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一个民族的存亡

bookmark

元庆采用“民主表决”的方式做出战略决策,让李意外。

会议的组织工作由刘晓宾负责,李存勋在飞往上海的途中参加会议。也就是说,在“民主表决”之前,王元庆已经做出决策,表决只是做做样子。

元首为什么要这么做?

没费多少心思,李存勋就想明白了。

日本是一个人口众多、国土狭小、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在不到38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住着1亿万国民,人口密度是共和国的3倍;日本本土除了森林资源丰富之外,只有少量铁、铜、煤与硫磺,其余资源均需进口。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迅速成为发达国家,直到211世纪初,日本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进口国。

与其他资源相,日本最需要的就是能源。

为了解决能源紧缺问题,非常重视发展核能。

因为本土没有矿,所以从20纪80年代开始,日本就想方设法的从其他国家进口核原料,在国内修建了多处核原料储备基地。军政府上台之前,日本已经是全球第一大核原料储备国,拥有的核原料能够供所有核电站使用数百年。拥有大量核原料的同时,日本还是世界上拥有核电站最多的国家。21世纪初,核电站的发电量占到了日本总电量的80%以上,而排第二位的法国仅占67%。

多座核电挤在37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上,密度可想而知。

轰炸日本核电站,倒霉不是共和国,而是日本人。因为国土过于狭小,所以日本的核电站几乎都在大城市附近。因为核电站需要大量纯净淡水,所以大部分核电站都建在环境较好的地方别是主要河流附近。如果出现放射性污染,别说1亿万日本人无处可逃,就连饮用水源都将遭到污染。

灾难性地后果!

王元庆有能力做出此重大地决策吗?

虽然李存勋从可怜日本人。即便当初地宫本健太郎、还有现在地谷树良平都在为共和国效劳。也没有改变李存勋厌恶日本人地观念。但那是1亿万活生生地人。哪怕是1亿万头猪。王元庆也得量掂量吧。

正是如此。王元庆才会采取“民主表决”地方式做出战略决策。

谁都知道。只要共和国轰炸了日本地核电站成严重地放射性污染。全世界都会因此指责共和国。认为共和国地战争行为已经超出了赢得战争所必须地范畴。肆意制造不必要地伤亡与损失。违背了人道主义原则。如果王元庆单独做出决策。势必遭到反对。在以“民主表决”地方式做出决策后。承担责任地就不是王元庆一个人。而是共和国领导集团。在此情况下。至少能够保证领导层内部团结住国内局势。化解外部威胁。

冷静下来后。李存勋也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

有必要轰炸日本的核电站吗?

不管共和国与日本的矛盾有多么严重,共和国的敌人是冥顽不灵的日本军国主义份子,不是普通日本人。但是日本军国主义份子能够上台,与普通日本人没有关系吗?李存勋的想法,代表了绝大部分共和国公民的想法。1亿万日本人中,绝大部分都是无知的、并不主张对外扩张的普通人,正是这些普通人将军国主义推上历史舞台,对周边国家造成了严重威胁。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在民主国家军国主义份子能够上台执政,肯定与每一个选民都有关。

当初,希特勒能够主宰德国还不是拜德国选民所赐?

日本走到这一步,与1亿万国民不无关系。

李存勋不是民粹主义份子至算不上民族主义份子,更不可能是纳粹份子是李存勋总觉得元首的决策有点矫枉过正。

看得出来,包括李存勋在内日本的态度非常矛盾。

到达上海郊区的空军基地,李存勋在军情局上海分部人员的陪同下前往国家计算中心。

验证轰炸日本核电站可行性的时候,首先就得考虑气象条件对轰炸产生的影响,准确的说是轰炸之后气象条件对放射性尘埃的飘散范围产生的影响。在必须考虑气象因素的情况下,必须借助国家计算中心的超级计算机。

谁都知道,天气变化最难预测。

即便在神经网络计算机已经研制成功,计算机的性能提高了上百倍的情况下,也最多只能对未来48~小时的天气变化做出准确预测。用每秒运行1万亿亿次的计算机就能进行模拟核爆炸试验,而要准确预测未来5天的天气变化,理论上至少需要每秒运行1万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

军情局的超

机只能每秒运行1,远达不到模拟分析的需要

即便是国家计算中心的超级计算机,也只能每秒运行1次,无法完全达到模拟分析的要求。

为了简化运算、提高速度,军情局的技术人员对总参谋部的模拟分析软件做了调整。

李存勋到达上海国家计算中心时,模拟分析工作正在进行。

等待模拟分析结果的时候,李存勋非常矛盾。

王元庆不懂技,也不大过问技术。让李存勋亲自负责模拟分析工作的时候,王元庆说得很清楚,军情局长只需要汇报模拟分析的结果,即是否可行,不需要提供过于详细的分析报告。

元首的意思,李存勋心里清楚。

只要勋的答复是“可行”,轰炸行动将立即开始。如果李存勋的答复是“不可行”,则会另寻解决办法。

毫无问,元庆希望得到肯定答复。

换句话说,1亿万日本人未来掌握在共和国军情局长手中。

一句话,就能决定1亿C00人的生死,李存勋感到了无穷的压力。

傍晚,分析结果:来。

“没有问题吗?”

“肯定没有问题,我们在分析过程中引用了对比校验技术,对每一个模拟分析步骤都做了严密的检验,最终结果……”

李存勋压了压手,打住了计算中心负责人的话。

没多停留,让上海分部人员留下来,等到总部发来消息,才让计算中心的人员下班回家之后,李存勋动身前往空军基地。

型运输机再次起飞,李存勋的心情也矛盾到了极点。

看着手里的报告,李存勋知道,他必须尽快做出决策。

“局长,已经接通战略指挥中心。”

李存勋长吸口气,收起忐忑的心情,点上了香烟。

不多时,元首的身影出现在了屏幕上。

“小李,结果如何?”

“元首……”李存勋抽了两口烟,说道,“结果已经出来了,基本可行。”

完这句话,李存勋不由自主的哆嗦了一下。

干了一辈子的情报工作,李存勋非常清楚这句话将产生多么严重的后果。

“基本可行?”王元庆似乎对李存勋的回答不是很满意。

“结果与总参谋部分析的相差不大,对我们的影响微乎其微,只是对朝鲜半岛南部地区肯定会有不利影响。”李存勋又抽了几口烟,灭掉烟头,说道,“我建议,尽快联系朝鲜政府,提前疏散半岛南部地区的居民,尽量减少附带伤亡……”

“这些事情我会处理,你什么时候回来?”

“大约半小时后到达。”

“很好,直接到总参谋部,我也马上前往总参谋部。”

李存勋点了点头。他知道,元首已经收到了肯定答复,打击行动即将开始。

“还有,记得把分析结果发给总参谋部,告诉项铤辉,按照计划行动。”

“明白,信息正在传输。”

“就这样吧,到了总参谋部再说。”

通信结束,李存勋长出了口气。这时,他才发现额头上冒出了汗珠。这让李存勋感到非常震惊,要知道,在他担任高级间谍的时候,即便面对死亡威胁,也不会冒汗!

难道比以前懦弱了?

李存勋苦笑了一下。这不是懦弱,而是本质上的变化。

作为间谍,李存勋只需要考虑完成任务、以及自己的生死。现在他却掌握了所有日本人的生死,一句话就能将1亿C万日本人送入地狱。

擦掉额头上的汗水,李存勋才点上了香烟。

几年来,李存勋终于明白潘云生为什么会积极退休。确实不是任何人都能胜任军情局长这个位置,作为国家领袖的头号情报幕僚,军情局长的建议比任何人的话都有分量,往往能够左右国家的重大策略。

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

处在军情局长的位置上,哪怕最微小的失误,都有可能产生无法挽回的损失。

潘云生在60岁就选择退休,李存勋甚至怀自己能否干到6。

飞机即将在首都郊外的空军基地降落时,李存勋的心情才渐渐平静了下来。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作为幕僚,李存勋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有足够多的事实证明,王元庆不是那种能够轻易被幕僚建议左右的国家元首。即便李存勋的回答是否定的,元首也会通过其他方式达到同样的目的。

这个想法,多少让李存勋觉得好受一点。

第49章 戳破牛皮第48章 转折契机第80章 归队第115章 攻坚战第54章 旁敲侧击第56章 快准狠第75章 内外并重第54章 第一人第21章 动荡的根源第30章 战略要地第36章 军事储备体制第6章 波澜不惊第84章 内讧第47章 准气象武器第74章 传奇部队第44章 第一枪第150章 围点打援第70章 眼中钉肉中刺第14章 与时间赛跑第82章 新境第133章 文明时代的战争第120章 初尝甜头第5章 权衡利弊第29章 斩首行动第76章 强将弱兵第34章 乱局第85章 打就打第81章 早死晚死序十九民族之魂第144章 物降一物第62章 心狠手辣的角色第46章 家门不幸第107章 风暴中心第64章 稳重见长第113章 放开手脚第35章 奇兵第120章 胶着战局第103章 有惊无险第126章 一线希望第113章 放开手脚第117章 蓄意挑衅第62章 绝对优势第3章 利益集团的阴影第117章 好心帮倒忙第54章 中坚力量第18章 失控的战舰第5章 区别对待第83章 民族主义浪潮第86章 最后的孤岛第122章 特种炸弹第12章 平衡外交第9章 共和国模式第51章 放话第13章 同志加兄弟第76章 有限反击第14章 根本职责第5章 变革时代第107章 脱胎换骨第145章 智勇双全第145章 较劲第89章 快速突击第11章 为战争做准备第172章 追求幸福的权利第94章 变色龙的国家第6章 前程第11章 大国的面子工程第67章 紧急调整第15章 智者千虑第9章 不可告人第30章 直接动因第3章 风声渐紧第100章 嘱托第34章 乱局第34章 乱局第52章 死灰复燃第76章 变味第126章 进攻号第108章 当机立断第171章 赶尽杀绝第1章 出发第8章 再起波澜第22章 最高决策第9章 国家的面孔第132章 停战接触第32章 临时搭档第1章 财神爷第48章 圆满结果第155章 无法衡量的价值第48章 两片天第8章 唯一的办法第59章 战场求生第57章 关键一步第38章 初露头角第81章 全面撤退第40章 杀鸡用牛刀第66章 有利有弊第2章 白宫新主人第31章 时过境迁第153章 重塑形象第149章 现实与理想
第49章 戳破牛皮第48章 转折契机第80章 归队第115章 攻坚战第54章 旁敲侧击第56章 快准狠第75章 内外并重第54章 第一人第21章 动荡的根源第30章 战略要地第36章 军事储备体制第6章 波澜不惊第84章 内讧第47章 准气象武器第74章 传奇部队第44章 第一枪第150章 围点打援第70章 眼中钉肉中刺第14章 与时间赛跑第82章 新境第133章 文明时代的战争第120章 初尝甜头第5章 权衡利弊第29章 斩首行动第76章 强将弱兵第34章 乱局第85章 打就打第81章 早死晚死序十九民族之魂第144章 物降一物第62章 心狠手辣的角色第46章 家门不幸第107章 风暴中心第64章 稳重见长第113章 放开手脚第35章 奇兵第120章 胶着战局第103章 有惊无险第126章 一线希望第113章 放开手脚第117章 蓄意挑衅第62章 绝对优势第3章 利益集团的阴影第117章 好心帮倒忙第54章 中坚力量第18章 失控的战舰第5章 区别对待第83章 民族主义浪潮第86章 最后的孤岛第122章 特种炸弹第12章 平衡外交第9章 共和国模式第51章 放话第13章 同志加兄弟第76章 有限反击第14章 根本职责第5章 变革时代第107章 脱胎换骨第145章 智勇双全第145章 较劲第89章 快速突击第11章 为战争做准备第172章 追求幸福的权利第94章 变色龙的国家第6章 前程第11章 大国的面子工程第67章 紧急调整第15章 智者千虑第9章 不可告人第30章 直接动因第3章 风声渐紧第100章 嘱托第34章 乱局第34章 乱局第52章 死灰复燃第76章 变味第126章 进攻号第108章 当机立断第171章 赶尽杀绝第1章 出发第8章 再起波澜第22章 最高决策第9章 国家的面孔第132章 停战接触第32章 临时搭档第1章 财神爷第48章 圆满结果第155章 无法衡量的价值第48章 两片天第8章 唯一的办法第59章 战场求生第57章 关键一步第38章 初露头角第81章 全面撤退第40章 杀鸡用牛刀第66章 有利有弊第2章 白宫新主人第31章 时过境迁第153章 重塑形象第149章 现实与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