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6 人尽敌国

一首慈乌诗吟咏完毕,房间中久久没有别的声音。

上官婉儿从女史手中接过一份录书,持卷细读良久,特别是那一篇《慈乌诗》。她之所以能够被收留禁中待诏听用,很大一方面的原因也是诗文方面造诣不浅,赏鉴更是最基本的禀赋之一。

诗篇乍一入眼,上官婉儿眉梢便忍不住微微一颤,生出的第一个念头则是怀疑。故太子李贤诗作虽然不多,但她也曾欣赏过几篇,与眼前此篇很明显是截然不同的文义风格。

当然这也不是不可解释,际遇的变化,心境的流转,都能造成文风的转变。而李贤命运则更是跌宕,堂堂的大唐储君成为被废黜外贬幽禁庶人,际遇可谓云泥之判,由此文风渐改,洗去藻丽,远于浮华,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抛开风格转变,这首诗问题还是不小,因情而入,由物及人,可以看到前半篇都是平铺缓进,平实且物情渐挚,但是当转入人身上时,则就变得跳脱紊乱,反复牵强,颇有拼韵强成之嫌,至于尾句请封曾参,更可谓意旨大脱,独成孤题,若是将之抹去,反而能够促成诗意的完整。

当然,若从单纯赏鉴的角度去品评这一首诗作,其实也是脱旨。

假定少年李守义所言都是真的,这一首诗的确故太子李贤伤感所作,那对寻常人而言由孝子悲物惭己伤情继而为先贤正声的牵强诗意,的确可以归为天家家事,意旨非但不脱,反而有了一个跳升,因为这是实实在在能够做到的事情。

上官婉儿反复低吟,思绪却已经发散悠远。

故太子李贤与太后母子积怨已是久远故事,她虽然不够资格涉事其中,但也曾经作为一个见证者,诗作后篇意旨的凌乱,更让她不由得想起那个青春锐意的身影,在饱受挫败之后心境的崩坏与凌乱,他的彷徨与挣扎仍然跃在纸上,终究还是不得不低头,哀乞垂怜舐犊。

将纸卷轻掩,上官婉儿呵出一口气息。这是一首入情之作,而所述之情又是人间乖戾,远不同于寻常慈母孝子,推字观情,若非本就身在其中,谁又能够洞彻优劣?

她从心里已经认定了这应是李贤所作,因为无论前篇的平实,还是后篇的凌乱,那都是感触之言,远非李守义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能够阅历经深。若是寻人代笔,若能有前篇的水准,便绝不会有后篇的情意浮乱。

但就算是有了这样的认知,对于少年李守义是否真的魂游阴府、与其父历遍寒暑,上官婉儿仍持保留态度,因为这实在太离奇。即便有诗篇为证,也不排除是李贤临死之前口述子诵,留给儿辈乞活之用。

不过,上官婉儿态度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后对此看法如何。

无论此事当中多少离奇,有了之前医官、宫婢的证词,再加上太医署医博士的作证,如今又有了少年李守义口述故太子李贤遗作,这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事情脉络。至于当中乱力怪神的玄奇,那不是凡人能够审断清楚的领域。

所以搜证进行到这一步,上官婉儿已经可以返回上阳宫复命了。

她也不愿再长时间的面对永安王,少年虽然看上去柔弱无害,但却让她有种心悸危险的感觉,这或者只是身为女人一种说不清楚的直觉,但也足以让她对少年李守义敬而远之。

只是在起身告辞,见到李守义一如此前送出那位沈博士一样姿态时,上官婉儿还是忍不住心中一动,趁着女史们不曾注意之际,对李守义低语道:“但得先王遗篇,余者无需多言。”

李潼听到这话,明显的愣了一愣,实在没想到上官婉儿居然会主动提醒自己。但不待他有所回应,上官婉儿已经疾行而出。

上官婉儿一行人离开之后,便再也没有别人来到此处。院舍外是当直的宿卫标立,院舍内则仍留有四名宫婢,应该是留此照顾李潼的起居。看来,在太后武则天还没有做出裁断之前,李潼是一直要住在这阴森森的五殿后舍了。

这会儿,天色已经完全黯淡下来,特别此间被五殿巨大阴影所覆盖,远比旁处要更加幽暗得多。李潼站在廊下,看着前方大殿黑洞洞的庞大轮廓,据说高宗李治生前常幸此殿治事,大概当时他是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孙有一日会被拘在殿后任人凌辱宰杀。

但也不得不说,就算李治有所预见,依照他苦恋权柄而又病魔缠身的状态,他也更愿意信任风雨同舟、一路走来的妻子与政治伙伴武则天,而不会相信作为继承人的太子李贤。

毕竟妻子权威仍然来自于他,儿子则是大唐帝国法定的继承人。远的不提,他爸爸李世民如何上位,李治心里就清楚得很。所以李治对于儿子尤其是太子的防备,其实是远远大于对妻子的,妻子了不起成为下一个吕后,儿子要是闹起来,那就是大唐的新君!

从这一点来说,李氏宗亲于武周一朝前后所承受的苦难,李治是要承担相当一部分责任。但用比较冷酷的角度来说,就算武则天之后跳反篡唐超出了李治的预计,但后续事态发展其实又回到了他所预设的轨道上来。

他的妻子武则天可以说是他一手调教出来,公器推而共享,稍作放飞脱轨之后,仍然还是完成了大唐帝国的延续传承。但这稍微的脱轨,当中多少血泪凄楚,那就是具体的人事自受,根本不在天皇心怀之内。

如今的李潼,不幸成为苦难的具体承受者,所以无论他现在能否代入少年李守义的立场,对于那个名义上的爷爷李治,真的是难有什么好感。这死鬼害苦了他,养成一个权力猛兽,自己拍拍屁股跑乾陵喂蚂蚁了,不管身后巨浪滔天。

“大、大王请进餐……”

一名宫婢垂首趋行,站在距离李潼还有丈余外的位置上怯声说道,脸上的忧恐根本就掩饰不住。

李潼见状不免一乐,果然人的快乐泰半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明显这个宫婢对他这个死而复生的妖人惊悸有加,根本不敢靠近过来。

他转身往房门内行去,看到宫婢碎步小退,后背已经抵在了门栏上,突然翻眼吐舌做了一个鬼脸,那宫婢顿时惊得捂脸尖叫起来。而其他三名还在房中做事的宫婢在闻声后,也都惊得身躯一抖,或冲进房间角落,或钻入了屏风后。

“我是人非鬼,和你们一样的血肉之躯,也不是喜欢生啖血食的恶灵。你们要是还惧怕,也不必在这里,退下歇息去吧。”

李潼虽然苦闷,也不会恶趣味到惊吓这些宫婢,他只是不喜欢这么被人贴身监望,既然这几个宫婢也吓得不得了,也实在不必彼此勉强。但他也明白,要是直接驱退,还不知又会引出什么闲话杂舌。

果然,在听到这话后,那几个宫婢都如蒙大赦,也顾不得失礼不失礼,鱼贯行出,转向院舍中另一处房间后便闭门不出了。

房间里一盏宫灯,两处明烛,摆在不同的位置上,饮食则是两名值宿的羽林军士送进来。按照少年李守义的记忆,这应该属于额外的加餐,以往则是入夜不食,而且餐食较之往常似乎也更显丰富,这大概是上官婉儿离开前的交代吧。

正常人的思路,逢此变故,肯定是无心进食,但李潼也算是有几分认命,且过当下吧。据他的了解,少年李守义是在昨天早上便病亡,此前饮食肯定也是马马虎虎,李潼醒来后也只是吃了一点宫人遗留的食物聊作充饥,这会儿也的确饿了。

餐食种类不少,一部分已经被宫婢摆在了食几上,还有一些则仍罗列在箱笼中。

摆在最中间是一份蒸鹅,表皮油光透亮,居然还抹着麦芽糖,不知是怎么样的神仙口味。几张胡饼腹囊鼓鼓摞在一起,烘烤得表皮炸花,露出里面香气浓郁的羊肉馅,应该就是较之胡饼更高一级的吃食古楼子。

唐人吃馕那可真是上下风行,《朝野佥载》有武周时期张衡,熬到四品再加一阶,已经将要成为三品紫装大佬,路上见到胡饼新熟,买了一张骑在马上边走边吃,结果被御史弹奏,就这么丢了官。吃货的悲哀,这张胡饼也是贵得很。

当然也是因为这个张衡起点太低,令史出身,即就是县令的属吏,这属于流外出身,在官场上本就受到歧视,升迁也要更加困难。

故纸闲说,与眼前活生生的事物联系起来,给人以非常奇妙的感受。

如果不是自己这个新的身份太危险尴尬,李潼大概也会更加享受这一次唐穿之旅。唐人饮食或者说宫廷膳食,尽管只是日常餐饮,也是有所保证的。

主食里还有一盆面片汤,又称汤饼或馎饦。唐人豪迈也体现在餐具应用上,一盆、不是一碗,浅口大腹,内盛鸡丝香汤,面色碧绿,入口清爽劲道,似乎添加了一些草木汁液的佐料,应该是煮熟之后又用井水镇过,类似冷面的吃法,也的确还有一个别称叫做冷淘。

这一份餐食也让李潼意识到眼下的时令在盛夏,他身上还穿着略显厚重的袴褶,此前并不觉得闷热,眼下意识到之后,才感觉到衣内早已经被汗水浸透,可见从醒来一直到现在,他的精神一直是紧绷着,丝毫不敢松懈,就连如此明显的闷热不适都没有感觉到!

0567 河谷血战,儿郎英武0315 夺王封爵,沦为黔首0725 水土不同,或橘或枳0387 门傲难托,上官听乐0012 耶耶的召唤0227 名马梨花落0362 代王旧罪,依稀可引0202 大唐带货王0888 一藤之瓜,优劣分明0810 日拱一卒,改制兴世0044 老朽昏聩,不惧一言0675 东域鸡肋,大军难通0463 诛除诸武,归政李氏0938 独步狼窟,有何惧哉0244 大王良教,甘霖慰我0279 飞钱承兑0408 蜀女英才,羞煞男儿0233 我之乐土,彼之禁区0261 不欺少年穷0528 人发杀机,血洗长安0086 曲乐动人0452 人既不存,需留清白0038 水涨船高0992 岐王为友,不羡知音0656 君臣不容,兵戎相见0116 不是聂隐娘0239 名王一言,万众法随0285 恶人自须恶人磨1037 大局为重,战不如降0178 凤声初啼谁不知1005 天家幼少,各具风格0974 故事险恶,祸根难躲0188 爱上一匹野马1004 皇子通经,出阁入世0365 群僚入庙,参佐代王0364 魏公点拨,郑姝齐聚0744 朱衣法冠,直攻宰相0654 琛氏阿黎,骄横难制说几句话0379 日拱一卒,大位可望0478 开元名相,次第入府0329 巽郎警声,各宜自省0949 有此勇卒,何患不威0865 乐奴恃色,嚣张十足0476 十道使者,保三争四0215 优才如此,孰能不爱0100 不望独活0766 拥王从龙,功成此日0560 长安诸水,周游不顺0242 蜀女有才0136 良人淑女,有妨名节0882 伴势而升,青云直上0660 东域赤尊,和亲唐王1001 天弃其类,错爱必伤0039 罗网常设0099 宰相危矣0006 人尽敌国0328 野狐宰相1017 蕃使入国,恳请和亲1006 南士北行,道途寂寞0946 天时在我,应时而兴0927 朕既为君,爱民如子1006 南士北行,道途寂寞0261 不欺少年穷0852 取尔首级,彰我刑威0190 神皇权法,血授少王0344 人事调置,底盘草成0776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0587 噶尔掌国,父子为继0556 雍王坐衙,群众争见0121 徐敬真引诬0365 群僚入庙,参佐代王0244 大王良教,甘霖慰我0454 朕能选你,亦能逐你0423 千骑入卫,诸事待张0050 太平公主0256 捐麻续缕,祈君长命0471 先谒圣皇,再论后事0118 从子昌嗣0057 命途何艰难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0980 圣笔制律,宋诗雄发0335 给事巡衙,群僚恭待0362 代王旧罪,依稀可引0675 东域鸡肋,大军难通0236 蜀商杨丽0407 嫁女骤显,爵封县男0902 赞普成年,几分肖我1004 皇子通经,出阁入世0530 名臣良主,知遇相逢0156 武氏群英会0558 用进黜退,当然之事0608 乌合成军,诸部为备0616 蕃国怀奸,仁愿入陇0525 悍将入城,破财免灾0417 抢位政事堂0470 唯情不可恃,满朝非君子0304 待罪慈乌台0162 板荡识诚臣,入死不自知0314 枝冠渐茂,回护近人
0567 河谷血战,儿郎英武0315 夺王封爵,沦为黔首0725 水土不同,或橘或枳0387 门傲难托,上官听乐0012 耶耶的召唤0227 名马梨花落0362 代王旧罪,依稀可引0202 大唐带货王0888 一藤之瓜,优劣分明0810 日拱一卒,改制兴世0044 老朽昏聩,不惧一言0675 东域鸡肋,大军难通0463 诛除诸武,归政李氏0938 独步狼窟,有何惧哉0244 大王良教,甘霖慰我0279 飞钱承兑0408 蜀女英才,羞煞男儿0233 我之乐土,彼之禁区0261 不欺少年穷0528 人发杀机,血洗长安0086 曲乐动人0452 人既不存,需留清白0038 水涨船高0992 岐王为友,不羡知音0656 君臣不容,兵戎相见0116 不是聂隐娘0239 名王一言,万众法随0285 恶人自须恶人磨1037 大局为重,战不如降0178 凤声初啼谁不知1005 天家幼少,各具风格0974 故事险恶,祸根难躲0188 爱上一匹野马1004 皇子通经,出阁入世0365 群僚入庙,参佐代王0364 魏公点拨,郑姝齐聚0744 朱衣法冠,直攻宰相0654 琛氏阿黎,骄横难制说几句话0379 日拱一卒,大位可望0478 开元名相,次第入府0329 巽郎警声,各宜自省0949 有此勇卒,何患不威0865 乐奴恃色,嚣张十足0476 十道使者,保三争四0215 优才如此,孰能不爱0100 不望独活0766 拥王从龙,功成此日0560 长安诸水,周游不顺0242 蜀女有才0136 良人淑女,有妨名节0882 伴势而升,青云直上0660 东域赤尊,和亲唐王1001 天弃其类,错爱必伤0039 罗网常设0099 宰相危矣0006 人尽敌国0328 野狐宰相1017 蕃使入国,恳请和亲1006 南士北行,道途寂寞0946 天时在我,应时而兴0927 朕既为君,爱民如子1006 南士北行,道途寂寞0261 不欺少年穷0852 取尔首级,彰我刑威0190 神皇权法,血授少王0344 人事调置,底盘草成0776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0587 噶尔掌国,父子为继0556 雍王坐衙,群众争见0121 徐敬真引诬0365 群僚入庙,参佐代王0244 大王良教,甘霖慰我0454 朕能选你,亦能逐你0423 千骑入卫,诸事待张0050 太平公主0256 捐麻续缕,祈君长命0471 先谒圣皇,再论后事0118 从子昌嗣0057 命途何艰难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0980 圣笔制律,宋诗雄发0335 给事巡衙,群僚恭待0362 代王旧罪,依稀可引0675 东域鸡肋,大军难通0236 蜀商杨丽0407 嫁女骤显,爵封县男0902 赞普成年,几分肖我1004 皇子通经,出阁入世0530 名臣良主,知遇相逢0156 武氏群英会0558 用进黜退,当然之事0608 乌合成军,诸部为备0616 蕃国怀奸,仁愿入陇0525 悍将入城,破财免灾0417 抢位政事堂0470 唯情不可恃,满朝非君子0304 待罪慈乌台0162 板荡识诚臣,入死不自知0314 枝冠渐茂,回护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