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章 要章相公助我

章府之内。

章越面前乃大理寺丞吴处厚。

吴处厚一脸恭敬地道:“当初大参拜相之时播告大廷。释天下霖雨之望,慰海内岩石之瞻。”

“帝渥俯临,舆情共庆。秉一德以亮庶工,遏群邪以持百度。始进陪于国论,俄列俾于政经。论道于黄阁之中,致身于青霄之上。窃以闽、川出相,今始五人;章氏登庸,古惟二士……”

“处厚早辱埏陶,窃深欣跃。稀苓马勃,敢希乎良医之求;木屑竹头,愿充乎大匠之用。”

吴处厚这一番话说下来,正常人听了都要汗颜,老脸一红,惭愧不已。

章越笑了笑道:“吴兄,这话当初对韩丞相也是这么说过吗?我怎听来如此耳熟能详。”

吴处厚闻言赧然,正色道:“绝无与他说过,处厚对章相公的敬仰绝对是发自肺腑的。”

章越点点头道:“以往倒是没有听闻,今日方才知晓,你的事我放在心上了,朝廷若有阙我会省得的。”

吴处厚闻言大喜道:“以后愿为大参执鞭,鞍前马后。”

章越微微点了点头,当即黄好义带着吴处厚下去。

一旁陈瓘、秦观,晁补之从屏风后绕出,陈瓘不由道:“相公,似吴处厚这般小人,为何你将他收入帐下?”

秦观也道:“此人不是君子。”

章越笑了笑道:“不要看不起小人。小人有五处地方胜过君子。”

陈瓘,秦观诧异道:“还请相公赐教。”

章越道:“其一小人对名利都很执着,能够为了名利破格办事,这是君子一不如的地方。”

“其二办事责效,只问结果不问过程,这君子是二不如的地方。”

“其三除了名利,一切都是身外之物,旁人毁誉如何从不放在心上,这是君子三不如的地方。”

“其四既是办了,就办到底,不怕任何打击或身后名声,这是君子四不如的地方。”

“其五问心无愧,从来不觉得自己有任何不对的地方,这是君子五不如的地方。”

陈瓘三人听了都是暗自惭愧,章越对三人道:“你们三人需多学着些。”

三人一并道:“是。”

其实章越用吴处厚并非是上面几个原因,众所周知吴处厚之前想要投奔蔡确,数度求他引荐而不得,所以怀恨在心,到处说自己当年如何如何栽培蔡确的,如今蔡确忘恩负义。

而蔡确用了背叛自己的邢恕,这点令章越尤其不悦,所以他也就接受了吴处厚投靠,恶心一把蔡确。

但既身为执政,伱一定要让别人知道,干了对不起你的事,冒犯了你的威严,就一定要付出代价。

当然话对外肯定是不能这么说的。

章越继续道:“仔细看来吴处厚,他也并非是那等真正的小人。”

“他与王平甫交好,他病逝前曾多番向我举荐他,故而我也愿让他一试。”

陈瓘道:“相公所言令我想起,吴处厚一直遭到蔡持正的冷漠对待也是不争之事,但全然归咎于蔡持正也未必见得,因为吴处厚一直反对变法的,蔡确不念私情不用他也是情理之中。不过蔡持正与冯当世成婚我也看不懂了。”

章越笑了笑,朝堂上不拘泥于变法,不变法之论的,恐怕只有他与蔡确了。

章越道:“无论是支持变法,反对变法,怎么选都是错。”

“蔡师兄便有些调和和折衷之意,当然这是出于官家之意,但是这么选也是错。”

“尔等要晓得,解决问题的方法,通常不在问题之上。”

众人闻言都是拜服。

章越道:“从长安至西京,再从西京至汴京的邮政之事已是有了眉目,我与你们引荐一个人。”

片刻后一名三十多岁其貌不扬的男子出现在室内。

“在下陈行见过诸位!”

此人名叫陈行,是陈襄族亲,也是他引荐给章越的,当初在杭州城外对方持陈襄名帖见过了章越。

章越虽不轻易收礼,但陈行这几年上门问候一直不断过。

章越与商人保持联系的一个是当初为他创办交引所的沈陈,还有一个便是陈行,对方在杭州经营棉布行,同时自己也买了棉田经营。

几千年官场排名第一的格言绝对是‘朝中无人莫做官’。

而经商更是如此。

当然陈行本身也很有能力,有眼力见,办事也很有魄力,敢冒风险。

陈瓘三人都是起身行礼。

章越对陈瓘道:“这一次办邮政之事要劳动于他了。”

陈瓘道:“不是要官营吗?”

章越道:“不,还是老规矩官营商办,但又有些不同。以往朝廷办交引所时朝廷有钱,但如今朝廷没钱,所以钱系陈掌柜出。至于朝廷则出路、出人出驿舍!”“也是设立董事会,但董事会由官员,商人,高管三方组成。”

无论是交引所还是邮政,章越始终贯彻的就是政企分开。

设立董事会作为二者中介。借鉴后世从淡马锡模式到深圳模式,再到合肥模式,常州模式都有一脉相承,变和不变的地方。

陈行道:“从汴京至西京,再从西京至长安,从长安至秦州,朝廷每年都要花大量钱财来维系。陈某若能为朝廷分忧,为天子解难,也是荣幸之至。只是陈某本钱不多,怕是力有未逮。”

章越道:“这个容易,让交引所给你募大头,再从市面上找几个富有商人合投。”

比如章越在杭州,秦州布局以棉纺业为核心,以政策布局配套新产业。那么邮政则引入类似于风投。

如今知杭州的便是章越老师陈襄,而知秦凤路转运使则是章衡,素来是上阵亲兄弟,打虎父子兵的套路。

章越将其中理念与众人细细说了清楚,陈行等无不佩服得五体投地。

只要从汴京至长安,明年至秦州,再至河州的邮路能够贯通,不说盈利,只要能自负盈亏,那么每年为朝廷节约百万贯不在话下。

如此之前答允天子六百万贯,便先了了一百万贯了,至于以后的……以后再说。

众人交谈直至深夜,都是兴致勃勃。

……

王珪回府后,王安礼来到其府上。

“见过丞相!”

王珪持王安石的信给王安礼看过,王安礼见了吃了一惊。

王安礼道:“不意兄长对韩子华如此言语。吾兄说过了,他下野之后不论朝政的。”

王珪道:“新法是令兄一辈子的心血,他自不愿看韩章二相将之更易。本相对令兄倒是再了解不过了。”

王安礼道:“新法之事我与章相公所见略同,破除积弊必须有大魄力,但反过来也要能够在微末上进行调整。有时候后退也是为了更好的前进。”

王珪微微笑了笑,原先王安国,王安礼都是反对王安石变法。到了熙宁后,王安礼与章越是一直走得很近。

当年郑侠案,章越冒着开罪吕惠卿的风险也要保下王安国。

章越不仅对其蔡卞很是提携,对王安礼也是一般。王安礼心底感激章越对兄长的回护之意,同时他与章越也是进士同年,二人交往很久了。

现在王安礼已是知制诰,同修起居注。

王珪对王安礼道:“你说他日韩丞相若下野了,章相公是否会支持老夫?”

王安礼一愣道:“章相公是丞相的门生,丞相不该说出这般见外的话来。”

王珪抚须笑了笑道:“本朝没有座主门生之说,再说章相公入中书以来一直是与韩丞相走得近,与老夫走得远了些。平日在政事堂,章相公也是多与韩丞相议论事。”

王安礼听出王珪有那么些酸溜溜的意思。

王安礼反问道:“难道王丞相要与韩丞相为难?”

王珪道:“非也,你也知道本相立朝多年,从不耍弄阴谋诡计,换了他人在本相的位置或有取而代之之意,但本相却没有这个打算……”

王安礼道:“王丞相真长者。”

王珪道:“我有一事不明,为何令兄不自己来作宰相,而要托我来为之呢?”

王安礼道:“家兄曾与我道,变法之技陛下已是尽得之了,他自是不必再用了。”

王珪道:“是啊,陛下的意思是事无大小,尽由他办。韩章二人要取代令兄怕不行。韩章改役法之意,陛下乃不得已从之。”

“陛下之所以答允,是因天下多盗亦民生确实疾苦,苏轼不是也在徐州任上连续上疏说天灾人祸,百姓多逃亡吗?”

“故而暂且从之,陛下最后还是要把揽大小之事,一切自己来办。”

王安礼道:“原来如此。”

王安礼明白如今百姓疾苦,用当时的话盗贼一出多一出,再如此下去老百姓们都要过不下去了。

官家迫于现实,所以答允更改役法,一旦时机成熟,官家还是要将变法推行下去的,如此便与韩绛,章越二人的主张冲突了。

“所以要罢韩丞相!”

王珪点了点头:“其实韩丞相也早看出着点,那日在政事堂他私下与我道,募役法改作免役法后。也不算是三次任相皆一事无成,如今他心事已了,看来是流露去意了。”

韩绛前两次任相都颇为势弱,这一次得章越支持后,改动了免役法,心事已了。

最要紧的是韩绛明白天子一直都不喜欢他。

王安礼道:“韩丞相如今辞相,倒不失功成身退。”

王珪道:“所以请你来替老夫作个说客,替我说一说章相。老夫长于经义,短于治国,于此事上他可以助我一臂之力!”

第172章 成例第339章 信第1024章 章惇回京第774章 喂饼第633章 争执第588章 章越的改良第651章 兴亡百姓苦第914章 安排第516章 面君第992章 亲事与政事(两更合一更)第817章 市易所第343章 下聘第591章 荐人第762章 管仲与桑弘羊第152章 相中第711章 将兵法第191章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第948章 第三人请假第752章 人性第468章 同年宴第152章 相中第332章 雪泥鸿爪第797章 受贺第944章 探病第735章 想做的事第915章 投机(第二更)第299章 菊花落英否?第296章 期集二第707章 面授机宜第298章 有钱故而任性第470章 治国争论第79章 苏州来人了(两更合一更)第550章 章惇和曾布第1056章 宰相家的郎君(第一更)第684章 满嘴流油第72章 食店第554章 不嫌事大第884章 谗言第98章 建阳(感谢~~爱啊!~~双盟,)第349章 学到了第201章 樊楼诗会第415章 暴利第703章 太平宰相第139章第280章 喜事第982章 私下交易第989章 衣钵(两更合一更)第657章 西北行第70章 赵押司之死第453章 撕破脸第905章 事因第895章 斗争第96章 欲成大树,不与草争第73章 嘉祐二年榜第570章 变法的序幕(两更合一更)第605章 章吕分歧第507章 梯子没了第716章 借机生事第479章 章家又出了两个进士第753章 心腹之患第468章 同年宴第752章 人性第701章 章党第560章 升迁之喜第546章 又在使绊子第172章 成例第455章 人才第981章 宰相忽悠皇帝第393章 有人得意,有人失意第89章 看榜第866章 所言极是(两更合一更)第456章 王韶第709章 节镇熙州第587章 同道不同心第411章 落幕或开始第233章 弊案第117章 大学之大义明日更新第763章 韩绛回京第624章 寒门出身第767章 国事相托第895章 斗争第1009章 公羊之儒第455章 人才第1058章 利民是为了利国第185章 五年之约第947章 决定人选第535章 韩琦罢相第60章 上架感言第626章 状元必出寒门第931章 工匠也可为官第823章 得加钱第173章 传颂第272章 逛逛第1037章 雄鸡一唱天下白(感谢曾大仁成为本第297章 期集三第294章 及第之日第605章 章吕分歧第160章 见面
第172章 成例第339章 信第1024章 章惇回京第774章 喂饼第633章 争执第588章 章越的改良第651章 兴亡百姓苦第914章 安排第516章 面君第992章 亲事与政事(两更合一更)第817章 市易所第343章 下聘第591章 荐人第762章 管仲与桑弘羊第152章 相中第711章 将兵法第191章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第948章 第三人请假第752章 人性第468章 同年宴第152章 相中第332章 雪泥鸿爪第797章 受贺第944章 探病第735章 想做的事第915章 投机(第二更)第299章 菊花落英否?第296章 期集二第707章 面授机宜第298章 有钱故而任性第470章 治国争论第79章 苏州来人了(两更合一更)第550章 章惇和曾布第1056章 宰相家的郎君(第一更)第684章 满嘴流油第72章 食店第554章 不嫌事大第884章 谗言第98章 建阳(感谢~~爱啊!~~双盟,)第349章 学到了第201章 樊楼诗会第415章 暴利第703章 太平宰相第139章第280章 喜事第982章 私下交易第989章 衣钵(两更合一更)第657章 西北行第70章 赵押司之死第453章 撕破脸第905章 事因第895章 斗争第96章 欲成大树,不与草争第73章 嘉祐二年榜第570章 变法的序幕(两更合一更)第605章 章吕分歧第507章 梯子没了第716章 借机生事第479章 章家又出了两个进士第753章 心腹之患第468章 同年宴第752章 人性第701章 章党第560章 升迁之喜第546章 又在使绊子第172章 成例第455章 人才第981章 宰相忽悠皇帝第393章 有人得意,有人失意第89章 看榜第866章 所言极是(两更合一更)第456章 王韶第709章 节镇熙州第587章 同道不同心第411章 落幕或开始第233章 弊案第117章 大学之大义明日更新第763章 韩绛回京第624章 寒门出身第767章 国事相托第895章 斗争第1009章 公羊之儒第455章 人才第1058章 利民是为了利国第185章 五年之约第947章 决定人选第535章 韩琦罢相第60章 上架感言第626章 状元必出寒门第931章 工匠也可为官第823章 得加钱第173章 传颂第272章 逛逛第1037章 雄鸡一唱天下白(感谢曾大仁成为本第297章 期集三第294章 及第之日第605章 章吕分歧第160章 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