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海军的表演

。月日夜间。全世界都在关注共和国陆军在西线战场上傲,比对。进入孟加拉湾的共和国海军舰队轰炸了维沙卡帕特南军港。

与之前的海战不同,在新加坡搭上“北京”号航母战斗群的3支军事记者团队对作战行动进行了全程报道。按照总参谋部与国务院的指示。杨晋杰甚至让两名有海航服役经验的记者搭上舰载预警机,跟随执行打击任务的攻击机群前往前线,亲身体验了战斗气氛。两名军事记者也没有浪费如此难得的机会,在预警机的机舱内,通过军事通信频道。向全世界的观众做了一次实况报道。

因为维沙卡帕特南与共和国山南地区的直线距离不到打手日与3日对其进行了两次大规模轰炸,摧毁拱卫军港的防空阵地与附近的海军航空兵基地。虽然印军向维沙卡帕特南增派了一个配备了2畸机动式防空导弹系统的防空旅,但是根据空军提供的情报。印军的机动式野战防空系统的最大射高不过米,最大射程不过为千米,杨晋杰只安排了旭执行防空压制任务。

似乎任务足够轻松,杨晋杰完全按照标准航空作战模式调遣部队。

6支舰载航空兵联队都按照正常出勤率,各派出了打手支由出架舰载战斗机组成的打击力量。为了避免南海舰队的官兵所闲话。杨晋杰在安排作战任务的时候,东海舰队更加侧重夺取制空权,南海舰队承担主要打击任务。

这个安排,多少让东海舰队的官兵心存不满。

完成歼灭印度舰队的作战任务之后,因为舰队不再需要隐蔽航行,所以海航向南海舰队增派了3个小打手旭战斗机中队,使南海舰队的航空兵实力达到了标准水平。按照东海舰队官兵的想法,在华剑锋与杨晋杰指挥舰队作战的情况平,怎么都不应该偏袒南海舰队,真正的主力是东海舰队。

不管官兵有没有怨言,杨晋杰没有调整作战计划打手打手接担负防空压制任务,专门打击印军的机动式防空系统。另外出架分头轰炸维沙卡帕特南耸港的地面目标,摧毁军港的基础设施。南海舰队的3支航空兵联队各出动4架

小铝需要担负部分制空任务之外,所有战斗机均按照打击海面目标的方式携带弹药。其主要任务就是消灭藏在维沙卡帕特南军港内的印军战舰。因为反舰导弹在输入不同的制导指令之后。也能够打击地面固定目标,甚至能够对付地面慢目标。所以在完成了打击印度舰队的任务之后,如果有剩余弹药,还将执行打击港口地面目标的任务。

用打手加架战斗机轰炸军港,确实有点过火。

只是,印军并没有因为对手过于强大而束手就擒。

早在日上午,印军就接到美国的警告,进入孟加拉湾的中国舰队没有分兵两路,而是集体转向北上。正在逼近维沙卡帕特南。不用多说。中国海军不大算放过在之前海战中逃掉的印度战舰,要把印度海军赶尽杀绝。

从日夜间开始。印度海军就加强了维沙卡帕特南的防空巡逻力量。

虽然印度海军的航母全军覆没,但是印度海军航空兵没有全军覆没。第四次印巴战争之前,印度海军航空兵与空军的界限非常明确,只有部署在航母与战舰上的飞机才属于海军航空兵,包括反潜巡逻机在内的所有部署在岸上的飞机都属于空军如果海军航空兵的战机需要上岸休整。就只能从空军手里租用基地。第四次印巴战争之后。印度调整了海军航空兵与空军的任务范畴,将所有用于对海作战的航空力量都归入海军,并且允许海军航空兵拥有岸上基地。趁此机会,印度海军航空兵仿照共和国海军的方式,组建了岸基航空兵。并且在所有大型海军基地附近建立了航空兵基地。战争爆时,印度海军航空兵不但拥有6支舰载航空兵联队,还拥有支岸基航空兵联队,除了3支支援联队、支反潜巡逻机联队,其余支都是装备妈四的战术战斗机联队。为了提高通用率,并且在战争中为舰载航空兵提供补充兵力,印度海军岸基航空兵战术战斗机联队的始四都是舰载型号。

不得不承认,印度海军确实舍的花钱。

因为印度海军航空兵没有全军覆没,所以共和国空军在对维沙卡帕特南进行了两次不算完全成功的轰炸之后,再也没有南下,把难啃的骨头留给了海军。以当时的情况,不是空军不想抢战功,而是其他方面的任务太重,维沙卡怕特南又不是空军的要轰炸目标,自然没有理由帮海军火中取栗。

正是如此,杨晋杰才不得不出动好架小打手旧

因为舰队距离维沙卡帕特南不到沏千米,所以预警机到达打手四o米的战斗巡逻高度之后就现了出现在维沙卡帕特南东面孟加拉湾上空的妈四机群。

小打手昭机群没有耽搁时间,起飞之后立即全冲刺。

引点巧分,第一轮空战弄始。

由“北京”号航母派出的口架小打手昭迎战印度海军航空兵的旧架

虽然距离交战空域还有细多千米,但是两名曾经在海航服役数年的记者通过预警机搜集到的战场信息。把战斗说得天花乱坠。当然。后方的观众并不买账,不管记者的解说有多精彩,在看不到战斗的情况下。观众无法感受到战斗的激烈程度。

实际上,战斗也不激烈。

之前的战斗已经证明,在制空性能上。始邈不是小打手型预警机,根本无法为4铡提供准确的战场信息。

顺利干掉第一批始田之后。另外艘航母上的小旧陆续到达战场。

为了最大限度的压缩印度海军航空兵的活动范围。小打手铝机群主动挺讲,一古极战线推讲到了维沙卡帕特南上空。不

互点占分,执行防空压制任务的

小旭机群反而把飞行高度降低到了旦凹米。主动进入印度防空系统的打击范围。这也是执行防空压制任务的战斗机必须做的事情。只有诱使敌人的防空系统启动搜索与跟踪雷达,才能锁定敌人的防空系统。然后用度更快的反辐射导弹打击敌人的防空系统。

可以说,在各类对地打击任务中。防空压制任务的危险系数最大。

按照共和国空军与海军航空兵在历次战争中的统计数据。防空压制任务的战损率是其他对地打击任务的倍,如果遇到防空实力比较强大的对手。比如半岛战争中的美军,以及日本战争中的日军。战损率还会提高不少。即便在小规模战争中。比如在藏南冲突中。在执行防空压制任务时被击落的战斗机数量占到了共和国空军战损总数的一半以上。即便是最优秀的飞行员。也不会主动要求执行防空压制任务。

实际情况确实如此。

刀点打手旭在攻击个于维沙卡帕特南西北的印军防空阵地时遭到埋伏在其航线上的机动式防空导弹袭击,飞行员在做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依靠战斗机上的拦截系统成功击落3枚防空导弹,并且避开了2枚防空导弹之后,被第六枚防空导弹追上丢掉了战斗机左侧的半截机翼。努力调转航向、保持飞行高度之后。这架遭到重创的小口战斗机最终在维沙卡帕特南以东大约历千米处坠海。飞行员成功跳伞。

轰炸行动没有因为遭到挫折而终止,早已就绪待命的搜救部队立即达成垂直起降飞机赶往飞行员的跳伞海域。

刀点旧分,前出的防空压制机群完成任务,最终只有架

小昭甚至用携带的对地攻击弹药轰炸了附近的印军机场,完全掌握了战场制空权。

刀点2o分,由南海舰队派出的的架小口开始轰炸港口内的印度战舰。

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的是。除了力架小打手旭使用远程反舰导弹之外。其余们架战斗机全部携带滑翔制导炸弹。

虽然没有情报证实,印度海军的护航战舰配备了强制电磁干扰装置。但是杨晋杰在安排打击任务的时候仍然留了一手,并且有意通过这场比演习还要简单的战斗检验用制导炸弹轰炸战舰的战术。虽然炸弹的投掷距离远远比不上反舰导弹。但是命中精度、威力都不比反舰导弹差。而且成本比反舰导弹低得多。更重要的是,制导炸弹在加抓了特殊的屏蔽系统之后,受强制电碰干扰装置的影响比反舰导弹低得多。如果适当牺牲命中精度,在弹道末端采用惯性制导方式,就能彻底杜绝强制电磁干扰装置的影响。

轰炸来得快,去得也快。

停靠在维沙卡帕特南军港内的刃艘大型战舰。刃多艘小型舰艇均遭到致命轰炸。

按照打击部队提交的轰炸战果,反舰导弹的命中率为慨,制导炸弹的命中率过慨。虽然这一数据当不了真,毕竟印度战舰已经失去抵抚能力。而且没有机动规避。但是这场轰炸仍然能够证明,在某些条件下,制导炸弹是理想的对海打击武器。如果能够将制导炸弹上的一些技术用在反舰导弹上。完全可以提高反舰导弹的作战效率。

维沙卡帕特南军港变成火海的时候,东海舰队的阵架小打手旭到达战场。

针对军港基础设施的轰炸行动最为轻松,没有任何挑战。所有小口都在距离目标巫到坠千米处投掷滑翔制导炸弹,随

,旧怡回边然印军在维沙卡帕特南部署了几套专门用积弹与炸弹的末段防御系统,但是在高密度轰炸面前,末段防御系统根本保护不了整个军港。

互点巧分,杨晋杰下达了结束轰炸的命令,

负责夺取制空权的

小昭战斗机在经过维沙卡帕特南上空的时候,主动进入低空,用刃毫米航炮扫射正在灭火与抢修受损设施的印度军人。这一举动引得港口内的印军纷纷躲避。前面没有派上用场的印军高射炮也纷纷朝天怒吼。

随着制空战斗机离开战场,最后一轮打击行动开始。

按照华剑锋的安排,东海舰队的缴巡洋舰与6艘驱逐舰组成了第一打击编队,南海舰队的骤巡洋舰与6艘驱逐舰组成了第二打击编队。在距离维沙卡帕特南港大约打手贝千米处的海面上摆开阵列,用电磁炮对整个军港进行覆盖式打击。

对于从开战到现在一炮未的护航战舰来说,这是非常难得的表演机会。

因为有2个记者团跟随护航战舰行动,所以记者以现场直播的方式报道了战舰编队在夜间进行电磁炮齐射的场景。

所有观众都认为,这才是最震撼人心的场面。

与传统火炮相比。电磁炮开火时的炮口闪光更加耀眼,只是没有炮击声更加尖锐,没有火焰气体冲出炮口时产生的低沉声响。

更重要的是,这是夜间炮击,更有视觉刺激。

只有在电磁炮开火的瞬间,战舰的庞大躯体才暴露在了炮口闪光之下:随后就隐没在了灰暗的夜色之中。排列整齐的口艘战舰,就如同座海上的钢铁堡垒,在不快不慢的向前行进时,将致命的炮弹射向上百千米外的敌人。

这一场面,让人想到了两次世界大战中的战列舰炮战。

不同的是。那些配备电磁炮的现代战舰打击的不是海面目标,在目弈能及的范围之内也见不到敌人的战舰。当然。电磁炮的射更高,数量更少。战舰也不会随着电磁炮开火而猛烈震动。

炮击持续到飞点分,名艘战舰在打手时内打光了炮塔下方弹舱内的所有炮弹。

随着华剑锋下达“收工”令。旧艘战舰才意犹未尽的向东转向,返回航母战斗群。因为战舰只有三分之一的弹药储备在炮塔下方的弹药舱内。补给舰队将在旧日赶来会合,所以华剑锋没有为弹药问题担忧。

打击结束的时候,维沙卡帕特南已经变成了一座火海中的军港。

虽然华剑锋没有把炮口对准居民区,但是在持续了2个多小时的战斗结束之后,维沙卡帕特南已经完全丧失了作为军港的价值。

这场持续2个小时的打击再次证明了舰队在战争中的价值。

用西方新闻媒体的评论来说,只要弹药能够得到保障,按照摧毁维沙卡帕特南的战斗效率,共和国舰队能在3个月之内摧毁印度沿海地区的所有大中城市与港口。如果共和国舰队抵近海岸线打击内陆目标,印度半岛南端的所有地区都在舰队炮火的打击范围之内,没有任何一座印度城市与工业基地能够幸免。据此,部分西方媒体认为,共和国海军根本不用对印度实施战略封锁。只要按部就班的摧毁印度的港口,以及沿海地区的大中城市,就能使印度无法获取海外支援。甚至有部分西方媒体认为,共和国根本不用大规模动用地面部队,只要让舰队在印度洋上活动半年,就能使印度屈服。

不管对这场战斗的评论如何。西方媒体最关心的问题是共和国到底想做什么。

如果说在此之前,共和国向西线战场增兵,在伯尼哈尔山口修建野战机场。让西方媒体认为共和国将集中力量攻打新德里,那么在这场战斗之后,几乎所有西方媒体都认为,共和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攻打新德里的行动不会马上开始,重点仍然在东线战场上。就连一向客观公正的半岛电视台都认为,随着舰队进驻孟加拉湾,摧毁印度海军的残存力量,共和国陆军即将在东线战场上动大规模进攻。

新闻媒体都能看出端倪,印度总理、总参谋长与陆军参谋长也能看出问题。

可是,此时调整作战计刮已经太迟了。

按照印度陆军司令部的部署。东线战场上的进攻行动将在7日凌晨2点为分开始,在维沙卡帕特南遭到打击的时候,作战任务已经下达到了营一级作战单位。因为印军的通信联络已经遭到共和国电子战部队的干扰与压制,所以就算印度陆军司令部立即取消命令,也无法赶在2点打手为分之前让基层作战部队放弃进攻行动。

更重要的是,印军没有转圈余地。

印军在东线战场上加快进攻准备。共和国陆军也做了相应调整。现在的问题是,即便印度陆军不主动进攻。共和国陆军也将起进攻。

也就是说,此时的印军已成骑虎难下之势。

打与不打的选择权不在印军手里。

第9章 不可告人第67章 黑色十五分钟第49章 退缩第60章 战争的导火索第20章 双簧第69章 命不该绝第122章 一发不可收拾第51章 坚守第53章 不宣而战第101章 决定性战役第86章 引子第86章 奔赴战场第96章 风暴高潮第151章 心领神会第129章 喉舌之战第18章 夺权第184章 各让一步第40章 空军出动第72章 代理人第101章 中国意第157章 再起硝烟第98章 齐心协力第28章 新思维第12章 门槛第63章 得意忘形第137章 修铁路第81章 化危为机第29章 野外求生第91章 来势汹汹第67章 意外收获第121章 见风使舵第89章 雅浦海战第22章 心猿意马第10章 自由与面包第53章 当务之急第165章 扩大化序十三雄鹰展翅第22章 最高决策第12章 诱惑第50章 司令官的职责第72章 极限行军第105章 果断调整第25章 冰火两重天第27章 战略围剿第2章 政治斗争第25章 差距第103章 历史性时刻第132章 联合反潜第67章 不得不做第102章 宏伟蓝第95章 前程第85章 争夺第一第64章 一切为了战争第33章 两面三刀第116章 一守一攻第133章 最高指示第13章 情报安全第26章 民主共和日第146章 垫脚石第88章 瓮中捉鳖第70章 负资本第144章 信息第一第5章 独一无二第28章 共和国的愤怒第50章 试验战争第5章 旋风战争第99章 安慰性决议第25章 逃生第139章 团结的力量第3章 攻心为上第32章 军事政变第7章 借势第66章 势成骑虎第28章 贸易大战第25章 差距第149章 现实与理想第53章 看不见的战场第96章 现实利益第84章 内讧第29章 法定程序第10章 冰山一角第19章 爽快的海军司令第36章 黄金搭档第85章 决战迹象第79章 独角戏第168章 软硬结合第11章 落网第134章 赶尽杀绝第5章 变革时代第65章 政治家的对话第34章 里应外合第38章 理想惹的祸第28章 最后一层面纱第139章 公民意识第32章 信号第73章 大权在握第107章 风暴中心第49章 保留第38章 孤注一掷第67章 紧急调整
第9章 不可告人第67章 黑色十五分钟第49章 退缩第60章 战争的导火索第20章 双簧第69章 命不该绝第122章 一发不可收拾第51章 坚守第53章 不宣而战第101章 决定性战役第86章 引子第86章 奔赴战场第96章 风暴高潮第151章 心领神会第129章 喉舌之战第18章 夺权第184章 各让一步第40章 空军出动第72章 代理人第101章 中国意第157章 再起硝烟第98章 齐心协力第28章 新思维第12章 门槛第63章 得意忘形第137章 修铁路第81章 化危为机第29章 野外求生第91章 来势汹汹第67章 意外收获第121章 见风使舵第89章 雅浦海战第22章 心猿意马第10章 自由与面包第53章 当务之急第165章 扩大化序十三雄鹰展翅第22章 最高决策第12章 诱惑第50章 司令官的职责第72章 极限行军第105章 果断调整第25章 冰火两重天第27章 战略围剿第2章 政治斗争第25章 差距第103章 历史性时刻第132章 联合反潜第67章 不得不做第102章 宏伟蓝第95章 前程第85章 争夺第一第64章 一切为了战争第33章 两面三刀第116章 一守一攻第133章 最高指示第13章 情报安全第26章 民主共和日第146章 垫脚石第88章 瓮中捉鳖第70章 负资本第144章 信息第一第5章 独一无二第28章 共和国的愤怒第50章 试验战争第5章 旋风战争第99章 安慰性决议第25章 逃生第139章 团结的力量第3章 攻心为上第32章 军事政变第7章 借势第66章 势成骑虎第28章 贸易大战第25章 差距第149章 现实与理想第53章 看不见的战场第96章 现实利益第84章 内讧第29章 法定程序第10章 冰山一角第19章 爽快的海军司令第36章 黄金搭档第85章 决战迹象第79章 独角戏第168章 软硬结合第11章 落网第134章 赶尽杀绝第5章 变革时代第65章 政治家的对话第34章 里应外合第38章 理想惹的祸第28章 最后一层面纱第139章 公民意识第32章 信号第73章 大权在握第107章 风暴中心第49章 保留第38章 孤注一掷第67章 紧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