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信约

第165章 信约

向七,刘佐都是离开斋舍了,以后章越只有和黄好义共处一室了。

但不过会试之后,各方落榜学子若不肯回乡,会留京投广文馆。

若广文馆试合格,再进行国子监监试,再从广文馆生中选拔寒俊学生进太学。若是官宦子弟就直接免试入学了。

但这些要等到三月过后。

太学学风也不甚严谨,直讲对于已成老油条的太学生们管束也不太严格。

章越每逢朔望之日,即前往大相国寺的万姓交易去卖自己的刻篆。

这一日。

章越在店里坐着,正好遇见一位要亲眼见章越刻章的主顾,并愿出八贯的高价。

有了生意,章越自也不客气。

但见对方笑着与章越道:“去年见小郎君这篆虽说不上不好,但称不上入大家境界,但今年一看倒更进一步了。”

章越吹了吹印章上的粉末,那是当然去年到今年,自己又刻了好几万个了。

在梦中刻章,丝毫不逊色于亲手来刻章。

平日只是作功课累了,顺便练手,但没料到无心插柳柳成荫,自己游戏之用的手艺活竟成了生计来源。

章越当堂刻好,即钱货两清,对方十分满意,捧着离去了。

章越对一旁的伙计道:“看来以后得涨涨价了。”

伙计名叫冉桂。

当初搜集斋里总共三个伙计,章越便只留下这人,全因是年纪最小,人也比较老实。

对方听章越这么问,不由道:“东家,你看是要涨多少钱呢?”

章越琢磨道:“以后一律都涨至八贯吧!”

对方听了一愣道:“六贯涨至八贯?”

章越点头道:“没错,以后我每月少刻几个,如此价钱就涨上去了。”

冉桂听了是一团雾水。

章越笑道:“这是物以稀为贵,反正整个汴京的印章也就我一人能刻。”

说话间,外头进来一人来笑道:“好一个物以稀为贵!三郎真会作生意。”

章越转头看去原来是王安国。

却说那日谈论之后,章越与王安国倒是相熟。王安国是有事没事地来找章越聊天,二人倒渐渐成了朋友。

一来二去,二人也是熟悉了。

章越本有意通过王安国认识王安石的,但是王安石却一直也没有露出见章越的意思。

不过章越也是理解,王安石如今公务繁忙,而且也是自重身份,不会轻易见一个太学生的。

据章越所知王安石是有收学生的,不过王安石眼光极高,一般人不入他的眼的,章越也不想表现的那么刻意,如此就让人看轻了。

反正王安石还要坐好几年的冷板凳,故而他目前也不着急,反正线已经搭上了。

王安国到章越的搜古斋后一点也不客气随便翻看,他一直觉得章越玩弄篆刻是有些玩心太重,故而好意的提醒了几次,想引导他走上正途。

何为正途?在王安国眼底,如章越这样的大才,就是应该著书立言的。

王安国重新坐下对章越道:“听闻管勾太学的李直讲将你撰三字诗的事写成剳子递上去了,因为没有判监的吴御史书名,故而朝堂上并不重视。我是想你再写几篇文章来,我再四处传扬一番,如此名气自然而然就来了。”

章越对此倒是很能理解,无论是三字诗,还是王安石的认可,这都不是一蹴而就。

好比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总是要等成名作十几几十年后才能得奖。

书籍与名声的传播,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发酵,以及人们慢慢的认可。即便是在网络时代,所谓一夜爆红大多也是建立在之前的基础上。

好比王安石享负天下盛名三十年,听得好像他这三十年一直赋闲在家没有作官一样,事实上王安石如今就已是盐铁副使。

章越收拾着印章,对王安国道:“谢过平甫兄了,但我还是想走科举之正道,对于扬名之事并无兴趣,之前的三字诗只是凑巧为之,并非有意。”

王安国笑道:“没有名气如何让主考官识得你,放榜拆名之前,考官也会据公论取士,这已是心照不宣之事。否则为何糊名制至今,行卷风气仍是扼不住,就是这个道理了。”

王安国说完了,走到铺子另一间。

却说章越买下这铺子改造了一番,原先铺子前面是柜台,后面则是茶室,专门接待贵客的。

不过章越却将茶室改了。

如今王安国来到茶室,却见章越摆着一件大器物。

“这是?”

章越道:“印书用的,是活版。我正好见人有卖,就买回来,打日后来印书用,不过如今没有熟识的匠人。”

王安国一听笑着道:“还有这事,三郎真是好主意,若是方便我来帮你这个小忙。”

章越忙道:“这如何使用。”

王安国笑道:“我就知道三郎不甘于寂寞,早有著书立说,一鸣惊人的打算,既是如此我当然要帮到底,但书成之后,三郎需答允我,我当第一个过目即是。”

章越心道,自己买这木活字模具是打算,将木活字印刷应用的,然后在京承印各种书籍的,倒不是为了著书立说。

谁料王安国却是误会。

但见王安国一脸热心,章越也不好扫他的兴,于是就答允了,心想将来书籍印成了,利润就分给王安国。

虽说王安国纯粹是一片热心地想帮忙,但该给人家就得给人家,不能占人便宜。

“三郎打算写什么书呢?”王安国一脸的期待。

“还没想好!”章越直接了当地回答,回过头却看见了一脸内伤的王安国。

这就好比读者问一个作者,从你昨天的章节来看,下一章是不是打算这么这么布局。作者一脸恍然大悟地说:“好主意!”

这会轮到王安国苦恼了,从章越的言谈来说,他绝对是有过人的才华,但就是太淡泊名利了。当然这在当时也是一种道德。

王安国无奈作别,临行前又道:“三郎,改日咱们不妨去金明池走走!”

三月正是金明池畔看争标的时节。

这金明池修建于太平兴国元年,当时是赵匡胤为了平南唐,故而在汴京旁挖了这金明池以操练水军。

有点像曹操当年为了伐荆吴,在玄武池操练水军。

不过这金明池极广,有池周九里三十步。要知道小城池城周也不过五六里如此,金明池竟达九里。

不过宋朝承平之后,好武之风松懈下来,水战也改成了争标。而这本来是皇室的活动,后来也渐渐变成了与民同乐。

每年二月末,御史台会在宜秋台张贴出黄榜,告知百姓许他们至金明池嬉游,从三月初一至四月初八。

因此每到三月,汴京内外的百姓既赶往金明池旁踏青游玩,这也是天子与民同乐。

庶人,士人,官宦,以及女眷都会来金明池旁踏青求友。

春光明媚时,河岸边垂杨蘸水,烟草铺堤,游人络绎不绝。

十七娘正坐在画舫里看书,池水上的清风吹入画舫,吹动着十七娘鬓发,但她丝毫却不知觉,心无旁骛地看着书。

甚至连外头的喧闹,及这美好的春光也没打搅了她看书的兴致。

不提及相貌,能如此专注而娴静的女子,也是令人过目难忘的。

范氏走来见十七娘手不释卷地样子,笑道:“这么好的春光,不去岸上走走?”

十七娘搁下书道:“要以帏帽遮面方许下船,如此岸边再好的景色也被遮了大半,再说前后左右必是跟了女使,老妈子一群人,也没什么意思,倒不如在船上既能看书,也可看岸上的景色。”

范氏摇着头笑道:“家中偏生这么多规矩,有什么法子。你在看什么书?五代史?”

十七娘道:“这是欧阳公所修得私史,与本朝官修不同,我将两者对照着看,甚有意思。”

范氏失笑道:“你不作女红,不插花罢了,不如学其他女子般看些诗词,博一个才女之名也好,可看这些史书读得再多,谁能知道?”

十七娘笑道:“自己知道就好,嗯,日后的夫君也会知道的。”

范氏也是莞尔,十七娘问道:“是了,两位哥哥呢?”

“去打马球了。”

范氏道:“说到了你的婚事,官人他很是着恼,他之前甚中意刘几,爹爹也是甚喜,只倒觉得他家中有婚配,不肯答允。”

“如今好了,这刘几中了状元,官人倒是怪其爹爹当初没有决断来了。”

十七娘问道:“如何没有决断?这状元公不是早有婚约了?”

范氏道:“状元公是指腹为婚,后来两家一度断了往来数年之久。而且女子听说家中是没根底,故而你哥哥打算想个法子让这女子家中知难而退。”

十七娘皱眉道:“信守婚约乃古今之义,这坏人姻缘之事岂可为之?若真是如此,我不嫁的。”

范氏道:“你这说辞与爹爹如出一辙,爹爹当时因此斥责了诗郎一番。诗郎当时也就罢了,谁料后来刘几中了状元,而这女子也是寻上京来。诗郎这又懊恼不已了,直怪爹爹当初没有眼光,要听了自己的话,你如今就是状元夫人了。”

十七娘闻言,但觉得又是好气,又是好笑。

(本章完)

第401章 新差遣第928章 尴尬的沈括第791章 浅攻的抉择第800章 各自用力第693章 陶士行之才第34章 进益第506章 事功难第669章 渡河后再议封赏第130章 斋长第480章 好男儿要离家出走第1023章 惟精惟一(两更合一更)第369章 路线第221章 考场夜雨第283章 平边策明日更新第659章 图穷匕见第840章 谁对谁错第700章 国恩私恩第933章 指路第518章 特旨升迁第976章 洮水大捷第576章 加担子第1016章 蔡卞进京第196章 村夫第437章 章越射虎第460章 弹劾任守忠(第二更)第81章 初会第848章 问话第997章 章家和吴家(两更合一更)第109章 琴声第759章 登门第856章 回府第762章 管仲与桑弘羊第428章 出差第915章 投机(第二更)第822章 时代与变革第31章 暖秋第972章 战争威胁第417章 求教第482章 大腿第864章 上日第696章 出战第959章 射中者得候第219章 入场第1044章 役法之争第897章 会计司副手人选第271章 科举与寒士第270章 闺阁议论第669章 渡河后再议封赏第897章 会计司副手人选第166章 青花瓷第1049章 杀牛分肉第645章 夺三职第684章 满嘴流油第642章 执政会议第843章 如何用力第960章 辽国来使第668章 福将第360章 章越授予何职?第175章 谈话和心迹第994章 皆是故人(两更合一更)第272章 逛逛第595章 唇枪舌剑第575章 臣附议第261章 御览(第二更)第488章 泽国第279章 水几是道第89章 看榜第204章 人可找到了?第425章 宴遇王安石第387章 嘉祐八年第282章 上巳第21章 师兄弟第1028章 卿且坐此位(第二更)第937章 吕惠卿罢相第734章 该争还是要争第153章 茶香第555章 朕要超擢章越第716章 借机生事第470章 治国争论第287章 唱名第924章 宣麻拜相第183章 二三事第883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和操耳第127章 说亲第203章 那人是谁?第496章 修齐治平(两更合一更)第681章 设为熙州第190章 再辞第850章 仰仗章公第901章 出外(两更合一更)第357章 回门第449章 小人哉第908章 本钱第880章 臣有三策第635章 学士院试第96章 欲成大树,不与草争第44章 寒门贵子请假第547章 比喻
第401章 新差遣第928章 尴尬的沈括第791章 浅攻的抉择第800章 各自用力第693章 陶士行之才第34章 进益第506章 事功难第669章 渡河后再议封赏第130章 斋长第480章 好男儿要离家出走第1023章 惟精惟一(两更合一更)第369章 路线第221章 考场夜雨第283章 平边策明日更新第659章 图穷匕见第840章 谁对谁错第700章 国恩私恩第933章 指路第518章 特旨升迁第976章 洮水大捷第576章 加担子第1016章 蔡卞进京第196章 村夫第437章 章越射虎第460章 弹劾任守忠(第二更)第81章 初会第848章 问话第997章 章家和吴家(两更合一更)第109章 琴声第759章 登门第856章 回府第762章 管仲与桑弘羊第428章 出差第915章 投机(第二更)第822章 时代与变革第31章 暖秋第972章 战争威胁第417章 求教第482章 大腿第864章 上日第696章 出战第959章 射中者得候第219章 入场第1044章 役法之争第897章 会计司副手人选第271章 科举与寒士第270章 闺阁议论第669章 渡河后再议封赏第897章 会计司副手人选第166章 青花瓷第1049章 杀牛分肉第645章 夺三职第684章 满嘴流油第642章 执政会议第843章 如何用力第960章 辽国来使第668章 福将第360章 章越授予何职?第175章 谈话和心迹第994章 皆是故人(两更合一更)第272章 逛逛第595章 唇枪舌剑第575章 臣附议第261章 御览(第二更)第488章 泽国第279章 水几是道第89章 看榜第204章 人可找到了?第425章 宴遇王安石第387章 嘉祐八年第282章 上巳第21章 师兄弟第1028章 卿且坐此位(第二更)第937章 吕惠卿罢相第734章 该争还是要争第153章 茶香第555章 朕要超擢章越第716章 借机生事第470章 治国争论第287章 唱名第924章 宣麻拜相第183章 二三事第883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和操耳第127章 说亲第203章 那人是谁?第496章 修齐治平(两更合一更)第681章 设为熙州第190章 再辞第850章 仰仗章公第901章 出外(两更合一更)第357章 回门第449章 小人哉第908章 本钱第880章 臣有三策第635章 学士院试第96章 欲成大树,不与草争第44章 寒门贵子请假第547章 比喻