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断臂自救

争技术化催生出各种各样的技术性武器,技术性武进战争技术化。

电子设备大规模应用使战争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战争电子化催生了专门对付电子设备的电磁武器。

211世纪初,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纷纷着手研制“电磁炸弹”。

最初的电磁炸弹通过将炸药爆炸释放的巨大能量转化成高强度电磁波,达到破坏电子设备的目的。因为性能有限、作用时间较短等因素,所以最初的几种电磁炸弹没能在战争中得到大规模应用,只在阿富汗战场上进行了几次实战试验,确定了电磁炸弹对电子设备的毁灭性破坏能力。

直到催化金属出现,电磁炸弹才得到快展。

催化金属最用来制造复合蓄电池的电力储备单元、导电动机的导线圈与可控聚变反应堆的磁约束体。催化金属氢的用途非常广泛,比如可以用制造高能炸药、高能火箭推进剂、强制冷剂等等。因为催化金属氢的价格过于昂贵(1克纯催化金属的市场售价过1c0c元),使用条件复杂(复合蓄电池中,催化金属氢所占比重不过千分之一,大部分都是用来使氢保持金属状态的催化剂与合金电极),所以催化金属氢一直没有得到大范围推广应用,主要还是用来制造复合蓄电池、导电动机与可控聚变核电站。

第四次印巴战争后,共和着手开催化金属氢的军事应用。

最容易被人;到的,肯定是利用催化金属氢制造炸弹。催化金属形态转变(既氢元素由金属态转变为气态)时能够释放出50倍于TnT的爆炸威力,如果混合强氧化剂,爆炸威力还能成倍提高。关键问题是,催化金属的价格过于昂贵,工业生产成本是TnT的上千倍,无法取代普通炸药。

最不容易被人想到的是用来造“电磁炸弹”的放电元件。

用催化金属氢制造的“炸弹”与复合蓄电池有很多相似形。复合蓄电池是在达到所需电压的情况下将“微型电池单元”串联,达到持久输出电能的目的。“电磁炸弹”则是在达到持续工作时间的情况下将“微型电池单元”并联,达到提高瞬间输出功率的目的。也就是说,利用催化金属的强大放电能力,在极短的时间内将电能转变为电磁能,产生高强度电磁波。

原理并不复杂。制造起来也简单。

共和国海军在半岛战争期间。在战争中使用“电磁炸弹”对韩国舰队给予了毁灭性地打击。这一战例启了很多人。包括美国与日本在内。都在半岛战争之后开始研制基于复合蓄电池地“电磁炸弹”。

“电磁炸弹”虽然厉害。却不是无法抵抗。

最简单地办法就是为电子设备安装“电磁屏蔽装置”。最简单地“电磁屏蔽装置”就是密封金属罩。利用金属地电磁屏蔽性挡住外界地电磁波。

“电磁炸弹”不但能够用于进攻能用于防御。

随着技术进步。即便是所谓地“非制导弹药”也有大量电子部件。以6军炮兵常用地155毫米炮弹来说。为了增强炮弹地杀伤力部分炮弹都使用了空炸电子引信或者延迟时间电子引信。

电磁波无孔不入,遭遇“电磁炸弹”袭击的时候,电子设备必须与外界隔绝。换句话说,电子设备要想正常工作得撤掉电磁屏蔽,重新与外界联系。绝大部分武器装备都有电子设备,也就会受到“电磁炸弹”的威胁。

防御的方式很简单,在屏蔽好自身电子设备的情况下,引爆“电磁炸弹”。

c-609反舰导弹攻击日本舰队时,均预先设置了攻击指令。携带电磁干扰弹头的导弹引爆时他导弹都按照预设指令飞行,不能也需要做任何机动。电磁干扰结束之后他导弹才启动引导寻的装置,搜寻海面上的日本战舰。此时-6反舰导弹已经取消了对自身电子设备的电磁屏蔽,无法抵抗电磁攻击。

日本舰队的防御方式很简单接在舰队内引爆“电磁炸弹”。

结果可想而知,不但所有c-609反舰导弹都“应声”坠海,连正在远处徘徊的几架舰载直升机、以及几架刚刚从航母上起飞还未来得及离开的舰载战斗机都成了牺牲品,纷纷在电磁打击下坠入大海。

非常惨烈!

引爆“电磁炸弹”的不是“赤城”号航母,而是位于“赤城”号西南方向上的“熊野”号巡洋舰。虽然通过战术协调系统,“熊野”号引爆“电磁炸弹”之前,附近所有战舰都自动启动了电磁屏蔽装置,保存了大

子设备,但是“电磁炸弹”不是万能的,还有很大的用”,比如所有暴露在外的电子天线都逃脱不了打击。

别的不说,方圆3c千米范围内,所有战舰上的相控阵雷达都完蛋了!

相控阵雷达的天线不同于普通雷达天线,很难完全进行“电磁屏蔽”。“电磁炸弹”在这么近的距离内引爆,由微型电子元件构成的相控阵雷达天线肯定会被烧毁。

当然,就算“熊野”号不引爆“电磁炸弹”,结果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c-609反舰导弹动攻击时,部分战舰上的相控阵雷达已经受到影响,性能大大降低(有源相控阵雷达在部分辐射单元失效之后,仍然能够工作,只是性能将有所降低)。如果无法拦截来袭的反舰导弹,日本舰队将全军覆没。

杀敌一千、自损百!

短短几秒后,电磁干扰结,各艘战舰上的电子设备重新启动。

南源本立即达了检修命令,确认各艘战舰的受损情况。

丝毫不容乐观,2航母、2~巡洋舰、6驱逐舰的防空雷达(均为相控阵雷达)全部被毁,2护卫舰上的远程搜索雷达(也是相控阵雷达)也被摧毁,只有离得最远的护卫舰上的雷达勉强能够继续工作。

让南源本感到庆幸的,战舰的指挥控制系统都得到了保护,没有多大损失。

最幸运的是,“电磁炸弹”的作范围非常有限,即便安装在战舰上的“大型电磁炸弹”也只能对方圆30千米范围内的电子设备构成毁灭性打击,而配备在导弹上的“小型电磁炸弹”的毁灭性打击范围不会过0千米。大部分执行攻击任务的战斗机早就飞远了,大部分执行舰队反潜任务的直升机都在30千米外徘徊,执行早期预警的舰载预警直升机也在50千米外巡逻。

现在的问题是,舰队已经失去了御能力!

所有防空战舰上的相控阵雷达被毁,意味着剩下的防空导弹全都成了摆设。护卫舰上的远程探测雷达不具备引导导弹的能力,也就无法通过交叉引导的方式指引导弹攻击来犯目标。现在,包括2~航母在内,所有战舰上都只有得到电磁屏蔽保护的末段拦截系统还能正常工作。

用末段拦截系统防空?简直就是等死!

别说c-609这样的高音重型反舰导弹,就算是最普通的反舰导弹,只要来次饱和攻击,日本舰队就得全军覆没!

当然,南源本手里还有3枚“电磁炸弹”,还能抵抗3次攻击。

可以说,重新掌握指挥权之后,南源本的心情非常复杂。

“熊野”号的“擅自行动”拯救了舰队,也将舰队推到了毁灭边缘。中国舰队的侦察机一直在附近徘徊,肯定看到了c--609导弹集体“跳海”的场景。就算侦察机没有看到,正在远处巡逻的远程海上巡逻机也会现日本舰队“安然无恙”,从而断定日本舰队使用了“电磁炸弹”。

如果南源本是中国舰队指挥官,将连续动数轮攻击,直到歼灭日本舰队为止。

也是说,除非能够在反击中重创中国舰队,不然“熊野”号的举动只是让日本舰队获得了“芶延残喘”的机会。

南源本已经压上了所有本钱,留在航母上的战斗机都在电磁袭击下被毁!

只是,南源本的希望很快变成了绝望。

随着鱼雷袭击警报响起,日本舰队再次遇到了致命挑战。

原先还在紧急检修的各艘战舰迅散开,规避来袭鱼雷。在舰队防空作战时飞走的反潜直升机肯定无法立即返回,最快也要在0钟之后才能到达舰队上空。

危险还不仅仅如此!

“赤城”号现了第一批来袭鱼雷之后不到2钟,第二批鱼雷从另外一个方向上射了过来。

也是说,至少有2艘潜艇攻击了日本舰队!

航母开始全规避,不停的释放用来干扰鱼雷的深水炸弹与鱼雷诱饵。

在第二批鱼雷出现后大约1分钟,分成的30多枚导弹从日本舰队东北方向上大约30千米处跃出海面,以极快的度飞向2日本航。

还有潜艇!

30多枚导弹帖着海面飞行,而在海面下,还有近1鱼雷以过节的度射来!

足足6~潜艇!

遭到6艘潜艇伏击,南源本彻底绝望了!

本月每天4更,请兄弟们多多支持!

第43章 战争问题第84章 战火重燃第12章 愤怒的总统第21章 屋漏偏逢连雨天序十七偃旗息鼓第144章 奇迹般的进攻第23章 手到擒来第98章 并不重要的真相第57章 冲突到战争第147章 老树新芽第92章 拣便宜第2章 各尽其职第86章 增援部队第31章 真情流露第102章 全面升级的担忧第23章 安全事务合作条约第37章 战术规划第158章 高昂的赌注第45章 战争需要理由第102章 宏伟蓝第3章 利益集团的阴影第17章 正名第52章 重大收获第56章 由海向陆第19章 政治斗争第18章 民间力量第15章 未来之眼第61章 功败垂成第52章 趁火打劫第33章 两面三刀第86章 最后的孤岛第13章 暗中支持第46章 突防第139章 初见成效第76章 强将弱兵第81章 积极外交第155章 先决条件第142章 地面决战第31章 干扰第25章 意外失足第54章 解除威胁第28章 亲自动手第3章 暗流第23章 创造机会第37章 战术规划第73章 涌而上第128章 黯然离去第132章 停战接触第35章 绝路第4章 拉帮结派第1章 迟来的条约第47章 准点第1章 鬼话连篇第5章 战争制造者第46章 说客第129章 决战在即第121章 见风使舵第125章 追赶者第23章 说客第16章 捧杀第105章 占领区第141章 佯攻第2章 政治斗争第52章 大敌将至第130章 综合素质第29章 疯狂备战第80章 全面军备竞赛第61章 围城战第82章 大好机会第22章 力挽狂澜第47章 漫长的发展道路第19章 政治斗争第34章 里应外合第29章 别无选择第33章 两面三刀第35章 主动迎战第38章 初露头角第102章 生死航道第49章 保留第112章 行刑第84章 战略截击部队第68章 自酿苦果第102章 生死航道第140章 回家过春节第137章 矛与盾第52章 虚惊一场第78章 主力舰第171章 赶尽杀绝第110章 克敌之长第85章 全面部署第82章 外交战第34章 团队第1章 出发第19章 分家大会第66章 最后的努力第148章 技术与战术革命第182章 美国企业的滑铁卢第48章 冒险第98章 粮草先行第46章 隔岸观火
第43章 战争问题第84章 战火重燃第12章 愤怒的总统第21章 屋漏偏逢连雨天序十七偃旗息鼓第144章 奇迹般的进攻第23章 手到擒来第98章 并不重要的真相第57章 冲突到战争第147章 老树新芽第92章 拣便宜第2章 各尽其职第86章 增援部队第31章 真情流露第102章 全面升级的担忧第23章 安全事务合作条约第37章 战术规划第158章 高昂的赌注第45章 战争需要理由第102章 宏伟蓝第3章 利益集团的阴影第17章 正名第52章 重大收获第56章 由海向陆第19章 政治斗争第18章 民间力量第15章 未来之眼第61章 功败垂成第52章 趁火打劫第33章 两面三刀第86章 最后的孤岛第13章 暗中支持第46章 突防第139章 初见成效第76章 强将弱兵第81章 积极外交第155章 先决条件第142章 地面决战第31章 干扰第25章 意外失足第54章 解除威胁第28章 亲自动手第3章 暗流第23章 创造机会第37章 战术规划第73章 涌而上第128章 黯然离去第132章 停战接触第35章 绝路第4章 拉帮结派第1章 迟来的条约第47章 准点第1章 鬼话连篇第5章 战争制造者第46章 说客第129章 决战在即第121章 见风使舵第125章 追赶者第23章 说客第16章 捧杀第105章 占领区第141章 佯攻第2章 政治斗争第52章 大敌将至第130章 综合素质第29章 疯狂备战第80章 全面军备竞赛第61章 围城战第82章 大好机会第22章 力挽狂澜第47章 漫长的发展道路第19章 政治斗争第34章 里应外合第29章 别无选择第33章 两面三刀第35章 主动迎战第38章 初露头角第102章 生死航道第49章 保留第112章 行刑第84章 战略截击部队第68章 自酿苦果第102章 生死航道第140章 回家过春节第137章 矛与盾第52章 虚惊一场第78章 主力舰第171章 赶尽杀绝第110章 克敌之长第85章 全面部署第82章 外交战第34章 团队第1章 出发第19章 分家大会第66章 最后的努力第148章 技术与战术革命第182章 美国企业的滑铁卢第48章 冒险第98章 粮草先行第46章 隔岸观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