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二次革命

江场被称为”古只海战,的海决战,可以说是次孙战斗。

从海上作战的战术范畴来看小第三次世界大战有两个重大转折点。

第一个转折点就是大口径电磁炮登上海战舞台,成为海战利器的“马尔代夫海战”。虽然在这场战斗中。受射程等次要因素限制,配备了大口径电磁炮的水面舰艇的表现并没不是完全令人满意,但是实战结果已经证明,以大口径电磁炮为代表的超远程火力打击的时代已经到来。海战将进入一个由火力投送决定胜负,而不是由航空兵决定胜负的时代。接下来的几场海战中,主力舰登上了海战舞台,并且以“五分钟表演”征服了海洋,让称霸海洋一百多年的航母沦为配角。

短短几年,惊人的技术进步就让主力舰的战斗力达到了登峰造极的

不得不承认,战争对科技发展有着无与伦比的推动效果。说得不客气一点,很多在平时想都不敢想的技术,在战争期间不但可以想,而且很快就会变成现实。举个最为简单的例子,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诞生的核武器。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交战双方对胜利的疯狂追求,以和平时期正常发展速度为准,即便再过一百年,也不见得能够制造出可以实战使用的原子弹。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恐怕没有任何一个政治家会相信能够制造出可以摧毁一座城市、甚至毁灭整个人类的炸弹。与原子弹相似的还有其他很多对人类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技术,比如抗生素、比如电子技术、比如计算机等等,这些都与战争有关,而且最初都是为战争服务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电力革命也与战争有关。

第三次世界大战实际上是由电力革命引发的人类社会生产结构大调整的直接结果,是老牌帝国与新兴大国为了争夺人类文明主导权所产生的直接对抗。

这种影响,深入到战争的各个层面。

垂直起降运输机的出现、以及在战场上得到广泛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地面战争的面貌与战术,让地面部队不再依靠公路、铁路等基本交通线,受地理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可以更加灵活自由的行动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地面战术。

当然,这种影响也体现在了海军身上。????这就是以电磁炮为代表的能量武器。

如果没有电磁炮,海战战术很有可能倒退一百多年。

重要的是,技术进步不会因为某种战术得到验证而停下来。当某种具有革命性的技术取得突破之后。战术必然发生重大变化。这就如同内燃机的出现,让人类首次获得了飞上天空的能力,从而让航空兵成为战场主宰,航空战术决定了一切一样。第二个重大转折点就来自一次技术革命。

量子通信技术!

作为一种基础技术,量子理论与相对论几乎同时出现,而且从一开始就是矛盾,即在量子理论主导的微观世界中,光速并非信息传递的最快速度。

自从量子理论得到证实,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就没有停止过相关的研究。几乎所有量子理论学者的最大梦想就是能像原子弹那样,将量子论从理论变成现实。比如在刀世纪。世界各国就花了很大的力气,希望能够将量子理论变成现实,研制出所谓的量子计算机,从而突破电子计算机的限制,获得更加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

量子理论并不高深,要变成现实却非常困难。

与相对论比较就能发现,量子理论只能用在微观层面上,而人类控制微观层面的能力显然不如控制宏观层面的能力。

这也正是原子弹比量子计算机更加容易制造的集因。

当然,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没有足够巨大的、大到能够由量变引起质变的投入。

要知道,如果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话,原子弹也不可能在 喃年爆炸,并且以此而改变人类历史。

能达到引起质变的投入,只能打一场规模浩夫的战争。

当然,在战争爆发之前,共和国与美国就在量子领域投入了巨额科研经费。

根据战后解密的资料,早在引世纪出年代初,也就是电力革命初期。共和国就在国家物理实验中心设置了一个专门的实验室,并且以国家科研的方式,为量力理论的使用化提供乓额科研经费。到松年的20多年间,用在相关领域的研究经费高达数千以元,只是取得的成果非常有限。

归根结底,还是投入不够。

这一情况,在哟年得到了改变。

在战争威胁面前,科研经费不再是问题。更重要的是,当时共和国军队面临着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即强制电磁干扰系统在全球扩散,使的众多精确制导武器变成摆设,如果不能找到不受电磁干扰的通信手段。并且使之实用化,共和国军队就得回到机械化时代,依靠机械力与人力来大赢第三次世界大战。毫无疑问,这北足不可能的事情。或者说会因此而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照…

新的通信理论是现成的,即量子理论,只是实用化的难度非常大。

从汹年开始,随着共和国启动战争准备工作,用在量子理论研究上的科研经费增加了几十倍。更重要的是,这一年,共和国当局采纳了物理实验中心的建议,把量子理论应用研究的重点由量子计算机转到量子通信。

这么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量子通信更加简单。

从理论上讲,可以把微观粒子的状态分成高能态与低能态,而这两种状态就相当于电子计算机里的开关电路,也就是二进制中的 和0。如此一来,只需要通过控制微观粒子的能量状态,结合量子理论,就能将信息瞬间传递到另外一个或者几个同态量子上,达到无间隔传递信息的目的。因为不依靠电磁场传递信息。所以这种通信手段不会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微观粒子的状态是无法模仿的,所以量子通信系统在理论上能够做到绝对保密。

总而言之,量子通信有着非常光明的发展前途。

当然,这也符合共和国军队的胃口,毕竟军队最需要的不是更快的计算机,而是安全有效的通信手段。

问题是,获得2个以上的同态量子是最大的技术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共和国的数千名顶级科学家用了十多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直到出的年,也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第四个年头里,才通过加速器,首次获得了一对同态量子,并且将其成功分离,由此证明了量子通信理论的正确性。

万事开头难,开起头,也就不难了。

因为在大战期间,所以量子通信技术上首先就应用在了军事上。

这就是世界上第一种“遥控战斗机”????因为量子通信不受速度限制。能够即时传递信息,所以遥控战斗机的反应速度不比有人驾驶慢。量子通信在理论上不受干扰,因此不会出现通信受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量子通信系统的信息传递速度是电磁通信的几百倍,理论上甚至能够达到无限,所以遥控战斗机不会出现通信带宽的问题。

当然,光有一种先进的通信技术,无法带来先进的武器装备。

作为一种发 时代的战斗机,除了采用量子通信设备来传递遥控信息之外,还集成了几乎所有用得上的先进技术。比如,这是世界上第一种真正具备空天作战能力的战斗机。说得准确一点,就是在不牺牲大气层内作战能力的前提条件下,具备完善的轨道作战能力,能够像轨道飞行器那样执行作战任务。又比如。这是世界上第一种完全采用动力升力技术的战斗机,即没有气动升力结构,也就没有机翼、没有能够产生升力的机体,也就不需要为了提高升力而采用特殊设计,而是完全根据作战目的,即所执行的作战任务来设计机体,使其作战效能最大化。

在众多技术中,最突出的,还是被称为“意识遥控”的控制技术。

所谓的“遥控”绝对不是那种拿着遥控器来控制在几千千米、甚至上万千米外作战的意思。要知道。如果采用传统的控制方式,即靠四肢来控制,通信技术早就不是问题,真正的瓶颈在人类的神经系统上。即人的反应速度跟不上作战要求。正是如此,在小互等众多所谓的高机动战斗松上,需要采用生命辅助系统,用药物、电流等等方式来刺激飞行员的反应神经,使飞行员的反应速度提高好几倍,甚至好几十果没有这些技术,有人驾驶的战斗机早就被无人驾驶的战斗机取代了。

可惜的是,有机体的反应速度毕竟有限。

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掘遥控战斗机的潜力,就得改变这一局面,使控制武器装备的人类不再是武器裴备性能的制约者。

唯一可行的就是“意识控制技术”

所谓的“意识控制技术”就是直接收集控制者的脑电波,并且对脑电波进行分析,搞清楚控制者的意图,然后由装备来执行这些意图。因为“意识控制技术”属于电磁领域,技术跨度不是很大,在大战爆发前就已成熟,只是受应用范围、可靠性等等因素影响,直到大战爆发后好几年,才在小丑上得到应用。问题是,在没有可靠通信技术的情况下,不的不把意识控制系统做成全封闭式,以免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也就是说,飞行员仍然得呆在战斗机上,而飞行员的身体承受能力自然成为了战斗机机动能力的短板。即便使用了抗荷服与能够提高机体承受能力的药物,人类也最多只能承受力多个的过载,而这也是么等最后一代有人驾驶战斗机机动性能的极限。

“意识控制”加上“量子通信”就成了“意识遥控”

因为控制战斗机的人员(不在战斗机上,自然不能称其为飞行员)留在了后方,所以战斗机的机动能力不再受人类机一小卢能力限制,可以尽量提是如此堡控战斗机才知蹦 升力结构。原因很简单,传统的气动飞行器中,主要提供升力的部分、比如机翼的承受能力都比较差,算得上是结构上的缺陷。要想尽量提高飞行器的机动能力,就得像把飞行员留在地面上那样,去掉这些结构缺陷。

受此影响,第一代遥控战斗机与传统意义上的飞机,甚至是小丑这种离经叛道的战斗机截然不同。

如果从形状上看,用“飞行的鸭蛋”来形容遥控战斗机也不为过。

从理论上讲,球形是三维空间中最佳的承力体,即在利用最少材料的情况下,能够承受最大的外力。如此一来。为了提高飞行器的过载能力,就得尽量提高飞行器的结构承受能力,能把飞行器设计成球形,自然是再好不过了。问题是,飞行器在高速飞行的时候会产生气动阻力。特别是在大气层底部,气动阻力甚至是飞机器承受的主要外力,所以不能采用绝对的球形结构,卵形结构更能适应大气层内飞行。

当然,如果不考虑大气层内飞行。球形才是最理想的外形。

母庸置疑。这绝对是一种最不像战斗机的超级战斗机,而正是这种战斗机,彻底改变了海战的面貌。

这种最大过载超过 四个,能够以每小时四万千米的速度飞行的战斗机,能够在任何情况下轻而易举的撕开舰队防空网,甚至能够在舰队的防空系统做出反应之前,将携带的炸弹投到目标上。

如果不考虑成本,甚至能够将遥控战斗机变成遥控炸弹。

事实上,共和国海军确实有这样的打算。

如此一来,大口径电磁炮那点射程就算不了什么了。

说得不客气一点,如果不考虑返航,遥控战斗机能攻击世界上任何角落里的目标,而电磁炮的最大射程也不过功多千米。正要交战,主力舰在见到目标之前,就被遥控战斗机投下的炸弹干掉了。

当然,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主力舰。而是整个海军。

只要解决了限制遥控战斗机作战半径的次要技术问题,海军有没有存在的必要都是个问题。即便海军有存在下去的必要。毕竟人类的技术还没有强大到可以到其他星球上大规模殖民的地步,大部分人还得在地球上生活,也就离不开海洋,离不开海运,但是在海面舰艇都成为摆设的情况下,有必要保存的也就只有在水面下活动,暂时不会受到严重空中威胁的潜艇了。

问题是,在劲3年,第一代遥控战斗机仍然得受很多限制。

最大的问题。就是作战半径有限。

受此影响,第一代遥控战斗机没有编入天军,而是编在了海军的战斗序列里面(开发经费由天军与海军共同承担)。虽然这种自重不到歹吨、不需要跑道、也不需要弹射器就能起飞的战斗机几乎可以部署在所有大型战舰上,但是共和国海军仍然将这种战斗机部署在海上基地上,而且把控制人员放在了本土的海军基地里。

这么做,除了安全因素之外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保密,因为当时共和国海军对外宣称的是无人战斗机,而不是遥控战斗机,更没有宣布是“意识遥控”战斗机。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无法回避的,那就是第一代遥控战斗机的控制系统相对复杂。包养与维护都比较麻烦,加上网网装备部队,之前仅在支援波多黎各的战斗中使用过,所以部署在本土的军事基地更加合适。

当然,新式装备带来的最大变化还是在战术上。

美国海军并不知道,共和国海军已经拥有了能够直接打击数千千米外的手段,也就没有做任何相应的准备工作。

因为共和国海军向加勒比海派遣了8支主力舰队,协同作战的航空舰队主要搭载刃这类传统战斗机。在美国海军看来,海战仍然是主力舰的舞台,而不是航空兵的舞台。在排兵布阵的时候,美国海军始终盯住那些主力舰队,没有留意部署在委内瑞拉北部海域的海上基地群,更没有把那些之前只在对地支援中有过出色表现的“无人战斗机”放在眼里。自然没有做任何相应准备。

别的不说,美军派去掩护主力舰队的战斗机,根本无法拦截遥控战斗机。

这场海战的结果,自然可以想像。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场海战即是海军的巍峰之作,也是海军的丧钟。

用战后的评价来说,“古巴海战”之后,海军再无存在的必要,人类文明正式向太空时代迈进,战争也正式进入空天时代!

新书《乱世英雄》已上传,书号口缴犹,请兄弟们多多支持。

《国策》将在!!月第完本,保证日更旦四字,希望兄弟们谅解。

为《乱世英雄》预求口月月票!(未完待续

第28章 高层接触第63章 转变思想第75章 战争爆发第1章 强国梦第92章 只缺运气第52章 出其不意第2章 各尽其职第54章 被动选择第12章 备战第15章 鬼把戏第101章 头号艇长第42章 两难处境第9章 国家代言人第20章 关键所在第40章 空军出动第3章 攻心为上第60章 军事变革第5章 实力与信心第21章 抢占制高点第107章 大胆设想第30章 半小时第173章 走向尾声的信号第96章 迟到的觉醒第89章 祸不单行第52章 死灰复燃第99章 安慰性决议第73章 大兵团会战第40章 空军出动第62章 惊弓之鸟第110章 添油加醋第15章 真正的敌人第13章 第一单生意第104章 铁骨仁心第102章 重获自由第40章 空天战机第91章 守株待兔第19章 奔向目的地第58章 风雨来袭第34章 乱局第20章 谋面第12章 备战第91章 守株待兔第53章 新式战争第121章 见风使舵第153章 重塑形象第50章 明争暗斗第47章 信息网络战第119章 声东击西第131章 阴霾重重第49章 大萧条第92章 四量拨千斤第56章 最后的机会第15章 焦头烂额第161章 换个角度看第65章 一举两得第57章 胸怀大志第41章 必然选择第139章 指挥艺术第100章 老谋深算第24章 众矢之的第95章 眼高手低第15章 统一阴霾第7章 拔起萝卜带出泥第85章 正规战术第80章 归队第68章 自酿苦果第8章 长江后浪推前浪第17章 养虎为患第139章 团结的力量第36章 军事储备体制第102章 大踏步前进第39章 潜藏的目的第69章 阶段性胜利第7章 倒行逆施第12章 艰难抉择第46章 特殊存在第35章 交易第28章 刺客的较量第20章 唱高调第17章 敏感话题第123章 全面考虑第78章 当面保证第75章 战争爆发第5章 军火贸易第163章 摧枯拉朽第105章 何去何从第56章 由海向陆第39章 地面战斗第113章 战争的延续第10章 冲突升级第107章 潜在危险第40章 掉包第57章 坦克大战第58章 主宰天空第32章 推心置腹第80章 全面军备竞赛第70章 太平洋的枷锁第100章 老谋深算第1章 关键事件第2章 军事政变
第28章 高层接触第63章 转变思想第75章 战争爆发第1章 强国梦第92章 只缺运气第52章 出其不意第2章 各尽其职第54章 被动选择第12章 备战第15章 鬼把戏第101章 头号艇长第42章 两难处境第9章 国家代言人第20章 关键所在第40章 空军出动第3章 攻心为上第60章 军事变革第5章 实力与信心第21章 抢占制高点第107章 大胆设想第30章 半小时第173章 走向尾声的信号第96章 迟到的觉醒第89章 祸不单行第52章 死灰复燃第99章 安慰性决议第73章 大兵团会战第40章 空军出动第62章 惊弓之鸟第110章 添油加醋第15章 真正的敌人第13章 第一单生意第104章 铁骨仁心第102章 重获自由第40章 空天战机第91章 守株待兔第19章 奔向目的地第58章 风雨来袭第34章 乱局第20章 谋面第12章 备战第91章 守株待兔第53章 新式战争第121章 见风使舵第153章 重塑形象第50章 明争暗斗第47章 信息网络战第119章 声东击西第131章 阴霾重重第49章 大萧条第92章 四量拨千斤第56章 最后的机会第15章 焦头烂额第161章 换个角度看第65章 一举两得第57章 胸怀大志第41章 必然选择第139章 指挥艺术第100章 老谋深算第24章 众矢之的第95章 眼高手低第15章 统一阴霾第7章 拔起萝卜带出泥第85章 正规战术第80章 归队第68章 自酿苦果第8章 长江后浪推前浪第17章 养虎为患第139章 团结的力量第36章 军事储备体制第102章 大踏步前进第39章 潜藏的目的第69章 阶段性胜利第7章 倒行逆施第12章 艰难抉择第46章 特殊存在第35章 交易第28章 刺客的较量第20章 唱高调第17章 敏感话题第123章 全面考虑第78章 当面保证第75章 战争爆发第5章 军火贸易第163章 摧枯拉朽第105章 何去何从第56章 由海向陆第39章 地面战斗第113章 战争的延续第10章 冲突升级第107章 潜在危险第40章 掉包第57章 坦克大战第58章 主宰天空第32章 推心置腹第80章 全面军备竞赛第70章 太平洋的枷锁第100章 老谋深算第1章 关键事件第2章 军事政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