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85 抽丝剥茧,外戚弄事

潞王府前堂里仍是竟夜欢宴,但是后堂中气氛却异常的压抑。

李潼先从王府侧门将太妃房氏并王妃等人送回自家王邸,然后又返回来。待到行入后堂,便见李守礼正独坐在堂,自酌自饮,一边喝着还一边抬手抹泪,全然没了刚才要一个打十个的神气与威风。

“张阿姨她……”

“三郎,你骂我吧,骂我几句,我心里舒服一些!”

李潼这里刚待开口询问,李守礼已经先一步说道,一边说着还一边敲打着自己的脑壳:“我是真的蠢,竟被人将这样的邪计传入府中都还不能自觉!我阿母她、唉,她也是轻信,她、她……”

李潼抬腿将李守礼踹到一边去,自己也入席中坐定,叹息道:“这种闲话,不必多说。你失于缜密已经不是一天两天,幸在这一次还没闹出大的乱子。否则咱们兄弟,嘿,可真就成了时流的笑柄!”

他们兄弟受封一事本就被做了手脚,挑拨离间的意味非常明显,更直接将李潼摆在一个极为尴尬的位置。李守礼所受乃是他们父亲李贤原本的封爵,而李潼所受则是后来的封爵。

这样的安排,表面上看来是没啥大问题。有唐一代,受封关中才是美封。而在他太爷爷李世民做了皇帝后,秦王这个王号便基本不授。

所以雍王这个王号便是关中最为尊贵的王爵,某种程度上,甚至都代表着储君。毕竟雍州乃京畿所在,食封于此,自然不同凡响。李潼乃是定乱首功,受封雍王也算是一种褒扬。

可眼下他还入嗣他大爷李弘,而雍王又是他亲爹李贤故号,这当中那就充满了暗示。如房氏、张氏等女眷们,都觉得这是他归宗入嗣亲爹的一个明确信号,但朝廷对此却是刻意的避而不谈。

如果不归宗,也有不小的问题,这意味着李潼在出继之后,反过头来又侵占了原本的家业,剥夺了本该属于他亲爹这一脉的尊荣。

像他三叔李显,那么刻薄寡恩一个人,在临死之前还遗诏将他二兄李守礼从嗣雍王改封为一品的邠王。这看似是一种优待,但实际上是将李贤儿孙彻底的从统序中摘离出去。

就在于雍王这个王号实在太特殊,哪怕仅仅只是嗣的。当然也不排除这是韦后或者他四叔跟他姑姑搞的把戏,毕竟李显死后朝中局势已经是混乱不堪,大家全都憋着坏呢。

李潼这段时间实在忙得很,随着都畿道总管府初步建立起来,便忙着往陕州以及河对岸的蒲州、汾州等地调运物资与兵力,言则是为了防备薛怀义的大军,主要目的当然还是要把河洛之间的血抽调到关中。

就在昨晚,他才刚从黄河南岸的孟津返回神都城,可以说是忙得脚不沾地,也根本就没有太多时间与精力细致过问朝事种种。

所以今天早朝得受册封之后,心中也满是狐疑,刚刚打听出来一点内情,还没来得及做出应对处理,没想到后院已经先一步起火了,所以他这会儿心里也是窝着一把火。

“我问清楚了,阿母也不敢隐瞒,邪言说她的,正是她母兄张延,妄想攀附名族,与清河张氏合籍,却担心没有什么声势让人敬重,所以才把主意打到了我的身上来。可笑、真是可笑……他们想要攀附远亲,却要闹得让我手足绝情!”

李守礼神情沉重,如果不是因为当中还有他生母张氏搀和,只怕早就要气得破口大骂了。

李潼闻言后倒是一乐,倒是没想到暗中的对手居然还有这种骚操作。

清河张氏虽然并不属于让人耳熟能详的五姓七望,但同样传承悠久,家世不凡。像是此前刚刚被收拾掉的宰相张锡,正是出身清河张氏。

有一个非常牛逼的称呼叫做“万石张家”,讲的就是张锡的伯父、高宗时期的宰相张文瓘,张文瓘本身已经是位高权重,四个儿子也都先后官居三品,因而就这样的雅称。

至于李守礼的生母张氏,出身则就委实不高,仅仅只是出身关中的府兵将门,凭着姿容、运气选入他们亡父李贤的王府中。

能够跟清河张氏这样的世族名门合籍入宗,对于这种小门小户而言自然诱惑极大,不仅仅只是眼前的风光,对于子孙后代都大有裨益。

这种事情,也不能说李守礼的生母张氏太蠢或者太自私,起码在张氏看来,既能抬高自己和娘家的社会地位,同时也能给儿子拉来一个强援。

很明显,这种事情绝不是李守礼他外公一家在瞎琢磨。

虽然说时下冒籍名门大族之风盛行,但毕竟也是分人,这一家人就算家世不高,但因为有李守礼这一层关系,也不能说就完全没有什么存在感,一个操作不当,那就是一桩大丑闻。

所以李潼怀疑,背后应该是有人撺掇,甚至可能都给出了明确的指令,只要张氏能够将儿子拉出去自立门户,清河张氏便给他们家一个同宗的名分。

那个张延眼下恰好在王府中堂做客,早在李潼返回之前,李守礼便让人将其引入王邸内堂,暂时监押起来。因为事关他生母,他也不知道该要如何处理,所以等到三弟返回才一同审问一番。

张延年纪三十出头,至今仍是白身,并没有沾到什么皇亲国戚的光。不过面相看起来倒是不错,跟张氏眉眼之间倒是有几分相似,张氏虽然脾气不好,但长相却是不俗,生的李守礼也是方头大脸、称得上英朗。

看来暗中挑事的人也是挑选了一番,如果张延长得面目可憎,怕是搭理都懒得搭理。

但这个张延相貌虽然不俗,其实却是一个草包,不消如何审问,很快便招出了几个名字,贝州人路敬琏,司属少卿张循古等等。

贝州人路敬琏负责接触张延,并将其引见给司属少卿张循古,张循古虽然没有直言,但却通过旁人暗示张延,如果李守礼的生母张氏能够成为潞王太妃,他们家附籍清河张氏这件事大有商量。

知道了这几个名字后,李潼便将背后的人事勾勒出一个大概。清河张氏本就贝州人,司属少卿张循古乃是前宰相张锡的堂弟,而那个中间人路敬琏、本身并不重要,但是其堂兄路敬淳,却是唐初著名的谱学大家。

所谓的谱学,即就是专门研究世家大族族谱传承的学问。如此一来,也就难怪张氏兄妹对此深信不疑了,有谱学大宗师的家人出面,又有清河张氏的嫡系族人作出保证,安排他们一家附籍清河张氏那实在太简单了。

同时李潼也不免感慨一声,随着他势位越来越强盛,不知不觉就会与许多人产生利益的纠葛,许多看不见的地方恶意就会突然滋生出来。

他与清河张氏本身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冲突,甚至年初时清河张氏还挺热切的想将女儿嫁给她。就算有什么交恶,也只是在张锡担任宰相期间,但也顶多只是张锡不怎么给他面子,直接的冲突并没有。

所以在接下来处理张锡的问题上,李潼也知是不作过问,没有接见替张锡求请的李峤。但其实真正要搞张锡的,是宰相李昭德。

如果从表面上来看,张循古通过别人诱惑张氏兄弟,让他们搞事情,把李守礼拉走。可能真的只是自觉抱不上李潼这条大腿,所以退而求其次,想要跟李守礼打好关系。

但早在归府之前,李潼便让人打听他们兄弟受封的经过,同样也顺便打听了一下作为司属少卿的张循古的社会关系。

张循古跟路家是姻亲,本身跟路敬淳这个谱学大家交情不俗,也因为这一层关系才能担任司属寺、即就是宗正寺的官员。

再往下延伸,这一层关系就有趣了。路敬淳有个女儿嫁入了河东柳氏,而皇嗣李旦有一个妃子同样出身河东柳氏,是高宗时期与长孙无忌一同被搞死的宰相柳奭的孙女,生了李旦的次子李成义。

河东柳氏在武则天时期颇受打击,原因是柳奭支持出身太原王氏的外甥女王皇后而反对武则天封后。同样的,李旦的后宫中还有一个王德妃出身太原王氏,并生了一个儿子即就是李旦的第五子李隆业。

更加巧合的是,王德妃的父亲王美畅是李旦的老丈人当中为数不多仍然在世者,而且眼下正在神都。原本这个王美畅是担任润州刺史,但是因为受前冬官尚书苏干一案的牵连被提捕归都。

本来一个戴罪之身,分分钟都有可能被押赴刑场,但是随着李潼等人政变成功,王美畅的杀身之祸自然解除了,而且也因此便利,成为为数不多恰在朝堂之中的外戚。

诸多人事线索如此一串联,一个以外戚王美畅为中心的小圈子便呼之欲出了,而李潼他们兄弟受封且后院失火,应该就是这个小圈子的手笔了。

了解这当中的关联后,李潼不免冷笑起来,让人将这个被当枪使了的张延暂收府中,然后又望着李守礼问道:“张阿姨一事,二兄你打算如何处理?”

当李守礼从三弟口中听完这一完整的人事脉络,也是忍不住倒抽了一口凉气,本来以为只是他那个生母闲得犯蠢才故意撩事,却没想到当中还有一个阴谋联系。

“我、我实在不知该要怎么做,从来我只听三郎你的,你说该要怎么做,那我就怎么做。”

李守礼捂着头有些痛苦的呻吟一声,并叹息道:“阿母这一次受人蛊惑,败坏我家情义,真的是过分了。但三郎你、你……唉,我也不知该要怎么说。”

1012 学士才高,群众争访0230 过平康款辔0475 带甲之士,俱仰代王0777 宗家冢嫡,监国元嗣0650 节操仍有,往者非乐0686 伯玉消沉,愁怀醉骨0791 唐业存亡,河北相关0570 土浑引贼,默啜卖命0840 太府巡坊,鸡飞狗跳0551 镇国雍王,陇右军使0061 佳人再赠香0705 乱起宸居,妖氛再兴0055 一人而敌一族0340 选月大图,宰相托女0182 不堪回首的情事0402 好长生者,必重医卜0470 唯情不可恃,满朝非君子0712 北门空虚,无人可用0207 李氏名驹0032 君子满朝0210 笑入胡姬酒肆中0619 跳荡之才,不堪任大0542 乍闻故衣,姚崇震惊0735 千般柔媚,俱献夫郎0418 酒不醉人人自醉0026 圣母临人,永昌帝业0881 漕渠流脂,谷米满仓0878 人间惊艳,实难争美0581 诸胡群聚,京观骇人0094 大酺礼毕0488 庸人自扰,死不足惜0142 就怕有坏人0293 大王英明,后事畅想0795 无上可汗,进退失据0054 锁喉之臣0404 人人自危,谋定相位0868 老妇害我,不容善终0398 狄公出手0396 何患无势,转瞬即来0927 朕既为君,爱民如子0625 顿兵海东,入定九曲0481 殿下薄情,上官明志0279 飞钱承兑0706 家贼国贼,插标之徒0636 王若归朝,春宫待之1025 风物常在,人有竟时0381 妈宝裴光庭0848 大将薨逝,北疆不安0507 中军议事,诸将思归0182 不堪回首的情事0210 笑入胡姬酒肆中0700 雍王献货,且入宫库0954 不负祖宗,不负苍生0015 仁智院掌直0403 凶逆作恶,宰相罪大0944 兵败辱国,不死何为0742 莲花六郎,生吞珠花0520 关中帝宅,且镇且抚0414 后进小子,恃才薄我0118 从子昌嗣0186 上错花轿嫁对郎0442 大河水口,俱在掌握0217 西京可守0161 宰相荐才0980 圣笔制律,宋诗雄发0873 蕃土不容,长安势热0068 食心婢子0383 恩威并施,唯命是从0274 只待神都制命0686 伯玉消沉,愁怀醉骨0147 威名远播陈街使0918 尽力而为,不负此生0763 国之武库,藏恶纳奸0607 立约结社,雇胡杀胡0172 薛师人间英豪0342 怀义说亲,结怨于人0222 吐谷浑王族0650 节操仍有,往者非乐0166 门庭若市,名门为仆0978 封衙锁库,勾检察奸0854杞人忧天,狂念徒劳0351 关中群贵多尚势0017 兄弟殊异0092 仇人相见0727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0940 功成此役,扬威此役0826 逃人不追,大开武举0304 待罪慈乌台0343 女人的报复0092 仇人相见0034 狄公满腹荆棘0125 风雨飘摇的宰相们0895 恪守门仪,宜家宜室0048 内教坊诸事0012 耶耶的召唤0048 内教坊诸事0501 密令在手,谋杀怀义0101 出阁河东王0022 万古愁难销0194 报还颜色,李氏有人
1012 学士才高,群众争访0230 过平康款辔0475 带甲之士,俱仰代王0777 宗家冢嫡,监国元嗣0650 节操仍有,往者非乐0686 伯玉消沉,愁怀醉骨0791 唐业存亡,河北相关0570 土浑引贼,默啜卖命0840 太府巡坊,鸡飞狗跳0551 镇国雍王,陇右军使0061 佳人再赠香0705 乱起宸居,妖氛再兴0055 一人而敌一族0340 选月大图,宰相托女0182 不堪回首的情事0402 好长生者,必重医卜0470 唯情不可恃,满朝非君子0712 北门空虚,无人可用0207 李氏名驹0032 君子满朝0210 笑入胡姬酒肆中0619 跳荡之才,不堪任大0542 乍闻故衣,姚崇震惊0735 千般柔媚,俱献夫郎0418 酒不醉人人自醉0026 圣母临人,永昌帝业0881 漕渠流脂,谷米满仓0878 人间惊艳,实难争美0581 诸胡群聚,京观骇人0094 大酺礼毕0488 庸人自扰,死不足惜0142 就怕有坏人0293 大王英明,后事畅想0795 无上可汗,进退失据0054 锁喉之臣0404 人人自危,谋定相位0868 老妇害我,不容善终0398 狄公出手0396 何患无势,转瞬即来0927 朕既为君,爱民如子0625 顿兵海东,入定九曲0481 殿下薄情,上官明志0279 飞钱承兑0706 家贼国贼,插标之徒0636 王若归朝,春宫待之1025 风物常在,人有竟时0381 妈宝裴光庭0848 大将薨逝,北疆不安0507 中军议事,诸将思归0182 不堪回首的情事0210 笑入胡姬酒肆中0700 雍王献货,且入宫库0954 不负祖宗,不负苍生0015 仁智院掌直0403 凶逆作恶,宰相罪大0944 兵败辱国,不死何为0742 莲花六郎,生吞珠花0520 关中帝宅,且镇且抚0414 后进小子,恃才薄我0118 从子昌嗣0186 上错花轿嫁对郎0442 大河水口,俱在掌握0217 西京可守0161 宰相荐才0980 圣笔制律,宋诗雄发0873 蕃土不容,长安势热0068 食心婢子0383 恩威并施,唯命是从0274 只待神都制命0686 伯玉消沉,愁怀醉骨0147 威名远播陈街使0918 尽力而为,不负此生0763 国之武库,藏恶纳奸0607 立约结社,雇胡杀胡0172 薛师人间英豪0342 怀义说亲,结怨于人0222 吐谷浑王族0650 节操仍有,往者非乐0166 门庭若市,名门为仆0978 封衙锁库,勾检察奸0854杞人忧天,狂念徒劳0351 关中群贵多尚势0017 兄弟殊异0092 仇人相见0727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0940 功成此役,扬威此役0826 逃人不追,大开武举0304 待罪慈乌台0343 女人的报复0092 仇人相见0034 狄公满腹荆棘0125 风雨飘摇的宰相们0895 恪守门仪,宜家宜室0048 内教坊诸事0012 耶耶的召唤0048 内教坊诸事0501 密令在手,谋杀怀义0101 出阁河东王0022 万古愁难销0194 报还颜色,李氏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