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水土不同,或橘或枳

当陆景初赶到王府直堂的时候,早已经是日上三竿,直堂中诸员悉数就位。

一路疾行入堂,陆景初本来是略有气喘燥热、额头汗水隐现,可是随着当堂学士宋璟抬头一瞥,只觉颈后似有一股冷风灌入衣袍内,燥热、汗水顿时消散一空。

他垂首趋行至前,小声道:“卑职昨夜乡亲入京,情热忘形,酣饮醉卧,所以……”

“入座吧,缺签半日,月末折计。”

宋璟闻言后略作颔首,示意陆景初归席,然后继续伏案批阅文书。

陆景初听到这话,心中不无懊恼,但也不敢多说什么,缓步退后,及入厢左自己的席位坐定,这才小声问向邻座的郑浮丘:“怎么今天是宋学士当直?我月初已经缺签,今天再折计进去,今月食补又没了……”

行台诸职员多是检校之职,除了一些高位大佬有朝廷册授的散职品秩可以直领俸给,类似陆景初这种本秩不过九品,秩俸所给实在微薄。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行台待遇就差,除了本品秩俸之外,各种职事补贴才是收入的大头。类似陆景初除了内司参军,还领王府直学士,各种津贴补助一个月足有四五十缗之多。可是这些津贴补助都与考勤挂钩,每日衙堂签到,如果缺签一定次数,补助就要相应扣除。

陆景初宰相之子,家境当然不俗,但既然已经当户成家,开支也是不小。像昨天出迎贺知章之类的人情来往,也占了开支的一大部分。

听到陆景初抱怨,郑浮丘忍不住笑了起来:“沈学士今天随殿下巡视学院,宋学士才来替直。辰时封签,今天缺签的不只你一人。唉,偏偏宋学士当直月中ꓹ 今月能领足食补的怕是没有几人。”

王府直学士,规模二三十人ꓹ 除了处理王府相关事宜之外,还有备问左右的职责,就类似于朝廷诸殿直学士ꓹ 相当于雍王殿下私人顾问班底。

偶有令式拟定,在正式呈交行台讨论之前ꓹ 也会由他们这些直学士进行一些修正与评估,所以王府直堂又有一个别号名观政堂。

能够入选这一直堂的ꓹ 都是雍王所欣赏的士林少壮ꓹ 于此观摩政治、储备学识,一旦外授,起步都是检校县令。

诸直学士分为三班,有三名直堂学士沈佺期、宋璟与张嘉贞为班首。这其中沈佺期与张嘉贞还算比较好说话,迟到个一时半刻也还能讨个情分,可若是宋璟,则就全无情面可言ꓹ 一旦封签,哪怕前脚已经入堂ꓹ 同样不得补签。

“月中不首不尾ꓹ 人心最易松懈。专以宋学士当直ꓹ 我怀疑不无刻意ꓹ 或就是为了省俭廪料开支……”

陆景初一边在案上铺开今日需要处理的文书,一边小声抱怨着ꓹ 并不时怨望郑浮丘一眼ꓹ 就差明说你姊夫不地道!

郑浮丘闻言后没好气的白他一眼ꓹ 并不无忿忿道:“我直堂以来,还不知食补是什么滋味呢!”

两人说话间ꓹ 堂外突然人影闪过,捕捉到那一丝衣角,郑浮丘忍不住低笑道:“瞧瞧,精明人在外窥势,根本就不入堂!反正已经是补签无望,不如再偷半日逍遥!”

“唉,脚步快了几分,无地转圜。”

透过窗户缝隙,陆景初看了一眼外廊正提着缺胯衣摆、蹑手蹑脚弓腰向外行走的郭元振,忍不住叹息道。

郭元振迟到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迟到反而让人意外。堂外偷窥看到直堂者是宋璟,自知补签无望,索性再偷溜出去。

日常出入直堂,他与门卒也已经混熟,堂外闲聊几句,终究觉得留在王府摸鱼太扎眼,准备牵来坐骑过街去平康坊溜达一圈。可他这里刚刚行出府门,便听到仪门外马蹄声雷动,顿时端正站姿,大步入前,果然不久之后,雍王仪驾便在甲兵们簇拥下驶入仪门。

于是郭元振便连忙凑过去,与其他员佐们一同操办防卫交接事宜,仿佛本职如此,丝毫看不出是迟到摸鱼兼早退。及至雍王登堂,他又三步并作两步的蹿进了沈佺期等人身后,便走便擦着额头汗水,似乎是跟着出入一程累得不轻。

宋璟等人匆匆出堂迎接雍王殿下,一时间也无人搭理郭元振,只陆景初、郑浮丘等知他去而复返者,暗里向他竖了竖大拇指。

趁着众人迎接雍王之际,郭元振悄悄溜进签席,方待执笔,便觉身上冷嗖嗖的,抬头一看,只见雍王与宋璟都直勾勾望着他,干笑一声,抬手掸袍退回厢左默立。

“今届院试,参考者较此前翻增数倍,诸纸笔文物所费更甚,行台已经批给京南安义仓出具。不过院试场次未定,仓物给出仍需防守。行台并无闲员,郭某引甲看守,院试不结束,不准离仓!”

国子监学位与场地有限,所以行台另设集英书院,位于京中光宅坊,用于给参考学子录名造籍,以汇总四方学子。

朝廷科举尚有诸州贡举人进行遴选,集英书院的院试便是行台考选的一次初试。当日参考、当日出榜,相当于朝廷典选的长名榜。过了院试,才可以参加西京国子监监试,监试通过后,便有了正式授职的资格。

当然,如果嫌监试授职过卑,也可以继续备考参加行台所主持的堂试。

虽然行台一系列的考选都没有朝廷所授给的正式官身,但有一点优势是朝廷科举所比不了的,那就是在这考选过程中,并不存在大量荫给占据名额,毕竟这也是朝廷才拥有的权力,行台还是没有资格对官员子弟直接进行荫授的。

郭元振听到安排自己去守仓,脸色不免一苦。不过他小事上抖机灵,大事上还是不敢含糊,连忙入前恭声应是。

入堂坐定、随意批阅了一些堂务府事之后,李潼突然一顿笔,想起来一节,抬手指了指陆景初说道:“途中偶闻坊间新辞传唱,听说是陆学士乡亲拟作?”

陆景初闻言后连忙起身,将刚刚入京的贺知章介绍一下。

李潼闻言后也颇感兴趣,又笑语道:“江南有才士啊,这越州贺知章,会不会参加院试?若是入场,将他考卷取来府中观详。”

陆景初闻言后自是大喜,他对自己这表兄才华颇有信心,认为不必凭着幸进出头,所以没向雍王举荐。但现在是雍王主动垂问,那意义自然就不同了,又连忙讲了一些贺知章的旧作。

李潼听完后也是颇为高兴,贺知章大名他自然不陌生。且不说其人最为人知、与李白之间商业互吹的互动,单单其人本身就值得李潼另眼相待。

贺知章传世诗文不多,但在初唐到盛唐这一个唐诗的过渡时期,自有其非凡位置,号称盛唐之先声。不说沈宋之流初唐诗名早著,在从初唐到盛唐这一时间点中,最重要的两个人物就是陈子昂与贺知章。

陈子昂诗文俱壮,可以说是一扫六朝颓声,但是憾于命运多舛、英年早逝,陈子昂虽然破除六朝遗风,但却没怎么有时间去做更多开创。如果说陈子昂是重在破,那贺知章就是创了,自贺知章以后,唐诗无论题材还是技法,包括诗文名家都呈井喷一般涌现出来。

现在陈子昂已经在事行台,贺知章这个原本的江南状元也来到了长安,李潼心里当然高兴得很,并打算找个时间见见贺知章,搞点文抄活动震震他。贺监都已经入世了,群星璀璨的时代已经不远,再不抄就他妈没机会了。

不过相对于贺知章的诗文之名,李潼眼下更感兴趣还是陆景初的另一个亲戚,就是他的连襟萧嵩。萧嵩于盛唐出将入相,也是开元时期一个重要人物。

不过怎么说呢,相对于贺知章才情外露、乍一入京便引起了一些讨论,萧嵩这人就有点学渣的味道。

萧嵩去年就来到了长安,看在陆元方的面子上,李潼还免了他的学杂费让他入读国子监,但用杨再思的话说这娃就是个样子货、绣花枕头,陆氏名门、不意有此愚亲,一点秀气全都浮于表面。

李潼倒是不怎么了解萧嵩未发迹时的经历,只是将之列在了还能救一救的名单中,打算找个机会将之召入鹰苑栽培。也不说给谁面子,毕竟长得帅的人免不了是惺惺相惜。

午前处理了一些琐事之后,午后杨再思入府奏事。他是西京国子监祭酒,一应选事也在职内,近来也是操劳有加,看着都有几分消瘦。

李潼特意将杨再思留在邸中用餐,并于席中递出一份行卷,望着杨再思笑语道:“这里一份三原学子行卷,能否有劳杨相公惠评,直免院试?”

杨再思闻言停箸,抬手将这行卷推在一边,并正色道:“学子投卷,行台自有集英书院纳之。臣职非在此,不敢启阅。”

李潼碰了一个软钉子,不免有些不悦,瞥着杨再思微笑道:“近来有闻时流所论,言杨相公东西作风不一,往年就事神都,颇有和光同尘。如今在事西京,却似有卖直之态啊!”

杨再思听到这话便笑起来,在席中举杯笑道:“臣为殿下贺!殿下得人得治,具位臣员能凭卖直而获尊荣,此庸道之主能得之态?”

李潼闻言后先是一愣,不久后也笑起来:“水土不同,或橘或枳。不独我得人,杨相公也得于世啊!”

彼此互吹之后,李潼又笑着说道:“此三原学子李潼,确有秀才实在,只因身世不便,投我门庭求一方便,揽卷惜才,实在不忍却之。”

杨再思听到雍王这么说,便也不再卖直,餐毕洗手然后才笑语道:“能得殿下垂青,我也实在好奇究竟何等令才?”

0196 卑职愿从大王0564 大赏诸军,收心备战0682 孝杰雄言,群相喑声0949 有此勇卒,何患不威0051 《逍遥王》0136 良人淑女,有妨名节0350 艰难皇嗣0269 西京此夜惊魂0531 城禁不解,大索客民0590 故隋兵道,遗泽后世1045 篱墙筑定,打扫厅堂0400 主动出击,意在狄公0251 不当大用0319 巽郎才壮0971 三郎雅趣,撩人心怀0850 昭哉嗣服,绳其祖武0478 开元名相,次第入府1030 请赐麟种,宣教西康0730 壮怀激烈,不负王恩0359 并州大都督0910 边州事繁,国力日盛0981 相性相合,豢狼察恶0432 达则兼济天下0673 胡酋不恭,恃宠而骄0373 君恩浩大,九死难报0660 东域赤尊,和亲唐王0063 明月暂未有0894 郡王秀才,授职麟台0611 金城聚货,飞钱入胡0914 奴种辱我,唯以血偿0310 才堪宰辅,资望未及1013 雅赠飞奴,长愿师事0291 献业求命0016 大唐泼妇0855 天不弃我,君不弃我0765 万乘之主,任性轻国0787 背弃宗庙,大恶难恕0340 选月大图,宰相托女0769 我之所在,鼎之所在0857借道西康,征伐六诏0235 义伎捐金0720 因田募甲,丹心为国0782 无米难炊,四面追赃0461 来某成亲,障车万缗0014 一窝小鸡崽儿0236 蜀商杨丽0531 城禁不解,大索客民1021 游戏坊曲,豪取万缗0772 义无大小,概是正气0081 少王险计0780 君心如铁,烈火难融0104 王居大不易0383 恩威并施,唯命是从0308 吾皇万万岁0736 长情在守,不争短愉0054 锁喉之臣0948 贪功如命,视死如归0867 有花堪折,解我相思0827 大国体庞,治军尤难0629 生杀之权,不可轻予0028 禁宫异兆0954 不负祖宗,不负苍生0334 巽郎勤勉,鞠躬尽瘁0291 献业求命0780 君心如铁,烈火难融0112 神都水深0315 夺王封爵,沦为黔首0477 徐娘假子,披麻而行0709 贪生知惧,自入彀中0657 钦陵擅权,赞普受制0156 武氏群英会0762 助朕杀贼,彰我威严0070 颂圣台阁体0664 汉王性僻,不乐成婚0018 跋扈宗王0994 故调新唱,意乱情迷0210 笑入胡姬酒肆中0825 仁愿辱我,我恒辱之0450 祸入禁中,殃及池鱼0270 兵入武氏邸0455 群臣唯望政事堂0399 行驿命案0169 酷吏授首0855 天不弃我,君不弃我0191 少王竟知有我0860势有强弱,绝不待毙0910 边州事繁,国力日盛0673 胡酋不恭,恃宠而骄1029 故人相见,情势非昨0048 内教坊诸事0169 酷吏授首0817 圣人英明,不容邪祟0172 薛师人间英豪0787 背弃宗庙,大恶难恕0265 顺水推舟0864 老少互娱,其乐融融0374 左千牛卫大将军0579 胡酋出降,突厥势崩0460 大将不寿,哼哈就位0944 兵败辱国,不死何为
0196 卑职愿从大王0564 大赏诸军,收心备战0682 孝杰雄言,群相喑声0949 有此勇卒,何患不威0051 《逍遥王》0136 良人淑女,有妨名节0350 艰难皇嗣0269 西京此夜惊魂0531 城禁不解,大索客民0590 故隋兵道,遗泽后世1045 篱墙筑定,打扫厅堂0400 主动出击,意在狄公0251 不当大用0319 巽郎才壮0971 三郎雅趣,撩人心怀0850 昭哉嗣服,绳其祖武0478 开元名相,次第入府1030 请赐麟种,宣教西康0730 壮怀激烈,不负王恩0359 并州大都督0910 边州事繁,国力日盛0981 相性相合,豢狼察恶0432 达则兼济天下0673 胡酋不恭,恃宠而骄0373 君恩浩大,九死难报0660 东域赤尊,和亲唐王0063 明月暂未有0894 郡王秀才,授职麟台0611 金城聚货,飞钱入胡0914 奴种辱我,唯以血偿0310 才堪宰辅,资望未及1013 雅赠飞奴,长愿师事0291 献业求命0016 大唐泼妇0855 天不弃我,君不弃我0765 万乘之主,任性轻国0787 背弃宗庙,大恶难恕0340 选月大图,宰相托女0769 我之所在,鼎之所在0857借道西康,征伐六诏0235 义伎捐金0720 因田募甲,丹心为国0782 无米难炊,四面追赃0461 来某成亲,障车万缗0014 一窝小鸡崽儿0236 蜀商杨丽0531 城禁不解,大索客民1021 游戏坊曲,豪取万缗0772 义无大小,概是正气0081 少王险计0780 君心如铁,烈火难融0104 王居大不易0383 恩威并施,唯命是从0308 吾皇万万岁0736 长情在守,不争短愉0054 锁喉之臣0948 贪功如命,视死如归0867 有花堪折,解我相思0827 大国体庞,治军尤难0629 生杀之权,不可轻予0028 禁宫异兆0954 不负祖宗,不负苍生0334 巽郎勤勉,鞠躬尽瘁0291 献业求命0780 君心如铁,烈火难融0112 神都水深0315 夺王封爵,沦为黔首0477 徐娘假子,披麻而行0709 贪生知惧,自入彀中0657 钦陵擅权,赞普受制0156 武氏群英会0762 助朕杀贼,彰我威严0070 颂圣台阁体0664 汉王性僻,不乐成婚0018 跋扈宗王0994 故调新唱,意乱情迷0210 笑入胡姬酒肆中0825 仁愿辱我,我恒辱之0450 祸入禁中,殃及池鱼0270 兵入武氏邸0455 群臣唯望政事堂0399 行驿命案0169 酷吏授首0855 天不弃我,君不弃我0191 少王竟知有我0860势有强弱,绝不待毙0910 边州事繁,国力日盛0673 胡酋不恭,恃宠而骄1029 故人相见,情势非昨0048 内教坊诸事0169 酷吏授首0817 圣人英明,不容邪祟0172 薛师人间英豪0787 背弃宗庙,大恶难恕0265 顺水推舟0864 老少互娱,其乐融融0374 左千牛卫大将军0579 胡酋出降,突厥势崩0460 大将不寿,哼哈就位0944 兵败辱国,不死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