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大学之大义

第117章 大学之大义

太学考试就在厅堂之内。

一共十人,五名进士科,五名诸位经义科如此。

章越拿到卷子一眼扫过去,但见出题范围很广,从九经皆有,包括论语,孝经两经。

但是帖经,墨义上都没有偏题怪题,可知这一次考试不难。

最后三道大义,其中最后一道,正是阐发《大学》一章。

章越吃了一惊,不会如此巧合吧,自己方才提了‘正心诚意’四个字,作为读书人的‘明体’之学。

而如今大义上却正好考了《大学》这一章。

要知道诸科的大义就似汉朝的章句之学,明清的八股之学。

到底什么是章句之学?比如说整本书,好似春秋左传一经二十万字,都可以算是章句。

让你阐发整本春秋经,到底圣人讲得是什么意思。

再下来,比如《礼记》的《大学》一章进行阐发,说出你的见解。

再下来比如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好比大学第一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句话进行阐发。

前面这些都还算是比较正常,但到了明清八股文将章句之学,发挥到登峰造极。

比如考‘子曰’是什么意思?

子曰直译过来就是孔子说,其中哪有什么内涵与深意?考官说不行,就是有!

好比老师问鲁迅先生说了晚安是什么意思?晚字点明了时间,令人联想到天色已黑,象征着当时社会的黑暗。安字代表了老百姓的麻木不仁。

子曰当然也难不倒考生,有人用苏轼的话破题‘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匹夫而为百世师,对应得是‘子’,一言而为天下法,对应得是‘曰’。

这答得很巧妙,但实际上并没有意义。

甚至还有考官考了一个‘O’,让你阐发经义,你说圣贤写这个到底有什么用意呢?

‘ O’是什么意思,古人虽没有标点符号,但每个段落间是用‘ O’来分隔。你让考生阐发这标点符号‘ O’是什么意思?

就是这样的题目,竟也有考生机智地答道‘圣贤立言之先,得天象也’。

反正这样的题目,与内容没啥关系了,就是脑筋急转弯,抖机灵的感觉。

不过阐发《大学》这一章,却正好难倒了章越。要是刚才在胡瑗与众考官面前没有大言不惭说了那一番话,那么这题目倒是好答,他有足够多的应试技巧来作这样的题目。

但好巧不巧的,自己刚刚说过了。

这样就犯了考场文章的大忌‘说真话’。

章越不着急着回答,先把题目看一遍放在心底。这好比高考时考作文,老师都交待你拿到卷子先将作文题目看一眼,然后边答题边想。

前面的帖经,墨义对于章越而言,简直一点不难,马上就答完了。至于最后三道大义,章越也是飞快地答完了两道。

写到这里,章越发觉自己竟是诸科明经之中答得最快的。

不过明经的题目与自己不同,他们不考大义,故而帖经墨义的内容要多一些。

现在章越用了两个多时辰答完了其他,只剩下阐发《大学》这一章。

怎么答?

他终于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不如这题就不答,反正其他题目已是十拿九稳,但转念一想,不可如此,这样就给胡瑗他们一个伪诈的印象。

这可使不得啊。

章越盯着卷子,思绪在飞速的运转,突然他发觉以他目前的学识,要驾驭这样一篇文章,实在是力有未逮。

也就是写‘真话’自己架构不出,这样宏伟的文章来。

若写‘假话’也骗不了人。

此刻章越脸涨得通红了,双目感觉已是红通通的,这是自己脑力使用到极处的体现。但是即便如此,笔下仍是只言片语都写不出来。

章越感觉头疼欲裂。

而此刻一旁监考的太学讲师在窗外镀步,看见章越这副样子,也是有些奇怪。

进士科因诗词文赋写不出来,是常有的事,但是经生写大义怎地犯了难处?这不是随便编么?

讲师摇了摇头,回到了讲室喝了茶又回来巡视。

这个年轻人竟是在考场上睡着了?

章越确实是累及,写文章就是这样,知识阅历积累的不够,你就是写不出。就好比高考考场上的作文,写一篇你自己的文章不难,但要写一篇媲美鲁迅的文章,那真的……

强行拔高自己且负荷不住的结果,只能当堂晕过了(睡去)!

所幸讲官还以为章越不过是打了个盹,若是知道章越是晕了过去,那也实在是太耻辱了。

章越虽说晕过去了,但心底还是清醒的。就在考场上眯一会算了,反正也剩最后道题了。

然章越不知不觉地进入睡梦中那片天地。

在这里章越可以逗留六个时辰。

章越心想,这不是意味着他又多了六个时辰来思考答最后一题?

还有这个用处?

但章越更怕自己直接睡了过去了……

他记得以往学生时代,经常作的一个噩梦就是梦见自己一觉醒来,人身在考场上结果时间不够了,一看卷子还有好多道题目还没答。

如今就要成真了?

章越心想反正也是答不出,与其空着最后一题,倒不如在这里想想法子。

章越于是认真地想着这一道题目如何回答。

自己上一世看过的资料书籍,一一浮现在脑海中。

思绪一时在自己脑子里千变万化。

这是一个很玄妙的东西。

好似雪爪鸿泥,又似浮光掠影,章越明白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在脑子深处,但一时之间却抓不住也摸不着。

有时候看着要抓住了,但一打岔又飞走了。

一个时辰过去了,丝毫无功。

又是一个时辰过去,好似有些头绪。

又一个时辰过去了,终于有了些灵感。

但下一个时辰,灵感又没了。

如此到了最后一个时辰,章越好似抓住了什么。

轰了一声!

当章越还没来得及好好把握,他已是醒了。

当章越睡眼朦胧地睁开眼睛时,但见左右的人已是考得差不多了,桌子已空了好几张了,唯独剩下两三人也已是停笔。

一看外头天居已是开始黑了。

章越吃了一惊,我这是睡了多久?

怕是有两个时辰吧!

太学考试没有时间限制,但不给蜡烛,也就是说考到天黑为止。

还好还有一些时间,就怕一睡睡到收卷。

章越看向了最后一道题‘《大学》之章句’。

此刻已是无暇多想了!

当即章越要提笔写字时,却发现墨已是干了。章越重新倒入砚水磨墨,最后于纸上刷刷地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

章越想了想将上一世后人的了解,以及自己读经所得,最后以朱熹《大学章句》为根底写了这篇文章。

大学有三纲领,明德,亲民,至善。

八条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也就是朱熹所称的‘三纲八目’。但与朱子不同,章越认为三纲目中新民尤高!

后世《大学》为首的四书,取代九经成为儒家入门之书,大学又为四书之首,确实有他根本之处。

读了大学再看其他儒家经义,都是其脉络的一部分。

但大学还有另一个版本。

南宋时章越另一个浦城同乡真德秀写了一本《大学衍义》,这本是帝王之学,是明清皇子的从小所必读。

这与读书人读得《大学》又是另一个角度来诠释。

如果说章越之前在胡瑗面前说‘正心诚意’是明体,如今这篇文章就是阐述如何明体了。

若说被誉为‘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的韩愈,第一次提出了四字书。

那么韩愈之后就是我了,我辈读书人当为往圣继绝学!

带着如此中二的念头,章越就在考场写了这篇《大学之大义》。

少年人就是来作梦的!

此刻章越目中似有火,熊熊燃烧,笔下如刀剑于纸上搏杀,开疆辟土!

纸上的字迹越来越多!

章越下笔写着,可是天也是渐渐暗了,终至再也不看清。

“乞给烛!”

“给什么烛?”窗外斥道。

章越摇了摇头心知一点办法也没有了。

他正写到意犹未尽之时,此刻暗自于心底大呼‘天不假时予我’!

“这难道就是时也命也?”

章越道了一句,万般无奈之下只好起身收拾交卷。

门口燃着数根庭燎,监考的太学讲师接了章越的卷子,上下打量了他一眼道了句:“吾平生监考数千学生,你倒是第一个能在考场上梦周公的,佩服佩服!”

章越没有其他想法,只是为未完成的文章可惜,不知以后还能不能写出那样的文章来。章越长叹道:“是我学艺不精罢了。”

那讲官本以为章越会狡辩什么,准备了一番疾言厉色的话,但见章越如此懊恼的表情,却不忍再责只道:“去吧!”

章越向对方施礼,然后提着书箱离开了太学。

那讲官看着章越的背影摇了摇头道:“如今后生真不知分寸,这样的人是如何被举至太学来的?”

那讲官对着庭燎看了一眼章越的卷子,不由道:“但是字倒是写得好!”

(本章完)

第722章 稳内安外第555章 朕要超擢章越第851章 抵京第182章 章越的决定第299章 菊花落英否?第423章 章越的用人之道第459章 反击(第一更)第496章 修齐治平(两更合一更)第809章 度之第496章 修齐治平(两更合一更)第984章 耶律宏第60章 上架感言第351章 迎亲第274章 议亲第1051章 王半山第78章 知识就是金钱(两更合一更)第703章 太平宰相第1026章 名将气度第750章 商量第499章 西北大捷明日更新第769章 名覆金瓯第485章 章越的发明第663章 底气请假下第760章 消除误会第280章 喜事第30章 用六第379章 心底话第294章 及第之日第988章 参知政事(两更合一更)第535章 韩琦罢相第514章 荒政(两更合一更)第407章 与民无利与国有利第1012章 投机第928章 尴尬的沈括第586章 筹码第101章 熟人单章第7章 翻案第443章 折辱夏使请假第277章 崇政殿第527章 新旧交替第1054章 韩绛辞相第148章 刻章第244章 王安石第100章 险峰第323章 强干第696章 出战第343章 下聘第110章 说亲(感谢书友小抽的金爷双盟)第393章 有人得意,有人失意第1016章 蔡卞进京第831章 这钱朕给了第259章 朋友圈第317章 考后第545章 富国强兵第981章 宰相忽悠皇帝第70章 赵押司之死第818章 便商贸第600章 章直婚事第769章 名覆金瓯第795章 三道营墙第822章 时代与变革第735章 想做的事请假第850章 仰仗章公第770章 玉带第111章 江贼第220章 开挂第929章 拉拢第239章 相聚第462章 台谏(第二更)第291章 催婚第10章 望族第766章 齐家第469章 青衣第55章 考试第164章 俯视第876章 处置办法第1011章 天下将何去何从?第384章 我不愿作官家第385章 说辞第138章 见面第444章 风波第913章 如何斗争第952章 有臣在河北第490章 罪己诏第574章 王安石辞参第837章 仁宗留给陛下的宰相第195章 吴大郎君第200章 此时此景第824章 治蕃策论第709章 节镇熙州第233章 弊案第957章 整顿河北兵马第377章 宫中第955章 憨叟第907章 用或不用(感谢枫爱云书友盟主)
第722章 稳内安外第555章 朕要超擢章越第851章 抵京第182章 章越的决定第299章 菊花落英否?第423章 章越的用人之道第459章 反击(第一更)第496章 修齐治平(两更合一更)第809章 度之第496章 修齐治平(两更合一更)第984章 耶律宏第60章 上架感言第351章 迎亲第274章 议亲第1051章 王半山第78章 知识就是金钱(两更合一更)第703章 太平宰相第1026章 名将气度第750章 商量第499章 西北大捷明日更新第769章 名覆金瓯第485章 章越的发明第663章 底气请假下第760章 消除误会第280章 喜事第30章 用六第379章 心底话第294章 及第之日第988章 参知政事(两更合一更)第535章 韩琦罢相第514章 荒政(两更合一更)第407章 与民无利与国有利第1012章 投机第928章 尴尬的沈括第586章 筹码第101章 熟人单章第7章 翻案第443章 折辱夏使请假第277章 崇政殿第527章 新旧交替第1054章 韩绛辞相第148章 刻章第244章 王安石第100章 险峰第323章 强干第696章 出战第343章 下聘第110章 说亲(感谢书友小抽的金爷双盟)第393章 有人得意,有人失意第1016章 蔡卞进京第831章 这钱朕给了第259章 朋友圈第317章 考后第545章 富国强兵第981章 宰相忽悠皇帝第70章 赵押司之死第818章 便商贸第600章 章直婚事第769章 名覆金瓯第795章 三道营墙第822章 时代与变革第735章 想做的事请假第850章 仰仗章公第770章 玉带第111章 江贼第220章 开挂第929章 拉拢第239章 相聚第462章 台谏(第二更)第291章 催婚第10章 望族第766章 齐家第469章 青衣第55章 考试第164章 俯视第876章 处置办法第1011章 天下将何去何从?第384章 我不愿作官家第385章 说辞第138章 见面第444章 风波第913章 如何斗争第952章 有臣在河北第490章 罪己诏第574章 王安石辞参第837章 仁宗留给陛下的宰相第195章 吴大郎君第200章 此时此景第824章 治蕃策论第709章 节镇熙州第233章 弊案第957章 整顿河北兵马第377章 宫中第955章 憨叟第907章 用或不用(感谢枫爱云书友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