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状元必出寒门

第626章 状元必出寒门

崇政殿内,王安石,陈升之在堂。

如今曾公亮仍在称疾,陈升之在官家‘数请’下勉为其难回朝主持朝政。

陈升之读卷言后道:“陛下,考官吕惠卿列阿谀时政者在高等,讦直者居下。而这刘攽主文,却将攻讦朝廷的列举首位,将赞同新法视为谄媚,列为下等。”

“同一张卷子一个可入一等,一个却排为末等,臣实在不解!”

不仅陈升之不解,官家也是不解,同一个考生的卷子,但在两位考官眼底却是两等评判标准。

就好比一个考官给作文评了满分,一个给了零分一样。

怎么彼之蜜糖,成了吾之毒药?

章越,苏轼,李大临身为详定官都表示这个卷子分数没办法给。若是两张卷子初考官,覆考官议得都是二等,详定官就采取和两位考官的一致意见。

若是一个二等三等,三名详定官商议后,在二等三等之间二取其一。

但一个一等,一个五等(末等),你让详定官怎么评?取个二点五等?

所以这等次没法给!

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等局面?

是价值观出了问题吗?

如今朝堂就似这张卷子般,左右两等力量在相互拉扯着,新与旧两派大臣互斗,一不小心就会撕裂作两半。

从这卷子上可见一斑。

苏轼进言道:“陛下试士,将求朴直之人授官治理天下,而这等阿谀顺旨之人,居然率据上第,臣实为悲之。”

吕惠卿斥道:“可刘攽所取的卷子竟处处抨击朝政以为能事,这般卷子又如何当得第一?臣观策中选用易句‘革而当其悔,乃亡’又是何意?”

苏轼看了吕惠卿一眼,也不与他争辩拿出早已草好的奏章道:“陛下,此疏是臣在御试所草肺腑之言,字字是学,恳请陛下明鉴。”

说完苏轼向官家叩拜。

官家见苏轼说得郑重其事,当下拿了苏轼的奏疏看来,原来都是批评之殿试题目之词。

相比起来刘攽所举的头名卷的批评连苏轼的十分之一都不如。官家知苏轼是一片忠言,但仍是气得堵在了胸口。

官家将卷子递给王安石。王安石看了苏轼的卷子气都不打一处来。

王安石当即道:“苏轼上疏不过所论不能得逞之故,卷中之言如此,臣请黜之。”

陈升之道:“苏轼所言不过异论尔,无可罪者。”

王安石道:“如苏轼者,不使之困之则不知悔改,还望陛下体察。”

官家好生为难,同时对苏轼的批评也有几分生气道:“此事以后再议,这状元卷如何定?”

苏轼道:“臣以为此卷不可为头名!”

这时李大临亦出班道:“臣附议!”

详定官中的苏轼,李大临都出班了,但章越却没有挪步。

此刻章越不由难过,他是苏轼好友,李大临是自己老师,三人这几日在详定所里每日谈论文史,聊得不亦乐乎。

可是这般好的交情,同时身为详定官本该共同进退,但面对这样的场合,章越却不能支持苏轼,李大临。

这一张卷子撕裂的何尝是整个朝堂,同时也撕裂着章越的友情师生情。

眼见章越没有出列,那么罢此赞成新法的头名卷,在三名详定官中自是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要是三人达成一致意见,那么哪怕官家,王安石再强硬都没有办法更改决定,除非他们将苏轼,章越三人一并罢免。

但详定官是官家拟定的,如此有自己打自己脸的嫌疑。

只要章越一人不同意,则代表还有转机。

王安石,吕惠卿看得分明心道,平日章越与苏轼交情很好,但在这时却很是清醒。

官家问道:“依章卿之见当如何?”

章越道:“臣以为当拆名后决。”

陈升之,王安石都表示赞同。

于是内宦上前拆卷。

但见吕惠卿所举的支持新法的头名卷乃叶祖洽所作,刘攽所举反对新法的头名卷乃上官均所作。

“皆是邵武军人士,福建路端是出人才!”官家颇为高兴。

闻此陈升之,章越,吕惠卿三人都称谢。

王安石道:“臣记得福建路出了好几科的省元,状元了。看来这一次又要将状元,榜眼收录囊中。这叶祖洽,上官均皆是何出身?”

内宦禀道:“上官均乃通判上官凝之子,而这叶祖洽倒是寒门出身。”

说到这里,已不用争了。

状元必出自寒门,这是宋仁宗时定下的规矩。

官家当堂钦点叶祖洽为状元,到了这一刻章越仍觉得有些对不起苏轼,李大临,却见吕惠卿朝自己点点头,投之一个善意的笑容。

之后章越与苏轼,李大临详议名次,最后定榜。

章越看榜单第五名是陆佃,至于蔡卞也有上榜。与历史上不同的是,本该中进士的蔡卞的兄弟蔡京在三司条例司工作,此时派至京东路督察青苗,但同样得到了王安石和吕惠卿的赏识。

之后司马光三疏给王安石,写了几千个字,但王安石简单地回了三百个字。

此疏之后,王安石,司马光二人正式绝交。

吕公著一直抨击青苗法,一日官家对王安石说:“吕公著对朕言朝廷对韩琦太薄,韩琦将从地方兴兵清君侧!(将兴晋阳之甲以除君侧之恶)”

因为此事吕公著罢去了御史中丞。后来官家,王安石才得知吕公著没有说过这句话,而是孙觉说的,结果官家给记错了。

此事致王安石与吕公著断交。

参政赵忭反对青苗法也是被罢,王安石举韩绛为参政,取代而之。

韩绛为参政后,官家要他保举人才,韩绛保举第一个人便是章越。

随即官家下旨,任章越为同修起居注。

吕公著,赵忭先后罢去,庙堂上的撕裂也越变越大,之后一件事将撕裂加剧至最大!

这件事由一条简单的敕命而起,这日中书门下一名小吏手持一张词头前往舍人院。

舍人院这一日当值乃右谏议大夫宋敏求,宋敏求是老制诰了,在治平元年便已是修起居注,知制诰了。

中书门下的小吏递给宋敏求的词头。

这词头是中书令舍人院的制诰撰拟诏敕的摘要。

宋敏求看去但见词头就一行小字上书‘前秀州判官李定为太子中允,权监察御史里行’。

(本章完)

第540章 见皇帝(两更合一更)第324章 谁为三等?第117章 大学之大义第26章 火把和灯笼第974章 物物不务于物第11章 孺子可教第908章 本钱第202章 给他第180章 撞见第866章 所言极是(两更合一更)第683章 功归人,过揽己第708章 成事第1059章 怼一怼官家第269章 媒人第1023章 惟精惟一(两更合一更)第114章 太学包子第95章 办法第481章 新三司使第1058章 利民是为了利国第874章 抱负第407章 与民无利与国有利第365章 拜师第486章 有想法的韩绛第466章 任守忠完了第730章 大丈夫当马革裹尸第72章 食店第1028章 卿且坐此位(第二更)第425章 宴遇王安石第108章 男女(感谢楠木的咖喱番书友大赏)第913章 如何斗争第682章 封赏第653章 西军将门第313章 秘阁第264章 寿宴(感谢驯猴低手书友盟主)第299章 菊花落英否?第407章 与民无利与国有利第50章 行卷第842章 还是女婿好啊第307章 月影第120章 欧阳家的公子第314章 六论第1015章 进退又何妨(两更合一更)第694章 首战第50章 行卷第1051章 王半山第283章 平边策第257章 牛逼吹大了第290章 谢恩(谢柳神轻语盟主)第258章 真话第202章 给他第535章 韩琦罢相第551章 分歧第384章 我不愿作官家第592章 明道先生第651章 兴亡百姓苦第893章 容忍更重要第788章 城下第135章 答案第1023章 惟精惟一(两更合一更)第283章 平边策第676章 不退第157章 识人第300章 官职第45章 圈套第574章 王安石辞参第1038章 大宋经济晴雨表第1057章 今之国是乃伐夏(第二更)第629章 商议第359章 试馆职第639章 功劳第84章 招揽人才第575章 臣附议第281章 等次第816章 铭记第629章 商议第30章 用六第664章 首战告捷第996章 参知政事的一日(五千字)第143章 诗第103章 珍惜第738章 既济未济第502章 势第382章 建储之诏书第165章 信约第56章 焚香礼进士第938章 底线和规矩第584章 安居平乱第55章 考试第221章 考场夜雨第1033章 Showhand是一种智慧(两更合一更)第459章 反击(第一更)第726章 道贺第356章 新婚燕尔第560章 升迁之喜第207章 不累心第235章 结识第86章 争口气(两更合一更)第33章 篆书第373章 知经筵第9章 孟子
第540章 见皇帝(两更合一更)第324章 谁为三等?第117章 大学之大义第26章 火把和灯笼第974章 物物不务于物第11章 孺子可教第908章 本钱第202章 给他第180章 撞见第866章 所言极是(两更合一更)第683章 功归人,过揽己第708章 成事第1059章 怼一怼官家第269章 媒人第1023章 惟精惟一(两更合一更)第114章 太学包子第95章 办法第481章 新三司使第1058章 利民是为了利国第874章 抱负第407章 与民无利与国有利第365章 拜师第486章 有想法的韩绛第466章 任守忠完了第730章 大丈夫当马革裹尸第72章 食店第1028章 卿且坐此位(第二更)第425章 宴遇王安石第108章 男女(感谢楠木的咖喱番书友大赏)第913章 如何斗争第682章 封赏第653章 西军将门第313章 秘阁第264章 寿宴(感谢驯猴低手书友盟主)第299章 菊花落英否?第407章 与民无利与国有利第50章 行卷第842章 还是女婿好啊第307章 月影第120章 欧阳家的公子第314章 六论第1015章 进退又何妨(两更合一更)第694章 首战第50章 行卷第1051章 王半山第283章 平边策第257章 牛逼吹大了第290章 谢恩(谢柳神轻语盟主)第258章 真话第202章 给他第535章 韩琦罢相第551章 分歧第384章 我不愿作官家第592章 明道先生第651章 兴亡百姓苦第893章 容忍更重要第788章 城下第135章 答案第1023章 惟精惟一(两更合一更)第283章 平边策第676章 不退第157章 识人第300章 官职第45章 圈套第574章 王安石辞参第1038章 大宋经济晴雨表第1057章 今之国是乃伐夏(第二更)第629章 商议第359章 试馆职第639章 功劳第84章 招揽人才第575章 臣附议第281章 等次第816章 铭记第629章 商议第30章 用六第664章 首战告捷第996章 参知政事的一日(五千字)第143章 诗第103章 珍惜第738章 既济未济第502章 势第382章 建储之诏书第165章 信约第56章 焚香礼进士第938章 底线和规矩第584章 安居平乱第55章 考试第221章 考场夜雨第1033章 Showhand是一种智慧(两更合一更)第459章 反击(第一更)第726章 道贺第356章 新婚燕尔第560章 升迁之喜第207章 不累心第235章 结识第86章 争口气(两更合一更)第33章 篆书第373章 知经筵第9章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