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无价的经验

夜,真正的危险不在陆地上,而是在海上。

因为韩国空军丧失作战能力,无法威胁到航母战斗群,所以在7日下午,张韦昌命令伴随航母作战的“昆仑”号巡洋舰,“洪泽湖”号、“高邮湖”号与“洞庭湖”号驱逐舰北上加入支援舰队,执行炮火支援任务。虽然巡洋舰与驱逐舰并不是主力反潜战舰,但是少了护航战舰,舰队的反潜网变得更加稀疏。

更要命的是,舰队必须在夜间转向接受补给。

“华夏”级航母能够携带2800~:航空燃料与1航空弹药,按照每天出动120次战机、每架次消耗6~:航空燃料与3~:航空弹药计算,“华夏”级的理论作战自持力为。因为实际情况与理论计算有很大出入,所以受战斗强度、出击距离、任务性质等因素的影响,航母的实际作战自持力在2到7天之间。

从6日夜间开始,到7日傍晚,20个小时内,3个舰载机联队总共出动1173架次,其中战斗机出动82次,平均每架战斗机执行了38次作战任务,任务周期仅小时。即便以岸基航空兵的标准计算,这都算得上是极高强度的作战行动。

20个小时内,3个航空联队总共消耗了17~:航空燃料与2143~:弹药。

虽然3艘航母上剩余的航空燃料与弹药能够坚持到8日下午,但是陆战队将在9日上午到达济州岛,航母战斗群将在8日夜间再次执行高强度轰炸任务,必须在此之前完成补给作业。

进行补给作业的战舰最容易遭到潜艇偷袭。

因为韩军正在猛攻空降兵的防线,暂时又无法向济州岛派遣增援部队,所以3艘航母必须分开进行补给作业,至少保证有2艘航母能够正常作业(补给时,航母必须停止所有航空作业)。如此一来,补给作业将持续一整夜。

最头痛的肯定是华剑锋。

他既要负责补给工作。又要负责舰队反潜。

19点。舰队转向时。华剑锋对补给作业做了安排。

“炎帝”号首先与补给舰汇合。在“炎帝”号进行补给作业地时候。“华夏”号与“黄帝”号以32节地速度航行。派遣战机为空降兵提供空中支援;舰队里地艘反潜护卫舰集中保护进行补给作业地“炎帝”号。海航地反潜巡逻机负责外围反潜。

因为韩国海军只有常规潜艇。所以华剑锋并不担心另外2航母遭到攻击。

为了证明这一点。华剑锋让“华夏”号上地反潜战军官用计算机做了一次模拟攻击。

韩国潜艇地重型反舰鱼雷地最高航速为7。在此航速下地噪音超过120贝。很容易被舰队里地反潜直升机或者反舰战舰上地被动声纳发现。“华夏”级航母在规避鱼雷地时候。2座HD-2型聚变反应堆能以额定最大功率125%地应急输出功率工作。将航母地速度提高到35节以上!如此一来。韩国潜艇必须在20千米内发射鱼雷才能确保击中全速逃逸地航母。不说韩国潜艇艇长有没有胆量逼近。就算有。也不见得能突破3道反潜网。在毫无征兆地情况下发射鱼雷。如果韩国潜艇在25千米以外发射鱼雷。航母将有1地把握逃出鱼雷地攻击范围!

计算机的模拟结果证实了华剑锋的分析。

关键就是,绝对不能让韩国潜艇把攻击距离缩短到25千米以内!

派出“增援舰队”之后,航母战斗群只剩下了3反潜直升机。因为2艘航母需要出动舰载战斗机,所以无法使反潜直升机达到最佳出动率。如此一来,仅有护卫舰上的12直升机、巡洋舰与驱逐舰上地6架反潜直升机、以及接受补给的航母上的反潜直升机可以执行反潜任务。18直升机肯定无法确保3艘航母的安全,必须增派更多的反潜力量。

当天下午,华剑锋亲自联系了岸基航空兵,要求尽可能增派反潜巡逻机。

岸基航空兵没有丝毫保留,将部署在东部沿海地区的36架远程反潜巡逻机分成3个批次,轮番为航母战斗群提供反潜掩护。

即便如此,反潜兵力仍然显得非常单薄。

剩下地,只有潜伏在海面下的潜艇了。

舰队转向前,华剑锋设法联系上了附近的6艘潜艇。

这其中就包括刘海峰指挥的“江豚”号。

接到反潜巡逻机用高频声纳发来的命令,刘海峰调整了“江豚”号地航线,在6日夜间到达舰队西面,随即开始向舰队南面机动。

作为优秀艇长,刘海峰意识到,在南面更容易获得机会。

因为攻打济州岛的时间比预计地提前了24~小时,所以航母战斗群投入战斗之后,仍然在向北航行,缩短战机

距离,提高航空兵地作战效率。如此一来,埋伏在~的韩国潜艇要么没有来得及进入伏击阵位、要么在航母战斗群高速逼近地时候没敢露头,不然不会至今都不见踪影。只有埋伏在航母战斗群南面的韩国潜艇会随同向北前进,趁航母战斗群转向与补给舰会合的时候发动伏击。

刘海峰想得很清楚,因为让他来干,也会选择埋伏在航母战斗群南面,而不是北面。

接到华剑锋的命令后,刘海峰让“江豚”号提前转向前往补给海域南面,随后放出拖拽式声纳。

韩国潜艇的艇长不是神仙,不可能准确判断出补给海域的准确位置。

只有在航母进行补给作业的时候,韩国潜艇才会趁机逼近,然后在尽可能近的距离上发射鱼雷。

211点30,刘海峰返回指挥岗位。

如同所有年轻军官一样,刘海峰的精力特别旺盛。执行作战任务的时候,能够在岗位上坚持好几天。即便需要休息,每次睡眠时间不会超过3小时。

“情况怎么样?”

“有可疑目标,但是无法甄别。”张雪峰回头看了眼搭档,朝声纳控制中心左上角地屏幕指了一下,“还是黄色信号,计算机分析认为是大型海洋生物。”

“大型海洋生物?”刘海峰皱起了眉头,“鲸鱼会在冬季进入黄海吗?”

“这可说不准。”声纳长开口说道,“去年一月份,我们就在这边遇到过巡游的鲸群。”

张雪峰点了点头,表示记得去年发生的事情。

“不会如此凑巧吧?”刘海峰摸了摸下巴,说道,“有没有办法测出目标速度?”

“完全不可能,已经尝试几次了。”声纳长指了下左下角的屏幕,“现在只能确认至少有四个可目标,实际上也许有六个,甚至更多。声纳接收到地信号断断续续,无法进行航线分析。”

无法分析航线,也无法得到航速。

“有没有进行模拟分析?”

“试过了,结果一样。”张雪峰叹了口气,“计算机分析出的结果是正在迁徙的大型海洋生物群落,无法对个体进行分析。”

“用手动方式进行分析。”刘海峰的思维转得很快,“以时间为坐标,把可目标的大致坐标标出来,让我们看看有没有意外收获。”

声纳长没再罗嗦,按照艇长的吩咐调出了储存在火控系统内的数据。

看到屏幕上密密麻麻,右下角标有时间的图标,刘海峰思索了一阵,拿起放在控制台上的信号笔,将屏幕上地一些图标串连成了线。

“用计算机分析这四条航线的平均速度与最大速度。”

“最大速度有意义吗?”

“当然有,照做吧。”

声纳长苦笑了一下,给计算机输入了进行数据分析的指令。

不多时,几项分析结果出现在了中央上方的大屏幕上。目标中,最大速度达到了17节,最低平均速度为8节。不算异常,很多鲸类的行进速度都在这个范围之内,某些鲸鱼追逐猎物时的速度甚至能达到28节。

“有收获吗?”张雪峰看了眼搭档。

“暂时不能说没有。”刘海峰不想开玩笑,拍了拍声纳长地肩膀,说道,“把四条航线以立体方式显示出来。”

声纳长暗自叹了口气,照艇长的吩咐进行操作。/

“很好,把战术地图加上去,标明我艇、航母战斗群、补给舰与补给海域的位置。”

张雪峰微微皱了下眉头,似乎明白了搭档的意思。

当战区地图出现在大屏幕上的时候,刘海峰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让计算机按照潜艇行进航线对四条航线进行处理,估测后面地航线。”

计算机结果出现在屏幕上的时候,张雪峰露出了惊讶神色。

“不错,现在对可疑目标的所有坐标点进行优化处理,看看到底是四个可目标,还是有更多的可目标。”

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可目标是6个,而不是。

毫无问,计算机的智能化程度仍然非常低,根本不可能取代人脑。至少,人员可以根据经验做出分析判断,而计算机只能根据已有地数据进行分析判断。

再好的武器系统,没有优秀地操作人员,都无法发挥出战斗力。

“下达战斗命令吧。”刘海峰长出口气,拍了下声纳长的肩膀,“信号再次出现时,估算目标地大致距离,把信息送到火控台的大屏幕上。”

张雪峰以最快地速度下达了战斗警报,而刘海峰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了状态。

不是任何人都能创造奇迹!

第126章 进攻号第60章 关键点第50章 亡羊补牢第77章 增兵第51章 积极备战第24章 扑朔迷离第7章 珠联璧合第43章 和平利用第106章 选择第77章 为了消耗第63章 他山之石第80章 扯皮第9章 国家的面孔第29章 因果关系第2章 白宫新主人第13章 救场第185章 战火再起第50章 疯狂反扑第42章 回心转意第14章 苗头第10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117章 蓄意挑衅第56章 由海向陆第8章 复杂化第79章 独角戏第70章 针锋相对第126章 进攻号第24章 军事顾问第104章 三航母战斗群第7章 人财两不误第48章 中东攻略第131章 阴霾重重第43章 和平利用第28章 策动力第30章 推倒重来第132章 决战态势第54章 解除威胁第46章 好印象第21章 理想化第58章 主宰天空第9章 针对性第30章 超大规模第168章 软硬结合第94章 死亡竞赛第44章 紧锣密鼓第83章 双管齐下第82章 调整第89章 解密第57章 坦克大战第151章 地区化第117章 全线吃紧第6章 拷问第41章 一锅端第123章 游戏规则制定者第4章 相互叫板第61章 围城战第47章 战况胶着第53章 风云消散第92章 东线战争转折点第160章 不可模仿的将军第63章 他山之石第97章 高消耗战争第54章 被动选择第13章 暗中支持第102章 宏伟蓝第37章 最好与最坏的消息第64章 战略反击的疑虑第52章 趁火打劫第80章 第一次第51章 刀尖第16章 实地考察第1章 迟来的条约第61章 山地之王第70章 负资本第96章 断臂自救第67章 快速船队第77章 皇家空军的选择第104章 历史重任第142章 直接汇报第21章 屋漏偏逢连雨天第50章 司令官的职责第101章 雷厉风行第122章 激战将至第5章 线索第2章 新老组合第160章 半岛战争分水岭第4章 重要证物第7章 珠联璧合第43章 大家当第71章 万事俱备第24章 别无选择第124章 和平契机第11章 相互试探第23章 找准目标第69章 权益第157章 再起硝烟第56章 前方第50章 粉墨登场第20章 军事禁运第131章 战争加速
第126章 进攻号第60章 关键点第50章 亡羊补牢第77章 增兵第51章 积极备战第24章 扑朔迷离第7章 珠联璧合第43章 和平利用第106章 选择第77章 为了消耗第63章 他山之石第80章 扯皮第9章 国家的面孔第29章 因果关系第2章 白宫新主人第13章 救场第185章 战火再起第50章 疯狂反扑第42章 回心转意第14章 苗头第10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117章 蓄意挑衅第56章 由海向陆第8章 复杂化第79章 独角戏第70章 针锋相对第126章 进攻号第24章 军事顾问第104章 三航母战斗群第7章 人财两不误第48章 中东攻略第131章 阴霾重重第43章 和平利用第28章 策动力第30章 推倒重来第132章 决战态势第54章 解除威胁第46章 好印象第21章 理想化第58章 主宰天空第9章 针对性第30章 超大规模第168章 软硬结合第94章 死亡竞赛第44章 紧锣密鼓第83章 双管齐下第82章 调整第89章 解密第57章 坦克大战第151章 地区化第117章 全线吃紧第6章 拷问第41章 一锅端第123章 游戏规则制定者第4章 相互叫板第61章 围城战第47章 战况胶着第53章 风云消散第92章 东线战争转折点第160章 不可模仿的将军第63章 他山之石第97章 高消耗战争第54章 被动选择第13章 暗中支持第102章 宏伟蓝第37章 最好与最坏的消息第64章 战略反击的疑虑第52章 趁火打劫第80章 第一次第51章 刀尖第16章 实地考察第1章 迟来的条约第61章 山地之王第70章 负资本第96章 断臂自救第67章 快速船队第77章 皇家空军的选择第104章 历史重任第142章 直接汇报第21章 屋漏偏逢连雨天第50章 司令官的职责第101章 雷厉风行第122章 激战将至第5章 线索第2章 新老组合第160章 半岛战争分水岭第4章 重要证物第7章 珠联璧合第43章 大家当第71章 万事俱备第24章 别无选择第124章 和平契机第11章 相互试探第23章 找准目标第69章 权益第157章 再起硝烟第56章 前方第50章 粉墨登场第20章 军事禁运第131章 战争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