时还激发出他们的反抗精神,与吐蕃本土进行更深层次的决裂。

同时,李潼又任命此前派往蜀中的长兄李光顺为安南大都护、以李阳为安南副都护,以山南人马向滇南进军。彼方南蛮诸诏常在唐蕃之间反复横跳,如今正可以借吐蕃自顾不暇之际、给予一个惨痛教训。

0080 猪狗之才0531 城禁不解,大索客民0175 索性以身相许0621 军顿雄堡,青海可望0851 优上赐爵,劣下枭首0178 凤声初啼谁不知0457 手中有剑,可斩凶恶0962 祖宗功伟,万世不祧0052 大酺献乐0260 分头入洞房0979 新朝修律,当世准则0305 门墙生隙0972 普世万物,汇聚博览0469 喋血宫道,遁地无门0576 天厌突厥,苦卤灌口1023 台臣夜访,或谋不轨0558 用进黜退,当然之事0526 关中苦旱,农事不兴0724 贺八入京,技惊四座0771 恩威所给,公器所归0570 土浑引贼,默啜卖命0595 名将之姿,恭在行伍1019 相濡浅滩,不如相忘0826 逃人不追,大开武举0882 伴势而升,青云直上0089 贤贤易色0697 治漕称善,前惟耀卿0532 雍王宏大,宋璟敬服0941 功在眼前,时不我待0433 代王威重,徇私窃功0743 既入幸途,抽身不易0429 世事诡谲,父子分道0483 兄弟益封,煊赫无双0560 长安诸水,周游不顺0796 东西杀敌,叛唐必死0480 与虎谋皮,智小用大0836 长安百姓,竞备佳节1029 故人相见,情势非昨0550 修身之巧,不逊名儒0063 明月暂未有0928 旗纛之下,俱朕肱骨0757 举世不容,名臣辞世0087 莲生献经0959 势利膏梁,有伤风化0422 二王反目,三思拜相0605 人若谤我,我必杀之0696 关西父老,与王共罪0543 诸夷滋扰,以血还之0198 寸微灵光,日月照拂0655 伦情妖异,母女为仇0586 雍王勇健,使人心折0315 夺王封爵,沦为黔首0944 兵败辱国,不死何为0090 家贼难防0995 春梦错发,徒恨孽血0851 优上赐爵,劣下枭首0382 太平荐才,姑侄渐远0001 大唐宗王0135 舔友的恶意交流0895 恪守门仪,宜家宜室0832 遣离京畿,别置外州0940 功成此役,扬威此役0933 半生功业,壮极青海0637 国器递授,噱谈而已0901 禁绝胡僧,唐法入蕃0220 如意元年0133 太平归邸0137 好生是天德0278 巨富惊人0427 刑司捉人,代王回拒0294 门人遇袭0189 洛阳女儿,似在眼前0336 梁王陋才,不学无术0263 娘子随戏0392 仙踪杳杳,还我巽卿0745 君臣斗法,突厥南来0594 百年血泪,聚此一岭1002 诸酋自肥,归化不易0976 盛世文娱,寓教于乐0475 带甲之士,俱仰代王0744 朱衣法冠,直攻宰相0558 用进黜退,当然之事0030 百骑军士0040 内教坊伶人0226 疯狂的武周0434 旧案新翻,大臣难逃0432 达则兼济天下0872 且等来日,礼成侍君0395 王戏闲苑,殿中选妃0443 军器难窃,武库可夺0464 神都弄事,意在西京0131 与众不同的大王0211 不宜轻沾侠名0881 漕渠流脂,谷米满仓0905 圣人有爱,蕃人得幸0146 好狗恋旧槽1031 痈疽之疾,剜骨不痛0957 六尺之勇,何惧踏营0174 天恩浩大,不敢辜负0779 靖国格式,宫门立馆
0080 猪狗之才0531 城禁不解,大索客民0175 索性以身相许0621 军顿雄堡,青海可望0851 优上赐爵,劣下枭首0178 凤声初啼谁不知0457 手中有剑,可斩凶恶0962 祖宗功伟,万世不祧0052 大酺献乐0260 分头入洞房0979 新朝修律,当世准则0305 门墙生隙0972 普世万物,汇聚博览0469 喋血宫道,遁地无门0576 天厌突厥,苦卤灌口1023 台臣夜访,或谋不轨0558 用进黜退,当然之事0526 关中苦旱,农事不兴0724 贺八入京,技惊四座0771 恩威所给,公器所归0570 土浑引贼,默啜卖命0595 名将之姿,恭在行伍1019 相濡浅滩,不如相忘0826 逃人不追,大开武举0882 伴势而升,青云直上0089 贤贤易色0697 治漕称善,前惟耀卿0532 雍王宏大,宋璟敬服0941 功在眼前,时不我待0433 代王威重,徇私窃功0743 既入幸途,抽身不易0429 世事诡谲,父子分道0483 兄弟益封,煊赫无双0560 长安诸水,周游不顺0796 东西杀敌,叛唐必死0480 与虎谋皮,智小用大0836 长安百姓,竞备佳节1029 故人相见,情势非昨0550 修身之巧,不逊名儒0063 明月暂未有0928 旗纛之下,俱朕肱骨0757 举世不容,名臣辞世0087 莲生献经0959 势利膏梁,有伤风化0422 二王反目,三思拜相0605 人若谤我,我必杀之0696 关西父老,与王共罪0543 诸夷滋扰,以血还之0198 寸微灵光,日月照拂0655 伦情妖异,母女为仇0586 雍王勇健,使人心折0315 夺王封爵,沦为黔首0944 兵败辱国,不死何为0090 家贼难防0995 春梦错发,徒恨孽血0851 优上赐爵,劣下枭首0382 太平荐才,姑侄渐远0001 大唐宗王0135 舔友的恶意交流0895 恪守门仪,宜家宜室0832 遣离京畿,别置外州0940 功成此役,扬威此役0933 半生功业,壮极青海0637 国器递授,噱谈而已0901 禁绝胡僧,唐法入蕃0220 如意元年0133 太平归邸0137 好生是天德0278 巨富惊人0427 刑司捉人,代王回拒0294 门人遇袭0189 洛阳女儿,似在眼前0336 梁王陋才,不学无术0263 娘子随戏0392 仙踪杳杳,还我巽卿0745 君臣斗法,突厥南来0594 百年血泪,聚此一岭1002 诸酋自肥,归化不易0976 盛世文娱,寓教于乐0475 带甲之士,俱仰代王0744 朱衣法冠,直攻宰相0558 用进黜退,当然之事0030 百骑军士0040 内教坊伶人0226 疯狂的武周0434 旧案新翻,大臣难逃0432 达则兼济天下0872 且等来日,礼成侍君0395 王戏闲苑,殿中选妃0443 军器难窃,武库可夺0464 神都弄事,意在西京0131 与众不同的大王0211 不宜轻沾侠名0881 漕渠流脂,谷米满仓0905 圣人有爱,蕃人得幸0146 好狗恋旧槽1031 痈疽之疾,剜骨不痛0957 六尺之勇,何惧踏营0174 天恩浩大,不敢辜负0779 靖国格式,宫门立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